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论文:某六层扩建房纠偏与基础加固.doc_第1页
07论文:某六层扩建房纠偏与基础加固.doc_第2页
07论文:某六层扩建房纠偏与基础加固.doc_第3页
07论文:某六层扩建房纠偏与基础加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六层住宅楼扩建房的纠偏与地基加固技术谢 珊 妮(湖南省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建筑分院,株洲,412007)摘要 分析了某六层扩建房倾斜的原因,采用应力解除法对扩建房进行纠偏,实施后效果较好。本文通过该工程实例,介绍了应力解除法的原理、纠偏过程、地基加固的方法及施工过程中监测的重要性。关键词 纠偏;压密注浆;地基应力解除法;地基加固;监测1 概 述某住宅楼为六层砖混结构,户型三室一厅,建于1986年。后因使用面积较小,1998年在原来的客厅位置外侧加了一个大客厅,建筑面积为16.8m2。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1.0m,厚0.3m,埋深1.05m,新墙与旧墙的接缝处设置的沉降缝宽为10cm,扩建房装修时,沉降缝进行了填充。2000年10月11日,六楼住户发现接缝处有裂缝,缝宽6.1mm,随后在六楼安装百分表对裂缝进行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见图2。2000年12月17日发现六楼往西方向的位移为10.13mm,向北方向的位移达49.26mm,向北倾斜2.8,向西倾斜0.57,扩建房的倾斜虽没有超过规范所规定的倾斜率标准,但住户反映强烈,必须进行纠偏和地基加固。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原来是一池塘,地面下1米左右为人工杂填土,杂色褐色,力学性质很差;基础下为换填的砂垫层,厚度为1.8米,砂垫层下为厚度约3米左右的淤泥层,青灰色,软塑状态,fk=7090kPa,Es=2.0MPa,低压缩性。3 扩建房倾斜的原因3.1扩建房长细比为4.6,长细比大,建筑物的刚度小,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能力差,重心高,对不均匀沉降敏感。3.2扩建房为U字型,有构造柱,圈梁未闭合,整体性差,建筑物偏心较大,使得北侧的附加应力较大,从而北侧沉降也较大,导致倾斜;倾斜后,北侧的地基应力集中,又进一步加快建筑物的倾斜速度。3.3基础埋深较浅,仅1.05m,地基岩土承载力受大气降水影响大,大气降水入渗地基土,地基土含水量增大,从而降低了淤泥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产生压缩变形,是引起扩建房的倾斜的外因。4 纠偏及地基加固方案4.1纠偏方案纠偏方案采用地基应力解除法。该法的基本原理是:保持沉降较大的一侧严格不受扰动,在沉降小的一侧打孔,解除钻孔孔周径向应力、孔深竖向抗剪阻力以及局部解除基底应力,促使孔周围的砂体下陷,从而使建筑物强迫下沉,以达到沉降均匀的目的。由于扩建房长细比大,重心高,稳定性差,给纠偏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基础底下的砂垫层厚度为1800mm,颗粒最大粒径达30mm,掏土时,如掏土过少,由于颗粒之间的咬合力及摩擦力较大,颗粒之间很难进行位置调整,效果不明显;如掏土过多,位移变化速率过快,不易控制,所以用的f28的钢筋在沉降小的一侧的基底打孔,孔深2.5米,边打边振动,打了一排孔后,拔出钢筋,两边用大锤同时对基础锤击,使砂垫层振密,达到纠偏的目的。施工完毕,对掏土孔用粗砂及时灌入孔内,以减小回倾速率。4.2 地基加固方案采用压力注浆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压力注浆技术是一个起步不久的新课题, 它是在软土地基中通过泵压以超出基底附加应力的压力将能浆液(水泥、粉煤灰浆液) 注入软弱的土层中, 水泥浆将向四周和向上劈裂土层延伸, 形成浆脉状固结体,在物理化学作用下, 通过挤压、冲填、固化, 形成片状、树根状等交织的团粒及块状结构, 对周边土体挤密压实, 压缩模量增大, 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减少了土层的变形。 在沉降大的一侧进行花管压力灌浆,为使浆液渗入基底,沿扩建房基础的边缘按1:0.4的倾斜度将注浆管打入到地基中,打入深度定为3,管底0.5m段钻孔,孔眼为梅花式,注浆管距离基础的边缘的距离为0.6m。注浆管的平面布置见图1。灌浆时,首先灌北侧的最外排,然后按先外后内的顺序,采用跳孔灌注的方法压浆。通过压力将水泥浆压入到地基中。浆材采用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0.6,加入的膨胀剂量约为水泥用量的10%。由于上覆土层厚度较浅,注浆压力不大,一般在0.2MPa0.8MPa之间。注浆后期,有部分水泥浆从花管的侧壁冒出。5 施工监控既有建筑物纠偏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工作。由于未知因素较多,建筑物容易产生不可控制的下沉,纠偏的效果难以预料。施工过程中应对变形严格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信息调整施工顺序及纠偏进度。当变形值接近警戒值时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有风险性的发展趋势制止在萌芽状态,确保建筑物的绝对安全。本工程设计的监测项目有:5.1水平位移监测为满足精度要求和量测方便,在五楼、六楼的旧墙上各安装了两个百分表,以监测新墙向东方向和向南方向上的回倾的水平位移量,以控制施工进度。5.2沉降监测在六楼的旧墙上安装了一个百分表,以监测扩建房室内地面的下沉量。5.3裂缝监测当建筑物局部相对变形过大时,建筑物敏感部位常会产生裂缝。观察门、窗或墙角等薄弱部位是否有新裂缝产生。通过回倾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的观测,扩建房空间的位移情况就可监测出来。五楼及六楼向南累计水平位移分别为S1、S2,六楼向东累计水平位移S4及六楼的累计沉降S3的时程曲线与图2。 图1 注浆孔的平面布置图 图2 位移时程曲线该工程历时12天,从时程曲线上可以看出,前9天主要进行纠偏,位移变化较快,后3天进行压浆加固地基,位移有些波动变化,加固后,位移很快稳定。6总 结1、 应力解除法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既有建筑物纠偏方法。2、 在淤泥层中也可采用压力注浆的方法进行加固地基。3、 纠偏是一种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方法,监测非常重要,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使纠偏工作向可控的方向发展,进行信息化施工。4、 施工期和使用期间的观测结果表明, 施工期间, 由于注浆压力作用, 基础有所抬升, 之后又略有沉降, 施工结束半年后, 基本稳定。该建筑物已经过6 年的使用,使用情况良好。参考文献1 刘毓氚,刘祖德. 某危房的地基应力解除法纠偏工程实例J. 土工基础,2000,14(4):29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S.1994.3 周清,刘祖德.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和纠偏J. 土工基础,2000,16(1):1720.4 李文军,付世禄. 浅析倾斜建筑物纠偏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1):2429.5 周洪涛. 南京河西地区房屋的纠偏加固J. 工业建筑,2001,31(4):6668.6 陈中颐, 叶书麟. 基础工程学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7 程骁, 张凤祥. 土建注浆施工与检测M .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