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与朱元思书 1 生难字 5分 缥碧 pi o 泠泠 l n 横柯 k 经纶 l n 嘤嘤 y n 窥谷忘反 ku 轩邈 xu nmi o 鸢飞戾天 yu nl 2 重点词语解释 10分 1 风烟俱净 烟雾 2 天山共色 一样的颜色 3 水皆缥碧 青白色 4 急湍甚箭 比箭还快 5 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6 皆生寒树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7 互相轩邈 高 远 8 泠泠作响 形容水声清越 9 负势竞上 凭借 10 鸢飞戾天 至 11 经纶世务 筹划 12 横柯上蔽 树木的枝干 13 从流飘荡 顺 随 3 通假字 5分 1 蝉则千转不穷 转 通 啭 鸟叫声 2 窥谷忘反 反 通 返 返回 21 与朱元思书 21 与朱元思书 21 与朱元思书 6 词类活用 5分 1 任意东西 方位名词作动词 向东飘 向西飘 2 互相轩邈 形容词作动词 往高处 远处伸展 3 望峰息心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平息 4 横柯上蔽 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上面 5 风烟俱净 形容词作动词 消净 散净 6 负势竞上 方位名词作动词 向上 21 与朱元思书 7 重点句子翻译 5分 1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没有一丝儿风 烟雾也完全消失 天空和群山是相同的颜色 2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 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3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重重叠叠的山峦 凭借 高峻的 地势争相向上 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攀高的人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 就会平息他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5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那些人忙于世俗事务的人 看到 这些幽美的 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8 重点句子默写 5分 1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2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21 与朱元思书 3 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写视觉感受的句子是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4 写山 奇 的句子是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5 文中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一句是写水流湍急 三峡 一文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6 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 留恋以及鄙弃功名 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9 作家作品 5分 1 吴均 南朝梁 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 好学有才 他通史学 私自撰写了 齐春秋 本文虽名 书 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 实际上描写的是 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 2 骈文 是 魏晋 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 是与散文相对的 其主要特点是以四 六句式为主 故也称 四六文 或 骈四俪六 讲究 对仗工整 因句式两两相对 犹如两马并驾齐驱 故被称为 骈体 也称 骈俪文 或 骈偶文 21 与朱元思书 一 课内阅读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3分 1 负势竞上 凭依形势 2 鸢飞戾天者 至 3 望峰息心 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4 横柯上蔽 横斜的树枝 2 翻译下列句子 3分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水都是青白色的 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3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写山 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 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3分 以动写静 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 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 从写景方面看 第三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3分 由高到低 由远及近 视觉 听觉 5 作者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更传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21 与朱元思书 二 比较阅读 甲 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 还觅薜萝 梅溪 之西 有石门山者 森壁争霞 孤峰限日 幽岫 含云 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 水响猿啼 英英相杂 绵绵成韵 既素重 幽居 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 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 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 岂徒语哉 注释 还觅薜萝 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薜萝 都是植物名 屈原 楚辞 若有人兮山之阿 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梅溪 山名 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限日 遮挡阳光 幽岫 幽深的山穴 重 向往 竹实 又名竹米 状如小麦 隐士所食之物 6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 互相轩邈 往高远处伸展 2 窥谷忘反 通 返 返回 3 蝉吟鹤唳 叫 4 岂徒语哉 难道 7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 凶猛的波浪好像在奔跑 2 山谷所资 于斯已办 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 这里都已具备 8 甲 乙两文都运用了 化静为动 的手法 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4分 甲文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作用 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 山之高 乙文 森壁争霞 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 深溪蓄翠 作用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山之高 水之急9 