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题库答辩.xls_第1页
安全管理题库答辩.xls_第2页
安全管理题库答辩.xls_第3页
安全管理题库答辩.xls_第4页
安全管理题库答辩.xl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号选题 1 劳动者离岗前90日内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2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有本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管理能力 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3 劳动法 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4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指令标示和提示标志四类 5 某食品加工企业有120名员工 依据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6 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7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的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8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9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 是最危险的电伤 10 化学爆炸是通过化学反应 将物质内潜在的化学能 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 使其化学反应产物处于高温 高压状态的结果 11 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 应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2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 管理服务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 管理服务的 保证安全生产的 责任由提供技术 管理服务机构负责 13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AQ T9006 2010 属于行业标准 14 物体打击 是指失控物体的重力或惯性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 15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 设备上 设置明显的安全生产警示标志 16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但不应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活动的经费 17 金属火灾在国家标准中属于D类火灾 18 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 19 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讲安全等于无事故 20 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 即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限值 21 工伤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工作伤职工的救治和经济补偿以外的用途 22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 安全生产法 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 并应当履行 安全生产法 规定的从业人员 的义务 23 6S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起源于日本 24 为了防止触电可采用绝缘防护隔离等技术措施以保障安全 25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 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犯罪主体 包括对生产 作业负有组织 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 管理人员 实际控制人 投资人等人员 但不包括 直接从事生产 作业人员 26 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 放散有毒气体的生产工艺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下层 27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是我国的安全生产主针 28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危险性较大的锅炉 压力容器 含气瓶 压力管道 电梯 起重机械 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 场 厂 内专用机 动车辆 29 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都应持证上岗 30 人体接触不同电位的两点时所承受的电位差 称为接触电压 3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人民政府行使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的机关 代表国家依法行施监督管理职责 32 设备操作人员应当做到 三好 四会 四项基本要求 五项纪律 和 润滑五定 33 某企业突然断电 为了不影响生产 安全管理人员甲命令电工乙带电作业 乙有权拒绝 34 冷却法灭火 室息法灭火 隔离法灭火方法只能独立使用 不能同时共同使用 35 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工种的人中 人体发生职业性损伤的概率和程度是无差别的 36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 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37 接触性眼损害主要为酸 碱及其他腐蚀性毒物引起的眼灼伤 38 安全生产法 规定 乡 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 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39 根据 安全生产法 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 管理服务的机构 依照法律 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 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 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 管理服务 40 安全生产法 规定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41 某公司经营烧碱 有15名员工 依据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2 根据 安全生产法 危险物品的生产 储存单位及及矿山 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3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 设备上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4 安全生产法 规定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 公开举报电话 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 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的举报电话是12345 45 国家对从事放射 高毒 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46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 康复和定期检查 47 消防法 规定 机关 团体 企业 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 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 开展群众 性自防自救工作 48 固体火灾在国家标准中属于A类火灾 49 化学灼伤是化工生产中常见急症 是化学物质对皮肤 黏腊刺激 腐蚀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慢性损害 50 气瓶使用到最后应将气体完全用尽 以便下次充装 51 对压力容器进行内部检修时 可以使用明火照明 52 气瓶的充装和使用人员可以穿化纤服装 53 导致违章的心理因素是侥幸心理 省能心理 从众心理等 54 警告标志的图案是圆形 55 安全标志和安全装置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御性安全警告装置 并能直接消除 控制危险 56 锅炉爆炸 是指生产经营用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 57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8 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不属于工伤 59 安全设施一经投入生产和使用 不得擅自闲置或拆除 60 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 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61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40日内 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 应当及时补报 6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服用品 