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槽式瓷板幕墙工程技术规范45.doc_第1页
背槽式瓷板幕墙工程技术规范45.doc_第2页
背槽式瓷板幕墙工程技术规范45.doc_第3页
背槽式瓷板幕墙工程技术规范45.doc_第4页
背槽式瓷板幕墙工程技术规范4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背槽式瓷板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目 录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4 材料 4.1 一般规定 4.2 饰面瓷板 4.3安全复合层 4.4 金属材料 4.5 其他材料 5技术特点 5.1安全复合层 5.2专用锚固件 5.3完整的工艺体系 6 结构设计 6.1 一般规定 6.2荷载和作用 6.3幕墙材料力学性能 6.4瓷幕墙板厚度确定 6.5横梁设计 6.6立柱设计 6.7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 7 饰面瓷板及配件的交接验收 7.1 一般规定 7.2 饰面瓷板验收要求 7.3 饰面瓷板金属配件验收要求 8 工程验收8.1 一般规定 8.2 安装施工准备 8.3 安装基面施工 8.4 铝合金挂件安装 8.5 饰面瓷板安装 8.6 打胶 9 工程验收 9.1 一般规定 9.2 主控项目 9.3 一般项目 10 保养与维修 11背槽式干挂幕墙技术软件简介 12背槽式干挂幕墙技术软件应用例题 1、范围1.1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宜大于450m,设防烈度不宜大于8度的民用建筑背槽式幕墙外墙瓷板工程。1.2 背槽式幕墙外墙饰面瓷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施工的全过程应实行质量控制。1.3 背槽式幕墙外墙饰面瓷板工程的设计和安装施工应由具有幕墙资质的幕墙公司承担。1.4 背槽式幕墙外墙饰面瓷板工程的材料、设计、制作、安装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J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1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T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912碳素结构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条; GB/T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3077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3094冷拔无缝异型钢管; GB/T3098.6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15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母; GB/T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及钢带;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 GB/T4100.1-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部分(吸水率E0.5%); GB/T4171高耐候结构钢; GB/T4172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GB/T4226不锈钢冷加工钢棒 GB/T4232冷顶锻用不锈钢;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 GB/T4239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钢带; GB/T5237.1-5237.5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9966.7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第7部分:检测板材挂件组合单 元挂装强度试验方法; GB/T14683 硅酮建筑密封胶; 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要求; DJ/XXX-XXX建筑背槽抗拉拔、抗剪性能试验方法;(注:企业标准) 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133-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Q/XXX-XXXX背槽式单元挂贴外墙饰面瓷板。(注:企业标准)3、术语饰面瓷板:指建筑内、外墙上使用的平均吸水率E0.1%的陶瓷饰面砖。背槽式:指采用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北京清石创新幕墙技术有限公司具有专利的锚固连接方式。包括安全复合层及铝合金背槽锚固件。4、材料 4.1 一般规定4.1.1 背槽式幕墙外墙饰面瓷板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同时应有出厂合格证。4.1.2 背槽式幕墙外墙饰面瓷板所选用材料的物理化学及耐候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4.1.3 硅酮耐候密封胶必须有与所接触材料的相容性试验报告。 4.2 饰面瓷板 按企业标准背槽式单元挂贴外墙饰面瓷板产品标准(Q/XXXX-XXXX) 的规定。 4.2.1 饰面瓷板尺寸的允许偏差见表1。表1项 目标准(%)测试方法长度和宽度0.4GB/T3810.2厚度5.0GB/T3810.2边直度0.2GB/T3810.2直角度0.2GB/T3810.2表面平整度0.2GB/T3810.2 4.2.2 饰面瓷板的理化性能见表2。表2项 目标准测试方法吸水率(%)平均值E0.1, 单块值E0.1GB/T3810.3破坏强度(N)平均值1300GB/T3810.4断裂模数(MPa)平均值35,单块值32GB/T3810.4饰面瓷板与背槽件连接破坏拉拔力(KN)1.75GB/T9966.7抗热震性10次,无裂纹GB/T3810.9抗冻性无裂纹和剥落GB/T3810.12抛光饰面瓷板光泽度不低于55oGB/T13891耐磨性无釉饰面瓷板UA级GB/T3810.13耐污染性耐污染试验后3级GB/T3810.14 4.3安全复合层安全复合层由0.6mm高强纤维布加阻燃聚酯树脂复合而成,安全复合层与瓷板应有很好的粘结性,耐火性能应达到B1级要求。