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E J1100V004-机动车辆尺寸.doc_第1页
SAE J1100V004-机动车辆尺寸.doc_第2页
SAE J1100V004-机动车辆尺寸.doc_第3页
SAE J1100V004-机动车辆尺寸.doc_第4页
SAE J1100V004-机动车辆尺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SAE修订:2002年7月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SAEJ1100V004-Motor Vehicle Dimensions (V01)编制:冯国庆审核:批准: 乘用车工程研究一院整车技术部SAEJ1100V004机动车辆尺寸初版:1973年9月修订:2002年7月代替J1100FEB2001机动车辆尺寸1 范围这个SAE工业标准定义了一整套关于车辆尺寸的测量方法和标准程序。这些尺寸是在车辆设计环境下用来测量车辆前期设计目标的。所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尺寸都能按照这些方法测量。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AE J182Motor Vehicle Fiducial Marks机动车辆坐标点SAE J287Driver Hand Control Reach驾驶员手伸区域SAE J826Devices for Use in Defining and Measuring Vehicle Seating Accommodation用于测量车辆座椅调节的设备SAE J941Motor Vehicle Drivers Eye Range机动车辆驾驶员视野范围SAE J1052Motor Vehicle Driver and Passenger Head Position机动车辆驾驶员和乘客头部位置SAE J1516Accommodation Tool Reference Point调节工具坐标点SAE J1517Driver Selected Seat Position驾驶员调节座椅位置3 术语和定义3.1 整车整备质量 Complete Vehicle Kerb Mass定义见GB/T3730.23.2 最大允许总质量 Maximum Authorized Total Mass定义见GB/T3730.23.3 设计质量 Design Mass整车整备质量与乘员质量(每人按68计算)之和的车辆质量。乘员分配如下:对于2座和3座汽车:第一排坐2人;对于4座和5座汽车:第一排坐2人,第二排坐1人;对于6座和7座汽车:第一排坐2人,第二排坐2人;对于8座和9座汽车:第一排坐2人,最后排坐3人。当最后排座上只有2个座位,1人应坐在倒数第二排。3.4 X、Y和Z基准平面 zero X、Y and Z planes见附录A3.5 基准点尺寸 见附录A3.6 x、y和z 平面 x、y and z planes平行于其相关的X、Y和Z基准平面的平面3.7 C点(Cowl Point)沿汽车YO平面,发动机罩的最高点,具体见图13.8 D点(Deck Point)沿汽车YO平面,行李箱盖的最高点,具体见图13.9 人体中心线(Centerline Of Occupant)在指定的位置上,人体的横向中心线3.10 窗玻璃透光部分(Daylight Opening DLO)窗玻璃透光部分就是绕过金属薄板密封条、装饰框、彩色条纹、丝网印品等的限制,可以看清外景玻璃上透明的部分,像遮阳板、风窗上的彩色条纹、窗玻璃制造者的标记等均属例外,刮水器也不考虑遵守透明的规定3.11 眼椭圆见SAE J941 (R)Motor Vehicle Drivers Eye Locations3.12 头部轮廓线见SAE J1052 (R)motor vehicle driver and passenger head position3.13 H点确定 见SAE J826 (R)H-Point Machine and Design Tool Procedures and Specifications4 代码系统本标准中的每一尺寸给定一个代码,该代码由尺寸类型,数字和后缀三部分组成4.1 尺寸类型下列大写字母表示所标注尺寸的分类代码:L 长度H 高度W 宽度A 角度 PW 与踏板相关的宽度尺寸PL 与踏板相关的长度尺寸PH 与踏板相关的高度尺寸SL 与座椅相关的长度尺寸SW 与座椅相关的宽度尺寸SH 与座椅相关的高度尺寸D 直径S 面积V 体积4.2 数字数字分段规定如下:199 用于内部尺寸100199 用于外部尺寸4.3 后缀-1 (第一排)在驾驶员指定座位处测量-2 (第二排)在第二排最外侧乘员指定座位处测量-3 (第三排)在第三排最外侧乘员指定座位处测量-4 (第四排)在第四排最外侧乘员指定座位处测量注:若两侧对称,可只测其中一侧5 度量单位制5.1 单位本尺寸单位是以下列国际单位制作基础的: 长、宽、高 mm 面积 mm2容积 mm3 角度 5.2 测定值测定值取数方法:长、宽、高 取整数面积 到小数点后4位容积 到小数点后3位角度 到小数点后1位6 三维坐标系和关键点尺寸三维坐标系和关键点尺寸定义见表1,表2注:表中所列载荷状态 “K” 表示整车整备质量 “A” 表示最大允许总质量 “D” 表示设计质量 “” 表示对载荷状态不做要求6.1 三维坐标系尺寸(见表1) 通过三维坐标系尺寸可反映整车在三种载荷状态下的姿态角表1 三维坐标系尺寸序号术语定义载荷状态代码1前轴位置上Z基准平面相 对于支承平面的高度 Z基准至车辆支承平面的距离,在通过前轮中心的垂直平面内测量KAD2后轴位置上Z基准平面相 对于支承平面的高度Z基准至车辆支承平面的距离,在通过后轮中心的垂直平面内测量KAD6.2 关键点尺寸对于关键点坐标的标注采用集中标注。具体见表2表2 关键点尺寸序号术语定义载荷状态代码(SAE)1 H点坐标H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注:H点坐标包括驾驶员和所有乘员L31,W20,H702方向盘中心点坐标方向盘中心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注:对于可调方向盘分别取最高,最低,中间位置处坐标值W73加速踏板中心点坐标加速踏板中心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L1,W1,H14制动踏板中心点坐标制动踏板中心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5离合踏板中心点坐标离合踏板中心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6驾驶员脚踵点坐标驾驶员脚踵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L8,W8,H87乘员角踵点坐标乘员角踵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L98,H987前轮中心点坐标前轮中心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注:如左右轮中心线的坐标值不同,则两个尺寸同时列出。L1278后轮中心点坐标后轮中心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注:如左右轮中心线的坐标值不同,则两个尺寸同时列出。L1239手刹最高点坐标手刹处于拉起状态时,其顶部最高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10手刹最低点坐标手刹处于最低位置时,其顶部最高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11换档手柄坐标当换档手柄在X,Y方向上处于极限位置,其顶部最高点到X,Y,Z基准平面的距离注:不同配置的车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关键点,集中标注不需标代码。7 外部尺寸关于外部尺寸分别从长,宽,高,角度这四个方面考虑,具体见表3,表4,表5,表6。表3 外部尺寸 长度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L101轴距沿X方向,前轮中心到后轮中心的距离12L102轮胎尺寸按厂家定义L102-1前轮胎尺寸轮胎的基本尺寸L102-2后轮胎尺寸轮胎的基本尺寸3L103汽车长度包括缓冲器在内的车身全长(包括前托钩、车牌及任何固定在车辆前部的刚性部件)14L104前悬长度沿X方向,车辆最前端点(包括前托钩、车牌及任何固定在车辆前部的刚性部件)到前轮中心的距离D15L105后悬长度沿X方向,车辆后轴两轮中心到车辆最后端点(包括牵引装置、车牌及固定在车辆后部的任何刚性部件)的距离D16L106前悬长度(RPO)在前轮中心和车身最前测量点之间量取,装饰条和缓冲器不算在内。如果缓冲器、托架或后壁金属板等算作车身组成部分,则应该从最前或最后的测量点量取。如果一辆汽车左右两边的轮距各有不同,同时列出。D17L107后悬长度(RPO)在后轮中心和车身最后测量点之间量取,装饰条和缓冲器不算在内。如果缓冲器、托架或后壁金属板等算作车身组成部分,则应该从最前或最后的测量点量取。如果一辆汽车左右两边的轮距各有不同,同时列出。D18L108汽车长度 (RPO)在最前和最后两点之间量取,但装饰条和缓冲器不算在内。