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国培感悟(正式).doc_第1页
15天国培感悟(正式).doc_第2页
15天国培感悟(正式).doc_第3页
15天国培感悟(正式).doc_第4页
15天国培感悟(正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于2010年12月24日至2011年1月7日,在张掖河西学院参加了为期15天的“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脱产短期集中培训。这次培训学习的学员都来自河西五地市(也就是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其中大多数学员来自一线农村小学,也有一部分学员来自城镇小学(酒泉肃州区的南关小学、酒师附小,张掖甘州区),共160多人。能参加这么大规模、级别如此高的培训学习,在我还是第一次。(为什么说级别高呢?那还得对“国培计划”做一个简单的解读。“国培计划”全称为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由中央财政投入5.5 亿元支持实施,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我参加的就属于后一项。所有项目经费由中央财政专款支持,免费培训,不向学员收取培训费、书籍资料费、餐饮住宿费等费用。) 非常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培训机会。下面我就简单地将这15天的基本情况、学习以及感悟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一、 谈生活(首先说一下15天的“国培”生活) 之前并没有在张掖停驻过,每每都是以路人的身份经过,因此张掖之于我可以说是人生地不熟。(在座的老师中,有一部分曾经在张掖生活、学习过)走之前联系到了瓜州的其他四名也在河西学院参加“国培计划”小学英语培训学习的老师,以结伴而行。我们一行五人在12月24号早晨动身,走了一路,大学纷飞了一路,下午5点到达张掖。第二天,也就是12月25号早晨8:40,全体参培教师160多人在河西学院行政楼礼堂举行了开班典礼。典礼上,河西学院的校长做了重要讲话,随后河西学院英语学院董佳丽院长也作了重要发言,他们对全体参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使我更加清楚这次培训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之后,河西学院“国培”项目总负责人杨教授对这次培训的目标、任务,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都做了详细的项目解读。通过这些解读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此次培训的全面性,也认识到培训规格之高,是以前所参加的各类培训所不及的。我们的上课时间是每天早晨8:0012:00,中间休息20分钟,下午2:305:30。从培训公寓到上课的教学楼,路上步行至少得半个小时,早晨六点半就得起床,然后一路狂奔:餐厅、机房、进教室签到,出校门请假,吃饭要刷卡,感觉像是又回到了三点一线的学生时代。 15天的培训期间正好赶上了元旦,因此学院便安排我们在1月1号和2号休息两天。虽然天气特别冷,但还是在这两天上街转了转,总体感觉张掖的物价比酒泉尤其是我们瓜州要便宜(比如说蔬菜、水果、饭、药等等),而且民风也并没有传说和想象当中的那么剽悍。二、 说学习(下面说一下“国培”期间的学习)虽然生活上不是很方便,住宿条件有点简陋,但十五天的集中学习培训,聆听了许多专家和名师们的授课,让我受益匪浅。1、聆听专家讲座,感受名师风采。(首先是能近距离聆听专家的讲座,感受到了名师们的风采)十五天里,我们主要学了这样一些课程:刘新民学术论文撰写与课题申报、李虎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简介,赵典书小学英语教案设计、董家丽小学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李颖课堂管理技巧、胡湘辉小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郝德贤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王莉儿童学习策略、陈云小学英语语音意识培养、刘莹新课标解读、教案撰写、课堂活动设计、观察与评价、雒焕国教师心理自我保健与学科教学渗透心理课教育、王晓玲小学英语词汇与阅读教学等。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收获颇丰。培训中,张掖市甘州区一线骨干教师,河西学院的教授、外教以及不远万里从北京聘请来的专家们带来的精彩讲座以及个人风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晓珍教授的讲座让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有了新的理解;左依娇教授的课让我对做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充满了希望;陈云和董家丽院长的语音教学解开了我在语音教学中存在的迷惑,异文化渗透教学让我更加喜爱英语;刘新民教授的课题、论文研究再次疏理了我在撰写教学论文时的一些不清晰的思路;赵一老师的课点燃了我对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小学英语老师梦想,她那美妙的歌声和惟妙惟肖的简笔画更是让人难忘;郝德贤老师的课让我知道了如何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更好的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胡湘辉教授的课为培养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指明了方向;外教专家Allen的课更是让人难以忘怀,那纯正地道的语言和幽默风趣的教学方法不时引起我们全体学员的喝彩,同时还纠正了我们在文化方面的一些误解;王晓玲老师的阅读教学让我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阅读的价值,让我知道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阅读的。