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步,不知道听什么怎么听,那需要先有些理论上的把握: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英文故事书的音频?开始就听故事音频为什么不可行听力辨音能力是有层次的,故事书的音频属于比较高的阶段了,尤其是不看书的情况下,如果孩子前期的听力积累不够,直接听故事音频很多都会排斥。一般来说,听力积累需要经过几个阶段:语音积累,语音音素的辨别-不依赖于理解含义的复述-靠情境对应理解语音的含义-不依赖于情境的裸听。上面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般是从儿歌童谣开始的,英语非常讲究韵律节奏,这一点,中文也是一样的。因为一般的儿歌童谣只是听没有画面,所以第一部分辨音能力强的标志,就是孩子不需要理解歌词的含义就能够复述出歌词,开始可能是简单的几个词,后来可能是完整地唱出来。开始可能要听很多遍才能唱,后来简单的可能一遍听清楚了就能唱。而靠情境对应理解语音含义,主要是指视频类的语音对应和图画书的语音对应,当然还有真实语境下的情境对应。这一点,中文的语音积累也是如此。听力理解能力就是通过一个个场景中语音的对应来理解的。所谓语言的运用自如,100个场景的语音积累和1000个所能达到的水平就是不一样。孩子看到过做饭的场景,不代表必然知道上课的表达怎么说。从这一点上,一个素材的100遍不如10个素材的10遍。泛听泛读积累场景的价值也正在于此。当孩子的脑子里积累了大量的场景,听到一段语音之后大脑中就会有相应的场景浮现,这个时候,裸听就能够实现了。而听力理解能力也就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面这三个环节并不是一个完成才能开始另一个的。这中间会有交叉重复。比如有的孩子就没有听过儿歌,没有看过书,只看动画片最后也能实现裸听。从听力理解能力上训练这样是可行的。但是,没有经历过的必然也是今后的短板。比如听故事多的孩子,读那些小诗歌会找不到感觉。而英语国家对于韵律节奏的训练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如果想提高综合英语能力,就要各种类型的素材都摄取,以免以后弥补起来困难。第二步,听力辨音几个阶段衔接的问题听力辨音能力的几个困惑曾经发过一个帖子,关于听力辨音层次的/forum.p . hlight=%CC%FD%C1%A61、听简单儿歌阶段;2、听力进阶阶段,看简单有辅助说明的动画片,能听1/2级读物;3、听力提高阶段,能听较快的动画片和长的音频故事;4、自由阶段5、更高阶段-其实我的本意第四个选项是这个意思,但现在有歧义,加一项有妈妈对于这个帖子有一些困惑,下面是问题及解答:1、听力第一阶段到什么程度可以进行第二阶段的训练?我说的第一个阶段不能停留太长,主要是指资源提供方面。有些妈妈没有意识,所以一直没有给第二阶段的东西听。你们既然已经给了,就可以了。至于他能听懂多少,不用考量,只要他能听进去就好。有些孩子一开始就给可能会排斥。所以只要不排斥就顺应他自己的要求就好。2、第二阶段的训练如何开展?第二阶段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精听?精听和泛听的问题也是要顺应孩子自己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讲,不管什么语言,不管快慢,只要画面能吸引自己故事能吸引自己,就会很痴迷地反复去看去听。我们需要发掘的是孩子这样的需求,而不是考虑什么时候用什么来精听的问题。主动和被动状态下吸收是不一样的。内在建构需要的是主动的反复。所以有时候即使孩子看的听的看似比他的能力高,也没关系,只要他能看进去听进去,最后你会发现反复的结果大大出乎你的意料。这点,就好比运动员绑沙袋训练,这沙袋理论,是明子首创,我借用一下哈。这方面的实践成果,乐言家是最好的例子。/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0 乐言的楼,很明显地反应了妈妈们比较普遍的心态,从开始的浮躁到后来的坚定,所以大家说她的楼从前往后看会觉得比较亲近,从后往前看会觉得方法上比较有收获。听的问题,兴趣决定效率。这一点,希望妈妈们仔细品味。另外关于听,sandy家/forum.p . &extra=page%3D1有个大满贯理论。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相通的-兴趣为王,一段时间内,比如大孩子利用假期集中去找些自己喜欢的听力资源,就会有很好的收获。当然,这中间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关键是调动孩子主观能动性的问题。3、我现在有必要开始starfall或者leapfrog吗?也就是per-k的渗透吗?或者说,到什么程度了可以开始per-k?starfall或者leapfrog随时都可以看可以玩,但是就是作为一个泛泛的接触。我家小宝两岁多开始接触,但是一直不冷不热。而到了4岁以后,阅读敏感期开始了,有跟读的需求之后,一下子就开始痴迷于它们了。