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压器+第4部分:柱式调压器.docx_第1页
调压器+第4部分:柱式调压器.docx_第2页
调压器+第4部分:柱式调压器.docx_第3页
调压器+第4部分:柱式调压器.docx_第4页
调压器+第4部分:柱式调压器.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ICS 29.180K 41备案号:40565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 行业标准JB/T 8749.42013代替 JB/T 70672002调压器第4 部分:柱式调压器Voltage regulatorsPart 4:Column type voltage regulators2013-04-25 发布2013-09-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8749.42013目次前言. I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产品型号、冷却方式标志、产品规格和性能参数 . 24.1产品型号. 24.2冷却方式标志. 24.3产品规格和性能参数. 2 使用条件. 4 技术要求. 41234566.16.26.36.46.56.66.76.86.96.106.116.126.136.14结构. 4允许偏差. 5 绝缘水平. 5 温升. 5 操动机构. 5 输出电压范围. 6 输出电压不对称度. 6 输出电压特性. 6 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 6 调压时间. 6 电刷火花. 6 过载能力. 7 声级水平. 7 寿命. 7试验. 77.1试验的一般要求. 77.2试验项目. 77.3试验方法.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机技术文件 . 1378图 1图 2图 3 图 4 图 5 图 6表 1 表 2 表 3单相调压器绕组联结图. 2三相调压器绕组联结图. 2空载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U20=f (S) . 6 空载试验接线图(单相). 9 负载试验接线图(单相). 9 相互负载法温升试验接线图(单相) . 12干式自冷柱式调压器的规格和性能参数 . 3 油浸式自冷柱式调压器的规格和性能参数 . 3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4IJB/T 8749.42013表 4表 5 表 6 表 7 表 8 表 9主电路导线(或母线)的色标及排列顺序 . 5其他部位的温升限值. 5 过载能力. 7 例行试验. 7 型式试验. 8 特殊试验. 8IIJB/T 8749.42013前言JB/T 8749调压器分为以下8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第2部分:感应调压器;第3部分:接触调压器;第4部分:柱式调压器;第5部分:磁性调压器;第6部分:感应稳压器;第7部分:接触稳压器;第8部分:柱式稳压器。本部分为JB/T 8749调压器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JB/T 70672002柱式调压器,与JB/T 7067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技术内容与JB/T 8749.1调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协调一致;对干式调压器负载损耗的参考温度进行了调整;对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有关要求进行了修改和增补;对声级水平规定了明确的指标;对其他有关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少量的调整和修改。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森普电器研究所、淄博市博山调压器有限 责任公司、上海电压调整器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荣泰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同乐电器有限公司。本部分起草人:许开平、章忠国、张国立、蒋光祖、刘麒、刘爽、王延珠、穆群、朱家庆、谢春波、 俞荣。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 70671993,JB/T 70672002。IIIJB/T 8749.42013调压器第 4 部分:柱式调压器1范围JB/T 8749 的本部分规定了柱式调压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冷却方式标志、产品规格、性能参数、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机技术文件等。 本部分适用于电压等级为 500 V 及以下、额定频率为 50 Hz、连续工作、无级调节的干式自冷和油浸式自冷柱式调压器(柱式铁心)。 