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自然灾害分类及孕灾圈层 1 概念 1 热带气旋 一 热带气旋 干旱 寒潮等气象灾害 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从气流来看 北半球逆时针 南半球顺时针 2 分类 国际标准 大气层结是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结构的简称 3 形成条件 有广阔的暖洋面 海水通过蒸发 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 有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4 结构及其天气 p7图1 9和图1 10 台风眼 无风 少云和干暖 旋涡风雨区 最强烈的降水 并伴随大风 外围大风区 风速从外向内增加 无降水 5 发生季节 全年 以7 11月最为频繁 6 源地 太平洋 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域 以西北太平洋最多 7 影响地区 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中国东南沿海 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8 灾害特征 狂风 暴雨 产生风暴潮 9 移动路径判断 图1 11 受大气环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如西北太平洋台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向西北方向移动 北半球向西北 南半球向西南 分布 南北半球大洋西北部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域 主要影响区域 太平洋的中国东南沿海 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西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发生频率最高 台风 飓风与龙卷风的区别 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 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 秒以上的热带气旋 只是因为发生的地域不同 才有了不同的名称 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 台风 发生在大西洋 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为 飓风 印度洋上则称为 旋风 统称 热带强烈风暴 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 后者的时间很短暂 属于瞬间爆发 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 此外 龙卷风一般是伴随着飓风而产生 龙卷风最大的特征还在于它的形状 2 干旱 1 概念 2 成因 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它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引起 常与大气在全球范围内的波动有关 3 影响的范围 干旱影响的地域非常广 有时会波及整个国家或部分大陆 5 旱灾特性 4 旱灾成因 两个条件 一是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 干旱 二是引起水分极度缺乏 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 甚至危及人和植物的生存 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具有渐发性 持续时间长 影响范围广 学习方法 判断旱灾的标准 致灾因子 干旱 受灾体 人 畜 农作物 干旱与旱灾的区别 在气候湿润 经济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 干旱更容易酿成旱灾 6 旱灾的分布 降水不稳定的干旱 半干旱地区 非洲 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其中非洲最严重 学习方法 判断易发生旱灾的地区 关键是降水不稳定 旱灾多发生在西非 东非和南非地区 主要是降水不稳定的热带草原地区 而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区发生频率较低 3 寒潮 2 影响寒潮强度的因素 1 概念 取决于冷空气的温度和将要影响地区的温度 二者的差越大 强度越大 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 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4 我国寒潮的定义 3 寒潮的影响 短期内气温骤降 并伴有大风 雨雪 霜冻 有时还带来暴风雪 沙暴等 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 以上 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在5 以下 为寒潮 而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 以下 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在5 以上 则为强冷空气 思考 选择你经历过的一次气象灾害 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除以上三种气象灾害 还有冰雹灾害 雪灾 雾灾 风灾 雷电 低温冷害 霜冻等 四 其他气象灾害1 冻害 霜冻害 冻害 积雪 冻雨 结冰等5种 气温从0 以上骤降到0 以下 或冬季或早春一段时间低于多年平均值 造成植物伤亡和经济损失 影响交通和电讯中断 2 冷害 0 以上 但低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温度 作物生长期延迟或损害 江南春季烂秧天气 称为 倒春寒 秋季两广和闽南的低温冷害 称为 寒露风 这种灾害不易被人们觉察 素有 哑巴灾 之称 3 雾灾 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 1 10千米时称为轻雾 影响交通 雾中的一些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 农作物缺乏光照 影响生长和病害 小麦抽穗时遇上三天以上的大雾易引起赤霉病 4 雹灾 春末夏初或夏末初秋的过渡季节对流发展旺盛 积雨云中的冰块降落 来势猛 强度大 常伴有狂风暴雨 农作物受损害 人畜和地面设施受损害 多发在中纬度内陆地区 山区多于平原 每日12 18点是最易活动时间 5 雪灾 降雪多 积雪厚或雪层维持的时间长引起阻塞交通 危害通讯 输电设施 牧区牲畜死亡 牧民生病 断炊 草原区称为 白灾 6 风灾 均风力6级 瞬时风力8级以上为大风 有时会造成人员伤亡 失踪 主要破坏房屋 车辆 船舶 树木 农作物及通信 电力设施等 7 雷电 发生在积雨云中的雷击 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现象 常与狂风暴雨相伴 影响人畜 森林火灾 毁坏建筑物 输电线路 电气机车 飞机等飞行安全 干扰无线电通讯等 二 地震 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 地震 1 地震的成因 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 会发生倾斜和弯曲 