这点可以去小宝楼里去看。一般来讲,先要有阅读的积累,才会有阅读敏感期。所以,孤立的去学p,开始可以,但是越往后越难,所以通过亲子阅读培养孩子对书的喜爱,对字的感觉,同时,积累英语语音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孩子的听力理解能力就会越来越高。听力理解能力是阅读包括学习phonics的基础和支撑。这一点,和中文是一样的。对于大孩子,因为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强-个人感觉p的学习是很需要举一反三的能力的。所以一般大孩子直接开始p,从记单词的角度来讲,是非常有效果的。这一点,大孩子如果想通过p达到记单词的目的则随时可以开始,但是,能够把p这种技巧应用到阅读中去,并且能够很好地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同步进行听力积累,不然,到了后面,进展会比较难。所以前期用三个月的时间打基础,听力时间每天能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话,后期会很顺利。听力训练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韵律节奏韵律节奏训练,是我们中式英语一直没有被重视的问题。因为大家不知道韵律节奏的价值,所以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把成段的英语拆分开,要么慢速要么中英夹杂,而家长,往往关注孩子听懂了哪些词。所以在语音播放的过程中,要么自己去跟读,要么要求孩子直接跟读。而所谓的跟读,就是把单词读出来就可以了。实际上,除了单词,音素是英语语音最重要的。我们成年人为什么单词都知道,但是放在一起却听不出来?就是韵律节奏的问题。对于韵律节奏的认识,详见博文:英语的韵律节奏到底是什么/s/blog_5ff19a290100mg9k.html我以前的文章,一再地强调了多听对早期学英语的重要,主要理由有三条:第一,听是输入,说是输出,没有大量输入不会有输出;第二,耳朵的辨音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而辨音是语言交流的基础,是学习 Phonics 的基础,也就是学习英语阅读、背单词的基础;第三,听不仅仅是为了听音,还有英语的韵律、节奏。对于前面两条,大家都认可,也基本都能理解。对最后一条,大家也认可,也能理解即便是中央电视台的英语播音员,说出来的英语和老外也不一样,感觉别扭的原因就在韵律、节奏。但是,博友们不断地问我关于多听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觉得有必要再说一下英语的韵律、节奏。 到底什么是英语的韵律、节奏呢? 还是和汉语比较一下,更容易理解。 第一,音节。汉语是方块汉字为基础的单音节语言,而英语是字符化的多音节语言。我这样说也许不够严谨,汉字也可能不全是单音节的,而有些汉语的词才有完整意义,而词就不只是一个音节了。但汉语是以汉字为一个基本单位,而且即便是词,其音节数比英语的音节少也是事实。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讲一口流利的汉语的标准就是像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一样,语速平均,每个字都咬字清晰,仅仅是一些轻声字读得弱一些。即使在汉语口语中,在一句话中不必咬字清晰的,比如先生、知识、学习、一会儿(这几个词在口语中就包含有弱化、连读),相比英语也不多见。而英语的多音节特性,以及英语的单词是由 Sound 拼读而成的本质(这个观点,在以前的博文中多次说明),很自然地就会大量发生两个词、三个词甚至更多词中的 Sound 连在一起读,于是就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连读、弱读、省略,而非每个单词都要咬字清晰了。所以,英语的韵律、节奏之一,就包括连读、弱读、省略。 这在歌词中体现得更加充分。以前我曾提过,安妮四岁时刚到加拿大,听歌时宝爸有一句歌词怎么也听不懂,安妮虽不明白但能够完整复述出来,没有了音乐的干扰加上,每个音的连读、弱读、省略都清晰可见,这回宝爸听懂了!第二,重音和节奏。汉语中到底有没有重音,好像还有争论,而英语中的重音则非常非常重要,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别。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每个字、词的音量均等,语速也很平均。黄健翔的足球解说,感觉有激情,是因为他加入了重音、以及语速快慢的变化。但也有人批评说他的解说就是歇斯底里的叫喊,这正说到了点子上了:汉语的重音主要靠提高音量来表达,或许再加上一点语调变化,而其目的也仅仅是表达一种感情。而英语的重音则是英语的基本部分,分布在每一个有效的语言交流中。这里说有效的语言交流,是指能够表达一定意思的短语或者句子。