如果缓冲器、托架或后壁金属板等算作车身组成部分,则应该从最前或最后的测量点量取D19L114前轮中心至R点沿X方向,在前轮中心和驾驶员R点之间量取D8A10L120*行李舱盖开启时车长沿X方向,车辆最前端到行李舱的开启盖的最后端D11L126*车头长在Y-0平面内发动机罩C点到汽车最前端的距离(不包括保险杠、装饰物)D112L129*后端长在Y-0平面内过后背舱盖D点的平面与切于车身最后端平面之间的距离D113L130*行李箱开启长度Y-0平面与后风窗玻璃下端交点到行李舱边缘的最小距离D1注:* 表示非SAE J1100 2002版内容,以下出现的都相同表4 外部尺寸 宽度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W101轮距在Y方向上,左右两车轮中心的距离2W101-1前轮距在两前轮间测量W101-2后轮距在两后轮间测量2W103汽车最大宽度(不包括后视镜)在Y方向上,汽车的最大宽度,包括挡泥板,轮廓标志灯,脚踏,海关加封装置防滑链等,但不包括后视镜43W104汽车宽度(包括后视镜)在Y方向上,在两后视镜最宽处量取注:仅一个后视镜为标配时,测量从后视镜最宽处到车辆对称平面34W105汽车宽度(后视镜折叠)在Y方向上,在两折叠后视镜最宽处量取注:仅一个后视镜为标配时,测量从后视镜折叠最宽处到车辆对称平面35W106前轮挡泥板处车宽在Y方向上,测量前轮两侧挡泥板外边缘最宽处距离26W107后轮挡泥板处车宽在Y方向上,测量后轮两侧挡泥板外边缘最宽处距离27W116白车身宽度在Y方向上,车身两侧最宽处两点距离,包括挡泥板不包括后视镜,门把手等48W117R点处白车身宽度沿Y方向,通过R点,车身两侧宽度49W120车门开启时汽车宽度在Y方向上,当车门开启最大并锁定时两门最远点之间量取2W120-1前车门开启时汽车宽度在Y方向上,当前车门开启最大并锁定时两门最远点之间量取W120-2后车门开启时汽车宽度在Y方向上,当后车门开启最大并锁定时两门最远点之间量取表5 外部尺寸 高度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H100车高在Z方向上,在车身最高点和支承面之间量取(最高点不包括车顶棚和顶盖上舷栏杆,天线在内)K5DA2H101汽车最大高度在Z方向上,在车身最高点和支承面之间量取(最高点包括车顶棚和顶盖上舷栏杆,天线在内)K5DA3H103保险杠到地距离保险杠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K5H103-1前保险杠到地距离前保险杠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ADH103-2后保险杠到地距离后保险杠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4H108轮胎静负荷半径按厂家规定6H108-1前轮胎静负荷半径在前轮处测量H108-2后轮胎静负荷半径在后轮处测量5H111车门槛高度车门槛底部到地面距离D5H111-1车前门槛高度车前门槛前端到地面距离H111-2车后门槛高度车后门槛后端到地面距离6H115上车高度在支承面和上车处门槛蒙皮上缘之间量取K5H115-1前门上车高度在支承面和前门上车处门槛蒙皮上缘之间量取H115-2后门上车高度在支承面和后门上车处门槛蒙皮上缘之间量取7H127前大灯高度大灯镜面中心与支承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58H128后尾灯高度尾灯镜面中心与支承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59H132门开到最大位置时,门底板到支撑面间距离高车门开启最大位置时门锁柱底边到支撑面间距离KH132-1前门开到最大位置时,门底板到支撑面间距离高在前门处测量AH132-2后门开到最大位置时,门底板到支撑面间距离高在后门处测量10H156*离地间隙车辆中间区域内的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DA11H180*汽车高度(后车盖开启)在支撑面和切于开启状态的后车盖外表面的Z平面之间量取KA12H181*行李箱底板至驻车平面的高度在OY平面上测量,在行李箱底板非成型地垫的最深点和支撑面之间量取D表6 外部尺寸 角度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A106接近角或离去角在汽车支承面处,与前,后轴轮胎静态滚动半径相切的平面与离前轴或后轴最远、离地最低的车上一点相切K6AA106-1接近角在前悬处测量A106-2离去角在后悬处测量2A121风窗玻璃倾角6A121-1前风窗玻璃倾角在O-Y平面和挡风玻璃外表面上测量,在X平面和玻璃透光部分从上缘到下缘的弦之间量取,由于挡风玻璃是一种不均匀的曲面,所以其倾角的量取要在X平面和O-Y平面上长457mm的、从玻璃透光部分下缘到两平面在挡风玻璃上的交点的弦之间进行A121-2后风窗玻璃倾角在O-Y平面和后窗玻璃外表面上测量,在X平面和玻璃透光部分从下缘到上缘的弦之间量取3A122侧风窗玻璃倾角在过前R点X平面上测量,由垂直线和前门玻璃外侧面上透光部分上、下边缘连接的弦所形成的夹角74A147纵向通过角在与前后轮静态滚动半径相切的平面和与车底边一个点之间量取,该角要大到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D6A8 