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秀珍菇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秀珍菇栽培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秀珍菇栽培技术秀珍菇商品菇要求柄长56厘米,盖直径3厘米。秀珍菇子实体单生或丛生。一、生长发育要求的环境条件1. 温度:秀珍菇属中温偏高型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湿度范围为10-35,适温为20-28;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在10-30条件下能出菇,原基形成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8-24(有的品种最适为15-20),低于10,很少产生原基;高于25,菇蕾生长快,形态差。秀珍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出菇阶段,如果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原基容易产生。温度适宜的季节用10温差处理;冬季气温低于10,要适当加温,以达到温差效应;夏季气温持续超过28时原基难分化,温差可增加到20左右,处理24h左右(可用冷库)。经温差处理后,2天可出现大量原基。2. 水份与湿度:菌丝体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60%-65%,从原基形成至子实体成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原基产生少,菇朵易干萎。相对湿度高于95%时,子实体易变软腐烂。3. 空气:菌丝体阶段要求空气新鲜,但耐二氧化碳能力强。子实体阶段需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如果空气中CO2浓度高于0.1%,极易形成菌盖小、菌柄长的畸形菇。4. 光照:菌丝体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阶段,散射光可诱导原基形成和分化,没有光照,子实体不能产生。子实体在200-2000勒克斯光照之间,生长正常,光线过暗,易形成畸形菇,过强,特别直射光子实体易干枯。5. pH值:秀珍菇可在偏碱的环境下生长,因此生产上常加入1%-3%的石灰水调节培养料的pH值,一般调整至7.2-7.5,夏季能抑制霉菌发生。二、菌种制备1. 母种培养基配方:PDA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粉20克,水1000毫升。2.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85%,麸皮12%,蔗糖1%,石膏2%。含水量60%。三级菌种的制备采用常规制种技术。三、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及场地根据秀珍菇的出菇温度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定栽培季节。华北地区栽培秀珍菇,春栽安排在2-3月制袋,秋栽安排在5-8月制袋,高海拔可提前安排制袋时间。从栽培接种到出菇结束周期4-5个月,年可种2季。可室内栽培,亦可室外搭阴棚栽培。菇棚应选择通风良好、清洁的场地,四周没有杂草和臭水沟等菌蝇和菌蚊滋生的场所。菇棚门窗均应安装细眼纱网,以防蝇蚊类进入。(二)栽培料配方秀珍菇栽培可采用棉籽壳、木屑、稻麦秆、玉米芯等基本原料,含水量55%-65%。需注意:秀珍菇菌丝对木质纤维的分解利用能力较弱,木屑原料需要软化发酵处理,经过20天以上堆积发酵后再用,效果好;也可与其他原料混用。生产上较好的配方有:1.2. 棉籽壳92%,麸皮5%,蔗糖1%,石膏粉1%,石灰1%。3. 木屑58%,棉籽壳30%,麸皮10%,石膏1%,石灰1%。4. 棉籽壳87%,麸皮10%,蔗糖、石膏粉、石灰各1%。5. 杂木屑50%,玉米芯27%,麸皮15%,玉米粉5%,石膏粉1%,石灰2%。 (三)装袋、灭菌、接种1. 塑料袋规格:选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规格 17330.05cm或20350.05cm。高温季节,把栽培料堆积发酵4-5天后再装袋灭菌效果好。常压灭菌15-16小时。装袋、灭菌、接种采用常规技术。(四)菌丝体阶段管理接种后,置于20-28下培养,约经35-45天菌丝可长满袋。菌丝应洁白,健壮。(五)子实体阶段管理秀珍菇菌丝长满袋后再继续培养5-7天,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积累养分就可运到菇棚出菇。1. 菇棚使用前预处理:用敌敌畏药剂熏蒸一夜后散气,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一夜,待气味散尽后,对菇棚进行预湿处理,在整个菇棚的地面和墙壁应大量喷水,使菇棚的湿度升上去。并在菇棚中布置2-3个杀虫灯,以控制虫口密度。2. 栽培袋入棚将菌袋摆放于菇棚床架上,养菌2天,不通风,菇棚继续喷水保湿。菇棚中能放多少菌袋,要与菇棚中的通风换气量相匹配,通风换气好,可适当多放。3. 第一潮菇管理第一潮菇养分充足,产量最高。开袋时沿着颈圈将塑料袋割掉,刮去表面接入的老菌种或肥大的原基。此时保持菇棚的相对湿度达90%(可通过在菇棚中悬挂无纺布喷湿来实现,有加湿器最好),连续保持3-5天,并在喷水的时候进行通风换气,房间温度保持在23-25,每天给予一定的散射光。此阶段对通风的要求不太严格,CO2浓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即可。3-5天后可见料面上原基开始分化,并形成大量菇蕾,此时将无纺布收起来,增强通风和光照时间,或全天通风,但湿度一定要保持在85%-90%,等菇柄伸长达3-4cm,菌盖直径达2cm,即菌盖渐平展时,可用喷雾器将水雾直接喷在菇体上,要细喷、勤喷,尤其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下。1天后即可采菇。采菇后,去除料面的老根和一些没有分化的原基,这些菌袋暂停喷水。如果菇棚中出菇不整齐,则需将新采完的菌袋转移,以方便其它菌袋的出菇管理。一潮菇采完后,最好能当天全部清理好料面,停止喷水,菇棚湿度维持在70%-80%即可,目的是让培养料表面干燥点,防止霉病大量发生及部分虫卵的孵化(太干燥时每天可用喷雾器稍稍喷一点细雾),在此条件下养菌7-10天。4. 第二潮菇以后的管理经养菌后的菌袋,第二潮菇出菇前需对菌袋补水,补至重量为上一潮菇出菇前重量的85%左右即可。畦栽覆土的土面要保持不干不湿。补水后,有条件的把菇棚的菌袋给予10以下的低温刺激1-2天,或10左右的昼夜温差刺激3-5天,同时抑制杂菌生长。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