而且英语的重音,不仅仅是我们音标中学习的单词中的重音,更重要的是短语、句子 - 也就是所谓的意群 - 的重音。关于意群,百度一下,是这样的结果:一个句子可根据意思和语法结构分成若干小段,每一小段称之为一个意群。意群在句子中具有语义、语法和语调三种特征,比如: After school,my classmates and Iare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这有些抽象,还是这样解释吧:意群是英语口语的基本单位,能够表达一定的意思,其中包括核心词,而核心词就应该是这个意群的重音部分。也就是说,英语口语作为一个语言流(flow), 中间是有停顿的,而这个停顿就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分割的,而不是单词(中式英语的一边翻译中文一边说的一个词一个词地蹦)和句子(中式英语的先想单词再想语法句子结构然后一口气翻译出整个句子)。这是由英语的发音方法(比如英语的音 h 需要呼出一口气,可能导致气短而不能一口气说完一整句话)、思维方式、习惯甚至文化决定的。 意群中的核心词也就是重音所在,是在口语中占用最多时长的部分,其他的单词可能快速一带而过。换句话说,英语的重音,不是单词中的某个重读音节,而是口语中的意群也就是口语中完全不停顿的部分里面的核心词,而这个重音的表达,也不一定体现在音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语速的区别上。其实,这就补充了前面第一点中关于英语的多音节带来的连读、弱读、省略的问题:什么时候该连读、什么时候该弱读、什么时候该省略?当然是在一个意群之内该进行连读、省略,意群中的非核心词则弱读。我们中国人学英语,包括学英语口语,只背规则,比如前一个单词的尾音和后一个单词的首个音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连读,什么情况下应该省略,偏偏忽略更加关键的语言流的整体性,没有考虑英语语言流的分段特点。 意群概念的引入,比较清晰地解释了英语的节奏。口语的一句话中,分割为多个意群,意群之间有停顿,意群内部连读、省略,核心词占用最多的讲话时间,其他的词弱读,一带而过。 肯定有人问了,那我怎么来划分意群呢?哈哈,写本文的目的就是解释多听不仅仅是辩音。听得多了,就知道怎么划分了。没有简单的大家可以背下来的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即使有了背下来了也没有用,因为你会发现那些规则太多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适用什么规则 - 本来就是先有语言后又规则,而我们往往习惯于先学规则然后用规则反过来去套语言。中国人在小学、中学就学语法,除了在中国考试有用外,一到和老外交流的时候就很困难,开口就是中式的甚至是古典的别人根本不说甚至根本不懂的英语。 我曾在温哥华和一个英语很好的中国妈妈聊天,这位妈妈说她和她女儿读同一本书的感觉不同,仔细比较后发现,不是口音的问题,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什么时候该停顿、什么时候该慢该清楚该提高一点音量、什么时候该快该一带而过自己把握不好。相比于前面说的连读、弱读、省略,这个的差距更大。其实真的不是口音的问题,这解释了为什么印度人讲的口音很重的英语,我们中国人很头疼,可老外与之交流一点障碍也没有。此后我也仔细观察我家安妮读书,还真是这么回事。当然,我看安妮读书,还有一个感触就是她真的融入了故事中,语气语调音量节奏不只是意群、重音那样简单,还随着故事情节而变化。这就像同样读汉语的小学课文,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读出来的和我们家长读出来感觉不一样,是一个道理。 第三,声调和语调。汉语是声调语言,四个不同的声调代表完全不同的汉字,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而英语没有固定的声调,也不用声调来区别不同的单词。其结果就是,英语的语调不像汉语一样是建立在每个汉字基础上的并且被每个汉字的声调所限制,而是建立在意群、句子基础上的,变化更多,看起来更没有规律。这让只熟悉四个声调、擅长通过背诵规则来学习外语的中国人感觉困惑。声调、语调也是英语的的韵律、节奏的一部分。正像上面说的,安妮读书时,语气语调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 综合起来,英语的韵律、节奏包含有语言流中如何停顿(意群的划分)、在两个停顿中间的单词的重音和快慢及连读、弱读和省略、以及语气和语调等。当然,英语交流不只是一句话,这可能又涉及到更多的修辞方面的内容,比如排比、押韵等等,也是英语的韵律、节奏的一部分。在此声明,我并非专家,以上也仅是根据我的理解来写的,欢迎大家探讨。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回答博友们最近常问的一个问题: 单词都不认识,那能听懂吗?听不懂还有什么意义?