安全复合层的线膨胀系数应为:0.60.8105/左右,与瓷板的线膨胀系数(0.60.8105/)保持一致。高强纤维布及阻燃聚酯树脂材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标准。4.4 金属材料 4.4.1 铝合金背槽锚固件背槽式幕墙外墙饰面瓷板工程专用锚固件,采用铝合金T6063,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1)中高精级的规定,铝合金应进行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处理后厚度和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25237.5)的有关规定。 4.4.2 铝合金挂件 背槽式幕墙外墙饰面瓷板工程使用的铝合金挂件应采用T6063铝合金,并需经淬火加人工时效处理的型材制作。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1)中高精级的规定,铝合金应进行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处理后厚度和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25237.5)的有关规定。铝合金挂件的厚度不应小于4mm。 4.4.3 钢材1) 背槽式幕墙外墙饰面瓷板工程采用的钢材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GB/T700碳素结构钢;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3077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91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GB/T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GB/T6728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GB/T3094冷拔无缝异型钢管;GB/T4171高耐候结构图GB/T4172焊接结构用耐候钢。2) 钢材主要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国家标准的规定: GB/T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4.4.4 不锈钢 1) 背槽式干挂外墙饰面瓷板使用的不锈钢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其技 术要求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 GB/T1220不锈钢棒 GB/T4226不锈钢冷加工钢棒 GB/T4239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带钢;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 GB/T4232冷顶锻用不锈钢丝; GB/T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2) 不锈钢材主要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4.3.3条第2款的规定。 4.4.5 钢构件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的有关规定外,其壁厚不得小于3.5mm,强度为按实际工程验算,表面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 4.5 其他材料 4.5.1 化学锚栓 化学锚栓是由化学药剂(树脂锚固剂)与金属杆体组成。拉拔力大、抗震动、抗疲劳、耐老化、承载快、安装简便、成本低,是与混凝土墙体基面常用的连接方式。化学锚栓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产品说明使用。树脂锚固剂的性能见表4、表5。表4项 目技术指标抗压强度(MPa)60粘结强度(MPa)对混凝土7,对普通圆钢11,对罗纹16震动疲劳800万次适用环境温度(oC)-3060等待时间10min(20oC)承载时间30min(20oC)储存期低于20oC避光保存,不小于12个月表5钢筋直径(mm)孔径(mm)孔深(mm)拉拔力(KN)121618035 4.5.2 密封材料 饰面瓷板应采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的规定,见表6。表6项 目性能表干时间11.5hr流淌性1.0min初期固化时间(25oC)4day完全固化时间(相对湿度50%,温度252oC)714day邵氏硬度1525极限拉伸强度1.79MPa断裂延伸率300%施工温度548oC污染性无污染固化后的变化承受能力&50%出厂有效期912个月 5、技术特点5.1安全复合层 在瓷板的背面复合一层0.6mm厚高强度的纤维安全增强层,克服了瓷板脆性、易破碎的缺点,增加了瓷板的强度和安全性;实验表明:在同种条件下,受拉面加复合层的石材的抗弯强度约为不加复合层的石材的抗弯强度的5倍左右。受压面加复合层的石材的抗弯强度比不加复合层的石材的抗弯强度稍有提高。加复合层的石材在石材破坏后,复合层仍有一定的强度。5.2专用锚固件 在瓷板背面铣锚固槽并嵌入专用的背槽式锚固件,锚固件与瓷板采用机械和化学胶粘相结合的锚固方式,锚固方式合理,锚固时不产生集中应力;锚固所需的瓷板构造厚度薄(6mm);锚固件与瓷板接触面大,锚固点的承载力大,各项强度离散性小,可靠性高。5.3完整的工艺体系与传统的瓷板干挂安装工艺相比,背槽式陶瓷干挂、幕墙技术根据瓷板的特点、结合不同的建筑基体、不同的技术条件、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不同的经济承受能力,依据严谨的设计与结构计算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完整、实用的技术体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方便的进行选用。