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片级进模图纸汇总8张.dwg
转子片级进模图纸汇总8张.dwg

圆形开口垫片-转子片的级进模的设计【冲压模具含9张CAD图-独家】.zip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4727256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36.40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2-03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150
积分
关 键 词:
冲压模具含9张CAD图-独家 圆形 开口 垫片 转子 级进模 设计 冲压 模具 CAD 独家
资源描述:
圆形开口垫片-转子片的级进模的设计【冲压模具含9张CAD图-独家】.zip,冲压模具含9张CAD图-独家,圆形,开口,垫片,转子,级进模,设计,冲压,模具,CAD,独家
内容简介:
转子片级进模的设计摘 要:本次设计主要是设计电动机转子片的级进模,因为电动机使用的转子是由多片转子片通过叠加的方式,才形成转子的,因此对转子片的需求量很大,使用普通的冲压模的生产效率不是很高,级进模具有生产效率高,寿命长,质量好,适用于制件的大批量生产,冲件质量可靠,稳定等特点。通过对转子片的零件图的分析和工艺性分析,可以知道,制件的内外尺寸较小,同轴度要求严格,精度要求高,产量较大,采用级进模生产。因为制件尺寸小,排样是采用一模出三件的排样方式,考虑到尽量减少步距的误差对制件精度的影响,在冲转子孔后,接着下一工位就是落料。因为制件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对模具的导向精度要求就更高了,所以模具的导柱采用滚动导向的导柱进行导向,因为级进模的有些零件容易损坏,所以,各个工位的零件是采用组合形式进行装配和加工的。 本篇文章是对一个简单的零件进行冲压工艺分析,通过对毛坯进行了冲压分析,决定采用多工位级进模加工文中,设计了级进模和一些主要的零部件,并且文中详细的介绍了冲裁工艺,其中包括落料、冲孔,排样等。模具的结构设计与各个零部件的尺寸计算,并且运用CAD画出了各个非标零件的零件图和整体装配图。关键词:冲压工艺、冲孔、落料、多工位级进模Design of Progressive Die for rotor PlateAbstact: This design is mainly designed for the progressive die of the motor rotor blade, because the rotor used by the motor is formed by the superposition of a number of rotor blades. Therefore, the demand for the rotor is very larg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ordinary stamping die is not very high, and the progressive die has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long life and good quality. The mass production of parts, stamping quality is reliable and stabl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process of the rotor parts diagram analysis, we can know that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small size parts, coaxiality demanding, high precision, large output, using progressive die production. Because the size is small, the layout is the layout of the first mock exam out of three pieces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effect of the error of the step on the precision of the workpiece, the next job is to drop the material after the hole is washed. Because the precision of the workpiece is higher, the guiding precision of the die is higher, so the guide pillar of the die is guided by a rolling guide, because some parts of the progressive die are easily damaged. Therefore, parts of each station are assembled and processed in a combined form.This article is about a simple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nalysis, through analyzed the stamping, the blank decided to adopt multi-station progressive die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progressive die and some of the major parts and components, and the paper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blanking process, including blanking, punching, layout, etc.