国际音标的班都上过了,很标准的发音,那多听又听不明白还要听吗?精听泛听如何安排?其实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理念问题。新人们往往被这个问题困扰,所以这个问题被问的频率非常高。下面是群讨论的摘录:刚群里讨论这个问题,说这是精听还是泛听的问题,我觉得不是。这是到底该不该尊重孩子自己认知规律的问题,是大人给安排的时间表不一定符合孩子的规律。这段时间经常听你们说起一个很有效果的人的做法,名字我就不说了哈。那是完全的家长为主导的做法,可能,有效果。而且,我们这个群里的孩子大家都说做不到。但是最后的结果呢?最近接二连三的有人说,想不到,三个月,孩子的进步这么大。就是说,你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孩子并没有放慢脚步。最后,到底哪个快还不一定呢。而且,我的直觉是,我们这种让孩子做主的方法会更快。比如刚才sunny的这个,你人为的打断,最后就是孩子该听细节的时候你给认为阻断了,你不阻断孩子会更仔细去听的,只不过不是你选择的那段而已。你觉得他是泛听的时候,但实际上她这一遍听到的是这个问题,如果没弄懂,下一遍自己就会选择重听。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韵律节奏的细节,家长打断了,孩子可能就忽视了,这是更大的隐患。增加英语听力时间的好方法-音频提取手把手:如何提取PDF文件里的音频?很详细 /forum.p . hlight=%D2%F4%C6%B5介绍一下从动画片中提取音频的好办法/forum.p . 1%C8%A1%D2%F4%C6%B5这个方法真的是让孩子的英语听力时间大大增加。目前大部分孩子都配备了mp3,把喜欢的动画片直接提取出来。比如我家小宝,晚上睡觉前、早晨起床后、中间可能还会有一些零散的时间-比如洗澡的时候,这样一天多出来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听力时间很轻松。而且,因为有和画面的对应,所以孩子非常投入,看过了听,听过了看,互相促进的效果非常明显。大孩子对英文歌和动画片都抵触怎么办?一位妈妈说:看你们说的当背景音乐听,我觉得你们的孩子都很听话和配合的,我的孩子不配合怎么办呢?其实也不是孩子听话和配合,这和积累的时间有关系。开始都不配合,但是听了几十个小时以后熟悉了就能接受了。另外和孩子以前的接触也有关系,有的小时候就接触一些,不经意的。所以不是很反感。有的可能没接触过,开始这一步就很难。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喜欢不喜欢,这个越大的孩子越重要。有的大孩子不喜欢儿歌,但是喜欢成人的东西。say you say me,mp3自带的,安妮就很喜欢。有的孩子还喜欢you are my sunshine,西城男孩的歌,lady gaga的。大孩子不听儿歌听听英文的流行歌曲也行啊。喜欢听什么就听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啊。如果流行歌曲开始他嫌听不懂看词也没问题,有兴趣,如果就钻一首歌,快的,那没准还符合沙袋理论。以后再听简单的就上台阶呢。孩子大了,要找符合他心智的东西。最开始接触英语的东西,不能要求他上来就喜欢。开始少听也正常。音频也是,小宝开始不听的,后来在一起放着,习惯了。然后过几天就要找那个音频的书-他记住名字了。熟悉的就是好的。所以第一步,想办法混个脸熟。动画片也是,很多人说孩子看不懂,不就是看热闹。看热闹就是混脸熟的过程,这是必须经过的一步。而且,看似之看热闹了,语音也尽到脑子里了。只要不要求听了就会说,那管他是看热闹还是干嘛呢。反正听力时间需要积累,任何时间只要听了都不会浪费。刚说的都是听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强调听。因为没有英语语音的积累,孩子会排斥英文读物,根本就不愿意听下去。所以听力要先行。这点从小孩子学母语的过程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一点。但是对于大孩子,时间有限,如果把每一步都分解,那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读的阶段-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就要合并一下,而且,如果阅读方法正确的话,对听也是一种促进-因为他能发现英语的乐趣,这种乐趣听和读是一体的,一种感觉。下面就说说启蒙晚的大孩子读怎么开始:给宝宝读英文书一句中文一句英文好不好?Q:前几天看了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这本书 作者强调用读一句英文 讲一句中文的方式念英语给孩子听 比起听音碟 更强调妈妈读给孩子听的重要性 是不是适合每个家长的方法不一样啊?A:这个问题最近很多人问过我,所以我也关注了一下,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过这本书。我注意到:作者是美国MBA,一直在投资银行工作,后来做了全职妈妈。