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地理《.doc_第1页
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地理《.doc_第2页
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地理《.doc_第3页
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地理《.doc_第4页
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地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锦屏中学姓名:杨静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地理3、课时: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百度搜索有关聚落的资料。(2)做好调查报告表。二、教学课题通过查找资料:1、关注生活中的聚落景观,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2、培养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形成地理思维。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4、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世界的聚落是湘教版新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的第三节。内容分析:本章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本节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通过查找资料使学生对城市和乡村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引导学生分析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辉煌灿烂。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因而可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探究,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做有效尝试和创造性活动。教学重难点:1、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本地的聚落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2、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教材特点,把教材与地理、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教学准备:1、通过百度搜索查找世界及我国的城市与乡村的视频,文中图片,地图。2、学生课前百度查阅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到聚落的形态及民居特色。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资料,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学习参考视频,图片,音乐,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同学们对聚落有更深层次的感受。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呈现、小组讨论、抢答等形式,课堂上激趣促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师生互动,多角度了解、感受民居特色,感受“世界文化遗产”带给后人的财富。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 了解聚落谈话导入,进入主题。1、同学们, 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聚落的历史知识 (学生:“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百度搜索】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v_show/id_co00XMTYwMDkzMjA=.html /v/b/57439198-1241872810.html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城乡景观、文化遗产的图片,如:电话卡、旅游观光的地图与照片或从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及介绍等。 (播放相关图片)【百度搜索】城市、乡村、文化遗产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993884985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3%C7%CA%D0&s=0/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993962161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F%E7%B4%E5&s=0/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994008475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E%C4%BB%AF%D2%C5%B2%FA&s=0过渡:老师让你们调查自己家乡不同形态的景观并做出对比?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地理知识如广州市区、佛山市区、顺德市区、龙江镇区及农村地区(重点了解)。【百度搜索】顺德区“一河两岸”规划/v?ct=301989888&rn=20&pn=0&db=0&s=7&word=顺德区一河两岸过渡:通过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不难看出,城市的的确确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空间,然而城市本身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处其中,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你听到看到的,让我们认真审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3、实践操作:学生根据以上有效信息填写身边都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起完成。环境问题调查组调查表组长: 组员:调查地点(城区)调查方法(注明谁负责)调查结果我们的思考【百度搜索】/v/b/1535429-1084504640.html活动二 学习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过渡: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百度搜索】客家文化/programs/view/ANPzjynV_Estarg大理文化/show/5Y5r4k_mKL54LyiruI7pbA.html苗族呆脚楼/ptv/vplay/1247362.html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和课本的图片探究,归纳出本组的观点和看法,并由组长纪录,每组选一位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总结出聚落与气温、降水等的关系。了解古代人类文明发祥地,分析其中的环境因素【百度搜索】四大文明古国/v_show/id_XNTk2NDY3MzI=.html活动三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比如古代的城堡、庙宇和纪念性建筑物,皇家的宫殿园林和陵墓,历代著名的雕塑、壁画和碑刻等。【百度搜索】世界文化遗产之长城/show/IhWQy2CvyqoVM0DF.html世界文化遗产之颐和园/v/b/53217926-1917164283.html世界文化遗产之故宫/programs/view/Zgh52CQCGtg/提问:有人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某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在播放部分世界文化遗产的录像资料,提问:博物馆对外轮流开放,限制参观人数,这种做法对吗?(对)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的聚落和文化遗产的有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根据不同民居的分布,了解地理事物既有存在地域性,又存在综合性的特点,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树立协调的人地关系,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五:板书设计: 聚落形态 世界的聚落 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遗产的含义及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搜集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非常清晰的认识了聚落的两种主要形态及其发展变化过程。通过了解身边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让学生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的环境观。通过形象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懂得如何去保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当更多的放手指导学生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可以更加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开放,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