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强化练习题解析_第1页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强化练习题解析_第2页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强化练习题解析_第3页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强化练习题解析_第4页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强化练习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必修人教新课标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强化练习 一、选择题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水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答案D解析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可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转化为CO2和水排出体外。B和C所述生理过程均在细胞内完成,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不属于内环境中完成的化学反应。2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O2是直接从()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B周围的水中得到C组织液中得到 D血浆中得到答案C解析表皮细胞直接与组织液接触,可从组织液中直接获得O2。3脂类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组织液A BC D答案D解析脂类物质经组织液进入上皮细胞,然后被小肠绒毛毛细淋巴管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再进入组织液。4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胆汁胰液血浆淋巴原尿脑脊液组织液核液细胞内液胃液A BC DX k b 1 . c o m答案A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胆汁、胰液、原尿既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5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内环境是()A血液和组织液 B组织液和淋巴C淋巴和血液 D血浆答案D解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直接生活在血液中,而不是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6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X k b 1 . c o m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答案C解析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称为体液,而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7高等动物细胞获得的O2,由体外到细胞内的途径是()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A B新课标第一网C D答案D解析进入高等动物细胞的O2,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内环境而进入细胞内。8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淋巴和组织液A Bw w w .x k b 1.c o mC D新课标第一网答案C解析根据内环境定义,毛细血管壁细胞外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9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AO2、CO2、乳酸新 课 标 第 一 网B乳酸、CO2、O2CCO2、O2、乳酸DCO2、乳酸、O2答案B解析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收缩需要大量的能量,该能量供应主要靠肌细胞的有氧呼吸,由于有氧呼吸加强,因而需要大量的O2和产生大量的CO2,故肌细胞中O2浓度逐渐降低,CO2浓度逐渐升高。因此,曲线Q是CO2变化曲线,曲线R是O2变化曲线在剧烈运动时单靠有氧呼吸供能还不能满足肌细胞的能量需求,肌细胞还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以弥补能量不足,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在肌细胞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逐渐增大(P曲线)。10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红蛋白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A BC D答案B解析血红蛋白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其余为细胞外液成分即内环境组成部分。11(2010滨州)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不相符的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BT细胞浓度HIV浓度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答案C解析通过题图可知,随着X的增加,Y值逐渐减少;“前者随后者的变化”即后者为X轴,前者为Y轴。饮水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减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HIV浓度增加,会直接破坏T细胞,所以T细胞浓度就会下降;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的浓度也会升高,用以降低血糖浓度到正常值;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就会下降。12(2010烟台)二氧化碳是调节人体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下面列举了因动脉血中CO2含量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其中不正确的是()A形成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B呼吸中枢的活动加强C呼吸运动(肺换气)加深加快D血液中的CO2被迅速排净答案D解析CO2是调节呼吸的一种有效生理刺激,使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运动加深加快,但只能降低血液中的CO2的浓度,而不能被迅速排净。13(2009潍坊)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x k b 1 . c o mA BC D答案C解析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新|课|标|第|一|网14(2009日照)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食物中的淀粉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答案C解析C项正确,而A、B二项都是在细胞内产生,而D项不在内环境也不在细胞内。二、非选择题15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表示_;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表示组织间隙的_。(2)以上、合称_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则对新陈代谢起着_作用。答案(1)细胞内液淋巴血浆组织液(2)细胞外内环境(3)内环境调节解析考查内环境的概念,明确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回答。16下图为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示意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胃肠道的水分通过_方式进入内环境。(2)内环境的水分通过_的形式进入胃肠道内。(3)内环境的水分通过_作用成为_的主要成分,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又通过_作用进入内环境。(4)内环境的水分通过皮肤的_结构排出体外。(5)若内环境的水分升高,细胞内液的水分_。答案(1)渗透(2)消化液(3)滤过原尿重吸收(4)汗腺(5)外渗解析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约占人体的60%9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于水才能被运输。胃、肠等消化道中的水分是通过渗透(自由扩散)的方式被吸收到血浆中进入内环境的。细胞从内环境获得水分,这些水分参与了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其中也包括各种消化腺上皮细胞用来合成消化液,然后又分泌到胃肠道内用于消化食物。血液流过肾小球时,把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滤过作用成为原尿的主要成分。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又把大部分的水分通过重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体外。17下图表示肝组织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a、b、c合称为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2)c的具体内环境是_。(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共穿过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_。(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原因是图中标号内存在着_物质。答案(1)2/3细胞外液无机盐、蛋白质(2)组织液和血浆(3)edcfg6g组织细胞w w w .x k b 1.c o m(4)不会d缓冲解析某一具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要具体分析,如血液中血细胞周围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血液中红细胞携带的O2位于血红蛋白上,因此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所经过的途径: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组织细胞,其中要穿过的膜结构有红细胞膜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两层、组织细胞膜一层和其中的线粒体膜两层,共六层膜。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范围很小,原因是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对,如H2 CO3/NaHCO3,NaH2 PO4/Na2HPO4等,因此即使一个人喝入大量的食醋,也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18对验证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做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2)在四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抗凝剂),然后将等量的正常人的新鲜血液注入1号和3号试管中,注意边加边搅拌,再向2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加入量与血液量相等。(3)分别从1号和2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加入量相等,搅拌均匀,再各取少量液体测定pH。与上一次测定值比较,1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1,2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2,比较这两个变化量pH1_pH2,并说明原因:_。(4)从3号试管和4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乳酸,搅拌均匀,测定它们的pH,与刚才测定值比较,3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3,4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4,比较这两个变化量:pH3_pH4,并说明原因:_。(5)结论:_。答案(3)血液中碳酸和碳酸钠发生反应,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