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案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案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案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案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学案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1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高频考点 等压线图的判读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1 大气的热源量来源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 直接的热源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主要包括 和 3 受热过程 1 大部分 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使地面增温 2 地面被加热 并以 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因此大气增温最重要的方式是 二 热力环流1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差异 2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 引起的大气运动 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1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 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答 一 1 太阳辐射能地面2 吸收反射3 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辐射热交换二 1 温度2 冷热不均三 1 水平气压梯度力2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压线低压平行成一夹角 1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 由上图可知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 2 应用 1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主要从地势高低 天气状况 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地势高低 地势高 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的比热容大 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 昼夜温差小 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在农业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利用烟雾防霜冻 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还能增加昼夜温差 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例1 结合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 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 充分利用太阳能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增多 是如何加强大气 温室效应 的 2 利用 温室效应 原理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 花卉等作物 参考图1 2 1 3 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 热 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1 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 提高了大气温度 增加了大气逆辐射 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 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 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 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 可以减轻冻害 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 有利于保持 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第 1 题 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两个方面来描述大气的温室效应 第 2 题 熟悉大棚利用温室效应的原理 但也要注意其与温室效应的区别 1 关于甲 乙 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 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 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1 2 1 4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1 2 题 1 c 2 b 第 1 题 由图示可知 甲 乙两地的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均介于2600和2700之间 丙地小于1800 第 2 题 地面温度越高 地面辐射越强 下垫面性质影响其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的幅度 进而影响地面辐射 空气湿度大 云量多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多 大气逆辐射也强 2 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 地面温度越高 地面辐射越弱c 空气温度越低 大气逆辐射越弱d 空气湿度大 云量多 大气逆辐射越强 1 热力环流的形成 可简单归纳为 近地面冷热不均 气流的垂直运动 上升或下沉 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2 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1 海陆风 2 山谷风 3 城市热岛环流 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其常用来表示同一平面上不同区域的气压差异 1 判读 1 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 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即pa pc pb pd 2 因地面冷热不均 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 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 同一水平面上 等压面上凸者气压高 下凹者气压低 即pc pd pb pa 3 同一垂直方向上 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 即近地面为高压 高空则为低压 2 应用 1 判断气压高低 如图1 2 1 9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 pb pa pc pd 2 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判断陆地与海洋 湖泊 夏季 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 上凸者为海洋 湖泊 冬季 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 湖泊 上凸者为陆地 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 绿地同海洋 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 上凸者为郊区 3 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 多阴雨天气 日较差较小 如a地 等压面上凸者 多晴朗天气 日较差较大 如b地 1 甲 丙的气压值分别 a 1018 1008b 1026 1008c 1018 1016d 1026 1016 2 此时 降水可能性最大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例2 图1 2 1 10表示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的大气状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组考查等压面图的判读 第 1 题 图中甲处等压线下凹 气压低于两侧 结合等压差可知 甲处等压线气压值为1018hpa 高空1012hpa等压线向上凸 说明气压高于两侧 结合气压差可知 丙处等压线气压值为1008hpa 第 2 题 近地面气温高处即气压低处气流上升 易形成降水 因此甲处降水可能性最大 第 3 题 等压面弯曲程度增大 则表明该区域内水平气压差异增大 3 若图中等压面弯曲程度增大 则表明该区域内水平气压差异 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不确定 1 a 2 a 3 b 1 有关图描述正确的是 a 曲线 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b 曲线 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c 曲线 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d 曲线 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2 影视片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 海风吹拂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人公的快乐心情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拍摄该情景 a 18时 次日7时b 8时 当日16时c 16时 次日8时d 6时 次日18时 图1 2 1 11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 据此回答 1 2 题 1 b 2 b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导致海洋比陆地上的温差小 时 当日16时海洋上气温低 气压高 盛行海风 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曲线 其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 其具体有以下应用 1 判断气压场 1 高气压中心 中心气压高 周围气压低 如a处 2 低气压中心 中心气压低 周围气压高 如b处 3 高压脊 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 是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如c处 4 低压槽 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好比地形上的峡谷 如d处 5 鞍部 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的交汇处 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 比低压中心高 如g处 2 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的方向 1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 且由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 2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与风向始终垂直 在北半球向右偏 在南半球向左偏 3 摩擦力的方向 风向的反方向 3 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 4 判断风向 1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等压线比较平直的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e处 等压线弯曲的 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 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 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f处 2 确定南北半球 画出偏转方向 如果是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偏转30 45 5 判断风力大小 1 同一等压线图上 等压线密集 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 风力小 2 不同图中 比例尺相同 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 风力越大 例如图1 2 1 14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 不同图中 比例尺越大 风力越大 例如图1 2 1 15中c处风力大于d处 例3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 单位 hpa 分布图1 2 1 16 回答 1 2 题 本题考查等压线及风向 风速的判读 第 1 题 从图中可知 m地的等压线比n地密集 故风力m地大于n地 由经纬度可判断出 m地位于海洋上 所以m地比n地更暖湿 第 2 题 结合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可知 n地风向大致为东北风 1 d 2 d 1 m和n两地天气比较 正确的是 m地比n地风力小 m地比n地风力大 m地比n地气流更暖湿 m地比n地气流更干冷a b c d 2 图中n地风向为 a 西北风b 东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 图1 2 1 17为南半球某地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甲地气流上升b 乙地是低气压中心c 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d c地正出现阴雨天气 2 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 正确的是 a b c d 1 b 2 c 第 1 题 从等压线分布可知 甲为高压中心 盛行下沉气流 乙为低压中心 盛行上升气流 a地等压线稀疏 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风力弱 c地位于南半球锋面气旋东侧 处于北移冷锋的锋前 目前天气晴朗 第 2 题 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实质上就是风向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气流从高压中心甲流向低压中心乙的过程中 在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 风向应斜穿等压线 流入低压中心乙的过程中气流与等压线垂直 在流出高压中心甲时与等压线垂直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1 2 1 18 回答1 3题 1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 b c d 2 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 b c d 3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 但气温低 主要是由于 a 大气吸收 辐射少b 大气吸收 辐射少c 地面吸收 辐射少d 地面吸收 辐射少 1 3 bbb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由于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所以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 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1 2 1 19 回答4 5题 4 关于图中 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1月均温 地大于 两地b 7月均温 地小于 两地c 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 地d 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 地 5 若图中m 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 则关于该季节的盛行风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吹向 b 吹向 c 吹向 d 吹向 4 5 db 第4题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位于大陆内部的 地气候的大陆性最强 气温年较差大于位于沿海 受海洋影响较为明显的 两地 第5题 根据图中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可知 海洋上为低压 该季节为冬季 处的气压值高于 处 故风由 吹向 45 n的理想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 全年吹西风 故风由 吹向 图1 2 1 20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