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_第1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_第2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_第3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_第4页
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内容】 学习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篇课文。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绕和依依不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基本读懂课文,理清课文条理,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会认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指导“嚼”字。正确读写“毡帽、咀嚼、交错、”等词语。【教学重难点】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过程】一、 歌曲导入1、 上课前,咱们先一起来听一支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注意歌词。(课件播放歌曲:童年。)2、谁能说说歌词都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冬阳童年骆驼队3、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畅所欲言2、 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2、教师总结,出示: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原籍台湾,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年举家迁回台湾。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3、 自主合作学习,理清文章思路 1、自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1)指名读,纠正读音。(2)学习课后会认和会写的生字。重点指导“咀嚼”的“嚼”读音和书写,“傻事”的“傻”字的书写,“卸煤”的“卸”字的书写。 2、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1)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2)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1)看骆驼咀嚼;(2)关于骆驼系铃的想象;(3)为骆驼剪毛;(4)追问骆驼的去处。四、拓展延伸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达标检测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课文课堂小结 “钓龙虾”、“捉知了”、“学游泳”甚至咱们还煮过西瓜。回想起童年多彩多姿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因为它匆匆易逝。孩子们把握好自己的美好时光,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斓,也让它成为明天最美的记忆。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理解,读懂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3、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方式,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理解,读懂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2、体会作者那淡淡的伤感及浓浓的怀念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齐读课题。2、请同学回忆文章围绕骆驼回忆了童年生活的哪几个场景?3、快速阅读课文,请你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场景,读一读,划出重点的词句体会,可以在旁边批注上你的感受和理解。二、自主品读,合作感悟,学习四个场景。(一)学习第一个镜头。1、看骆驼咀嚼(1)出示句子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2)学生合作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模仿。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骆驼的样子“丑”及安静的态度)(3)交流汇报A、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体会投入、入迷以及对骆驼的喜爱。)在什么情况下,你也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B、你还体会到了什么?。(从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体会到观察得很仔细。2、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是呀,此时此刻,拉骆驼人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都不能影响到他,他只是默默地看着,静静地想着,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来,一起将这份专注读出来好吗?(齐读)读得多投入啊,读出了一个神情专注的小傻孩儿。同学们,小作者看得入神,写得更生动,这么好的语言,请大家看着屏幕试着背一背。(出示)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 ),那样( ),那样(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 ),大鼻孔里( ),白沫子( )。我( ),( )。 5、指名背诵,齐背。 (二)总结学法,学习后三个场景。1、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划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2、学习后三个场景,自学交流。(三)交流“关于驼铃的遐想”的学习。1、我把“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画上波浪线,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充满想象,尽管没有爸爸说得对,但是却给自己的童年增添了许多情趣。 2、文中还有多处描写驼铃声音的句子,请你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画一画。 3、请同学们都来读一读,这三处驼铃声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4、这驼铃不仅仅是给行路的人增加一些情趣吗, 也给作者的童年增加了情趣,有了驼铃声,作者的童年更有趣了。是啊!这驼铃声在作者的记忆中是那么清脆,那么悠长,成了她童年里最美妙的声音,最美好的记忆。5、分角色朗读6、7、8、9自然段。其他同学接着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场景? (四)交流“为骆驼剪毛”。1、他为什么想给骆驼剪毛?你能读一读吗?你是怎样看待她这个想法的?2、齐读:课件出示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师:课文中还有一处直接写出了林海音的想法不但很多,而且很特别,有时连大人们都反应不过来。聪明的孩子们,你找到了吗?(五)、交流“追问骆驼的去处”。1、指名读出示课件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了?”“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2、她还可能问些什么?你知道吗?想一想?3、分角色朗读,三、探究作者童年的怀念与留恋刚才,同学们在批注中走进林海音的童年,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贴近林海音的心灵,这四幅画已不再只属于作者,而属于我们每个人。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这四幅画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有骆驼队。)1、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冬阳下的骆驼队?她想通过骆驼队表达一份怎样的情感?请你充分地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段,画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 2、作者思念的仅仅是那支骆驼队吗? 3、生汇报4、配乐送别朗诵最后两段。四、拓展延伸1、写一段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事情2、课外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达标反馈】 背诵第四段【课堂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