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逍遥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要点分析: 1知识与能力: 注意积累其、而、之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学习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2教学重难点: 体会庄子“逍遥游”的人生境界。 学习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使学生能达观地对待人生。 二、教学策略设计、过程设计: 1策略设计: 本节课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理解文中“绝对自由”的思想,加深对庄子思想的认识。鉴赏文中丰富的想象和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整理文中含有“其”、“而”、“之”的句子,辨析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搜集有关庄子的材料。 教具:提问的内容采用投影仪。 2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于丹心得) 关于庄子的思想(板书): 思考并讨论A:文中哪一句,体现了庄子逍遥游的思想?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天地之正,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性,就是道。乘,就是置身其中,就是顺应。六气之辩,就是六气的变化,在庄子看来,六气的变化是道的作用,御就是把握,也是顺应,实际上就是对老子“道法自然”的进一步阐发,顺应天地万物的之性,把握六气的变化,便可以游无穷,实现逍遥游的境界。这是一种“恶乎待”(无所待)的境界。不管是鲲鹏还是蜩鸠,不管是朝菌蟪蛄还是冥灵大椿,天地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待,所以只是小大之辩,(大小的区别),不是真正的逍遥游。 思考并讨论B:如何理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人与人的关系网中,关系网的束缚在客观上是存在的,要摆脱这种束缚,只有从主观上、自我上做功夫。把自我看得越重,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大;把自我看得越轻,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小;把自我视作不存在一般,就可以解脱了。“至人无己”,正是这个意思。人把自己看得很重,主要在“功名”二字。在功名上的追求越多、越高,“我”就越膨胀。要做到“无己”,首先要放弃功名上的追求,做到“无功”“无名”,因此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大家知道“富翁和渔夫”的故事吧? 沙滩上,一渔夫正在晒太阳。一富翁走过来说:“风和日丽,这样好的天气你为什么不去打鱼呢?”渔夫则说:“我已经够吃了,为什么还要去打鱼?”富翁说:“你可以多打鱼,多卖钱,使自己富起来,雇佣别人,自己天天晒太阳。”渔夫说:“我已经在晒太阳了。”旁边的乞丐听到他们的对话笑了:“我既不用去打鱼,又可以天天晒太阳,比你们幸福多了。” 思考并讨论C:渔夫、富翁和乞丐分别像庄子在末段中提到的哪类人呢?你愿意追求怎样的生活?(庄老的逍遥便是与乞丐差不多的生活呀!) 思考并讨论D:评价本文中庄子所表现的人生观,讨论我们今天怎样看待自由。 庄子追求的是什么?逍遥游(自由)无所待(绝对自由) 逍遥游主要说明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这是不满现实时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 我们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从文学作品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提问:哪个同学能举个例子证明一下? 有一则寓言说,河流抱怨堤岸束缚它的自由,堤岸放松了对它的束缚。结果河流因溢出堤岸漫流,或渗入土中,或被阳光蒸发,而消灭了自身。还有一则寓言说:风筝抱怨绳线限制了它的自由,使它不能施展宏伟的抱负,绳线放开了它,结果风筝被大风刮得无影无踪。 这些都说明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任何自由都是相对而言的,都受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把争取祖国、民族的自由解放,看得高于个人的一切。)美国总统尼克松:“自由的精髓就在于人们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由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不仅仅是个人的)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一方面“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关于庄子散文的特点(板书): 思考并讨论:本文想象奇特,体现在哪里?找出有关句子。庄子这样写是想体现什么思想? A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板书)。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又如 任公子垂钓,要大钩巨缁,以五十头牛为饵,蹲于会稽山上,投竿东海,一年过去,大鱼吞饵,顿时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声如鬼神,震惊千里,鱼之大,可令浙江以东、苍梧以北之人均得饱食(外物)。这是多么宏伟壮观、变幻莫测的景象啊!我们看到这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时,真是眼界大开,叹为观止,也只有庄子博大的气度,广阔的胸襟和处世不惊的态度,才能写出此等丰富的浪漫气息的文章(鲁迅)。秋水篇中庄子将大自然的壮美描摹得波澜壮阔:“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气势宏大的描写,能唤起我们对逍遥的无限遐想。 B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板书)。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C借用寓言说理(板书)。 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小结:这节课主要讨论分析了庄子散文的特点,以及庄子“逍遥游”的人生境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读庄子的散文,阅读于丹的庄子心得。 交流虚词:(投影仪) 其: 不知其几千里也句中语气助词,舒缓语气。 其翼若垂天之云代词,代“鲲”,“译做“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在选择句中用以加强揣测语气的语气副词。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代“水”,译做“它”。 其广数千里代词,代“鱼”,译做“它”。 彼其于世代词,代“宋荣子”,译做“他”。 奚以知其然也代词,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 而: 怒而飞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因而”。 水浅而舟大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而征一国者通假字,通“耐”。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而御六气之辩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并且”。 之: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结构助词“的”。 则芥为之舟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代“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此”“这”。 众人匹之代词,代“彭祖”。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代词,代“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作业(延伸阅读):翻译下面两则寓言故事,并分析其寓意(印发材料) A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也?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一零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概论试卷及答案
- 注塑机维修保养培训课件
- 2022纪念抗战英雄纪念抗战胜利主题班会专题解读课件
- 2025年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及基因编辑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全方位车祸伤亡者权益保障及赔偿协议书
- 2025年智能医疗设备保修及用户使用体验改进服务协议
- 2025年高科技产品体验与市场反馈收集合同
- 2025跨区域离婚子女抚养评估及长期生活安置服务合同
- 2025年房地产项目合伙人权益分配及知识产权全面保护合同
- DL T774-2015规程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电气工程师职称评审个人业务自传
- CB/T 3780-1997管子吊架
- 【表格】面试评估表(模板)
- 胫骨横向骨搬移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运用
- 物资供应投标书范本
- 汉译巴利三藏中部3-后五十篇
-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
- 2011-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转换对照表
- 《现代汉语》PPT课件(223页PPT)
- 福建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修订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