额定容量或电压规格未列入本部分的柱式调压器,可参照本部分的有关条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B/T 8749.12007调压器第 1 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3术语和定义JB/T 8749.12007 中第 3 章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柱式调压器column type voltage regulator通过改变电刷与柱状绕组磨光表面的接触位置来改变一次、二次绕组的匝数比,以达到调压目的的 调压器。3.2输出电压范围及额定输出电压output voltage range and rated output voltage调压器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输入电压,空载输出电压最小值至额定负载(功率因数为 0.8 滞 后)时输出电压最大值之间的范围。输出电压规定达到的最大值即为额定输出电压。3.3负载损耗load loss调压器电刷处于额定输入电压二分之一位置,输出端短路,于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电压,当短路 电流等于额定输出电流时,输入端所吸取的并校正到参考温度(见 JB/T 8749.12007 中 7.1)后的有功 功率。3.4电刷火花brush spark调压器电刷与绕组磨光表面接触处在调节输出电压时所产生的火花。3.5触点温升temperature rise of contact电刷与绕组磨光表面接触处的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1JB/T 8749.420134产品型号、冷却方式标志、产品规格和性能参数4.1产品型号调压器的产品型号按 JB/T 8749.12007 中 4.2 的规定。4.2冷却方式标志调压器的冷却方式标志按 JB/T 8749.12007 中 4.3 的规定。4.3产品规格和性能参数4.3.1额定值调压器的额定值应符合 JB/T 8749.12007 中 4.4 的规定。4.3.2绕组联结图调压器一般制造成单相或三相单元产品,并利用多台单元产品组合成容量较大的单相或三相产品。单相、三相调压器的绕组联结图应符合图 1 或图 2 的规定。图 1单相调压器绕组联结图图 2三相调压器绕组联结图4.3.3产品规格和性能参数调压器的规格和性能参数应符合表 1 或表 2 的规定。表 1 和表 2 中按频率 50 Hz 设计的调压器,允许在频率 60 Hz 下运行,但调压器仍按频率 50 Hz 及 相应的性能参数进行考核。2JB/T 8749.42013表 1干式自冷柱式调压器的规格和性能参数表 2油浸式自冷柱式调压器的规格和性能参数3额定容量kVA相数额定频率Hz额定输入电压V输出电压范围V额定输出电流A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空载电流A251502200250100805001.831.51261006502.2401601208502.6502001401 1203.3632521601 4003.7803202601 8005.61004003002 2006.51255003303 0007.51606404804 00011.22008005605 00013.240350380043053.71308001.05067.11501 0001.26384.61801 2501.5801072001 6001.8额定容量kVA相数额定频率Hz额定输入电压V输出电压范围V额定输出电流A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空载电流A161502200250641102002.520801202502.8251001303203.231.51261404203.5401601505304.0502002807006.3632523009007.0803203301 1808.01004005301 50011.81255005602 00013.225350380043033.61703001.331.542.31804001.44053.72005001.65067.12206501.76384.62508501.9801074201 1203.61001344501 4004.01251685001 8004.51602158002 5005.02002698503 1507.0JB/T 8749.42013表 2(续)5使用条件调压器的使用条件除应符合 JB/T 8749.12007 中第 5 章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户内使用;b)不能并联运行。6技术要求6.1结构6.1.1总则调压器的端子标志应与图 1 或图 2 一致。结构除应符合 JB/T 8749.12007 中 6.1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6.1.2接触可靠性调压器在整个调压范围内,电刷与绕组的接触压力必须均匀,接触良好,没有断电现象。6.1.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调压器各带电回路之间、带电零部件与接地零部件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的规定值。