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对功名利禄的蔑视 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21 与朱元思书 三 课外阅读湖之鱼清 林纾林子 啜茗于湖滨 a 肆 丛柳蔽窗 湖水皆黯碧如染 小鱼百数来会 b 下 戏嚼豆脯 唾之 群鱼争喋 然随喋随逝 继而存者 三四鱼焉 再唾之 坠缀葑草 之上 不食矣 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 寻 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 钓者将下钩 必先投食 c 引之 鱼图食 d 并吞钩 久乃知 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 然则名利之薮 独无钩乎 不及其盛 下食之时而去之 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 畏庐文集 注释 林子 林纾 sh 自称 中国近代文学家 翻译家 肆 指茶馆 会 汇聚 豆脯 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 喋 成群的鱼儿吃东西 葑 f ng 草 水生植物 寻 长度单位 八尺 薮 s u 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 盛 多 频频 10 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 啜 饮 喝 2 逝 游开 游走 离去 3 故 先前 原来 4 乃 于是 就 便 11 请认真阅读 凭你的语感 将文言词 之 以 其 而 正确填入文中的abcd处 4分 a 之 b 其 c 以 d 而 12 用 为下面句子准确断句 4分 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寻丈之外 水纹攒动 争喋他物如故 13 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4分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 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如果 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离去 能够脱钩而游走的又有几个 多少 呢 14 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 4分 示例 告诫世人 莫为名利所诱惑而吞下钓钩 而成为他人盘中之物 或 要拒绝诱惑 淡泊名利 才有真正的美好自由 22 五柳先生传 1 生难字 8分 性嗜酒 sh 造饮辄尽 zh 箪瓢屡空 d n 短褐穿结 h 黔娄之妻 qi n 衔觞赋诗 sh n 2 重点词语解释 10分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 2 亦不详其姓字 知道 3 因以为号焉 把 作为 4 不求甚解 文中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 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5 每有会意 文中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6 或置酒而招之 有时 7 造饮辄尽 往 到 就 8 曾不吝情去留 用在 不 前 加强否定语气 9 箪瓢屡空 经常 10 晏如 安然自若 22 五柳先生传 11 亲旧知其如此 文中指旧交 旧友 12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辈 同类 13 期在必醉 期望 14 不戚戚于贫贱 忧愁的样子 15 不汲汲于富贵 心情急切的样子 16 环堵萧然 空寂 17 短褐穿结 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8 衔觞赋诗 酒杯 19 以乐其志 以 为乐 22 五柳先生传 22 五柳先生传 22 五柳先生传 5 词类活用 8分 1 以乐其志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乐 2 亦不详其姓字 形容词作动词 知道 3 亲旧知其如此 形容词作名词 亲戚朋友 4 性嗜酒 名词作动词 喝酒 6 重点句子翻译 8分 1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2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他 喜欢读书 不在字句解释上过分深究 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悟的时候 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2 五柳先生传 3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他去喝酒就要喝得尽兴 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去 从来不会留恋而舍不得离开 4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以自己的志向为快乐 一 课内阅读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5分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 地方 2 亲旧知其如此 文中指旧交 旧友 3 不汲汲于富贵 心情急切的样子 2 翻译下列句子 5分 好读书 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 喜欢读书 但 读书只求领会要旨 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2 五柳先生传 3 五柳先生的率真体现在哪里 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 简要分析 5分 示例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竟然以宅边的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 随意自然 绝不附庸风雅 性情何等率真洒脱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他读书一旦读到会意之处 便沉醉其中 忘记了一切 特别率真可爱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可以看出他随心而为 毫不拘束 率真放达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可知他面对穷苦的生活环境 依然泰然处之 并不追求物质享受 十分率真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表明他读书不求名利 只求精神上的安慰 特别符合率真的性情 答出一条即可 22 五柳先生传 二 比较阅读 甲 五柳先生传 乙 朱买臣 字翁子 吴人也 家贫 好读书 不治产业 常艾 薪樵 卖以给食 担束薪 行且诵书 其妻亦负戴 相随 数 止买臣毋歌呕 道中 买臣愈益疾歌 妻羞之 求去 买臣笑曰 我年五十当富贵 今已四十余矣 女 苦日久 待我富贵报女功 妻恚怒曰 如公等 终饿死沟中耳 何能富贵 买臣不能留 即听 去 拜为太守 入吴界 见其故妻 妻夫治道 买臣驻车 呼令后车载其夫妻 到太守舍 置园中 给食 之 居一月 妻自经 死 买臣乞 其夫钱 令葬 选自 朱买臣 注释 艾 同 刈 割 砍 薪樵 木柴 戴 同 载 数 屡次 呕 同 讴 唱 疾歌 大声 女 同 汝 听 听凭 治道 整修道路 食 同 饲 自经 上吊 乞 给予 4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5分 22 五柳先生传 5 翻译下列句子 5分 1 买臣愈益疾歌 妻羞之 求去 买臣更增大了歌唱的声音 妻子为此感到羞耻 请求离开他 2 女苦日久 待我富贵报女功 你 跟我 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苦 等我富贵时报答你的功劳 6 与课文选段对比阅读 请简答 5分 1 朱买臣与陶渊明都好学 学习目的有什么不同 朱买臣 追求功名利禄 陶渊明 务求领会内涵 2 朱买臣与陶渊明都贫困 他们对待贫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朱买臣 不甘心贫困 陶渊明 态度安然 3 朱买臣与陶渊明的生活追求有什么不同 朱买臣 为荣华富贵而奋斗 陶渊明 安心于淡泊宁静的隐居生活 22 