6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64 根据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安全设施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检查 6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 安全生产法 和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66 生产爆炸物品的工厂在总体规划和设计时 应严格按照生产性质及功能进行分区 布置 并使各分区与外部目标 各区之间保持必要的外部距 离 67 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 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 68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 不得超极限使用 更不能以次充好 69 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符合 三同时的要求 70 国家安监总局组织指导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但不参与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71 国家卫生部门承担工矿商贸作业场所 煤矿作业场所除外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责任 72 依照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73 依照 安全生产法 的规定 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告之 不得隐瞒和欺骗 74 对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 工作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的工作服和鞋靴工作 75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 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 由该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76 三违 作业是指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77 在常规的接触控制中个体防护是最令人不舒适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对大气污染的控制 78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79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 贻误事故拯救 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增加死亡三人以上 或者增加重伤十人以上 属于 情节特别严重 80 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一相时 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 81 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82 锅炉水位降到规定的水位下极限位置以下时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 但水位仍继续下降说明水量不足应继续加水 83 企业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84 燃烧的三要素是 可燃物 氧化剂和引火源 85 慢性中毒由长期毒物进入人体所致 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 往往需要接触几个月 甚至数年后才逐渐出现症状 86 脱离接触毒物一段时间后 才呈现中毒临床病变 属于毒物的吸收 87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 导致安全事帮发生 但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 参与事故抢救 或者积极配合调查 主动赔偿损失的 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88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安全检查 应当予以配合 不得拒绝 阻挠 89 防止静积聚 及时地导入大地是防止静电产生的重要措施 90 工伤保险条例 规定 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91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 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92 刺激性气体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有害气体 指对眼睛 呼吸道黏膜和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 93 用人单位对人身有害或污染劳动环境的设备无法改造时 交罚款后可以允许继续使用 94 TT系统主要用于高压用户 95 常见的水位表有玻璃式和平板式两种 它们都是利用连通管制成的 与锅炉组成一个连通器 因此显示的水位与锅炉内水位相等 96 采取主动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 不需要劳动者合作 97 粉尘爆炸极限不是固定的 它的影响主要有粉尘浓度 分散度 湿度 点火源的性质 可燃气含量 氧 能量热量含量 惰性粉尘和灰分温度 等 98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者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 该协议无效 99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100 帮助触电脱离电源时 可直接用人的肢体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 101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并督促 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 102 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 称为跨步电夺触电 103 在作业过程中职工对于用人单位任何指挥都应无条件服从 104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 内容 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 等情况 105 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 应当立即辞退 106 根据 安全生产法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 公开举报电话 信箱或者电子地址 全国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举 报电话是12350 107 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108 发生火灾时 进行扑救 的时候应掌握先消灭 后控制的灭火原则 109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只能安排临时作业 110 安全色中红色表示危险 禁止和紧急停止的信号 111 消防法 规定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方法 112 安装和修理电器设备时 电工可以带电作业 113 气瓶使用时 一般应卧放 并应采取防止滚动措施 114 电工 焊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115 起重机接近终点时 应该及时断电 尽可能不动用行程限位器 116 工伤保险条例 对个体工商户没有约束效力 117 任何绝缘材料都是相对绝缘而无绝对绝缘 118 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119 液体火灾在国家标准中属于B类火灾 120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 121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22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在劳动者离开该用人单位时交劳动者本人保存 123 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124 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 不得拒绝和阻挠 125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没必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126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安全设施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 127 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 128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29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 规模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的 130 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的两点时 由于电位差的作用 就会在人体内形成强大电压 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13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 