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课时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课时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课时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课时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课时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总复习历史 第六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课时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考点一新文化运动 知识整合 1 兴起的背景 1 经济 一战期间 中国 进一步发展 2 政治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主政治 复辟帝制 3 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进入中国 袁世凯掀起 逆流 民族资本主义 袁世凯 尊孔复古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2 兴起 1 兴起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并发表 敬告青年 一文 2 代表人物 蔡元培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等 3 主要阵地 4 活动基地 实行 思想自由 办学方针的 知识整合 青年杂志 新青年 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3 前期主要内容 1 思想革命 提倡 与 反对专制和愚昧 迷信 2 道德革命 提倡新道德 批判旧礼教 旧道德 提出 的口号 3 文学革命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胡适发表 提倡用 陈独秀发表 主张建设新鲜 平易 通俗的新文学 鲁迅写出 孔乙己 等小说 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知识整合 民主 科学 打倒孔家店 文学改良刍议 白话文 文学革命论 狂人日记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4 后期主要内容 宣传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和 5 意义 1 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 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形成空前的 3 和科学得到了弘扬 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4 对 五四运动 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5 为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知识整合 马克思主义 思想解放 民主 马克思主义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特别提醒新文化运动的 新 新领导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新内容 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 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新成果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 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俄国 的影响 2 开始传播 1918年 李大钊发表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 3 广泛传播 后 大量翻译 出版社会主义著作 知识分子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做宣传和组织工作 4 影响 指导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 知识整合 十月革命 庶民的胜利 五四运动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图示解说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维新派 激进派 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材料三布尔什维主义这个字 虽为俄人所创造 但是他的精神 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 所以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问题 据上述材料 归纳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提示 材料一表明新文化运动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坚决反对孔教 材料二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文化认识的偏激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态度 材料三表明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的道路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主题2 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学的不同材料一在甲午前 他写了一篇 孔子改制考 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 孔子作 春秋 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 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 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因为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 故这块孔丘的招牌 无论是老店 是冒牌 不能不拿下来 捶碎 烧去 胡适 吴虞文录序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问题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康有为对孔子的态度 并分析其主观因素 提示1 态度 康有为主张 托古改制 利用孔子的权威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因素 利用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 变法维新面临形势严峻 想依托孔子 避祸 自幼受儒家文化教育 信奉孔子的学说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问题2 根据材料二 概括胡适对孔教的态度 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提示2 胡适认为孔子是礼教法制的招牌 应该打倒 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袁世凯 尊孔复古 复辟帝制 不得人心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主题3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转变材料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之后不久 前后不到10年的时间 作为社会思潮主流的地位 就 早夭 给了 政党革命 更接近真实的原因可能是 主观方面 陈独秀 李大钊等知识分子 在没有真正参透 西学 的情况下 便轻易地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 客观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 使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他们的信仰和追求产生了怀疑 与此同时 十月革命 特别是加拉罕代表苏俄发表的废除原沙俄在中国一切侵略权益的宣言 1920年3月传到北京之后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 知识群体 便迅速地告别了自由主义 转到社会主义立场 走上了 政党革命 的道路 李明海 偶然与理想 新文化运动的早夭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问题 为什么说 五四前后 新文化运动早夭了 根据材料说明其原因 提示 早夭 1920年3月以后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 知识群体 告别了自由主义 转到社会主义立场 走上了政党革命的道路 自由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所取代 原因 知识分子并未真正参透西学 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 自由主义 的弊端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五四运动之后 政治斗争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主题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材料一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 三天就传入中国 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伟大意义的 首先是李大钊 早在 1918年3 4月间 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命 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材料三 新青年 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被誉为 青年界之金针 和青年的 良师益友 青年得此 如清夜闻钟 如当头一棒 材料四 五四 运动就像从天降落的狂飙一样 迅猛地席卷全国 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400种 第二年在全国便有了数目可观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 金冲及 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问题1 材料一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适应了中国现实的需要 问题2 材料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哪一原因 提示2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问题3 材料三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何关系 提示3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问题4 结合材料三 说明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提示4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探究一核心归纳 核心探究 1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 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 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 2 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 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3 在文化选择上 敢于面向世界 在破旧和开放中立新 4 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5 以五四运动为界 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局限于知识界 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结合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2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1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依据 康有为把孔子当作变革的先师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妥协性 是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源 2 在新文化运动中 陈独秀等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 批判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以改造国民的劣根性 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 