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mould and the dimension calculation of each part, and using CAD to draw the parts drawing and integral assembly drawing of various non-standard parts.Key words: Stamping process; Punching; Blanking; Multistationpgressine die目 录1 课题的意义和目的11.1 课题的意义11.2 模具的发展状况2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32.1 冲压件工艺分析32.2 零件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42.2.1 排样工艺分析42.3 排样及搭边42.3.1 毛坯排样42.3.2 搭边52.4 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62.4.1 冲压力63 模具装配与调试83.1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83.2 凸、凹模间隙83.3 凸、凹模的设计计算原则83.3.1 切削刃的尺寸确定、冲压和模具94 多工位级进模主要零件的设计114.1 工作零件124.1.1 凸模124.1.2 凹模134.2 带料的导正定位装置134.2.1 导正销的作用144.2.2 导正销的固定144.3 带料的导向和托料装置144.4 卸料装置的设计154.4.1 排水板的安装形式154.4.2 弹簧的选用164.5 模架及组成零件174.5.1 模座174.5.2 导轨和导套174.6 连接与固定零件184.6.1 固定板与垫板的选用185 模零件加工工艺195.1 冲裁凸模、凹模技术要求与加工特点195.2 成形凹模、凸模技术要求及加工特点195.3 多工位级进模的加工特点19总结20参考文献21致 谢221课题的意义和目的1.1课题的意义模具的发展的好不好,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高低的体现。首先,好的模具需要好的机床来加工。在我们国家涌现出了许多比较好的机床。以前没有机床的时候,零件全是钳工的双手抛光出来的。在那时候,零件都需要配做,没有高精度的机床,我们的老前辈就靠锉刀,虎钳等工具。一点一点的打磨出来的。再后来,逐渐有了现在的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设备。加工精度也变得比较高了。但是一些曲面也是需要靠人工打磨的。在20世纪末期,放点加工逐渐走上舞台,光学曲线磨床也问世。大大减少了钳工的工作量。并且,这些设备加工的精度很高,想慢走丝放电加工的精度可以达到级。产品的精度全靠模具来保证,一套好的模具需要好的加工设备,好的钳工装配。好的冲床生产。这样,模具打出来的产品才是最好的。模具设计师以前是用丁字尺在图版上面一点一点的画出来的。然后所有图纸都会晒蓝图。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尺寸需要靠经验来设计,比如说弧形面,再或者要拉伸翻边的尺寸。对于刚学设计的来说,这样就很麻烦。而现在有许多软件,比如说国外的CAD。再高级一点的三维UG,preo,等。还有分析软件,曲面展开的很准确的。这样大大降低了入门的难度。所以,我今天研究的课题就是转子片的模具设计。转子片的用途很大。通常电动机都必须要有的。小到剃须刀,大到发电机上面都离不开转子片。对于普通冲裁的转子,材料是硅钢片,厚度0.3mm,精度等级通常IT11IT14,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图,即图1.1。图1.1 产品图材料性能硅钢片是一中含硅的钢片,又按照硅的多少含量分为低硅钢片和高硅钢片。一般我们定义含硅量低于2.8%的叫做低硅钢片。低硅钢片一般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可以用来制造电机的定转子贴心。磁通量效果很好。反之,2.8%到5.4%的硅含量的硅钢片叫做高硅钢片,一般用来制造大型的点电动机。但是硅含量比较高的话就很容易碎。热轧硅钢片(gbh46002-90)用于家用电器家电用热轧硅钢片品牌是用J(家)D(电)R(热轧),即JDR。在洛克菲勒,数100的铁损耗值,和横向线数是钢板厚度(毫米)100。对热轧硅钢片对家用电器的电磁性能要求略低,而铁损耗值的最小值(P15/50)是5.40w/kg。交货通常不交付。1.2模具的发展状况现如今,我们国家的模具业内依然有着许许多多的问题。(1)国内许多厂家依然使用手工上料,实现不了机械自动化。浪费着大量的人力资源,这种形式的生产模式还存在着生产力低下,跟不上市场的需求,而且国内许多厂家的机器比较落后,这种机器能耗非常高,但是产能却比较低,往往还会污染环境。