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3讲 聚落的形成与城市的区位因素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3讲 聚落的形成与城市的区位因素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3讲 聚落的形成与城市的区位因素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3讲 聚落的形成与城市的区位因素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3讲 聚落的形成与城市的区位因素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境 第23讲聚落的形成与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 聚落的形成1 类型 包括 和 2 乡村聚落 1 出现时间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乡村 城市 2 村落形态与地理环境 圆形 多边形 带状 3 城市聚落 1 形成的基本条件 的创新 劳动分工 2 古代城市的分布 分布 多数在 形成条件 土壤 灌溉便利 农耕业发达 农业生产技术 河流中下游平原 肥沃 二 城市区位因素1 自然地理因素 平原 高原 低地 河谷 气温 沿海 热带雨林 供水 运输 起点或终点 河口 2 社会经济因素 1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一批新兴城市 城市 2 交通 沿海 沿江 沿铁路干线 沿高速公路形成 矿业 城市轴线 经济中心 华盛顿 伊斯兰堡 4 军事 5 宗教 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麦加和 梵蒂冈 等 6 科技 旅游 麦地那 拉萨 军事 宗教 交通 自然资源 科技 旅游 释疑解惑城市区位因素对城市分布和位置的影响分析 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 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人文因素 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 在这两大因素中 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 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之为静态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又称之为动态因素 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 地形与河流相比 前者影响城市的分布 可以称之为宏观因素 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 又称之为微观因素 考点一聚落形态与地理环境1 乡村聚落形态与地理环境 2 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 学以致用1 读 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 最主要的条件是 a 地处河流上游 水质良好b 周围地貌多样 风景优美c 地形平坦开阔 交通方便d 背靠丘陵缓坡 滑坡很少解析 选c 读图可知 甲地地势平坦开阔 交通便利 有利于人口和物资的集散 考点二城市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的分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 相关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原则的分析如下 1 城市区位因素 讨论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 首先应该考虑城市刚刚诞生时 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 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2 城市区位选择的分析城市形成首先取决于自然环境是否利于其建设 其次是社会经济条件能否促进其发展 1 利于建设的条件 方法突破怎样确定一个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地形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交通和政治 军事 宗教等几个方面的区位因素彼此有包含或交叉的关系 讨论影响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时 首先应该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 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在一定的地点的 其次 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 这样就能找出某一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是自然基础 是城市的背景 不同的自然环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平台 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 在学习过程中应站在对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来学习 分析某个城市各方面的区位因素 在权衡各因素的主次之后 确定该城市的主导因素 一个城市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是自然地理综合因素的最佳选择 而且自然因素的区位选择有普遍性的特点 要善于概括 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具有普遍性 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具有决定性 比如矿业城市的产生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分析 往往不适宜城市的发展 另外 城市区位是一个综合因素 也是不断发展的因素 应该发展地看问题 动态地分析问题 培养综合分析复杂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以致用2 读某地1965年和2010年区域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965年时 a b均已形成村镇 分析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有哪些 2 至2010年 与b村镇相比 促使a村镇发展为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3 e城市的发展与 开发密切相关 但随着该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 地表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主要自然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某区域发展变化为背景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及发展 第 1 题 从图中可看出b村镇位于干支流汇合处 水源 运输都较优越 第 2 题 2010年与1965年相比 a村镇区位条件的明显变化是铁路修建并相交于a处 而b处无明显变化 第 3 题 图中信息已明确显示 e处有石林景观 便于发展旅游业 但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 地下河流发育 地表水易渗漏 第 4 题 从海陆位置 对外联系等方面分析 答案 1 地处河流干 支流交汇处 水源充足 水运便利等 2 铁路的修建 3 旅游资源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地表径流常与地下暗河相通 使地表水极易渗至地下 4 c地处沿海 靠近港口 且以石油资源开发为主 考情分析近三年命题规律 1 从考查内容上看 聚落的形态和城市区位因素是常考内容 一般结合城市化等知识考查 2 从命题形式上看 多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 如2011年江苏高考27 3 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 3 从能力考查上看 着重考查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真题导航 2011 高考北京卷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判断喀什 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 该地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 喀什 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等级越来越低 其服务范围也就越来越小 标准答案 有合适的水源条件 依托绿洲发展 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2011 高考海南卷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根据图中所给城市的名称可以知道该区域东南部位于沿海平原 地形平坦便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