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的承受限度 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 能量急剧释放 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使地面发生震动 2 几个基本概念 3 震级 表示地震本身所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能量越大 震级就越大 震级相差一级 能量相差30多倍 里氏震级 震级标准最先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来的 4 类型分类 按震源深度划分 下表 按成因分 构造地震 多且大 占90 以上 火山地震 占7 塌陷地震 少且小 按震中距分 5 烈度 a 概念 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b 影响烈度的因素 震级 震源深浅 震中距 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 6 地震灾害的影响 直接危害 1 房屋建筑 工程设施 水坝堤防等的破坏 2 生命线工程破坏 3 地表破坏间接危害 会引发其他如火灾 水灾 有毒物质泄漏和疫病流行等灾害 7 地震灾害的特点 突发性强 破坏性大 社会影响深远 防御难度大 8 地震带 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不稳定 呈带状分布 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全长2万多千米 集中了世界15 的地震 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交界处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集中了世界上80 的地震 包括大量的浅源地震 90 的中源地震 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 2 滑坡和泥石流 a 概念 1 滑坡 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b 发生的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较差 c 多发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d 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高度与体积 滑坡体位置 高 体积 大 强度 高 学习方法 滑坡灾害多发区的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 地形条件 地势起伏大的山地丘陵 物质条件 物质破碎 多断裂 植被条件 差人为原因 增加了地势的起伏 堆放大量碎屑物质 破坏植被 背景知识 诱发滑坡灾害的人类活动 在山地丘陵区砍柴伐薪 建坝蓄水 水位抬高 渗入岩层 山坡岩层受浸润 增加岩层重量且起润滑作用 人工爆破 山坡上堆置土石方 矿渣 进行建筑 增加滑动面的负荷 在斜坡脚挖路堑 修渠道 破坏自然斜坡的稳定状态 e 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坡下的农田 建筑物和道路 造成人员伤亡 2 泥石流 a 概念 b 特征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 冰雪融水等激发的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突发性特征 表现为一是突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 奔腾而下 二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 漫流堆积 一是地形陡峻 二是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三是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3 危害 堵塞江河 摧毁城镇和村庄 破坏森林 农田 道路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 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c 发生的条件 地形 陡峻的山地 沟深坡陡 物质 松散 一是风化 侵蚀作用 二是地震造成的破碎 三是人类排放的废渣 大量水流 短时间内 植被 差 背景知识 诱发泥石流的人类活动 修建铁路 公路 水渠以及不合理的开挖 弃土 弃渣的堆放 乱砍滥伐 山坡失去植被保护 加重水土流失 学习方法 如何判断泥石流多发的地区 思考p13 1 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却有多个烈度 1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 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而烈度则反映了地面实际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它与震级大小 地质构造 震源深度 震中距 建筑物等多种因素有关 是根据地面受振动的各种现象综合评价的 所以同一次地震中受影响的各地区烈度不尽相同 2 举出一些实例 说明人类在改造环境时 如掘取地下矿产资源 改造地形使其适应各类工程的需要 为什么有可能引发地震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通过列举实例 说明人类活动的加剧 日渐成为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 人类活动包括采矿 工程开挖 蓄水排水 堆填加载 乱砍滥伐等 这些活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条件 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 增加了灾害发生的可能和强度 3 想一想 哪些地区易发生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灾害 易发生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地区 断裂构造发育 新构造运动活跃 地震剧烈 岩层风化破碎 山体失稳 不良地质现象密集 正负地形高差悬殊 山高谷深 坡陡流急 气候干湿季分明 降雨集中并多局地暴雨 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现代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 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 都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学习方法 因为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 包括地形地貌 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方式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 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 水文气象条件 包括降水量 降水强度和流速 植被发育程度 人类活动强度 归纳比较 滑坡与泥石流的区分方法 3 