(2)国内市场比较混乱,生产的产品品质不达标,规格不符合要求,并且材料的种类少,性能方面也就自然而然的不能保证,材料的刚度、强度、耐腐蚀性都有着很大的提高空间。(3) 我国目前的模具行业过于依赖进口,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大多数工业品都需要模具,因此,模具在当今工业中已经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而且国内的各个行业对于模具的需求量都比较大,但是我们国国的模具生产率却远远低于不够,跟不上世界发展水平,达不到国内人民的需求。(4)我们国家的科研成果不能有效地投入到生产中。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就是,企业内部相应的科研方面投入少,不能自主开发新型科研项目,致使生产水平迟迟不能提高。科研机构所研究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的与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开发,往往独自研究,应用不到市场中去。(5)目前我们国家模具行业内顶尖人才较少,储备的专业人才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培养机制也不够完善,不能为未来储存足够的人才,这就导致步步落后于国际水平。以上就是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未来所要发展的方向,只有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才能使自身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能在时代潮流中阔步向前。2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2.1冲压件工艺分析1:材料冲裁材料是硅钢片。2.零件结构:该冲裁件零件转子片,材料为硅钢片,厚度0.3mm,该零件的主要特点:该零件规则,其次厚度较厚,在冲裁的时候凸凹模材料的选择很重要。但是零件图上未注明精度,所以采用一次冲孔落料多工位级进模。3尺寸精度:零件图纸中的尺寸公差不属于自由尺寸,由尺寸公差按IT14级确定。查实用冲压技术手册P469标准公差数值表,具体见表2.1,每个尺寸公差可得到如下:(单位:mm)表2.1 冲压基准件公差数值表基本尺寸IT12(mm)IT13(mm)IT14(mm)3mm0.10.140.253-6mm0.120.180.36-10mm0.150.220.3610-18mm0.180.270.4318-30mm0.210.330.5230-50mm0.250.390.6250-80mm0.30.460.7480-120mm0.350.540.87120-180mm0.40.631180-250mm0.460.721.152.2零件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2.2.1排样工艺分析在模具设计之前,必须先对零件进行加工。通常,生产该零件的工艺有二种。(1)冲孔落料复合模具(2)级进模这两种方案都能产生产品,但第二种方案优于第一种方案。由于第二种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相比,大批量生产,级进模比单工序模具效率高。综上所述,选择第2种方案。2.3排样及搭边在在平时,对于我们来说料带的强度的大小是我们首当其冲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样就使得下一环节的工序是否能顺利的接收到上一环节所加工的产品,因此,合理的搭边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我们认真仔细的分析选择出符合本次设计最合理的结构,除此之外,在落料、冲孔环节中,冲模冲孔、我们不得不考虑模具整体结构是否合理特别在对于强度和刚度这两个重要因素。2.3.1毛坯排样平时我对于模具的布局通常使用单排,但是它的排样方法还有很多,例如模具布局中的混合排样、模具布局中的双排等等布局原则。1)减少材料的浪费;2)对于我们设计的工件来说在后续系列加工中必须满足相应的工序要求。对于设计的这个零件的整体外观尺寸来说,虽然复杂性较低但与此同时整个设计的后续加工排样等因素问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点,所以这个毛坯采用方案是直排一出,如图2.1所示:图2.1 毛坯排样图2.3.2搭边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P48页关于搭边值的经验数据查得,由于工件较厚,较大,所以搭边时考虑到凸凹强度:工件间搭边侧边搭边步距是冲压过程中每一次送进的距离,其值是两个相邻坯料在送料方向上的最小距离。步距可定义为: (2-1)(由文献实用冲压技术手册式得)式中 S-冲裁步距 L-沿着送进方向工件外形轮廓的最大宽度。a-沿送进方向的搭边值该零件的步距确定为: 由实用冲压技术手册P33查得带钢宽度是坯料所要求的带钢宽度的最小尺寸,这是由布局结果决定的,带钢宽度是: (2-2)式中 B-条料宽度的理论值。垂直于进给方向毛坯的最大轮廓尺寸。-侧搭边值。-条料宽度的单向极限偏差。该零件条料宽度的确定为。材料利用率:满足不浪费材料的原则。2.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2.4.1冲压力确定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压力机的额定压力是由冲裁力的计算值来决定的。