单就这一点,从英语上来说,我觉得大部分中国妈妈没法比。包括我自己,也属于英语不好的,也比不了。所以我们要想我们的办法。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即使妈妈英语好,如果不是母语,韵律节奏上和母语一定是不一样。所以说,如果完全就是妈妈读书,也解决不了语音的问题。妈妈给宝宝读书,是必须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方式之一。这个方式的价值在于更容易让孩子喜欢上英语。我提倡妈妈读书,也提倡这不是音频能替代的,但是这主要是说互动和培养兴趣,以及亲子关系上的价值,而语感方面的培养必须依靠原版音视频。二者不能过分强调某一点,把孩子扔给音视频一定不行,但是说妈妈给读就完全不用别的也不行。方法为目的服务,要想正音,培养听力辨音能力,就需要听原版的东西。而且对于中国孩子,如果3岁以前没怎么接触过英语语音,一开始上来就给孩子读英文,孩子百分之百是会跑掉的,这也是前几个月我们俱乐部孩子反应最集中的问题,所以说,这个时候,兴趣的问题要先解决。也因此,我们经过中国妈妈们一起想办法,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才找到了一条适合这些孩子的方法。这也就是我上面8#所说的三步曲。刚开始接触英文书的孩子,亲子阅读三步曲怎么做?Q:新浪网友:我是有点急,您说的三部曲是听,说,读吗?A: 三步曲是说没有英语基础的孩子开始读原版书的三步曲:第一步,用中文辅助读图,建立英语=好玩的概念,消除对英语的排斥感。这个环节是孩子对英文书产生兴趣的关键一环,情感的融入非常重要;第二步,孩子读图片完全融入之后用孩子能理解的英文词、词组、短句对应图片中的情境,引导孩子对情境对应关系的理解;第三步,根据孩子的理解决定读多少原文或者听音频。与此同时,听力训练同步进行,每天一个小时以上。一般用不到三个月,孩子会爱上英文书,大孩子也可以开始进行phonics技能训练了。关于情感融入对英语学习的价值,请看国外专家的研究成果:/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15另外,第一步读图方法借鉴:/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57&extra=page%3D1第二步情境对应方法借鉴:/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8&extra=page%3D1&page=7 第130楼另外阅读有特色的小学生楼盘:菜农:/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3&extra=page%3D1明子:/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8&extra=page%3D1明一:http:/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商产品质量保证协议书范本6篇
- 赠与合同范例4篇
- 旅游住宿合租合同范本
- 国家管网集团合同范本
- 法院服装采购合同范本
- 长期订单的合同范本
- 关于产权纠纷房屋出租合同3篇
- 纸式工程合同范本
- 第一节 两个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202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 2025年光缆熔接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贵州省榕江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新学期-启航出发-2025-2026学年初一上学期新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2025年秋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课件:第1课时 观察物体
- 润滑油脂性能指标解读课件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附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电子版
- 2022学校校服选用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 2019修订《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
- 星级酒店工程部培训课件精品ppt
- 五年级下册数学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 填充墙施工正确和错误做法图文对照解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