6、结构设计6.1一般规定6.1.1板幕墙应按围护结构进行设计。幕墙的主要构件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幕墙在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时,不应考虑分担主体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和作用,只应考虑承受直接施加于其上的荷载与作用。6.1.2幕墙及其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幕墙构架立柱的连接金属角码与其他连接件应采用螺栓连接,螺栓垫板应有防滑措施。6.1.3抗震设计要求的幕墙,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经修理后幕墙应仍可使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幕墙骨架不得脱落。6.1.4幕墙构件的设计,在重力荷载、设计风荷载、设防烈度地震作用、温度作用和主体结构变形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6.1.5干挂瓷板幕墙的拼缝最小宽度应符合表1规定。表1 干挂瓷板幕墙拼缝的最小宽度(mm)设防类别拼缝的最小宽度非抗震设防4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68度86.1.6 干挂瓷板幕墙宜采用钢架作安装基面,钢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满足挂件连接要求;2) 钢架应作防锈镀膜处理,防锈镀膜处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 钢架及钢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连接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的有关规定。6.1.7用作安装基面的砌体尚未施工时,可在瓷板挂件的锚固位置加设钢筋混凝土梁、柱。加设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柱)截面尺寸、配筋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按支承瓷板传递的荷载计算确定;2)梁(柱)截面尺寸沿墙面方向不宜小于200mm,沿墙厚方向不宜小于140mm;3)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4)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12,箍筋直径不得小于6mm、间距不得大于200mm。6.1.8当用作安装基面的砌体已施工且砌块强度等级不小于MU7.5、砌块空心率不大于15%、砂浆强度等级不小于M5时,可在砌体内外侧加设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强层。加设的加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丝网可采用规格为1.5、孔目15mm15mm的钢丝网;2) 钢丝网片搭接或搭入相邻墙体不宜小于200mm,并作可靠连接;3) 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厚度不应小于25mm;4) 当固定挂件的穿墙螺栓间距大于600mm时,应加设螺栓连接墙体两侧的钢丝网。6.1.9 幕墙构件应采用弹性方法计算内力与位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力或承载力 sf 或 SR2)位移或挠度 uu式中 s荷载或作用产生的截面最大应力设计值; f 材料强度设计值; S荷载或作用产生的截面内力设计值; R构件截面承载力设计值; u由荷载或作用标准值产生的位移或挠度; u位移或挠度允许值。6.1.10 荷载或作用的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进行幕墙构件、连接件和预埋件承载力计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gG:1.2风荷载分项系数 gW:1.4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gE:1.3温度作用分项系数 gT:1.22) 进行位移和挠度计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gG:1.0风荷载分项系数 gW:1.0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gE:1.0温度作用分项系数 gT:1.06.1.11当两个及以上的可变荷载或作用(风荷载、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效应参加组合时,第一个可变荷载或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按1.0采用;第二个可变荷载或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可按0.6采用;第三个可变荷载或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可按0.2采用。6.1.12结构设计时,应根据构件受力特点、荷载或作用的情况和产生的应力(内力)作用的方向,选用最不利的组合。荷载和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应按下式采用: gGSG+gWyWSW+gEyESE+gTyTST 式中 SG重力荷载作为永久荷载产生的效应; SW、SE、ST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作为可变荷载和作用产生的效应。按不同的组合情况,三者可分别作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可变荷载和作用产生的效应; gG、gW、gE、gT各效应的分项系数; yW、yE、yT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和温度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 6.1.13 行位移、变形和挠度计算时,均应采用荷载或作用的标准值并按下列方式进行组合: u=uGk u=uGk+ uWk或u=uWk u=uGk+ uWk+0.6uEk或u=uWk+0.6uEk 式中 u组合后的构件位移或变形; uGk、uWk、uEk分别为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 的位移或变形。