五柳先生传 三 课外阅读三镜郑文贞公 魏征寝疾 上 遣使者问讯 赐以药饵 相望于道 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 动静以闻 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 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 戊辰 征薨 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 给羽葆鼓吹 陪葬昭陵 其妻裴氏曰 征平生俭素 今葬以一品羽仪 非亡者之志 悉辞不受 以布车载柩而葬 上登苑西楼 望哭尽哀 上自制碑文 并为书石 上思征不已 谓侍臣曰 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 朕亡一镜矣 注释 郑文贞公 魏征在世时被封为郑国公 去世后朝廷赐谥为 文贞 上 指唐太宗李世民 薨 h n 公侯死称 薨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5分 1 相望于道 道路 2 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 家宅 3 悉辞不受 全 都 8 翻译下列句子 5分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以铜作镜子 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帽 以历史作镜子 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规律 以别人作镜子 可以明了自己的得失 9 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唐太宗对魏征的思念之情 用原句回答 5分 上自制碑文 并为书石 上思征不已 或 魏征没 朕亡一镜矣 10 结合下面的文字 谈谈唐太宗和魏征各是怎样的人 5分 有一次 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 行装都已准备停当 但却迟迟未能成行 后来 魏征问及此事 唐太宗笑着答道 当初确有这个想法 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 所以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唐太宗 是一个善于纳谏 虚心接受意见的开明君主 魏征 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 从不退却的诤臣 23 马说 1 生难字 6分 祇 zh 骈死 pi n 槽枥 c ol 食马者 s 粟 s 邪 y 2 重点词语解释 8分 1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只是 辱没 2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 喂牲口用的槽 3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4 是马也 这样 5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6 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 按照 7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8 执策而临之 面对 9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晓 明白 23 马说 3 通假字 6分 1 才美不外见 见 通 现 显现 表现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通 饲 饲养 3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通 才 才能 4 其真无马邪 邪 通 耶 表示疑问 吗 23 马说 23 马说 23 马说 6 词类活用 6分 1 食之不能尽其材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竭尽 2 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作动词 用鞭子打 3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形容词作动词 辱没 受屈辱 4 一食或尽粟一石 形容词作动词 吃尽 5 马之千里者 数量词作动词 行千里 7 重点句子翻译 6分 1 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 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 和普通的马 一同死在马棚里 不以千里马著称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食量来喂养它 23 马说 3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 饲养它 又 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 4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8 作家作品 6分 韩愈 768 824 字 退之 河南河阳 今河南孟县 人 自谓郡望昌黎 卒谥 文 也称 韩文公 唐代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 之首 他提倡 文以载道 文道合一 是唐代 古文运动 的领袖之一 有 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 其作品收在 昌黎先生集 里 23 马说 一 课内阅读1 根据课文填空 4分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 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食马者 将人才比作 千里马 以伯乐喻指 能识别人才 任用人才的人 集中抨击了封建社会 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 摧残 埋没人才 的社会现象 2 文中 呜呼 一词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埋没 摧残人才的痛恨 3 如果想成为 千里马 你认为最主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 4分 主观条件 自强不息 把握机遇 客观条件 有适合成长的环境 有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4 如果你是一匹 千里马 而尚未被 伯乐 发现 你该怎么做 4分 示例 我要毛遂自荐 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或 我要努力完善自己 做得更好 我要做到心态平和 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23 马说 二 比较阅读 2014 孝感 甲 马说 乙 秦穆公谓伯乐曰 子之年长矣 子姓 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 臣之子皆下才也 有九方皋 其于马 非臣之下也 可告以天下之马 请见之 穆公见之 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 报曰 已得之矣 在沙丘 穆公曰 何马也 对曰 牝 而黄 使人往取之 牡 而骊 报穆公 穆公不说 召伯乐 曰 子所荐求马者 马色牝牡 尚弗能知 又安知天下之马也 伯乐曰 皋之所观 得其精而忘其粗 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 不见其所不见 视其所视 而遗其所不视 马至 果天下之马也 九方皋相马 有删改 注释 姓 指子孙 天下之马 指天下最好的马 牝 p n 母马 牡 公马 骊 l 纯黑色马 5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 力不足b 安求其能千里也又安知天下之马c 才美不外见请见之d 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鞭策它 不按准确的方法 喂养它 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 穆公见之 使行求马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 