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 第4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第4讲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斗争 选修2 一 康有为 梁启超和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1 康有为 托古改制 1 利用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2 认为孔孟学说中也充满了西方的自由平等理论 3 用儒学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 4 主张渐进式变革 先行君主立宪 再实行民主 2 梁启超从兴民权到 新民 思想 1 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 强国的保证 2 培养 新民 是走向民主政治的第一步 3 梁启超认为君主立宪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政体 3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恢复汉族的正统地位 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 国民一律平等 民生主义是解决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平均地权 2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 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 对外反对民族压迫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民权主义是给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的个人与团体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田 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3 孙中山把西方三权分立的学说发展为五权分立 正确认识康有为 梁启超与孙中山改造社会方式的不同 康有为 梁启超与孙中山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但是他们改造社会的方式却有很大不同 即一个是改良 另一个是暴力革命 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地位不同 康梁是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 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中下层 二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1 改良与革命的论战 1 内容 论战的中心是中国建立何种政体的问题 2 评价 改良派的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 革命派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逐渐占据优势 通过论战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2 钦定宪法大纲 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 在保障 君上大权 的前提下臣民有一定的自由 3 帝制终结 1 辛亥革命的爆发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 2 帝制终结 1912年2月清帝退位 共和制确立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内容 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 作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是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蓝本 在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也直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此外 约法对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 二次革命 1 原因 袁世凯加紧复辟 杀害宋教仁 对外不惜卖国进行 善后大借款 武力镇压革命党 2 结果 革命党失败 6 护国运动 1 原因 袁世凯复辟帝制 遭各阶级反对 2 经过 蔡锷组织护国军入川作战 袁世凯取消帝制 7 护法运动 1 原因 段祺瑞拒绝恢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和国会 2 经过 孙中山举起 护法 旗帜 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率军北伐 3 结果 孙中山辞职 护法运动失败 由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民族资产阶级缺乏将民主革命引向胜利的必要物质基础 所以其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屡屡受挫 事实证明 正是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 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011 福建高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 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 惟有乾纲独断 以君权雷厉风行 自无不变者 其用人议政 仍操之自上 则两得之矣 吾今开国会 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 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谭嗣同认为 中国所以不可为者 由上权太重 民权尽失 主张 废君统 倡民主 变不平等为平等 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 认为 法人之学问 冠绝地球 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 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解析 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的内容及背景 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 运用知识等能力 第 1 问 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注意从 君权 宪政 两方面概括归纳主要思想 背景结合所学知识 联系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背景 概括总结即可 第 2 问 据材料并结合康 谭都属于维新派可总结出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 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从材料一中 吾今开国会 尚非其时也 材料二中主张 废君统 倡民主 变不平等为平等 可看出态度 手段不同 答案 1 主要思想 民智未开 宜保君权 自上而下变法 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 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 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 同 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 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 谭嗣同提出废君权 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1 进步性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2 这些革命斗争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革命党人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了不屈不挠 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继续奋斗 4 反对独裁专制 追求民主共和的斗争符合中国时代发展的需要 顺应了世界历史潮流 2 艰巨性 1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 中国的专制势力异常顽固 特别强大 他们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2 帝国主义列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 积极充当中国反动势力的帮凶 更使中国的民主之路充满艰辛 3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 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因而 中国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 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从今以后 任凭他那一种异族 野蛮咧 文明咧 日本咧 欧美咧 独占咧 共管咧 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 可断断乎做不到了 任凭什么人 尧舜咧 桀纣咧 刘邦 李世民 朱元璋咧 王莽 朱温 袁世凯咧 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 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 这回革命 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 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 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 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 所以从历史上看来 是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 性质完全不同 梁启超 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 梁启超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 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 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2 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 和辛亥革命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 不会退回 的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第 1 问根据材料出处回答时间 根据材料回答意义 第 2 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性质 原因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