6.1.14 构件在两个方向均产生挠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方向的挠度uX、uY,,uX和uY均不应超过挠度允许值u: uXu uYu6.2、荷载和作用6.2.1 幕墙材料的自重标准值应按下列数值采用: 矿棉、玻璃棉、岩棉0.51.0kN/m3 钢材 78.5kN/m3瓷板 25.5kN/m3 铝合金 28.0kN/m36.2.2幕墙用板材单位面积重力标准值如下: 瓷板: 10mm15mm厚 255N/m2380 N/m2 6.2.3作用于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小于1.0kN/m2; wk=bgzmzmswo 式中 wk作用于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bgz阵风系数,可取2.25; ms风荷载体型系数。竖直幕墙外表面可按1.5采用,斜幕墙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的规定采用。当建筑物进行了风洞试验时,幕墙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根据风洞试验结果确定; m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的规定采用; wo基本风压(kN/m2),应根据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的规定采用;6.2.4幕墙进行温度作用效应计算时,所采用的幕墙年温度变化值DT可取80oC。6.2.5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qEk= bEamaxG/A 式中 qEk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m2); G 幕墙构件(包括板材和框架)的重量(kN); A 幕墙构件的面积(m2); a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6度抗震设计时可取0.04;7度抗 震设计时可取0.08;8度抗震设计时可取0.16; bE 动力放大系数,可取5.0。6.2.6 平行于幕墙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pEk= bEamaxG 式中 pEk 平行于幕墙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 G 幕墙构件(包括板材和框架)的重量(kN); a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E 动力放大系数,可取5.0。6.2.7幕墙的主要受力构件(横梁和立柱)及连接件、锚固件所承受的地震作用,应包括由幕墙面板传来的地震作用和由于横梁、立柱自重产生的地震作用。6.3、幕墙材料力学性能6.3.1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1采用。表1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MPa)合金状态合 金壁厚(mm)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强度fta抗剪强度fva6063T5所有85.549.6T6所有140.081.26063AT510124.472.210116.667.6T610147.785.710140.081.26061T4所有85.549.6T6所有190.5110.56.3.2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采用。表2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MPa)钢材抗拉、抗压、抗弯强度fts抗剪强度fvs端面承压强度fcsQ235钢,棒材直径小于40mmt20mm板,型材厚度小于15mm215125320Q345钢,直径或厚度小于16mm3151854456.3.3瓷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应依据其弯曲强度试验的弯曲强度平均值fgm决定,抗弯强度设计值、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g1=fgm/2.15 fg2=fgm/4.30 式中 fg1瓷板抗弯强度设计值(MPa); fg2瓷板抗剪强度设计值(MPa); fgm瓷板弯曲强度平均值(MPa); 弯曲强度试验中任一试件的弯曲强度试验值低于35MPa时,该批瓷板不得用于幕墙。 6.3.4钢结构连接强度设计值应按金属与陶瓷幕墙工程技术规范附录A的规定采用。6.3.5幕墙材料的弹性模量可按表3采用。表3 材料的弹性模量(MPa)材料E铝合金型材0.7105钢,不锈钢2.1105瓷板0.81056.3.6幕墙材料的泊松比应按表4采用。表4 材料的泊松比材料V钢,不锈钢0.30铝合金0.33瓷板0.1256.3.7幕墙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应按表5采用。表5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1/oC)材料a混凝土1.010-5钢 材1.210-5铝合金2.3510-5瓷板0.810-56.4、瓷幕墙板厚度确定6.4.1幕墙瓷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根据试验确定幕墙瓷板的抗弯强度平均值为:幕墙瓷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为:6.4.2幕墙瓷板厚度计算:采用四点固定瓷板,其瓷板的厚度计算如下:式中:WK为各种荷载作用产生的板中最大弯曲应力标准值(Mpa),此处取WK各种荷载和作用组合产生的设计值(Mpa)m板的弯曲系数t板的厚度(mm),根据计算确定四点支承板的计算长边边长(mm),工程所用瓷板的弯曲强度设计值(Mpa)6.5、横梁设计6.5.1横梁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翼缘的宽厚比应符合下列规定截面自由挑出部分 b/t15截面封闭部分 b/t302) 当跨度不大于1.2m时,铝合金型材横梁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厚度不应小于2.5mm;当横梁跨度大于1.2m时,其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厚度不应小于3mm,有螺钉连接的部分截面厚度不应小于螺钉公称直径。