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云南的歌会 导学案 学科: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内容:第四单元 课型:新授 主备人:徐艳玲 审核:备课组 时间:2017年5月21课时序数: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云南的风俗人情3、学习文章用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突出的因民歌而显示出的浓郁的地方风貌。学习重点:了解云南的风俗人情。学习难点:学习文章用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突出的因民歌而显示出的浓郁的地方风貌。教学方法:读、议、点、展、练结合。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云南的风俗人情3、学习文章用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突出的因民歌而显示出的浓郁的地方风貌。二、自主检测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迤( )西 譬( )喻 糯( )米 蹲踞( ) 忌讳( ) 酬( )和 铁箍( ) 熹( )微 2 解释下列词语。 譬喻: 熹微: 别开生面: 若无其事: 引经据典 龙吟风哕:三、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几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用四字短语回答) 3、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 四、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活动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记录员做好记录。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文章虽是为云南的歌会而写,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云南的人、云南的景、云南的情,这样写,你能从文中感受到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呢?4.作者在对这三个人物进行描写时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五、拓展延伸请使用自己喜欢的人物描写方法为班上的一位同学或老师做画像。六、小结 本文对云南歌会的介绍,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让我们知道生活中有歌就有欢乐。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人生更是美妙的,我们身边处处有美,让我们从这一天起细细品味吧!教学反思: 18 吆喝学科: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内容:第四单元 课型:新授 主备人:徐艳玲 审核:备课组 时间:2017年5月22日 课时序数: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2品味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生动幽默的语言。2结构安排独特。教学方法:读、议、点、展、练结合。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知识链接: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积累字词,通过抓过渡句、中心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意。二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招徕( li 隔阂( h 卤煮( l 馄饨(hn tn) 吆喝( yo h )囿于 yu 饽饽( b 小钹 b 秫秸秆sh ji gn 荸荠( b q )2解释词义。招徕:招揽。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说话圆滑,世故,善于狡辩。三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2 小组合作,找出文章的过渡句和段落中心句,每人讲一处,并说明理由。如:第10段的中心句是“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后文便依次举例说明春夏秋冬四季的吆喝。第8段“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是过渡句。“可”字将前文夜晚卖吃食的吆喝转入到不是卖吃食的吆喝,过渡自然。3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4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 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明确: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三拓展:1讨论: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 吆喝还有没有作用?请具体说说。2观看相声卖布头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19春酒学科: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内容:第四单元 课型:新授 主备人:徐艳玲 审核:备课组 时间:2016年5月22日 课时序数: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章围绕“家乡的味道”精心组织素材的写法。(难点)2品味诗一般的优美的语言,领悟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重点)教学方法:读、议、点、展、练结合。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知识链接:琦君,现当代女作家。1917年生于温州,12岁时随家迁居杭州, 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其代表作品有: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留予他年说梦痕、琴心、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二: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家醅 pi 气氛(fn 两颊 ji 煨炖(wi dn 挑剔( t 薏仁 y 斟酒zhn 炮制 po 枸杞 gu q 门槛( kn 2解释词语。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 2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明确:主要记叙了四件事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自制家醅。本文的构思非常精巧。作者在文末巧设文眼,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段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焦点上;弄理性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相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 这一切都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3说一说作者笔下的这群人吧。你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用以下三个话题说:这是一个 _ 的“我”,你看_ _。这是一位 _ 的母亲,你看 _ 。这是一群 _ 的乡亲,你看_ 。4读课文,你喜欢文中哪些语句?请用波浪线标记,并写一句话赏析。(提示:可从词语运用、修辞效果、情感表达等角度赏析)示例:佳句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赏析一: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侧重从语句情感赏析)赏析二:“总是”一词写出了我对春酒的期待之情,“一马当先”写出了我急切的心情,“不请自到”让我感受到了乡人们相处的融洽。(侧重从词语的表现力赏析)赏析三:“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子吃得饱饱的样子,突出了她的可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维感知技术应用-洞察及研究
- 实时系统自适应学习-洞察及研究
- 新能源汽车项目股东合作合同
- 股权转让及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合同
- 购房合同补充协议中关于房屋附属设施使用的规范
- 房地产租赁合同字体规范与租赁期限
- 住宅购置居间代理合同范本(含税费优惠)
- 股权转让及股权激励计划设计合同
- 山东招标投诉管理办法
- 山东涉水抽查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宁夏资环技术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中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 2025至2030中国烫金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 税务稽查程序培训
- 2025年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地理●甘肃卷丨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高考地理真题试卷及答案
- 致命性大出血急救护理专家共识(2019)解读
- T/IAC 15-2017电网行业20 kV及以下配电网资产保险定损规范
- 2025菜鸟驿站转让合同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