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1 第2讲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王安石 上万言书 以为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 风俗日以衰坏 患在不知法度 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 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 则吾所改易更革 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 嚣天下之口 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自古治世 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 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后安石当国 其所注措 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 王安石传 解读 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认识及提出的变革主张 认为天下财力困穷 风俗衰坏 法度不彰 所以应该积极进行变革 开源求富 运用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 今人材乏少 且其学术不一 朝廷欲有所为 异论纷然 莫肯承听 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 故一道德 则修学校 欲修学校 则贡举法不可不变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 乃闭门学作诗赋 及其入官 世事皆所不习 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三十一 材料二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 首先罢试诗赋 仪留策论 其次新增经义 地位在策论之上 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 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 三经新义 即 周礼 诗 书 三经义 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 郑师渠 吴怀淇主编 中国文化通史 两宋卷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王安石提出了什么主张 据材料二回答其在变法中是怎样落实的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 主张 兴学校 变科举 考经义 时务策 落实 废除诗赋 改以经义策论取士 以 三经新义 为教学和考试的依据 2 意义 有利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实用人才 为改革服务 有利于统一思想 备选题 回答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 商 官 指官吏 三者 国之常官 这里指职业 金 黄金 指货币 生而粟死 粟生而金死 本物贱 事者众 买者少 农困而奸劝 劝 活跃的意思 其兵弱 国必削至亡 金一两生于境内 指国内 粟十二石死于境外 粟十二石生于境内 金一两死于境外 国好生金于境内 则金粟两死 仓府两虚 国弱 国好生粟于境内 则金粟两生 仓府两实 国强 商君书 去强 材料二 盖制 制 管束的意思 商贾者恶其盛 盛则人去本者众 恶其衰 衰则货不通 王文公文集 注 王文公即王安石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述商鞅的商业思想 2 根据材料一 二 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 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 制商贾 的 参考答案 1 商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 商业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商业要服从农业的发展 如写重商但同时抑商亦可 2 相同观点 商业过度发展导致农业衰退 应以农业为本 实践 实行青苗法 均输法 市易法 官府干预商品交换 直接参与经营商业活动 调控商品价格 维新派是否有反对封建制度和清朝的统治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制 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 所以有反对封建制度 但是他们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保留君主 企图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来主张变法 力图维护清朝的统治 所以维新派并不反对清朝的统治 运用提升 材料一凡君主专制 立宪 民主三法 必当一一循序行之 若紊其序 则必大乱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 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革命未成 而国大涂炭 则民权自由 且不可得也 是故真有救国之心 爱民之诚 但言民权自由可矣 不必谈革命也 然则革命者之言民权自立 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 以鼓动大众 树立徒党耳 假令革命果成 则其魁长且自为君主 而改行压制之术矣 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 1902年 材料二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 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完全的失败 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 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美 费正清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下卷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 只可行立宪 的理由有哪些 2 据材料二分析维新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解析 第 1 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即可得出 注意关键句词如 必当一一循序行之 若紊其序 则必大乱 但言民权自由可矣 则其魁长且自为君主 而改行压制之术矣 等 第 2 问注意回答变法在推动中国思想现代化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1 理由 立宪是循序渐进的 立宪会使国家安定 立宪会得到民权自由 立宪不会被野心家所利用 2 作用 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 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思想启蒙 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 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思想现代化的进程 备选题 2009 山东卷 阅读下列材料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 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 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然而 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 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 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 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 1898年11月25日 请回答 1 材料中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的含义是什么 戊戌变法未能 打破鸡蛋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为了 打破鸡蛋 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参考答案 1 含义 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 改革才能成功 或 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或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 改革措施 废藩置县 建立中央集权 废除等级制度 取消武士特权 实现四民平等 背景材料 温家宝同志2011年10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 知识链接 改革是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 在古代 就有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等自我完善的改革 他们的很多经验总结值得今天借鉴 运用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商君 开塞耕战 卒受恶名于秦 有以也夫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亡之祸 成于六镇 轻薄六镇 实自太和 夫变夷从夏 人孰不以为美 迁洛之举 群臣不顺 孝文设术以诈之 示威以胁之 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 经始百年荒榛之地 一事不成 旧业尽弃 欲以何为 嗟夫 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 及其昧先后 失名实 不安于而眩其末 则好治与念乱同科 可不悲哉 魏书 卷三十四 习学记言序目 请回答 1 材料一 二分别反映了商鞅 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 分别指出两场改革的性质 2 材料中两场改革受到批评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 参考答案 1 内容 商鞅废除井田制 奖励耕战 孝文帝迁都及汉化政策 性质 前者属于新兴地主阶级改革 后者属于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2 共同原因 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遭到强烈反对 态度 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备选题 下列材料是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材料一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颐材料二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 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 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 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材料三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 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材料四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 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 只是从形式上学习 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 要义 成败得失 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二 三 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 2 据材料一 二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任选一例史实说明上述某个观点 3 材料四从哪个角度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 要义 主要是什么 4 据材料 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 材料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 或者变法者主观方面的局限性 材料三 整体的社会环境 2 任意回答一例史实 即可 材料一 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 材料二 百日之内颁布大量改革上谕 或光绪帝大幅度调整礼部官员 激烈反击 材料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