因此,应计算最大冲裁力。如果冲裁过程被切断,则冲裁力F=at被计算出来。其中a为剪切截面面积,t为板的剪切强度。在一次完整的冲裁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将板料的断裂等一些状况要分离外,整个设计中凸模的卸料工序、设计工件的出件和最后废料的流出的问题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们平时所说的卸料力实质就是凸模与凸模材料之间要分离所需要的力。当我们在设计中采用的模具为顶出件模具的时候,所谓的挤压力就是在冲裁废料排出模具外的力,同理也在冲孔时的废料排出模具外。除了上述力之外还有顶力,对于顶力而言就是模具上背面落料时所依靠的力。对于这些力而言主要分属于摩擦和变形的一些系列阻力当中。关于推件力、卸料力、顶件力三个力来说,影响它们的发生变化的因素还有不少,众多因素之中尤以冲裁间隙最严重,次之就是材料的性能还有板料的宽度等等。通常在生产应用中改变三个力的因素太多,使我们没有办法进行精确的计算,所以我们往往根据前人得出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它们: , (2-3) , (2-4), (2-5)式中,和是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分别。和分别为卸载力系数、推力系数和顶力系数。为板料厚度:查表9-14常用冲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得知矽钢片抗拉强度1)冲裁力2)卸料力选择冲床时的总压力:由式 3模具装配与调试3.1、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冲压设备的选择及5规格压力机的选用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公称压力滑块行程闭模高度连杆调节量工作台尺寸无负荷连续行程数最大倾斜角度3.2凸、凹模间隙冲裁模的间隙是冲裁模与凸模侧壁之间的距离。它用C表示,一般情况下表示为单边间隙。在冲裁过程中冲裁间隙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与模具尺寸、模具使用寿命、冲裁件的工艺性及质量都有着密不可分关系。所以模具间隙的取值在我们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落料、冲孔工序,模具的间隙为对于凸包工序,模具间隙为其中t为板料最大厚度,为系数,由冲压模具与工艺设计教科书的表5-12查得,这里取对于整形变薄拉伸工序,间隙值采用3.3凸、凹模的设计计算原则1、凸凹模设计原则(1)冲裁件断面都带有锥度。(2)冲头轮廓越小,模具轮廓越尖锐,间隙越大。2、凸模、凹模刃口计算原则(1)在道口的设计中,我们需要一些计算,或者凸凹模配做,满足冲裁间隙。首先,应确定冲头或落料,冲头是否选择作为冲头来选择模具的尺寸,而冲裁是基于模具的,与冲头的尺寸相匹配。其次,在凸模和凹模,我们应该校准它的强度,在级进模生产中,我们需要大批量的生产,停机修模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工时的浪费。所以,要保证不能频繁的修模。(2)根据模具磨损过程中使用的最小极限尺寸,冲裁模的尺寸必须近似于模具磨损的最大极限尺寸。(3)原则是单向公差。但对于磨损后不会发生变化的尺寸,双向偏差通常是有标记的。3.3.1切削刃的尺寸确定、冲压和模具由于工件的尺寸精度不高,所以将模具分为不同的加工方法。1、工艺切口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冲压过程中,以冲头为设计基准,在模具上进行间隙,即通过增大模具尺寸获得冲裁间隙。间隙通常是最小的合理游隙值,无论是冲切还是落下。故这里取.2、5孔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冲压过程中,以冲头为设计基准,在模具上进行间隙,即通过增大模具尺寸获得冲裁间隙。间隙通常是最小的合理游隙值,无论是冲切还是落下。故这里取.因为这个是冲孔工序,故公式为查机械制图得模具的精度等级为级。查机械制图取冲裁间隙磨损系数基本尺寸及分类计算公式落料凹模制件精度为:级,故否则按上面进行计算凸模和凹模分别按照和级加工制造同上同上4多工位级进模主要零件的设计多工位级进模、小部件和插入、机制、操作复杂、精度高,零件的设计,除一般的冲压模具设计应满足的要求也应考虑其形状和大小根据特征及形成的多工位级进模成型、分离过程和形成过程不同主要零件的模具制造和装配要求,认真开展协调和系统设计。本套连续模的零部件的分类如表4-1:表4-1零件分类图模具零件分类工艺零件结构零件成型零件定位零件卸料及压料零件导向零件支撑固定零件紧固件及其她零件落料凸模标准两用销弹性卸料板导柱上下模座上下模垫板落料凸模导正销弹簧导套凹模固定板螺钉冲孔凹模挡料装置凸模固定板销钉冲孔凸模导料板压板凸包凹模非标准两用销凸包凹模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的设计原则是:1。在渐进式冲压工艺中,冲裁工序通常排在前后工序。前一道工序主要完成工序切口和冲孔。下一道工序就是进行切断或着落料,是毛坯与工件分离。2、针对一些比较少见的、难度比较大的模具,想要让模具具有美观的外轮廓形状,强度高,可以吧其分开成一些容易操作的图形,或者在零件上添加一些落料点增。3、针对一些孔边距小的零件来说,为了有效的使孔凹槽的壁厚合理,可将两个过于近的孔分开两个工位冲出。4。