派 他 前去寻找好马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 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 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 重用人才的希望 b 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 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 看其实质 c 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 真不知马 d 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 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 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23 马说 8 有人认为 只要是千里马 才能就会施展出来 也有人认为 千里马须遇伯乐 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 你的看法呢 说说理由 4分 提示 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 言之成理即可 三 课外阅读 2014 临沂 鸟说清 戴名世余读书之室 其旁有桂一株焉 桂之上 日 有声 者 即而视之 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 去地不五六尺 人手能及之 巢大如盏 精密完固 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 小不能盈掬 色明洁 娟皎可爱 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 雌者覆翼之 雄者往取食 每得食 辄息于屋上 不即下 主人戏以手撼其巢 则下瞰而鸣 小撼之小鸣 大撼之即大鸣 手下 鸣乃已 他日 余从外来 见巢坠于地 觅二鸟及鷇 无有 问之 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 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好也 奚 不深山之适 而茂林之栖 乃托身非所 见辱于人奴以死 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选自 戴名世集 注释 日 有一天 拟声词 二鸟相和之声 盏 杯 掬 捧 鷇 k u 初生的小鸟儿 奚 为什么 适 到 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意思是 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 23 马说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 去地不五六尺 距离 离开 2 手下 鸣乃已 停止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人手能及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b 雏且出矣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c 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d 不知其何鸟也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11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每得食 辄息于屋上 不即下 每当得到食物 它 就在房屋上停息 并不马上下来 12 作者通过二鸟 托身非所 致死的不幸遭遇 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 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注意回避风险 尽量远离祸患 24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1 生难字 6分 嗜学 sh 弗之怠 d i 逾约 y 硕师 shu 负箧 qi 叱咄 ch du 曳屣 y x 皲裂 j n 媵人 y n 绮绣 q 烨然 y 缊袍 y n 2 重点词语解释 8分 1 余幼时即嗜学 爱好 2 无从致书以观 没有办法 取得 文中指买到 3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借 4 弗之怠 懈怠 5 既加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要行加冠礼 表示进入成年 6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有德行学问的前辈 24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7 门人弟子填其室 塞满 充满 8 未尝稍降辞色 减退 言语和脸色 9 援疑质理 引 提出 询问 10 俯身倾耳以请 询问 请教 11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周到 回答 12 负箧曳屣 书籍 鞋子 13 穷冬烈风 隆冬 深冬 14 媵人持汤沃灌 浇洗 15 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旅店 两次 16 同舍生皆被绮绣 穿 24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17 腰白玉之环 腰上系着 18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 香囊 光彩鲜明的样子 19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供养 3 通假字 6分 1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 通 肢 肢体 2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通 披 穿 24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24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24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6 词类活用 6分 1 腰白玉之环 名词作动词 腰上系着 2 手自笔录 名词作动词 动手 名词作状语 用笔 3 戴朱缨宝饰之帽 名词作状语 用红缨 用珠宝 4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名词作动词 穿着旧棉袄 破衣服 5 录毕 走送之 动词作状语 跑着 7 重点句子翻译 6分 1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家里穷 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 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 亲手用笔抄录 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 2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当我从师学习的时候 背着书箱 拖着鞋子 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24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3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 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 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 腰间挂着白玉环 左边佩腰刀 右边挂香袋 光彩照人 像神仙一样 4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一点也没有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 也就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了 