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 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本节目录 回归教材 夯实基础 知能演练 强化闯关 高频考点 深度剖析 易错辨析 技法提升 实验探究 专项突破 基础盘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 信息的种类 特点及来源 连一连 提醒 行为信息是动物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 2 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应用 生命活动 繁衍 种间关系 农产品 有害动物 想一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范围包括细胞之间的传递吗 提示 不包括 种群内部个体之间 种群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 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调节 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的 负反馈 有限 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种类 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 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 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 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 提高措施 控制对生态系统 的程度 实施相应的 投入 保证生态系统 的协调 外界干扰 保持原状 外界干扰 干扰 物质 能量 内部结构与功能 判一判 1 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都来源于生物 2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3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4 生态系统内部只需增加生物的种类 就一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知识导图 1 信息传递的模型及解读 1 范围 2 来源 物理信息既可来自生物 也可来自无机环境 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来自于生物 3 方向 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 4 过程阻碍其中的任一环节均不能实现信息的传 2 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的比较 易误警示 涉及到声音 颜色 植物形状 磁力 温度 湿度这些信号 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 耳朵 眼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涉及到化学物质 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涉及到动物特殊动作如突然起飞 则判断为行为信息 2013 北大附中月考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 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a 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b 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 草原返青时 绿色 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d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 求偶 炫耀 解析 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属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 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 求偶 炫耀属于生物种内的信息传递 草原返青时 绿色 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反映的是草与食草动物两种不同的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 c 互动探究 1 哪两个选项所示的信息传递类型是相同的 2 d项中一次成功的 求偶 炫耀能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吗 提示 1 a和c 2 能 2013 合肥调研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 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 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答案 d提醒稳定性的表现 1 结构相对稳定 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 功能相对稳定 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输出相对平衡 跟踪训练若森林地区持续干旱 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 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 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解析 选b 由题干分析可知 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在干旱环境下通过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 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 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 易错警示 对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与负反馈的调节辨析不清 2013 杭州质检 某池塘演变早期 藻类大量繁殖 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 导致藻类数量减少 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因排入污水 引起部分水蚤死亡 加重了污染 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b 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c 早期 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d 早期 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 解析 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题干中所述的早期符合负反馈调节的机制 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 题干中所述的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 b 纠错笔记 方法体验 调整能量流动的方案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解释 解决生物学问题是常见题型 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以及两者间的关系 在生态方面的应用中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实例 1 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 使其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1 草原上放养一些牲畜 2 农田中除草 除虫 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农作物害虫与农作物属于捕食或寄生关系 2 能量多级利用建立生态农业 一方面可使能量多级利用 另一方面可实现物质循环 根据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 要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借鉴下面的一些措施 a 尽量缩短食物链 b 充分利用生产者 c 充分利用分解者 如利用秸秆培育食用菌 利用植物残体生产沼气等 2013 北京西城区检测 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c 沼渣 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d 食用菌 甲烷菌及蚯蚓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解析 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不会提高 答案 b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观察其稳定性1 实验原理 1 生态缸中必须包括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 特别需要注意必须有足够的分解者 2 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 生物之间要有合适的食物链结构 生物的数量不宜过多 4 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 这样可保证生态缸中有充足的太阳能 当然 生态缸一定要封闭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2 实验流程铺垫细沙 注水 注入适量的河水或池塘水 使缸内有陆上与水下之分 放置动植物 根据生物本身的生活习性正确放置适量的生物个体 密封生态缸 用胶带将生态缸口密封 移置生态缸 将生态缸放置在光线良好的散射光下 观察记录 每周定时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存活和水质变化情况 3 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1 观察稳定性 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 水质变化 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极差 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 因此 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实战演练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4个密闭 透明的生态瓶 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 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注 表示有 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乙瓶中 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2 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 原因是 3 丁瓶与甲瓶相比 氧气含量 原因是 4 根据观察结果 得出结论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观察的实验设计 据表格分析可知 1 乙瓶无光照 藻类因光合作用无法进行而死亡 种群密度下降 2 丙瓶与甲瓶相比 少泥沙 分解者很少 无法将该瓶中动植物的遗体 动物的排泄物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 丁瓶与甲瓶相比 多小鱼 小鱼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 4 总结结论的方法 找出该组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归纳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据表格分析 甲瓶为对照组 乙瓶 丙瓶 丁瓶都为实验组 乙瓶与甲瓶相比少光 造成稳定性降低 说明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丙瓶与甲瓶相比少分解者 造成稳定性降低 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 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