其他主要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 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 地表岩体或土体向下陷落 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破坏房屋 铁路 公路 堤坝等工程设施 动力因素主要有地震 降雨以及地下开挖采空 大量抽水等 地裂缝 地表岩体开裂 成裂缝 大部分是由于地震 火山喷发 构造蠕变活动引起 也有由于崩塌 滑坡 地面沉降 岩土膨缩 黄土湿陷以及水的渗蚀 冻融等原因 主要危害房屋与工程安全 读图思考p14 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对比横坐标表示持续的时间 纵坐标表示持续时间的的衡量尺度 从柱的长短和高度上可清晰地看出持续时间 地震持续时间最短 仅为几秒钟 火山持续时间也不长 只持续几小时 这两者属于突发的自然灾害 洪涝灾害持续时间从几天到几月 干旱则长达几月至几年 这两者属于渐发的自然灾害 阅读p14 两种类型的自然灾害 三 洪涝 风暴潮等水文灾害 1 洪涝 2 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形成洪水原因 暴雨洪水 山洪 融雪洪水 冰凌洪水 1 两种类型 洪水和涝渍 3 易发多发区 从气候和地形上看 背景知识 涝渍的分类雨涝 降雨造成的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 内渍 低洼地区地下水过高 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 背景知识 3 洪涝分类洪水 暴雨洪水 山洪 融雪洪水 冰凌洪水 涝渍 雨涝 内渍 背景知识 描述洪水特征有洪峰流量 洪峰水位 洪水过程线 洪水总量 洪水频率 按重现期 频率 划分为四级 一般洪水 5 10年一遇 较大洪水 10 20年一遇 大洪水 20 50年一遇 特大洪水 大于50年一遇 学习方法 分析涝渍灾害的形成条件一是水的来源 二是水的排出 三是水的下渗 四是水的蒸发 如三江平原内涝严重原因分析 一是河流众多 且常有凌汛发生 二是纬度高 气温低 蒸发弱 三是有多年冻土 地表水难以下渗 四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阅读指导p14 厄尔尼诺是在东太平洋 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海 圣诞节前后 12月25日 出现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拉尼娜是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 给太平洋沿岸国家生态环境及世界气候带来巨大影响 使全球某些地区出现严重洪涝 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严重干旱 是由于海气相互作用 当海洋出现异常现象时会诱发严重的气候异常 2 风暴潮 1 发生地区 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与高纬度地带冷暖空气交互影响的地区 2 概念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 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 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3 两种风暴潮 由台风和温带气旋引起 从发生季节 特点 地区进行比较 3 其他水文 海洋 灾害1 海啸 海底地震 火山喷发和海底滑坡 塌陷等活动激发的波长达数百米的海洋巨浪 吞没城镇 村庄 耕地 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2 海冰 天气寒冷 包括陆入海之冰 对船只 航运 渔业 养殖业等危害 我国主要发生于渤海 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岸及山东半岛部分海湾 归纳比较 风暴潮与海啸都是海岸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 造成摧毁堤防 涌入陆地 吞没城镇 村庄 耕地 但风暴潮的诱因是强烈大风 而海啸则是海底地震 火山喷发和海底滑坡 塌陷激发 思考 为什么季风区 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 集中在夏季 降水年际变化大 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河流中下游地区 通常汇集了多条支流 水量较大 而且在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 因此多曲流 易淤塞 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阅读指导p15 自然灾害的区域链发现象 三类自然灾害链 串发性灾害 前者是后发灾害的主要诱因 后者是前发灾害的延续 并发性灾害链 串发 并发灾害链 串发性灾害链 原发灾害寒潮南下 势必造成经过地区气温骤降天气 若气温降到0 以下 则诱发霜冻 四 病害 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或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导致生物灾害 学习方法 分析生物灾害的原因 生态失去平衡的原因 生态平衡被打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生态系统内部非生物环境的变化 如由于海水富营养化 使部分海洋生物过量繁殖 二是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如农药使害虫的天敌鸟类死亡 而害虫大量繁生 1 病害 1 常见病害的种类 2 病害发生的原因 不良环境 病害的发生与生物所处环境有关 气候变异等造成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过度潮湿易引起小麦锈病 稻瘟病 干旱易引起小麦白粉病 外来病原体入侵 2 虫害和鼠害 1 虫害 有农作物和森林虫害 比较它们的常见虫害和特征 3 病害的危害 使农作物 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亡导致毁坏农田 森林 蝗灾的分布以黄河下游为多 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蝗灾南限大致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牌设计制作合同范本
- 购买防控物资合同范本
- 标准委托双方合同范本
- 水利项目测量合同范本
- 驾校对驾校的合同范本
- 楼上漏水维权协议书
- 楼宇党建共建协议书
- 礼仪知识综合素养考核试题及答案
- 衡阳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增耕地补偿协议书
- 居住人口登记表
- 钳工实操试卷-共44套
- 黑山羊养殖技术培训课件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电影院影城保洁服务方案
- T-SZSACA 2-2021 无障碍城市(城区)评价标准
- GB/T 33248-2016印刷技术胶印橡皮布
- 6-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六章【已添加内容】.课件电子教案
- 共聚焦显微镜zeisslsm700使用说明-中文版lsm
- 2023艾滋病、性与健康智慧树期末考试90分
- 光刻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