对于具有严格相对位置的局部和外部形状,在同一工位应考虑保证工件的位置精度。4.1工作零件4.1.1凸模普通短冲头可根据标准选择,也可按常规设计。在多工位级进模中,有许多冲孔、长槽冲头和断开冲头。要根据冲压的具体要求,如冲裁厚度、冲裁速度、落料间隙和冲头加工方法等,考虑冲头的结构和冲头的固定方法。针对冲裁工艺中的小孔冲裁来说,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固定部分不会出现松动情况和冲头的叶片尽可能的小,这样才能使冲头的强度以及刚度得到保证,以避免冲裁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有时我们需求的工件的直径和固定件的直径差值过大时,不能紧密的配合,我们往往会把它分为多个小的步骤开进行设计,尽可能的保证尺寸精度。每个步骤部分必须使用平滑的圆形连接,不允许使用刀。一个特别小的冲床可以构造一个保护套。本设计中,凸模的固定形式为挂台形式。具体形式如图4.1: 图4.1 挂台形式4.1.2凹模在级进模中,凹模的选择一般很讲究的,首先是材料的选择,产品是什么材料,凹模要选择对应的材料。比如说冲铜产品,会有粉的产生,也许,用钨钢,效果就会很好。其次,就是强度的计算,要保证凹模的强度,否则,在生产中,凹模经常容易损坏,带来工时的损耗。再次就是凹模的安装方法,有挂台倒挂,螺丝压,导料板压在凹模固定板上。第一种修模的时候不方便,第二三种很方便修模。实现了节省成本,加工也很方便。加工方法如图4.2 图4.2螺丝压安装方法凹模的厚度:(但H必须大于或等于15mm,如果结构计算小于,根据公式,然后)。模具的壁厚:(但计算结构必须大于)而级进模则是冲裁时产生的,可以取大于或等于)。是模具的厚度修正系数,其值为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格3-29,是工件的最大尺寸,这是。所以求得,综合考虑模具的步距和凹模的外形尺寸,洗后选取。本设计中由于冲孔工序需要利用凹模形状定位,该形状高为,所以凹模高度为。4.2带料的导正定位装置本设计中采用自动送料,工作时采用自动送料机粗定位,冲孔工序采用导正钉找正;落料工序采用导正销进行精确定位,其导正孔为第一工序冲出的3孔。4.2.1导正销的作用通常情况情况下,我们进行连续模冲裁时,为了有效地保证内孔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将导正销放入已冲好的孔内,从而保证了内孔与与外缘的相对位置,同时也消弭了冲裁过程中的一部分误差。通常情况下,导向销和导向孔之间的间隙,并设计为。导向销的前端应在排水板的下平面,和的值范围为。薄的材料,需要一个大的价值,和厚料小,当以上,。设计取4.2.2导正销的固定图4.3 导正销的固定4.3带料的导向和托料装置在级进模设计中带料的导向、托料装置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经过冲孔、磁带后弯曲,凸壳变形的带钢厚度方向,会有不同的高度和弯曲的过程中,为了顺利送料,必须持有带已经形成,突出的弯曲部分离开模壁略高于模具工作表面的材料,可以是发送到下一站,定位和冲压。本设计采用的装置为两用销,该两用销兼顾着导料和托料的作用,结构如图4.4。托起高度一般应使条料最底部高出凹模表面,两用销中的弹簧选的弹簧。 图4.4带料的导向、托料装置4.4卸料装置的设计卸料装置设计是级进模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压条材料的作用,得到保证,还能防止冲压时不均匀物质运动时所产生的应力,确保及时、顺利冲放电后,更重要的是在每台冲床(尤其是小冲孔时受到的侧向力),正确引导和保护。卸料装置主要由卸料板、弹性元件、卸料螺杆和辅助导向部件组成。4.4.1排水板的安装形式卸料板从上模上悬吊在上模上。卸荷螺钉应对称分布,工作长度应严格一致。卸载设计中采用了外部螺纹类型:轴的长度为L,精度为,卸载通常用于普通级进模用更少的工作场所,如图4.5所示。图4.5排水板的安装形式4.4.2弹簧的选用根据上述所说,本套模具的卸料力为,8个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作为卸载弹性元件预选。每个弹簧的卸载力是,根据模具结构定下弹簧预压后高度为。可以得到冲裁模卸荷弹性元件的选择和计算。所以可得,以此条件从中预选弹簧,其,自由高度,弹簧刚度(1)校核弹性元件的预压力:根据公式求得。校核及格(2)校核弹性元件的全部压缩量:其中为弹性元件的预压量,为为凹模的工作行程,一般取对于冲头的修复模数,我们通常取,在这里取。查表的,计算得,故校核合格故选用的弹簧合格。4.5模架及组成零件级进模结构包括凹模座、凸模座以及导柱。导套。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之分成滑动导向、滚动导向。4.5.1模座模座是由上模座及下模座组成。通常上下模座功用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安装模具上的所有部件,上模座和压力机滑块连接,下模座和工作台连接,并且通过模座传递压力。本设计中,由于模具较大,没有适合的标准模架,故采用自制的工程模架,该种模架不能采用模柄的形式连接压力机,所以本设计采用压板的形式连接固定于压力机上。模具的基础上、下表面粗糙度,它可以保证平行度的前提下降低至。一般的材料,HT250,硅钢片模具,也可用于大型钢结构,用钢精密模具,。本设计的模座材料选用,在上、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4.5.2导轨和导套导向部件用于确保上模相对于下模的正确移动。为了产生大批量、高公差和长寿命的要求,它通常用作导向装置。