3表 3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4设备最高电压 Um(方均根值)V额定电流不大于 63 A额定电流大于 63 A最小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最小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Um60233460Um2203446220Um3804668380Um50068810500Um6608101014660Um85010141420850Um1定容量kVA相数额定频率Hz额定输入电压V输出电压范围V额定输出电流A空载损耗W负载损耗W空载电流A10035038004301342502 0002.01251684002 8003.01602154503 5503.52002695004 5004.52503367006 0006.03154238007 5007.0JB/T 8749.420136.1.4柜体结构调压器的柜体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a)主要电气元件应有与电气原理图一致的元件标志或符号,电气元件端子的连接导线应有清晰牢 固的标识号,电气元件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装配和维修;b)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导线应分束走线,且应美观、整齐; c)根据用户需要,可设置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显示; d)柜体应光洁、平整、无毛刺及锈蚀,漆层应均匀、牢固且无气泡及流痕; e)主电路导线(或母线)的色标及排列顺序(从柜体正面看)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 4主电路导线(或母线)的色标及排列顺序允许偏差6.2调压器损耗和空载电流的允许偏差按 JB/T 8749.12007 中 6.2 的规定。绝缘水平6.3调压器的绝缘水平按 JB/T 8749.12007 中 6.3 的规定。6.4温升调压器的温升按 JB/T 8749.12007 中 6.4 的规定,其他部位温升按表 5 的规定。表 5其他部位的温升限值6.5操动机构调压器的传动方式应运行平稳,无异常响声或卡死现象。5部 位温升限值 K测量方法干式自冷油浸式自冷电刷接触处(触点温升)9065用温度传感器或 温度计测量主电路连接线(排)8065出线端子8080控制器(或控制柜)4040类 别色 标排列顺序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前后方向A 相黄左上远B 相绿中中中C 相红右下近O(N)蓝或黑色最右最下最近地黄绿双色注 1:主电路导线采用黑色护套电缆线时,在端子连接处应套上相应色标的护套。注 2:对装有特殊电器设备的柜体,如其导线布置有困难,也可不按本表的排列顺序。JB/T 8749.42013调压器输出电压在最小值或最大值位置,应设有机械限位和电气限位。当调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小值或最大值时,限位开关应立即动作,切断伺服电动机电源,使调压器停止调压。6.6输出电压范围6.6.1空载输出电压最小值当调压器输入电压为额定值时,调压器空载输出电压最小值应不大于额定值的 1%。6.6.2负载输出电压最大值当调压器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输出端接以额定负载(功率因数为 0.8 滞后)时,调压器负载输出电压最大值允许较额定输出电压低 2%。6.7输出电压不对称度三相调压器在输入电压对称且为额定值条件下,三相空载输出电压最大值的不对称度应不大于 1%。6.8输出电压特性当调压器输入电压为额定值时,调压器空载输出电压特性曲线应连续、平滑。空载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U20=f (S) 如图 3 所示。S 为调压器电刷调程,S=0,空载输出电压为最小值 U20min;S=Smax,空载输出 电压为最大值 U20max。图 3空载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U20=f (S)6.9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当调压器输入电压为额定值且波形畸变率不大于 2%时,在整个调压范围内,调压器空载输出电压(三相为线电压)的波形畸变率应不大于 3%。6.10调压时间调压器空载输出电压从最小值调至最大值(或反之)所需调压时间应不大于 60 s,或由制造方与用户协商确定。6.11电刷火花调压器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输入电压,且使最大输出电压时的负载电流等于或接近于额定值,电刷在整个调压范围内往返电动调节时,电刷与绕组磨光表面接触处的火花应不大于1 1 级(允许4有微弱的点状火花或非放电性火花,绕组磨光表面允许有用酒精或汽油除去的黑痕,但不允许有灼痕)。6JB/T 8749.420136.12过载能力在应急使用的特殊情况下,允许调压器按表 6 过载(超过额定输出电流)运行。表 6过载能力6.13声级水平调压器在空载运行时的最大声压级应不超过 70 dB(A),各规格具体的声压级水平由制造方与用户协商确定。