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3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133 职业病诊断机构是指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 具有职业病诊断条件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从事职业病诊断资格医师的医疗卫生机构 134 三级预防是职业病后期的预防 例如防止病症复发和伤残 促进身心健康和病症的康复 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 延长患者生命 135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时 不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136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个体防护用品 不得挤占 挪用 137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138 用人单位就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旅行和不定期检查 139 有毒物逸散的作业 应根据毒物的毒性 浓度和接触人数等对作业区实施区分隔离 以免产生叠加影响 有害物质发生源 就布置在上风侧 140 石棉尘肺是石墨接触工人最主要的健康危害 141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 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原件 142 根据 安全生产法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43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危险物品的生产 储存单位以及矿山 金属冶炼单位应当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44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采用暴力 胁迫 命令等 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 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属于 情节特别严重 145 爆炸可以分为三类 即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146 职业卫生技术机构所作检测 评价应当客观 真实 147 苯属于金属及类金属毒物 148 企业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149 特别重大事故由发生事故所在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150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 重后果的 的犯罪主体 不包括直接从事生产 作业的人员 151 为防止电磁辐射的危害 应采取屏蔽 吸收等专门的预防措施 152 对工作中接触已知致敏物的劳动者 不需要进行教育和培训 153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154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对于实施危害生产安全犯罪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 可以根据犯罪情 况 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联的特定活动 155 职业健康监护着重于早期检测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劳动者的健康状况 以期早期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及早处理 及早阻断接触 156 只要消灭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就能完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157 综合防治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为 革 水 密 风 护 管 教 查八字方针 对控制粉尘危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58 根据 安全生产法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 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59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只能 安排临时作业 160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 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161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 不享有 安全生产法 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162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163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主要涵盖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不需要涵盖所有从业人员的职责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不适用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 用人单位必须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且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因从业人员举报其违法生产 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安全标示和安全装置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御性安全警告装置 并能直接消除 控制危险 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 经营 储存 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 商店 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 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 离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权利 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 国家对从事放射性 高度 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生产性噪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 危险品生产区 总仓库区 销毁场等与该区域外的村庄 居民建筑 工厂住宅 城镇 运输线路 输电线路等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 称作外部安全距离职业健康监护中出现新发生职业病 职业中毒 或者两例以上疑似职业病 职业中毒 的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为机械生产过程提供动力的设施简称动力站房 主要有 锅炉与辅机 煤气站 制氧站 空压站 乙炔站 变配电站等 对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 要保持地面潮湿 灭火器属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一种 1211灭火器属于二氧化碳火器的一种 根据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安全设备的设计 制造 安装 使用 检测 维修 改造和报废 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单相电源切断了一根电线 就是切断了电源 单相触电不会对人体构成较大的伤害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对人体触电的影响有关 在操作剪板机过程中 采用安全的手用工具清理边角料 可防止手指被模具轧伤 爆破片是一种阻裂安全泄放装置 应急准备和抢险的目的是为尽快的控制事故的发展 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 从而最终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 呼吸道最易接触毒物 特别是刺激性毒物 一旦吸入轻者引起呼吸道炎症 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者肺水肿 火灾发生时应该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乙炔发生系统检修前必须采用氧化气体进行彻底氧化 采样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 接触职业性致癌性因素而引起的肿瘤 称为职业性肿瘤 整顿的三要素 是要明确物品的放置场所 放置方法和做好标示 机械加工过程或机械运转过程所产生的噪声而引起的危害称为噪声危害 从业人员没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具 改善工作条件的职业健康权利 104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故意阻挠开展抢救 导致人员死亡或者重伤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 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串通 不报或者谎报事 故情况 贻误事故抢救 情节严重的 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的规定 依从犯论处 良好的接地能完全消除有害的静电 获得职业卫生教育 