钢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厚度不应小于3.5mm。6.5.2横梁的荷载应根据板材在横梁上的支承状况确定,并应计算横梁承受的弯矩和剪力。6.5.3幕墙的横梁截面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Mx/VWx+My/VWyf 式中 Mx横梁绕x曲(幕墙平面内方向)的弯矩设计值(Nmm); My横梁绕y轴(垂直于幕墙平面方向)的弯矩设计值(Nmm); Wx横梁截面绕x轴(幕墙平面内方向)的净截面弹性抵抗矩 (mm3); Wy横梁截面绕y轴(垂直于幕墙平面方向)的净截面弹性抵抗 矩(mm3); v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可取1.05; f 型材抗弯强度设计值(MPa)。6.5.4横梁截面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1.5Vh/Awhf 1.5Vy/Awyf 式中Vh横梁水平方向的剪力设计值(N); Vy横梁竖直方向的剪力设计值(N); Awh横梁截面水平方向腹板截面面积(mm2); Awy横梁截面竖直方向腹板截面面积(mm2); f 型材抗剪强度设计值。6.5.5横梁的挠度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跨度不大于7.5m的横梁;a) 铝型材:ul/180 u20mmb) 钢型材:ul/300 u15mm2) 当跨度大于7.5m的钢横梁; ul/500式中 u横梁的挠度(mm); l横梁的跨度(mm)。6.5.6横梁应通过角码、螺钉或螺栓与立柱连接,角码应能承受横梁的剪力。螺钉直径不得小于4mm,每处连接螺钉数量不应少于3个,螺栓不应少于2个。横梁与立柱之间应有一定的相对位移能力。6.6、立柱设计6.6.1立柱截面的主要受力部分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铝合金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厚度不应小于3mm,采用螺纹受力连接时螺纹连接部位截面的厚度不应小于螺钉的公称直径;2) 钢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厚度不应小于3.5mm;3) 偏心受压的立柱,截面宽厚比应符合本规范第5.6.1条的规定。6.6.2上下立柱之间应有不小于15mm的缝隙,并应采用芯柱连结。芯柱总长度不应小于400mm。芯柱与立柱紧密接触。芯柱与下柱之间应采用不锈钢螺栓固定。6.6.3立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可每层设一个支承点,也可设两个支承点;在实体墙面上,支承点可加密。6.6.4每层设一个支承点时,立柱应按简支单跨梁或铰接多跨梁计算;每层设两个支承点时,立柱应按双跨梁或双支点铰接多跨梁计算。6.6.5立柱上端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宜设计成偏心受拉构件,其轴力应考虑幕墙板材、横梁以及立柱的重力荷载值。6.6.6偏心受拉的幕墙立柱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N/A0+M/VWf 式中 N立柱轴力设计值(N); M立柱弯矩设计值(Nmm); A0立柱的净截面面积(mm2) W在弯矩作用方向的净截面弹性抵抗矩(mm3) v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可取1.05; f 型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Pa)。6.6.7偏心受压的幕墙立柱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N/j1A0+M/gWf 式中 N立柱的压力设计值(N); M立柱的弯矩设计值(Nmm); A0立柱的净截面面积(mm2) W在弯矩作用方向的净截面弹性抵抗矩(mm3); g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可取为1.05; f型材抗弯强度设计值(MPa)。 j1轴心受压柱的稳定系数,应按表6查取。表6 轴心受压柱的稳定系数(j1)l钢型材铝合金型材Q235钢Q345钢6063-T56061-T46063-T66063A-T56063A-T66061-T6200.970.960.980.960.92400.900.880.880.840.80600.810.730.810.750.71800.690.580.700.580.48900.620.500.630.480.401000.560.430.560.380.321100.490.370.490.340.261200.440.320.410.300.221400.350.250.290.220.166.6.8偏心受压的幕墙立柱,其长细比可按下式计算: l=L/i 式中 l立柱长细比; L构件侧向支承点之间的距离(mm); i截面回转半径(mm)。 立柱长细比不应大于150。6.6.9立柱由风荷载标准值和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挠度u应按规定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跨度不大于7.5m的立柱:a) 铝合金型材:ul/180 u20mmb) 钢型材: ul/300 u15mm2) 当跨度大于7.5m的钢立柱; ul/500式中 u挠度: l支承点间的距离(mm)。6.6.10立柱应采用螺栓与角码连接,并再通过角码与预埋件或钢构件连接。螺栓直径不应小于10mm,连接螺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进行承载力计算。立柱与角码采用不同金属材料时应采用绝缘垫片分隔。6.7、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6.7.1连接件应进行承载力计算。