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教材分析人类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邮政通信等。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各种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因此,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编写,就是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进行要点的讲授。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了“南昆铁路建设”等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材内容较少,且欠缺深入的分析和具体的实例,单纯的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交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化。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港口和航空港的基本情况也要以读图活动等形式进行补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网及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港口和航空港。3.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对区域的影响。【教学难点】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课前准备PowerPoint教学课件学生课堂配套学案考试地图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各种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交通运输这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讲授新课】知识要点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教师设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何优缺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表5.1,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完成以下表格归纳:【教师引导】我们在选用何种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交通运输方式的那些基本特征?【实例探讨】让学生结合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思考下列情况下,最合理的交通工具。【学生活动】讨论,并得出答案:飞机,因为路程较远,而且时间紧迫;铁路,铁路运量大,价格相对便宜,适宜大宗笨重的煤炭,且有大秦铁路运煤专线。汽车,蔬菜是生鲜食品,要求交通的灵活性;内河航运,两城市均是长江沿线城市,从运费和距离等来考虑为适合的方式。【规律点拨】运输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运费、运速、运量、灵活性等。【习题巩固】完成配套练习题,巩固本部分知识。知识要点2: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师生互动】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得出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网络化、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图一:高速铁路图二:巨型油轮图三:集装箱码头 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各种形式和层次的交通形成了单一和综合的交通网络。【知识拓展】利用考试地图册,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掌握中国和世界主要的交通网络:1.中国的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网络;2.两条亚欧大陆桥;3.世界主要港口和航海线;4.中国和世界主要航空线和航空港。【学生活动】在学案中国简图上填写以下内容,落实和巩固知识:(1)在中国铁路网络图上找出我国铁路的“三横”和“五纵”,明确其主要枢纽城市的地理位置。东西向(三横):京包包兰、陇海兰新、沪杭浙赣湘黔贵昆;南北向(五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宝成成昆线。(2)明确山西煤炭外运的三条主要干线:大同线、神黄线、焦兖日线。【习题巩固】完成配套练习题,巩固本部分知识。【课堂小结】利用板书系统进行扼要总结: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特点比较2.方式选择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1.趋势:网络化、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2.各种交通运输网络第二课时【导入新课】 交通线路的建设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条件等。下面我们以南昆铁路的建设为例进行探讨。【讲授新课】知识要点3: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案例分析】南昆铁路的建设南昆铁路是1997年我国在西南地区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是对南昆铁路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1.自然因素分析:南昆铁路经过的地区,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这种条件下修铁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南昆铁路是我国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之一。结论:地形地质因素成为南昆铁路修建的最大限制性因素,而科学技术为铁路的建设提供了保证。2.人文因素分析南昆铁路途经19个县(市),全长898.6千米,吸引范围共计29个县(市),人口约0.2亿,其中包括七十多个少数民族。这里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南昆铁路把资源丰富但无出海口的西南内陆,同有绵长海岸、便捷通道的华南地区联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南昆铁路的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这条铁路的选线,对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以及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结论:铁路的建设在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以及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规律点拨】从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得到分析影响交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拓展案例】京九铁路的建设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案例2港珠澳大桥】:学生自行分析影响港珠澳大桥修建的因素以及港珠澳大桥修建的意义【实践应用与练习巩固】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格尔木一拉萨段的通车运营是举国关注的大事。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建设青藏铁路要克服的世界性三大难题是:_。2.青藏铁路的修建成功,说明现代影响铁路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_和_因素。3.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是()促进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大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经济腹地加快塔里木盆地油气的开发和输出体现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A.B.C.D.4.一般来说,高原和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是()铁路对坡度的限制性比公路对坡度的限制大铁路路线较平直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地区公路选线和建设比较灵活方便铁路的效益远不如公路的效益大A.BC.D5.关于“青藏铁路”的规划与建设表明()(双选)A.西藏至今无铁路,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考虑要填补地区空白B.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C.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路中的自然障碍D.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青藏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6.2006年1月10月西藏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1.8,造成游客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出入境政策的放宽B.西藏环境承载力的提高C.西藏旅游点的增多D.青藏铁路通车运营的影响【学生活动】完成巩固练习。参考答案:1.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区、生态环境脆弱2.社会经济、技术3.D;4.B;5.CD6.D。【补充探究】材料:2014年12月26日,全程856公里,连接粤桂黔三省的高铁客运专线干线贵广高铁,以及全长约574公里、连接两广省会城市的“南广铁路”,双双正式开通。读图,完成1-2题。1.限制贵广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经济因素 C.气候因素 D.技术因素2.贵广高铁的修建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 )双选A.高速化 B. 大型化 C.网络化 D.专业化答案:A;AD【课堂小结】利用板书系统进行扼要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同学们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我们还了解到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当前来看,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技术则提供了保证,自然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作业布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探究增城交通的发展情况,分析交通发展对增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可结合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小论文的提交。) 教学反思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利用了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图表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1886:2025 EN Drilling and foundation machinery - Soil or soil and rock mixture drilling and foundation machines - Commercial specifications
- 证券投资顾问述职报告
- 2026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牡丹区胡集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文山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物业工程维修培训
- 小米配件产品培训
- 房产中介个人年终总结
-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搅拌桩机使用说明书
- LY/T 1063-2008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
- GB/T 4852-2002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滚球法)
- 2023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和答案详解(word版本)
- GMP质量体系状态标志、标识编制及管理规程
- 情绪压力管理-情绪压力管理课件
- 万科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手册
- 简单的电动车代理合同模板
- DDI辅导员工迈向成功-辅导领导力系列
- 竞选大学心理委员ppt模板
- 煤矿井筒装备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