8 作家作品 6分 宋濂 1310 1381 字景濂 号潜溪 浦江 现在浙江义乌 人 明初 文学家 与刘基 高启并列为 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的著作以 传记小品记叙性散文 为代表 著有 宋学士文集 朱元璋赞许他 开国文臣之首 刘基赞许他 当今文章第一 24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一 课内阅读1 请用 标出下列语句的节奏 每句标一处 3分 1 媵人持汤沃灌 2 腰白玉之环 媵人 持汤沃灌 腰 白玉之环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3分 1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通 披 文中是穿的意思 2 主人日再食 每天 3 右备容臭 气味 这里指香气 4 缊袍敝衣 破 3 翻译下列句子 3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4 选段依次从行 走 住 食 衣 穿 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 艰苦 艰难 情形 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作者的求学意志 那是 以中有足乐者 3分 5 由课文内容可以看出 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 那么 作者把自己 勤且艰 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 3分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 以读书为乐 勤奋学习 24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二 比较阅读 甲 送东阳马生序 乙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见之 十二三矣 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 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选自 伤仲永 6 请用 标出下列语句的节奏 每句标一处 3分 1 余闻之也久 余闻之也 久 2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又患 无硕师名人与游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 即书诗四句 书写 2 稍稍宾客其父 以宾客之礼相待 把 当作宾客 3 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8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5分 a 或以钱币乞之或遇其叱咄b 未尝识书具尝趋百里外c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 还自扬州手自笔录9 翻译下列句子 3分 1 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 他 作诗 写出来的诗已经 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2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 指读书 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0 阅读这两则短文 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请写出三点 3分 提示 可以从博览群书 刻苦学习 诚心求教 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 后天教育与成才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 言之成理皆可 24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三 课外阅读 2014 江西 精骑集 序秦观予少时读书 一见辄能诵 暗疏之 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 喜从滑稽 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 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 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 颇发愤自惩艾 悔前所为 而聪明衰耗 殆不如曩 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 必寻绎数终 掩卷茫然 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劳之苦 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 败吾业者 常此二物也 比读 齐史 见孙搴 答邢词曰 我精骑三千 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 因取 经 传 子 史 之可为文用者 得若干条 勒 为若干卷 题曰 精骑集 云 噫 少而不勤 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 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 滑稽 诙谐戏谑的意思 旬朔之间 指十天一月之内 惩艾 惩戒 曩 从前 寻绎数终 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搴 读qi n 勒 编 1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5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a 殆 不如曩时十一二b 殆不如 曩时十一二c 殆不如曩 时十一二d 殆不如曩时 十一二1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 见辄能诵 立即 就 便 2 比数年 等到 1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分 我精骑三千 足敌君羸卒数万 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 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 把 三千 和 数万 翻译为 少量 和 众多 也可 14 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3分 少时读书 故虽有强记之力 而常废于不勤 或 少而不勤 后治学 故虽有勤劳之苦 而常废于善忘 或 长而善忘 15 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4分 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 要注重后天的努力 勤于学习和总结 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提升自我 学习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 25 诗词曲五首 1 生难字 6分 折戟 j 寥落 li o 宫阙 qu 绮户 q 飘絮 x 婵娟 ch n 潼关 t n 踌躇 ch 干戈 2 重点词语解释 8分 1 暂凭杯酒长精神 增长 振作 2 折戟沉沙铁未销 销蚀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拿起 磨光洗净 4 干戈寥落四周星 荒凉冷落 5 零丁洋里叹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6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中指史册 7 把酒问青天 端起酒杯 8 不知天上宫阙 宫殿 25 诗词曲五首 9 高处不胜寒 经受不住 10 何似在人间 哪里比得上 11 但愿人长久 只 12 千里共婵娟 文中指美好的月光 1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以诗相答 14 东风不与周郎便 给 15 伤心秦汉经行处 