在这儿还想赘述另外两位风格和特色都非常鲜明的老师:一位是从北京远道而来的专家刘莹老师。她已年过六旬,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跳跃,丝毫看不出有六十多岁。刘莹老师是北京市的特级教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编写者,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为人却很谦逊,和蔼慈祥,与她交流一点儿都不感到有任何的距离,就像跟自己的奶奶谈话一样。我惊叹于她的学识,惊叹于她的成就,但更钦佩她的为人。时间:2010年1月4日下午;地点:河西学院学术报告厅,让我第一次真真切切、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刘莹老师作为一名专家、学者所独具的教学技巧和幽默的教学魅力。穿着相当朴素、甚至有点儿其貌不扬的刘老师上来的第一句话,就马上吸引住了我:各位老师,今天,我是学生,你们是老师,因为“学生是坐着的老师,而老师是站着的学生”,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情感距离,让人感到很亲切。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她是从北京来的专家,而我们是学员,是普通教师。接着她又开玩笑说:“今天下午,我要好好的折磨一下你们,让你们感受一下平时你们是怎么折磨学生的。”话一说完,全场160多名学员全都笑了起来。这一下,把大家的情绪都给调动了起来,因为我们都想知道她是怎样“折磨”大家的。结果三个多小时上下来,我们居然一点儿倦意都没有,当刘老师说再见的时候,我们还意犹未尽,久久不愿意离开座位。另一位是来自张掖市甘州区的陈岩老师,非常的风趣幽默。她的讲座唤起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共鸣,赢得一片片的掌声。大家想说的,想发表的,都能在陈岩老师的讲座中体现,其中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着的众多问题,如课时安排偏少,学生程度偏差严重,插班生没有英语基础,以及家长素质低,对于英语很不重视,常常是:平时把英语当成副科,期末考时又将英语当成主科,这样英语教师非常的辛苦.这些现象,陈岩老师也有很深的体会。当谈到考试评价时,她说:“考试,是考查学生会什么,而不是考查学生不会什么,非要把学生考住,打击人!在谈到小学英语课堂激励语时,她说:一听到英语老师们夸自己的学生good!wonderful!excellent!youre clever时,就很郁闷,太没个性了,词汇就那么匮乏吗?然后举了一个她表扬学生的例子:一次学生回答对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难的问题,她很夸张的说Im your super star.我是你的超级巨星。Im your funs.我是你的粉丝,以后还会变成你的超级粉条。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没想到我们陈老师还知道super star和 funs。在说到小学英语老师的工作压力与心理状态时,感触颇深的她发出感慨:小学英语老师得是全才,听、说、读、写、唱、跳、演全都得会,所以很累!在讲座结束时,她还说了这么几句话:一名老师只要能举重若轻、轻描淡写的上好一节课,甚至只用一只粉笔,就是老师的功夫!你要想与众不同,你就不能按部就班,你要有自己的观点。真的是一位很有个性、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与我们一样的一线老师(就是这位老师曾经上书张掖市甘州区教研室,力陈冀教版教材的难、多、繁,建议改用新人教版.)2、专家点化、名师引领、学员启发,自己的困惑与企盼得以化解。 今年是我参加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以来的第四个学年了,可以说已从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充满着工作热情与理想的新教师,逐渐陷入一片迷茫与职业困惑之中。近两年来,我一直纠结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多、班额过大、所带班级数较多。虽然新课标研读了,文本钻研了,教学参考书琢磨了,似乎学生也一一掌握了就像该做的工作都已经到位了,但教学的结果与理想却差距太大。潜意识里真觉得自己的付出毫无成效。当听完李虎教授关于课堂时效性的讲座,以及刘莹老师对西部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解读,使我茅塞顿开,明白了教材只是学本而不是教本,教材是蓝本并非圣旨;教改势在必行而非雁过无迹,教改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学生之所以如牛一般撵不动,是因为我们没有用绿草去喂。学生之所以远离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奢望不了天上掉下教育教学的馅饼,但是我们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源,以多方力量为推动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照样可以熠熠生辉。说到这里,我想起这样一句话:一位好校长领出一所好学校,一位好老师就该辩证地看待问题。也正如一位成功人士所说,我之所以能成功,得感谢在我跌倒时踢我一脚的人。耳闻目睹刘莹老师带来的北师大附小和北京石油附属小学两位老师的课堂实录,细细品位,无论上课、说课还是评课都是实实在在、一针见血。我为之震撼,为之喝彩,也为之倾倒。可以说教育兴衰在教师,教师成败在教研,教研好坏在自己! 