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终南别业.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终南别业.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终南别业.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终南别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终南别业教学设计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 许秀霞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 2、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研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七年级下册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诗名是竹里馆,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齐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清心淡泊,怡然自得的情怀。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学习王维的另一首诗终南别业。出示课题,解题。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朗读诗歌,(要求: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画面。逐一达到这三个要求。)请一位同学朗读。说说体裁(复习五言律诗相关知识,如节奏)。齐读。四、了解作者、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官至尚书右丞,世 称王右丞。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既是诗人,又心向佛门,故有诗佛 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精通诗、书、画、音乐等,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五、理解诗句含义,思考、讨论,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明确: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期。 六、描绘画面,闭目:听老师读,想想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播放背景音乐) 明确:南山独居图,胜事独往图,水穷云涌图,林叟谈笑图。7、 品味诗歌感情1、王维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画美、景美都是因为人美、情美。请同学们找找诗中的“美”人、“美”情,并谈谈理由。(提示:画中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他具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进行品读,如:“独”、“空”、“偶然”。重点品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参考答案:诗人是个悠闲、洒脱、豁达、忘我的人。“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流传千古。 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且富含人生哲理: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因为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这两句诗是理趣和情趣的结合。(幻灯片补充资料)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2、课堂小结:整首诗表现了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情中有理。3、再次朗诵诗,要求:把握诗歌深远的意境,读出画面。(播放背景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