受力的铆钉或螺栓,每处不得少于2个。6.7.2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强度应大于连接件本身承载力设计值。6.7.3与连接件直接相连接的主体结构件,其承载力应大于连接件承载力;与幕墙立柱相连的主体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6.7.4连接件的螺栓、焊缝强度和局部承压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的有关规定。6.7.5当立柱与主体结构间留有较大间距时,可在幕墙与主体结构之间设置过渡钢桁架或钢伸臂,钢桁架或钢伸臂与主体结构应可靠连接,幕墙与钢桁架或钢伸臂也应可靠连接。6.7.6铝合金立柱与钢桁架连接,应计入温度变化时两者变形差异产生的影响。6.7.7幕墙构件与钢结构的连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的规定进行设计。6.7.8幕墙立柱与混凝土结构宜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预埋件的位置应准确。6.7.9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7 饰面瓷板及配件的交接验收 7.1 一般规定 7.1.1 饰面瓷板工程在制作前,应对建筑物的饰面瓷板分布构图进行核对,并应对已建的建筑物进行复测。按实测结果调整饰面瓷板分布图中的尺寸偏差。 7.1.2 饰面瓷板和配件应保证加工精度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的规定划分检验批进行现场交接验收。 7.2 饰面瓷板验收要求 7.2.1 饰面瓷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 饰面瓷板应无开裂,正面无缺角、爆边。2) 饰面瓷板的长度、宽度、厚度、直角度、边直度、表面平整度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企业标准背槽式单元挂贴饰面瓷板产品标准(Q/XXXXX-XXXX)(注:企业标准)的规定。3) 饰面瓷板的编号应同瓷板分布图的设计一致,不得同加工造成混乱。4) 饰面瓷板出厂时,应附有合格证。 7.2.2 饰面瓷板背槽孔的验收要求: 饰面瓷板背槽孔的精度应符合背槽连接的技术要求,背槽件安装在饰面瓷板背槽中应保证无应力锚固,背槽件与饰面瓷板的抗拉拔力应符合荷载计算要求。对每一个背槽孔应逐个检查验收。 7.3 饰面瓷板金属配件验收要求 7.3.1 饰面瓷板的金属配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GB/T1184)的规定。 7.3.2 对于进场的饰面瓷板配件按同期同厂、同类产品为一检验批,每批随机抽取3%,且不可少于5件。如经检测不合格,可再随机抽取6%,仍为不合格,即该批材料判定为不合格。 7.3.3 配件出厂时,应附有合格证书。8 安装施工 8.1 一般规定 8.1.1 安装饰面瓷板应在主体工程验收后进行。 8.1.2 饰面瓷板及配件和其它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8.1.3 饰面瓷板的安装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进度计划;2) 搬运、起重方法;3) 测量方法;4) 安装方法;5) 安装顺序;6) 检查验收;7) 安全措施。 8.2 安装施工准备 8.2.1 会审图纸(饰面瓷板分布图和节点大样图)。 8.2.2 搬运、吊装饰面瓷板时不得碰撞、破坏和污染饰面瓷板。 8.2.3 饰面瓷板储存时应按照安装顺序排列放置,放置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在室外储存饰面瓷板和其他材料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8.2.4 配件和饰面瓷板安装前应检查制造合格证,不合格的不得安装。 8.2.5 饰面瓷板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件应牢固,位置准确,预埋件的位置误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复查。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预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预埋件位置差不应大于20mm。 8.3 安装基面施工 8.3.1 饰面瓷板工程立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轴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2mm,左右偏差不应大于3mm;2) 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mm,相邻两根立柱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 8.3.2 饰面瓷板工程横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将横梁两端的连接件及垫片安装在立柱的预定位置,并应安装牢固,其接缝应严密;2) 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mm。同层标高偏差:当一幅墙面宽度小于或等于35m时,不应大于5mm;当一幅墙面宽度大于35m,不应大于7mm。 8.3.3 钢架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构件长度3用钢尺检查焊接H型钢截面高度接合部位2其他部位3焊接H型钢截面宽度3挂接铝合金挂件用的L型钢截面高度1构件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3挂件两组安装孔距3同组螺栓相邻两孔距1任意两孔距1.5构件挠曲矢高L/1000,且不大于10用拉线及钢尺 8.4 铝合金挂件安装 8.4.1 挂件连接应牢固可靠。 8.4.2 铝合金挂件位置调节适当,并应能保证饰面瓷板连接固定位置准 确。 8.4.3 铝合金挂件与钢材接触面应加设橡胶或塑胶隔离层。 8.5 饰面瓷板安装 8.5.1 当设计对建筑物外墙有防水要求时,安装前应修补施工过程中损坏的外墙防水层。 8.5.2 饰面瓷板孔内及铝合金挂件表面的灰粉应清理干净。 8.5.3 背槽锚固件在饰面瓷板背面安装好后,应保证在饰面瓷板中无应力。 