一直以来在教材的使用上,虽然知道可以删减,但是我也只是做一些表面的选择,并没有真正从实质上正确的对教材进行解读。听完老师们的建议后,恍然大悟自己一味的抱怨教材的缺失,于事无补,只是在推卸责任。任何一种教材都不是万灵丹,如何使用最有效,完全取决于老师对教材的补充,删减。三、一些体会和感悟听了众多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座,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因此也就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1、心态最重要 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一颗与学生同样年轻好奇的心。刘莹这位来自北京,我都可以称之为“奶奶”的专家学者,既给我们讲了教师的修养与素质,又以自身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她极具活力与激情的心态。年岁不饶人,我们无法改变自己渐渐老去的容颜,但我们却有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心态,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我们还会与学生有代沟吗?如果没有了代沟,我们天天幸福着学生的幸福,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我们的生命状态还会如此平庸沉闷吗?2、要换位思考 作为教师,我们很自然地享受着来自学生的仰视和家长的尊重,我们习惯了在学生面前的强势角色。虽然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也进行了多次的培训,也转变了一些理念,也知道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但听了李颖教授的报告,我的心灵还是得到了不少的震撼,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我们的备课有备学生的环节,但我们真正实施了多少?我们考虑的是大多数学生还是那些少数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可是我们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我们考虑的更多的是课堂任务的完成还是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我们布置作业有了个性化的要求,可我们在学生未完成作业时,又在多大范围内思考过是作业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还太多,原因大多是因为我们站在教学的上风口,在俯视着学生。如果我们凡事都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也许我们的做法会真的有很大的改变。3、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做回自己上学读书的时候,一心想着要好好学习,想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的理想。工作的时候,一心想着要教好书,育好人,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与培养。工作久了,心里有了懈怠,教材总是不变的,学生总是调皮的,教案总是抄袭的,学校的杂事永远那么多,生命在单调的重复中渐渐枯萎真的很有幸,参加了“国培”。它从大处着眼,从课堂入手,使我在培训学习与研修思考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课堂。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先生曾评价模仿秀演员说:模仿秀要真正成名、成家,他们必须找回自我,因为模仿不可能成为一个人一生追求的艺术。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做优秀的教师不也要像艾君先生说的那样回到自己吗?回到自己,坚持读书。当看到名师、专家们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时,听到他们在报告中妙语生花时,我开始盘点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做了多少页笔记,写了多少篇反思。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读哲学、教育学,充实自身思想;读名师经典,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读文学作品丰富我们的语言,荡涤我们的情感。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充实,才能让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性。 回到自己,坚持教研。人生没有彩排,只有肯付出才会有收获。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自己的成功秘诀:“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教师的成长应立足于教育实践去开展教研。教师的成长方向、成长速度与质量决定于日常的教学研究。回到自己,写中思考。于永正老师有一篇名为崇拜思考的文章,我甚是喜欢。的确,古今中外,成功者无不是善于思考的人。作为一名老师,要经常在教学中思考得与失,在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反思自己,其间闪现的思维火花,要及时写下来。从教学札记写起,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乃至经验总结、教研论文,在写中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