内部尺寸 关于外部尺寸分别从长,宽,高,角度以及与假人这五个方面考虑,具体见表7,表8,表9,表10,表11,表12,表13表7 内部尺寸 长度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L3最小乘坐空间沿X方向,在给定排背靠间的最小距离,在外侧乘员人体中心线左右各127范围内,前排座椅背面与后排座椅靠背前缘之间测量8AL3-2第二排最小乘坐空间在第二排间测量L3-3第三排最小乘坐空间在第三排间测量2L6加速踏板参考点到方向盘中心的距离沿X方向,加速踏板参考点到方向盘中心的距离3L7方向盘最后端与躯干线的距离沿X方向,方向盘最后端与躯干线的最小距离8A4L11驾驶员脚踵点到方向盘中心的距离沿X方向,驾驶员脚踵点到方向盘中心的距离8A5L18第一排腿部进入空间该最小水平尺寸在坐垫包边(或座椅托架)与门框蒙皮(或门柱过渡处)之间量取。(门柱过渡处上方至全开车门时门槛护板以上102mm的高度间量取。)8B6L19第二排腿部进入空间方法同L188B7L22方向盘到座椅靠背的距离在过方向盘的Y平面上测量,在方向盘轮圈和无载荷的座椅靠背前缘之间量取8L32第二排R点至后轮中心的距离沿X方向,第二排R点至后轮中心的距离9L34驾驶员最大有效腿部空间在脚关节点和驾驶员R点之间的尺寸,再加上254mm,这时右脚踩到未压缩的加速踏板上。910L38驾驶员头部轮廓至风窗装饰间的最小距离由前风窗玻璃装饰条最下点向SAE 95%人体模板的头廓线做切线求得的最小距离911L39乘员部轮廓至风窗装饰间的最小距离由后风窗玻璃装饰条最下点向SAE 95%人体模板的头廓线做切线求得的最小距离912L48乘员最小膝盖空间在左侧乘员人体中心线左右各127范围内,在膝盖关节点与靠背背面之间量取,减51mm9L48-1第二排乘员最小膝盖空间在第二排外侧乘员处量取L48-2第三排乘员最小膝盖空间在第三排外侧乘员处量取13L50R点间距离沿X方向,在前座椅R点和后座椅R点之间量取9L50-1第一排与第二排间R点间距离沿X方向,在第一排与第二排间量取L50-2第二排与第三排间R点间距离沿X方向,在第二排与第三排间量取14L51乘员最大有效腿部空间在乘员人体中心线左右各127范围内,脚关节点和乘员R点之间的尺寸,再加上254mm,这时脚后跟踩到地板上。9L51-2第二排乘员最大有效腿部空间在第二排乘员处量取L52-3第三排乘员最大有效腿部空间在第三排右侧乘员处量取15L53驾驶员处R点至踵点的距离沿X方向,驾驶员处R点至踵点的距离9表8 内部尺寸 宽度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W3肩部空间在通过R点的、蒙皮侧面之间的X平面上测量,范围是在腰线和R点上方一条254mm直线之间10AW3-1第一排肩部空间在第一排处测量W3-2第二排肩部空间在第二排处测量W3-3第三排肩部空间在第三排处测量2W5臀部空间在通过H点的、蒙皮侧面之间的X平面上测量,范围是在H点向下25mm、向上76mm、向前和后均76mm的空间。10AW5-1第一排臀部空间在第一排处测量W5-2第二排臀部空间在第二排处测量W5-3第三排臀部空间在第三排处测量3W9方向盘最大外直径10A4W27头部倾斜移动距离SAE 95百分位人体样板头部沿着30度线至车内顶的移动距离10BW27-1驾驶员头部倾斜移动距离在驾驶员处测量W27-2第二排乘员头部倾斜移动距离在第二排右侧乘员处测量W27-3第三排乘员头部倾斜移动距离在第三排右侧乘员处测量5W31肘部空间在通过前R点的、蒙皮侧面之间的X平面上测量。在扶手上方30处测量,如没有扶手,那在R点上方180处测量W31-1第一排肘部空间在第一排处测量W31-2第二排肘部空间在第二排处测量W32-3第三排肘部空间在第三排处测量6W35头部横向移动距离从眼椭圆中心沿Z平面切开所得的头部轮廓线,沿X的负方向移动至到与其他物体相碰时的最小距离,若移动前就干涉,记负值10BW35-1驾驶员头部横向移动距离在第一排处测量W35-2第二排左侧乘员头部横向移动距离在第二排处测量W35-3第三排左侧乘员头部横向移动距离在第三排处测量表9 内部尺寸 