道德上的障碍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在当时 尊孔复古 逆流下 提倡 打倒孔家店 是必要的 但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又是不妥的 它忽视了儒家思想的合理成分 对后来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 启示 无论是尊孔还是倒孔实质上都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境遇是由中国社会形势和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决定的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核心探究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1 原因 一战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怀疑 俄国十月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 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和五四运动的促进 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 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 2 意义 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指明了方向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 命题研判 社会转型与文化重建正处于重大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建立好社会的基础和路径是什么 建立现代中国 除了要落实宪法 还需要探讨宪法所植根的道德原则 这实际涉及传统文化的重估与重建 高考命题极有可能把这一现实问题切入考查新文化运动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命题研判 题点 重估 重建传统文化1 陈旭麓指出 新文化运动 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 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价值重建 指的是 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 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 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 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a b c d 尝试命题 d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命题研判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 和 正确 并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正确 新道德是建立在自我价值基础上的 旧道德是建立在宗族本位之上的 正确 故选d项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视角二新材料新情境 命题研判 题点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 1916年 新青年 载文认为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 乃恶果非恶因 乃枝叶之罪恶 非根本之罪恶 据此 你认为这里的 恶因 和 根本之罪恶 应是中国的 a 儒家思想b 封建制度c 传统道德d 封建军阀 尝试命题 a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命题研判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袁世凯复辟帝制 尊孔复古反映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针对此状况 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 把斗争矛头指向传统的儒家思想 故a项正确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视角三紧扣主干知识 命题研判 本课的重点知识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中体现出的规律 阶段特征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命题研判 题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3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 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 由近东卷到远东 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 红色中华 中的几句诗 它的创作背景是 a 五四运动爆发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尝试命题 b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命题研判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信息 北极下来的新潮 由近东卷到远东 说明发源的国家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地区 处于近东 民国七年 是1919年 由此判断应是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故选b项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视角四关注多元史观 命题研判 用文明史观看中国近代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从一定意义上说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 也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 思想 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 从这一视角立意命题已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命题研判 题点 社会转型4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 1913年江苏某地300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依次为 孔子 孟子 孙中山 颜渊 诸葛亮 范仲淹 岳飞 王阳明 黎元洪 华盛顿 对此比较全面的理解是 a 共和体制确立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 旧传统仍有影响c 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d 文化氛围浓郁 尝试命题 c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命题研判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 从材料信息可知300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有古代圣贤 时代风云人物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家 这反映了社会思潮的剧烈变化 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故选c项 从 孔子 孟子 颜渊 等人物可以排除a项 b项表述不全面 d项以偏概全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命题研判 方法突破新文化运动是民国初年反对专制 追求民主在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 复习备考时要了解一本 杂志 明确一个 主题 把握两个 阶段 理解四点 意义 解读四项 内容 1 一本杂志 新青年 2 一个主题 观念变革 3 两个阶段 1919年前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1919年后属于无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命题研判 4 四点意义 思想解放与启蒙 文艺发展 学习对象转变 推动革命转型 5 四项内容 政治革命 提倡民主 道德革命 提倡新道德 文学革命 宣传马克思主义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真题精选 1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 即天下事大定 所谓 民国共和 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 都非所问 这说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b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真题精选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从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 即天下事大定 所谓 民国共和 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可知民众把清室退位与 民国共和 混为一谈 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 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故选b项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真题精选 2 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 认为它以iconoclasm 打倒偶像 和enlightenment 启蒙 为动力 是一场 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 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 自强与求富b 进化与革新c 改良与革命d 民主与科学 d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真题精选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能力 注意题干提及的五四运动是广义概念 这场 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是指新文化运动 打倒偶像 求民主 以启蒙为动力求科学 具有理性思考判断的精神 故选d项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真题精选 3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无政府主义 自由主义 唯物主义 实验主义 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 均找到支持者 上述情景出现于 a 戊戌变法时期b 清末新政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真题精选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说明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 布尔什维克主义找到支持者 说明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状况 故选d项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真题精选 4 诗人徐志摩 1896 1931 说 在24岁以前 我对于诗的兴味 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 文学革命 的影响还不大b 新青年追求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b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真题精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徐志摩对 相对论或民约论 社会契约论 感兴趣说明他受到科学 赛先生 民主 德先生 思想的影响 另外根据时间信息 徐志摩24岁以前 即1920年以前 可知当时文学革命已经形成高潮 故选b项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 栏目链接 真题精选 5 一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 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 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 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 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 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 混淆了先进与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