6.14寿命调压器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输入电压,且使最大输出电压时的负载电流等于或接近于额定值,电刷在整个调压范围内往返滑(滚)动 15 km 后,各项例行试验应符合要求,绕组磨光表面与电刷 接触处应无灼痕,操动机构应无松动和损坏,电刷磨损长度应不大于 1 mm。7试验试验的一般要求7.1试验的一般要求按 JB/T 8749.12007 中 7.1 的规定。试验项目7.2试验分类按 JB/T 8749.12007 中 7.2 的规定。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的试验项目及相应条款分别见表 7表 9。表 7例行试验7试验项目技术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一般(外观)检查6.17.3.1绕组电阻测量7.3.2外施耐受电压试验6.37.3.3、7.3.5感应耐受电压试验6.37.3.4、7.3.5操动机构试验6.57.3.6空载试验6.2、6.6.17.3.7负载试验6.27.3.8输出电压不对称度测定6.77.3.9过载率%过载时间min干式自冷调压器油浸式自冷调压器205010040153060510JB/T 8749.42013表 8型式试验表 9特殊试验7.3试验方法7.3.1一般(外观)检查一般(外观)检查除应按 JB/T 8749.12007 中 7.3.1 的规定外,还应对调压器的结构、接触可靠性、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柜体结构等进行检查。7.3.2绕组电阻测量从调压器输入端测量绕组电阻,测量方法按 JB/T 8749.12007 中 7.3.2 的规定。7.3.3外施耐受电压试验外施耐受电压试验前,先测量调压器绕组的绝缘电阻,干式自冷调压器的绝缘电阻值一般应不小于5 M,油浸式自冷调压器的绝缘电阻值一般应不小于 20 M。 绝缘电阻值仅作外施耐受电压试验时参考,但不作考核。其余按 JB/T 8749.12007 中 7.3.3 的规定。7.3.4感应耐受电压试验在电刷与绕组磨光表面接触处垫以厚度不小于 0.5mm 的绝缘材料,于输入端施加两倍额定频率的两倍额定输入电压(即倍频倍压),其余按 JB/T 8749.12007 中 7.3.4 的规定。注:如受试验设备限制,允许以额定频率、1.3 倍额定输入电压、历时 5 min 的感应超压试验代替。7.3.5重复的绝缘试验重复的绝缘试验按 JB/T 8749.12007 中 7.3.5 的规定。7.3.6操动机构试验操动机构试验按 JB/T 8749.12007 中 7.3.6 的规定。7.3.7空载试验试验接线如图 4 所示(图示为单相)。8试验项目技术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过载能力试验6.127.3.16声级水平测定6.137.3.17寿命试验6.147.3.18试验项目技术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输出电压范围试验6.67.3.10输出电压特性试验6.87.3.11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测定6.97.3.12调压时间测定6.107.3.13电刷火花测定6.117.3.14温升试验6.47.3.15JB/T 8749.42013说明:T被试调压器; CT电流互感器; V电压表;A电流表;W功率表。图 4空载试验接线图(单相)调压器输出端开路,在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输入电压。其余按 JB/T 8749.12007 中 7.3.7的规定。测量数据和数据折算如下:a)测量数据 U0输入电压(三相为线电压),单位为伏(V); I0空载电流,单位为安(A); P0空载损耗,单位为瓦(W); U20min空载输出电压最小值(三相为线电压),单位为伏(V); U20max空载输出电压最大值(三相为线电压),单位为伏(V); t0空载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b)数据折算当输入电压 U0 不等于额定输入电压 U1N 时,还应按公式(1)公式(4)进行折算:I0 = I0 (U1N /U 0 ) (1)2P0 = P0 (U1N /U 0 ) (2)U 20 min = U 20 min (U1N /U0 ) (3)U 20 max = U 20 max (U1N / U0 ) (4)7.3.8负载试验试验接线如图 5 所示(图示为单相)。说明:T被试调压器; CT电流互感器; V电压表;A电流表;W功率表。图 5负载试验接线图(单相)9JB/T 8749.42013调压器电刷位置调至额定输入电压 U1N 的二分之一处,输出端短路,于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电压,使输入电流 IS 等于或接近于二分之一额定输出电流 I2N。其余按 JB/T 8749.12007 中 7.3.8 的规定。