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平板夯的结构设计(电动式)
电动式振动平板夯的结构设计
振动平板夯的结构设计(电动式)【优秀机械设备全套课程毕业设计含SW三维建模及7张CAD图纸】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36页@正文121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bat
振动平板夯 电动式 开题报告.doc
振动平板夯 电动式 论文.doc
振动平板夯的结构设计(电动式)任务书.doc
SW三维建模
凸轮.DWG
带轮1外壳.DWG
底座.DWG
振动平板夯.DWG
箱体.DWG
轴.DWG
销轴.DWG
任务书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振动平板夯的结构设计(电动式)
2.题目背景和意义: 振动平板夯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振动平板夯的技术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需要进一步对平板夯进行结构设计,找到最合适的平板夯的结构设计方法,才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设计结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也愈来愈普遍了。对平板夯的结构研究至关重要。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含技术指标):
1) 熟悉振动平板夯(电动式)的相关国内外研究背景,功用及发展状况;
2) 平板夯(电动式)机构运动分析和结构设计;
3) 设计实用的平板夯(电动式)的零件部件图,进行总体结构的装配设计;
4)阅读相关英文资料约1.2万字符,并翻译30000字符英文;
5)有CAD相关的计算机图纸;
6)撰写1.2万字论文及3000字论文缩写,论文要有英文摘要;
7) 形成可行性的毕业论文并存档。
4.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进度安排(含起始时间、设计地点):
1)1 — 3周:查阅资料,了解工作原理及特点,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并撰写开题报告;
2)4 — 6周:方案论证,深化方案可行性并给出具体实施步骤;
4)7 —10周:平板夯的结构部件设计;
5)11 —15周:完成平板夯最终设计方案及相关装配图;
6)16 —18周:开始撰写毕业论文及准备毕业答辩。
5.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要求 论文字数:1.2万字以上;
① 实验(时数)*或实习(天数): 6学时的参观实习;
② 图纸(幅面和张数)*: 折合A0图纸3张;
③ 其他要求:英文翻译不少于3000字;中文文献不得少于18篇,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摘要
在道路和建筑施工中都要对基础和路面进行压实,压实作业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压实能显著提高基础或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提高不渗透性,消除沉陷。压实质量如何,对道路和建筑的安全和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何有效的提高压实度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压实机械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工作装置的外形可分为:圆柱形,平板型,多边形,凸块形,羊角形等;按载荷可分为:静作用,振动作用,冲击作用等;按驱动方式可分为:自行驱动式,拖动式等;按压实原理课分为:静力压实,振动压实,震荡压实,真空压实,夯实,冲击压实等;振动平板夯主要用于夯实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及摩擦力较小的材料,如河沙、碎石、沥青等。其主要工作参数有:工作平板底面面积、整机质量、激振力、激振频率的影响。
Abstract
In the road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the base and pavement compaction,Compa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Effective compa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stability of foundation or pavement,improve impermeability,the elimination of subsidence。The compaction quality,have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safety and service life of roads and buildings。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compaction has become a urgent problem to solve。Compaction machinery has a variety of classification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device's shape can be divided into:cylindrical, flat, polygon, convex block, claw shape and so on;According to the load can be divided into:the static effect,vibration effect,effect of impact;According to drive mode can be divided into:self-driving type,drag type;According to the compaction principle course into:static compaction,the vibrating compaction,shock compaction,vacuum compaction,tamping,impact compaction;Vibrating plate ram is mainly used for solid particles between the adhesive force and less friction material,such as sand, gravel, asphalt etc。The main working parameters:a flat bottom surface area of work,the quality of the machine,exciting force,effects of vibration frequency。
目录
一,振动平板夯的介绍和应用
二,振动平板夯的结构特点
三,使用中的问题
四,振动平板夯结构设计
4.1驱动方式的选择
4.2结构设计
4.3轴承的选型
4.3.1轴承的旋转
4.3.2轴承的校核
4.3.3轴承的密封以及润滑
4.4电机的计算与选型
4.5轴的力学计算
4.5.1初定轴径尺寸
4.5.2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4.5.3轴强度校核
五,结构评估和优化分析
六,总结
七,参考文献
目录
一,振动平板夯的介绍和应用
压实机械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工作装置的外形可分为:圆柱形,平板型,多边形,凸块形,羊角形等;按载荷可分为:静作用,振动作用,冲击作用等;按驱动方式可分为:自行驱动式,拖动式,自移式等;按压实原理课分为:静力压实,振动压实,震荡压实,真空压实,夯实,冲击压实等;按质量和作用力大小可分为:定向振动,圆周振动,多频振动,混沌振动等。
平板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振动平板夯利用激振器产生的振动能量进行压实作业,其对地面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形成冲击波向地表内层传播,使被压层永久变形,激振力引起被压层颗粒振动或产生共振,减小土壤微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并产生位移,冲击振动相结合使之处于最密实状态,打倒压实效果。
振动平板夯主要适用于夯实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及摩擦力较小的材料,如河砂、碎石及沥青等。振动平板夯的主要工作参数有:工作平板底面面积、整机质量、激振力及激振频率。一般情况下,同一种规格的平板的底板面积都差不多,所以平板冲击夯的性能主要受整机质量、激振力及激振频率的影响。激振力主要是用来维持被夯实材料的受迫振动;而激振频率则影响夯实效率及夯实程度,即在同样的激振力作用下,激振频率越高,夯实效率及密实度越高。
七,参考文献
[1]华楚生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ISBN 7-111-06755-X/TH.906
[2]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王昆,何小柏,汪信远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ISBN 7-302-00683-0/TH.29
[4]喻子建,张磊,邵伟平,机械设计习题与解题分析,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ISBN 7-81054-5612
[5]孔凌嘉,张春林主编,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ISBN 7-5640-0093-7
[6]陈铁鸣,王连明主编,机械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7]炊海春,Pro/Engineer 从零件到整体,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ISBN 7-115-11016-6
[8]邱宣怀主编 机械设计 第七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吴宗泽,黄纯颖主编,机械设计习题集(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机械零件习题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1]蔡春源等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2]任嘉卉主编. 公差与配合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3]李益民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4]艾兴等主编.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5]《金属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6]浦林祥主编.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17]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等编.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8]哈尔滨工业大学 赵家齐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