培训是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坚持 四不放过 原则 吸取教训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 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一般来说 粉尘粒度越细 分散度越低 可燃气体和氧的含量越大 火源强度 初始温度越高 湿度越低 惰性粉尘及灰分越少 爆炸极限范 围越产生气体大 粉尘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 作业场所工件 材料等应堆放整齐 平稳可靠 不得超过2m高度 化学成分与危害程度的关系还突出表现在粉尘的新鲜程度影响着粉尘颗粒危害的大小 人体触电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但是不可能导致人死亡 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 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 和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 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的苯酚和甲醛具有刺 激作用发生火灾 逃跑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低头弯腰 必要时可以爬行 发生火灾时 千万不要乘坐电梯逃生 包括消防电梯 发生火灾时 进行补救的时候应掌握 先消灭后控制的灭火原则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劳动状态对人体有害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 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不得隐瞒不报 禁止标志的颜色是红底白色 当安全与生产 效益和速度相冲突时 必须首先保障安全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 加工 搬运 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 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对于一般的安全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应引起注意 不必立即进行整改 现在实行的是盛装可燃气体平伐的出口螺纹为左旋 只要成分相同的粉尘 不论化学构型和表面结构有有差异 或者表面吸附和包裹其他化学成分的情况是否不同 造成对人体的毒作用程度都是 一样的 雷击不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 经营 进口和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强调安全 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生产 铝粉 镁铝合金粉 氦酸盐 赤磷等高感度原料的粉碎 可以不在专用工房中使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具 但必须专人操作 由于化学性质不同 粉尘对人体可产生炎症 纤维化 中毒 过敏等作用 但不会导致肿瘤 烟草粉尘与亚麻 谷物粉尘属同一种非导电性易燃粉尘 高原病是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的一种 煤气站应具有两路电源供电 两路电源供电有困难时 应采取防止停电的安全措施 有条件的设置 事故照明 安全文化的特征有实践性188 消防法规定 公安消防队 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 应级救援 可以收取适当费用 系统性 人本性 全面性 消防法规定 公安消防队 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 应级救援 可以收取适当费用 事故隐患如不能及时整改 可能会引发事故的发生 火灾分类 GB4968 按照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若干类 其中天然气火灾属于C类火灾 机械设备运转时 操作者可以离开工作岗位 清洗电动机械时可以不用关闭电源 消防法 规定 发现火灾后 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决定是否立即报警 答案 选题 劳动者离岗前90日内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有本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管理能力 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劳动法 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指令标示和提示标志四类 某食品加工企业有120名员工 依据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的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 是最危险的电伤 化学爆炸是通过化学反应 将物质内潜在的化学能 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 使其化学反应产物处于高温 高压状态的结果 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 应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 管理服务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 管理服务的 保证安全生产的 责任由提供技术 管理服务机构负责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AQ T9006 2010 属于行业标准 物体打击 是指失控物体的重力或惯性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 设备上 设置明显的安全生产警示标志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但不应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活动的经费 金属火灾在国家标准中属于D类火灾 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 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讲安全等于无事故 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 即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限值 工伤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工作伤职工的救治和经济补偿以外的用途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 安全生产法 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 并应当履行 安全生产法 规定的从业人员 的义务 6S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起源于日本 为了防止触电可采用绝缘防护隔离等技术措施以保障安全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 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犯罪主体 包括对生产 作业负有组织 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 管理人员 实际控制人 投资人等人员 但不包括 直接从事生产 作业人员 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 放散有毒气体的生产工艺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下层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是我国的安全生产主针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危险性较大的锅炉 压力容器 含气瓶 压力管道 电梯 起重机械 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 场 厂 内专用机 动车辆 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都应持证上岗 人体接触不同电位的两点时所承受的电位差 称为接触电压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人民政府行使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的机关 代表国家依法行施监督管理职责 设备操作人员应当做到 三好 四会 四项基本要求 五项纪律 和 润滑五定 某企业突然断电 为了不影响生产 安全管理人员甲命令电工乙带电作业 乙有权拒绝 冷却法灭火 室息法灭火 隔离法灭火方法只能独立使用 不能同时共同使用 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工种的人中 人体发生职业性损伤的概率和程度是无差别的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 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接触性眼损害主要为酸 碱及其他腐蚀性毒物引起的眼灼伤 安全生产法 规定 乡 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 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根据 安全生产法 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 管理服务的机构 依照法律 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 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 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 管理服务 安全生产法 规定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某公司经营烧碱 有15名员工 