经过 25 诗词曲五首 25 诗词曲五首 5 词类活用 6分 1 照无眠 动词作名词 不眠的人 2 低绮户 形容词作动词 低照 3 怀旧空吟闻笛赋 形容词作名词 老朋友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名词作动词 逢春 6 重点句子翻译 6分 1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 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 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比喻自己一生坎坷 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时起时沉 3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 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 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4 千里共婵娟 虽然相隔千里 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7 重点句子默写 6分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作者面对自己被贬谪 遭弃置的境遇表达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句子是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能够说明新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 社会在前进 前景无限美好的句子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点明酬赠题意 表现诗人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25 诗词曲五首 2 赤壁 一诗中使用典故的句子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 过零丁洋 中交代自己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的句子是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直抒胸臆 表现自己以死明志的句子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作者写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的句子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能揭示其主旨的句子是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5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中阐释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8 作家作品 6分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字 梦得 唐代 文学 家 哲学 家 此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 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情感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坚定信念 和 乐观精神 2 赤壁 作者 杜牧 字牧之 唐 代文学家 借 周瑜 和 曹操 的故事 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3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字 履善 又字 宋瑞 自号 文山 吉州吉水人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 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 以死明志 为国捐躯 的豪情壮志 4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字子瞻 自号 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 宋 代文学家 借月抒发对 亲人 的思念和对 人生 的哲理思考 表现对人间生活热爱的 乐观旷达 的情怀 5 山坡羊潼关怀古 作者 张养浩 字 希孟 号 云庄 济南 今属山东 人 元代散曲家 作者借景抒情 抒发了 历史兴亡之叹 以及对 人民饱经战乱和剥削之苦 的同情 25 诗词曲五首 一 课内阅读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 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3分 一是在他21岁时 因科举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 起兵抗元 2 颔联两句有何联系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分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 局势危急 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雨打萍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时起时沉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 颈联写了什么内容 惶恐滩 和 零丁洋 指什么 3分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 忧念国事的心情 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 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可见 诗中 惶恐 零丁 具有双层含义 4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福利政策改善与薪酬调整
- 制定合理计划提高工作效率
- 2025中国安科院新业态安全研究所招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台州市温岭市海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家电维修规范工作流程
- 2025云南省腾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片马分站边境管控专职辅警招聘(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云南昆明市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秋季学期聘用制教师招聘16人(二)笔试含答案
- 热带果园种植技术要点大揭秘
- 水利工程水资源调查的规定
- 2025年通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企业劳动合同范本新版
- 托管班的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新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押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09∕T 0003-2023 《奶绵羊产奶性能测定技术规程》
- 舞蹈老师自我介绍课件
- 2025年吉林省教育系统校级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及答案
- 社区安全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托盘运输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4年春季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不明原因肺炎应急演练预案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