8.5.4 饰面瓷板上铝合金挂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8.5.5 饰面瓷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竖缝及饰面垂直度安装高度(H)(m)10经纬仪H3030H6015609025饰面平面度2.52m靠尺、钢板尺2m靠尺、钢板尺2m靠尺、钢板尺卡尺竖缝直线度2.5横缝直线度2.5缝宽度(与设计值比较)2两相邻饰面瓷板之间接缝高低差1.0深度尺 8.6 打胶 8.6.1 饰面瓷板幕墙完成后,在缝隙处打胶之前,应用美纹纸贴在饰面瓷板的四周,以防打胶时污染饰面瓷板表面。 8.6.2 在缝隙中填充泡沫棒(泡沫棒的直径比实际留缝尺寸大12mm),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填缝,然后剥去美纹纸。 8.6.3 施工过程中饰面瓷板表面应及时清理,保持板面清洁。9 工程验收 9.1 一般规定 9.1.1 背槽式幕墙外墙饰面瓷板工程批质量验收可按表13填写。表13序 号Q/XXXX-XXXX的规定(注:企业标准)主控项目1饰面瓷板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时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2饰面瓷板孔的数量、深度、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3饰面瓷板工程主体结构上的预埋件和后置埋件的位置、数量及后置埋件的拉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饰面瓷板工程的金属框架立柱与结构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连接件与金属框架的连接、连接件与饰面瓷板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5金属框架与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6饰面瓷板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结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7饰面瓷板工程的防火、保温、防潮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应密实,均匀,厚度一致。8各种结构变形缝、墙角的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9饰面瓷板工程的板缝注胶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板缝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10饰面瓷板工程应无渗漏。一般项目1饰面瓷板表面平整、洁净、无污染、缺损和裂缝,颜色和花纹应协调一致,无明显色差。2饰面瓷板接缝应横平竖直、宽窄均匀;阴阳角饰面瓷板压向应正确,板边合缝应顺直;面板上洞口、槽边应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3饰面瓷板工程的密封胶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宽窄均匀、光滑顺直。4饰面瓷板上的滴水线、流水坡向应正确、顺直。5项次项目(饰面瓷板安装)允许偏差(mm)光面毛面1饰面垂直度饰面高度30m1030m饰面高度60m1560m90m252饰面水平度33饰面表面平整度234板立面垂直度35板材上沿水平度26相邻板材板角错位17阳角方正248接缝直线度349接缝高低差1-10接缝宽度1- 9.1.2 饰面瓷板工程验收前应将其表面擦拭干净。 9.1.3 饰面瓷板工程的检验批应按GB50210-2001的规定执行。 9.2 主控项目 9.2.1 饰面瓷板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9.2.2 饰面瓷板孔的数量、深度、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或施工记录。 9.2.3 饰面瓷板工程主体结构上的预埋件和后置埋件的位置、数量和后置埋件的拉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拉拔力检测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2.4 饰面瓷板工程的金属框架立柱与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连接件与金属框架的连接、连接件与饰面瓷板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车固。 检查方法:手扳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2.5 金属框架与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来。 检查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的记录。 9.2.6 饰面瓷板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结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9.2.7 饰面瓷板工程的防火、保温、防潮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应密买、均匀、厚度一致。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2.8 各种结构变形缝、墙角的连接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的记录和施工记录。 9.2.9 饰面瓷板工程的板缝注胶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板缝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木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9.2.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