测 量数据、数据折算、负载损耗及总损耗计算如下:a)测量数据 US阻抗电压(三相为线电压),单位为伏(V); IS输入电流(等于或接近于二分之一额定输出电流 I2N),单位为安(A); PS负载损耗,单位为瓦(W); tS负载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b)数据折算当输入电流 IS 不等于 I2N/2 时,还应按公式(5)公式(7)进行折算: IU = U2N (5)SS 2IS I = I2N (6)S22 IP = P2N(7)SS 2IS c)负载损耗、总损耗校正到参考温度 tr 并折算到 I2N/2 时的调压器负载损耗 PSr 、总损耗 P 按公式(8)公式(12) 计算:2Pr = mIS RAX (8)Pa = PS Pr (9)K + tr + PK + tS (10)P = PSrraK + tSK + tr2 I2N P = P(11)SrSr I2S P = P0 + PSr (12)式中:Pr负载试验时的电阻损耗,单位为瓦(W); Pa负载试验时的附加损耗,单位为瓦(W); PSr校正到参考温度 tr 时的负载损耗,单位为瓦(W);PSr 校正到参考温度 tr 并折算到 I2N 时的负载损耗,单位为瓦(W);P0 折算到 U1N 时的空载损耗,单位为瓦(W);m相数,单相为 1,三相为 3;RAX温度 tS 时输入端 A、X 之间的电阻,单位为欧();tr参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油浸式调压器为 75,干式调压器为在温升限值的基础上再加 20 K);K常数,铜导线为 235,铝导线为 225; P 调压器的总损耗,单位为瓦(W)。7.3.9输出电压不对称度测定输出电压不对称度测定按 JB/T 8749.12007 中 7.3.9 的规定。10JB/T 8749.420137.3.10输出电压范围试验输出电压范围试验程序如下:a)空载输出电压最小值空载试验时,空载输出电压最小值的折算值U 20 min 即为空载输出电压最小值。b)负载输出电压最大值为求得负载输出电压最大值,需按图 5 接线再做负载试验,此时调压器的电刷必须调至输出电 压最大值位置,输出端短路。于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电压,使短路电流 I2S 等于或接近于额定 输出电流 I2N。需测量的数据如下: US阻抗电压(三相为线电压),单位为伏(V); I1S输入电流,单位为安(A);I2S短路电流(等于或接近于额定输出电流 I2N,但不小于 I2N 的 50%),单位为安(A);PS负载损耗,单位为瓦(W); tS负载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负载输出电压最大值 U2max 按公式(13)公式(19)计算:)2 RP = m ( I+ I 2 R (13) Ir1S2SAX2S Aa Pa = PS Pr (14)K + tr + PK + tS (15)P = PSrraK + tSK + trPSr( I2 N / I2S ) 100% (16)ur =mI1SU1N22 UPSS( I2 N / I2S ) 100% (17)ux = U1N mI1SU1N 1()u = u cos + u sin + u sin + u cos (18)rxrx200U 2max = U 20max (U1N / U 0 )(1 u )(19)式中:Pr最大输出电压位置做负载试验时的电阻损耗,单位为瓦(W); Pa最大输出电压位置做负载试验时的附加损耗,单位为瓦(W); PSr最大输出电压位置、校正到参考温度 tr 时的负载损耗,单位为瓦(W); m相数,单相为 1,三相为 3;RAX温度 tS 时输入端 A、X 之间的电阻,单位为欧();RAa温度 tS 时输入端 A、输出端 a 之间的电阻,单位为欧();K常数,铜导线为 235,铝导线为 225;ur最大输出电压位置时的电阻电压降百分值; ux最大输出电压位置时的电抗电压降百分值; u电压调整率; 负载功率因数角,额定功率因数时,cos =0.8,sin =0.6;U20max输入电压为 U0 时,调压器最大空载输出电压,单位为伏(V);U2max负载输出电压最大值,单位为伏(V)。11JB/T 8749.420137.3.11输出电压特性试验输出电压特性试验按 JB/T 8749.12007 中 7.3.11 的规定。7.3.12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测定调压器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输入电压,测定空载输出电压(三相为线电压)为 U20max 的 20%、60%、100%时的波形畸变率。其余按 JB/T 8749.12007 中 7.3.12 的规定。7.3.13调压时间测定调压时间测定按 JB/T 8749.12007 中 7.3.13 的规定。7.3.14电刷火花测定调压器输入端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输入电压,且使最大输出电压时的负载电流等于或接近于额定值,电刷在整个调压范围内往返电动调节时,观察电刷与绕组磨光表面接触处的火花,确定其等级,并 做好记录。对于容量超过 100 kVA 的调压器,可采用相互负载法(见图 6)测定电刷火花。 对于油浸式自冷调压器,须将器身吊离油箱才能测定电刷火花。7.3.15温升试验调压器温升试验采用相互负载法。用电阻法测量绕组平均温升,用半导体点温计测量触点温升。 相互负载法温升试验接线如图 6 所示(图示为单相)。 将被试调压器与辅助调压器(两者容量、电压规格相同)的电刷位置均调至额定输入电压的二分之一处,输入端并联,输出端通过电流表对接(电流较大时加接电流互感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