模具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导套。导柱的标准结构有四种:普通导柱、小导柱、卸荷柱和压环固定导柱。本次设计采用的导柱为普通A型导柱,在GB2861.1-81中选取其尺寸,最后选取的导柱。导套的标准结构有四类:普通导套、小套、可卸导柱和压圈固定导套。普通A型导套在.6-81中选取其尺寸,最后,为的导柱,选择。导套间隙小于冲裁间隙。小冲裁间隙一般是基于5配合;间隙大的按配合。导向衬套安装要求:采用压模座安装孔处理材料的导套:钢,表面渗碳,淬火硬度。4.6连接与固定零件模具与固定件之间的连接零件主要有固定板、垫板、螺钉、销子等。其大半都是一些标准零件,还有少量的非标零件,标准件可以按照标准来选用,非标零件往往需要我们自己来设计。4.6.1固定板与垫板的选用模具或冲头在一定的相对位置压入固定位置,将其整个部分装入上模座或者下模座中。在模具设计中,经常使用固定板,它可分为圆形与矩形固定板,通常在小凸模或者凹模的定位中使用。一般情况下冲孔板的厚度为模具厚度的倍。5模零件加工工艺5.1冲裁凸模、凹模技术要求与加工特点冲裁是一个分离过程。凸模和凹模有锋利的边缘,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很小。加工工具具有以下特点:(1)冲床和模具材料工具钢。钢具有较好的韧性,强度更高,比高耐磨、和用。(2)主要取决于冲裁冲裁模的精度。一般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为之间(3)模具和冲头装配后应保证最小的合理间隙。(4)冲头的加工主要是形状加工,而模具的加工主要是孔系的加工。在凹模孔加工和直冲头加工中采用了切割方法。凹模和凸模的典型加工工艺如下:落料、锻造、退火、粗型加工、螺孔、销孔、丝孔加工、调质、磨削、上下、基准面到线切割。5.2成形凹模、凸模技术要求及加工特点成形凹模与凸模的主要差别是。成形凹模有圆角半径和曲面加工。它对于表面质量要求高。5.3多工位级进模的加工特点一般情况下多工位级进模用于一些比较少见的,高难度的小型零件的生产中,它包含有以下特点:(1)它的加工难点与关键部件是工作部件、插入件和三大板(凹模固定板、冲头固定板和卸料板)。难点表现在工件尺寸和精度、三大板材尺寸和定位精度等方面。(2)细小的凹模,加工的时候需要精加工。避免加工的时候发生变形。材料也应该选择好,通常选择一些高强度和高耐磨的材料,防止经常更换。加工时候尽量采用放点加工,这样加工的变形量比较小。精度也很高。总结通过此次设计,使我懂得很多,例如,模具的选择,设计等等。对于冲压模具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也使得了我四年知识积累没有白白浪费,真正的达到的学以致用的目的。毕业设计看起来很难,但是做起来就会发现所需要的东西基本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还增加了我的阅历及动手能力。增加是有限的,同时也是提高整体性的,正是由于这次毕业设计使我之前所学的知识得到一个应用到实际的机会,使我为以后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也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能如鱼得水。这次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是我最大的动力,让我懂得了专业知识,也对未来专业发展充满信心。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了落料方案、模具结构和主要部件。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确定了模型、定位方法、落料、冲孔等一些列方案,并通过CAD把之前一些列的设计想法绘制出来,得到了零件图、装配图。其中比较难的就是冲模的设计与标准件的确定问题。单单就计算来说,它不仅要求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功底,这样才能计算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其次就是在设计中由于我的经验不足,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决一些问题,使我可以慢慢地静下来去思考这些,当然中途也遇到过很多挫折,然而,憾和不足不会使我受挫,反而更能激起我的斗志,使我能更好的投入,这样也可以使我在以后工作生活中能够保持在一个高效的状态,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参考文献1 程红,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 高小康, 陈玉屏,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王鹏居,程红,手动冲压模具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4 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唐志宇,模具设计师指导M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圆形开口垫片-转子片的级进模的设计【冲压模具含9张CAD图-独家】.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727256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