高度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H5R点距地高度R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D12H5-1第一排R点距地高度在驾驶员处测量H5-2第二排R点距地高度在第二排乘员处测量H5-3第三排R点距地高度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2H11进车高度在Z方向上,R点到车身门框上边的距离D12H11-1第一排进车高度在第一排过R点的X平面上测量H11-2第二排进车高度在第二排R点前330的X平面上测量3H13方向盘到大腿中心线距离方向盘最底端和大腿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11A4H14眼椭圆到内后视镜最下端之间的距离侧视图上95%眼椭圆最高点到内后视镜最下端之间的铅垂距离11A5H17方向盘中心到脚踵点的距离在Z方向上,方向盘中心到脚踵点的距离11A6H30R点至踵点的距离在Z方向上,R点至踵点的距离11AH30-1第一排R点至踵点的距离在驾驶员处测量H30-2第二排R点至踵点的距离第二排乘员处测量H30-3第三排R点至踵点的距离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7H35头部垂直移动距离从眼椭圆中心沿Z平面切开所得的头部轮廓线,沿Z的正方向移动至到与其他物体相碰时的最小距离11BH35-1第一排驾驶员头部垂直移动距离在驾驶员处测量H35-2第二排乘员头部垂直移动距离第二排乘员处测量H35-3第三排乘员头部垂直移动距离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8H4995%眼椭圆最低端与方向盘最高端直接的垂直距离在Z方向上,95%眼椭圆最低端与方向盘最高端的垂直距离11A9H50车门上边框到地面的距离在Z方向上,车门上边框到地面的距离D12H50-1第一排车门上边框到地面的距离过R点X平面上测量H50-2第二排车门上边框到地面的距离在第二排R点前330的X平面上测量10H61有效头部空间在Z方向上,在R点和车顶棚之间量取,沿着与垂直线成8度角左右的后斜线测定,加上102mm12H61-1第一排驾驶员有效头部空间驾驶员位置处测量H61-2第二排乘员有效头部空间在第二排乘员处测量H61-3第三排乘员有效头部空间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11H74方向盘到座垫距离当方向盘处于设计位置时,在方向盘最下端和无载荷的座垫之间量取12表10 内部尺寸 角度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A18方向盘角度与方向盘表面相切的平面与X平面的夹角 132A27坐垫角度坐垫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具体可参考SAE J826)13A27-1第一排坐垫角度驾驶员位置处测量A27-2第二排坐垫角度在第二排乘员处测量A27-3第三排坐垫角度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3A40背靠角背靠线与Z方向的夹角13A40-1第一排背靠角驾驶员位置处测量A40-2第二排背靠角在第二排乘员处测量A40-3第三排背靠角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4A42臀部角度背靠线与大腿线的夹角13A42-1第一排臀部角度驾驶员位置处测量A42-2第二排臀部角度在第二排乘员处测量A43-3第三排臀部角度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5A44膝盖角在右腿处测量,大腿与小腿间的夹角13A44-1第一排膝盖角驾驶员位置处测量A44-2第二排膝盖角在第二排乘员处测量A44-3第三排膝盖角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6A46脚踝角在右腿处测量,小腿与脚的夹角13A46-1第一排脚踝角驾驶员位置处测量A46-2第二排脚踝角在第二排乘员处测量A46-3第三排脚踝角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7A47踏板平面角踏板平面与Z平面的夹角138A60上视角过人体中心线的Y平面,SAE95%的眼椭圆最上方切线与风窗玻璃最上方透明区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14A60-1前方上视角在前风窗处测量A60-2后方上视角在后风窗处测量9A61下视角人体中心线的Y平面,SAE95%的眼椭圆最上方切线与风窗玻璃最下方透明区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14A61-1前方下视角在前风窗处测量A61-2后方下视角在后风窗处测量表11 内部尺寸 踏板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PL1加速踏板表面至制动踏板表面的距离加速踏板表面和与之平行的,且相切于未踩下的制动踏板表面的两平面的距离 