依据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根据 安全生产法 危险物品的生产 储存单位及及矿山 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 设备上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安全生产法 规定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 公开举报电话 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 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的举报电话是12345 国家对从事放射 高毒 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 康复和定期检查 消防法 规定 机关 团体 企业 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 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 开展群众 性自防自救工作 固体火灾在国家标准中属于A类火灾 化学灼伤是化工生产中常见急症 是化学物质对皮肤 黏腊刺激 腐蚀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慢性损害 气瓶使用到最后应将气体完全用尽 以便下次充装 对压力容器进行内部检修时 可以使用明火照明 气瓶的充装和使用人员可以穿化纤服装 导致违章的心理因素是侥幸心理 省能心理 从众心理等 警告标志的图案是圆形 安全标志和安全装置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御性安全警告装置 并能直接消除 控制危险 锅炉爆炸 是指生产经营用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不属于工伤 安全设施一经投入生产和使用 不得擅自闲置或拆除 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 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40日内 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 应当及时补报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服用品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根据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安全设施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检查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 安全生产法 和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生产爆炸物品的工厂在总体规划和设计时 应严格按照生产性质及功能进行分区 布置 并使各分区与外部目标 各区之间保持必要的外部距 离 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 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 不得超极限使用 更不能以次充好 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符合 三同时的要求 国家安监总局组织指导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但不参与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国家卫生部门承担工矿商贸作业场所 煤矿作业场所除外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责任 依照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依照 安全生产法 的规定 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告之 不得隐瞒和欺骗 对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 工作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的工作服和鞋靴工作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 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 由该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三违 作业是指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在常规的接触控制中个体防护是最令人不舒适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对大气污染的控制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 贻误事故拯救 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增加死亡三人以上 或者增加重伤十人以上 属于 情节特别严重 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一相时 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 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锅炉水位降到规定的水位下极限位置以下时 不断加大向锅炉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 但水位仍继续下降说明水量不足应继续加水 企业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燃烧的三要素是 可燃物 氧化剂和引火源 慢性中毒由长期毒物进入人体所致 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 往往需要接触几个月 甚至数年后才逐渐出现症状 脱离接触毒物一段时间后 才呈现中毒临床病变 属于毒物的吸收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 导致安全事帮发生 但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 参与事故抢救 或者积极配合调查 主动赔偿损失的 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安全检查 应当予以配合 不得拒绝 阻挠 防止静积聚 及时地导入大地是防止静电产生的重要措施 工伤保险条例 规定 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 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刺激性气体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有害气体 指对眼睛 呼吸道黏膜和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 用人单位对人身有害或污染劳动环境的设备无法改造时 交罚款后可以允许继续使用 TT系统主要用于高压用户 常见的水位表有玻璃式和平板式两种 它们都是利用连通管制成的 与锅炉组成一个连通器 因此显示的水位与锅炉内水位相等 采取主动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 不需要劳动者合作 粉尘爆炸极限不是固定的 它的影响主要有粉尘浓度 分散度 湿度 点火源的性质 可燃气含量 氧 能量热量含量 惰性粉尘和灰分温度 等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者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 该协议无效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帮助触电脱离电源时 可直接用人的肢体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并督促 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 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 称为跨步电夺触电 在作业过程中职工对于用人单位任何指挥都应无条件服从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 内容 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 等情况 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 应当立即辞退 根据 安全生产法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 公开举报电话 信箱或者电子地址 全国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举 报电话是12350 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发生火灾时 进行扑救 的时候应掌握先消灭 后控制的灭火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只能安排临时作业 安全色中红色表示危险 禁止和紧急停止的信号 消防法 规定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方法 安装和修理电器设备时 电工可以带电作业 气瓶使用时 一般应卧放 并应采取防止滚动措施 电工 焊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起重机接近终点时 应该及时断电 尽可能不动用行程限位器 工伤保险条例 对个体工商户没有约束效力 任何绝缘材料都是相对绝缘而无绝对绝缘 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液体火灾在国家标准中属于B类火灾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在劳动者离开该用人单位时交劳动者本人保存 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 不得拒绝和阻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没必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安全设施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 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 规模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的 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的两点时 由于电位差的作用 就会在人体内形成强大电压 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 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职业病诊断机构是指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 具有职业病诊断条件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从事职业病诊断资格医师的医疗卫生机构 三级预防是职业病后期的预防 例如防止病症复发和伤残 促进身心健康和病症的康复 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 延长患者生命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时 不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个体防护用品 不得挤占 挪用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用人单位就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旅行和不定期检查 有毒物逸散的作业 应根据毒物的毒性 浓度和接触人数等对作业区实施区分隔离 以免产生叠加影响 有害物质发生源 就布置在上风侧 石棉尘肺是石墨接触工人最主要的健康危害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 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原件 根据 安全生产法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危险物品的生产 储存单位以及矿山 金属冶炼单位应当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采用暴力 胁迫 命令等 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 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属于 情节特别严重 爆炸可以分为三类 即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职业卫生技术机构所作检测 评价应当客观 真实 苯属于金属及类金属毒物 企业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特别重大事故由发生事故所在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 重后果的 的犯罪主体 不包括直接从事生产 作业的人员 为防止电磁辐射的危害 应采取屏蔽 吸收等专门的预防措施 对工作中接触已知致敏物的劳动者 不需要进行教育和培训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对于实施危害生产安全犯罪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 可以根据犯罪情 况 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联的特定活动 职业健康监护着重于早期检测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劳动者的健康状况 以期早期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及早处理 及早阻断接触 只要消灭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就能完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综合防治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为 革 水 密 风 护 管 教 查八字方针 对控制粉尘危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根据 安全生产法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 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只能 安排临时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 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 不享有 安全生产法 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主要涵盖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不需要涵盖所有从业人员的职责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不适用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 用人单位必须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且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因从业人员举报其违法生产 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安全标示和安全装置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御性安全警告装置 并能直接消除 控制危险 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 经营 储存 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 商店 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 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 离 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权利 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 国家对从事放射性 高度 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生产性噪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 危险品生产区 总仓库区 销毁场等与该区域外的村庄 居民建筑 工厂住宅 城镇 运输线路 输电线路等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 称作外部安全距离职业健康监护中出现新发生职业病 职业中毒 或者两例以上疑似职业病 职业中毒 的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为机械生产过程提供动力的设施简称动力站房 主要有 锅炉与辅机 煤气站 制氧站 空压站 乙炔站 变配电站等 对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 要保持地面潮湿 灭火器属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一种 1211灭火器属于二氧化碳火器的一种 根据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安全设备的设计 制造 安装 使用 检测 维修 改造和报废 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单相电源切断了一根电线 就是切断了电源 单相触电不会对人体构成较大的伤害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对人体触电的影响有关 在操作剪板机过程中 采用安全的手用工具清理边角料 可防止手指被模具轧伤 爆破片是一种阻裂安全泄放装置 应急准备和抢险的目的是为尽快的控制事故的发展 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 从而最终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 呼吸道最易接触毒物 特别是刺激性毒物 一旦吸入轻者引起呼吸道炎症 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者肺水肿 火灾发生时应该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乙炔发生系统检修前必须采用氧化气体进行彻底氧化 采样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 接触职业性致癌性因素而引起的肿瘤 称为职业性肿瘤 整顿的三要素 是要明确物品的放置场所 放置方法和做好标示 机械加工过程或机械运转过程所产生的噪声而引起的危害称为噪声危害 从业人员没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具 改善工作条件的职业健康权利 104 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故意阻挠开展抢救 导致人员死亡或者重伤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 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二高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串通 不报或者谎报事 故情况 贻误事故抢救 情节严重的 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的规定 依从犯论处 良好的接地能完全消除有害的静电 获得职业卫生教育 培训是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坚持 四不放过 原则 吸取教训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 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一般来说 粉尘粒度越细 分散度越低 可燃气体和氧的含量越大 火源强度 初始温度越高 湿度越低 惰性粉尘及灰分越少 爆炸极限范 围越产生气体大 粉尘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