152PL2离合踏板表面至制动踏板表面的距离离合踏板表面和与之平行的,且相切于未踩下的制动踏板表面的两平面的距离3PW1离合踏板宽度离合踏板的最大宽度164PW2制动踏板宽度制动踏板的最大宽度165PW3加速踏板宽度加速踏板的最大宽度166PW7加速踏板参考点至人体中心线的距离在Y方向上,加速踏板参考点至人体中心线的距离167PW8加速踏板参考点至制动踏板中心线的距离在Y方向上,加速踏板参考点至制动踏板中心线的距离168PW9加速踏板参考点至离合踏板中心线的距离在Y方向上,加速踏板参考点至离合踏板中心线的距离169PW11加速踏板与制动踏板的间隙在Y方向上,制动踏板最右端与加速踏板最左端间的最小距离1610PW12制动踏板与离合踏板的间隙在Y方向上,制动踏板最左端与离合踏板最右端间的最小距离1611PW14加速踏板参考点至脚踵点的横向距离在Y方向上,加速踏板参考点与脚踵点的距离1612PW20左脚空间在Y方向上,沿整个踏板行程,踏板最左端(如离合踏板与制动踏板都有,测2个值)与最近阻碍物(轮罩,歇脚板等)右端的最小距离注:对于右置方向盘,测量方法:在Y方向上,沿整个加速踏板行程,踏板最左端与最近阻碍物右端的最小距离1613PW31加速踏板至右侧支撑面的距离在Y方向上,沿整个加速踏板行程,踏板最左端与最近阻碍物右端的最小距离注:对于右置方向盘,测量方法:在Y方向上,沿整个踏板行程,踏板最左端(如离合踏板与制动踏板都有,测2个值)与最近阻碍物(轮罩,歇脚板等)右端的最小距离1614PH1离合踏板高度沿离合踏板切平面方向,离合踏板的顶部与底部的距离15PH2制动踏板高度沿制动踏板切平面方向,制动踏板的顶部与底部的距离1516PH3加速踏板高度沿加速踏板切平面方向,加速踏板的顶部与底部的距离1517PH30加速踏板参考点至脚踵点的垂直距离沿Z方向,加速踏板参考点与脚踵点的距离1518PH31制动踏板中心至脚踵点的垂直距离沿Z方向,制动踏板中心与脚踵点的距离1519PH32离合踏板中心至脚踵点的垂直距离沿Z方向,离合踏板中心与脚踵点的距离表12 内部尺寸 座椅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SL9座椅深度沿人体中心线的X轴方向,座椅最前端至未受压背靠间的距离17SL9-1第一排座椅深度驾驶员位置处测量SL9-2第二排座椅深度在第二排右员处测量SL9-3第三排座椅深度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2SL10有效的座椅深度沿人体中心线的X轴方向,座椅最前端至SgRP间的距离17SL10-1第一排有效的座椅深度驾驶员位置处测量SL10-2第二排有效的座椅深度在第二排乘员处测量SL10-3第三排有效的座椅深度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3 SL14座椅厚度沿座椅靠背方向,最大的靠背厚度17SL14-1第一排座椅厚度驾驶员位置处测量SL14-2第二排座椅厚度在第二排乘员处测量SL14-3第三排座椅厚度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4SW16座椅宽度沿Y方向,包括座椅边的最大座椅宽度18SW16-1第一排座椅宽度驾驶员位置处测量5SH77背靠高度沿背靠线方向测量,从SgRP点到座椅背靠的最高点。17SH77-1第一排背靠高度驾驶员位置处测量SH77-2第二排背靠高度在第二排乘员处测量Sh77-3第三排背靠高度在第三排乘员处测量表13 内部尺寸 H点行程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TL1H点行程沿X方向测量,H点在最前最低位置与H点在最后最低位置的距离19 202TL2SgRp点至H点在最后最低位置的距离沿X方向测量,SgRP点与H点在最后最低位置的距离19 203TL18H点行程的最大长度沿X方向测量,H点在最前位置与H点在最后位置的距离19 204TL23正常驾驶时的H点行程沿X方向测量,SgRP点与H点在最前位置的距离19 205TH1H点行程高度沿Z方向测量,H点在最后最高位置与H点在最后最低位置的距离196TH2SgRP至H点行程的最后最低点的距离沿Z方向测量,SgRP与H点在最后最低位置的距离19 207TH17H点行程的上升量沿Z方向测量,H点在最前最低位置与H点在最后最低位置的距离19 208TH18H点行程的最大高度沿Z方向测量,H点在最前最高位置与H点在最后最低位置的距离19 209 其他尺寸主要是玻璃面积尺寸,最小转弯直径和行李箱容积,具体见表14,表15,表16表14 玻璃面积尺寸序号代码术语定义载荷状态图号1S1前风窗玻璃面积前风窗玻璃的表面限于玻璃的透光部分2S2侧风窗玻璃面积汽车左右两侧玻璃的总表面,这个总表面由单个玻璃透光部分所组成,其中包括前、后车门玻璃、侧壁玻璃以及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