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输网络建设方案研究 技术交流 年月 责任与执行力 态度 能力 学习性组织 本次学习目的 信息爆炸 不赚钱的宽带 中国移动 全业务竞争时代,不赚钱的宽带是竞争的基础,是获利业务参与竞争的保障。 宽带业务也是未来几乎所有新业务的整体特征。 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是运营商的新任务。 目录 一、传输专业的发展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四、传送网建设方案举例 一、传输专业的发展 现代通信的三大特性 传输专业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现代通信提供了可能。 一、传输专业的发展 传输专业的管理 传输局 中国邮电局 基础网络部 中国联通 配套传输 中国移动 哪种管理方法更出色? 网络结构 网络容量 业务特征网络目标 业务需求业务发展城域网 电信业务 一、传输专业的发展 一、传输专业的发展 WDM/ SDH/MSTP IP专网 SDH/MSTP PTN SDH/MSTP PTN 本地城域传送网 核心层 本地城域传送网 汇聚层 本地城域传送网 接入层 IP骨干网 IP本地城域网 OTN CMNET BRAS/SR/OLT PON/WLAN 本地城域接入网 本地城域传送网 IP城域网 接入网 中国移动本地城域传送网结构示意图 现状 在建 规划 OTN 一、传输专业的发展 交叉融合是传输技术演进的主流 目录 一、传输专业的发展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四、传送网建设方案举例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传输网的安全性:故障 传输网的储备性:容量 传输网的演进性:持续 传输网的先进性:超前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传输网安全性 结构化安全:设备组网、光缆网络 路径安全:光缆网络 节点安全:机房 维护安全:管理 安全是指客户容忍故障发生的程度,切记将安全问题最大化。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核心层业务:交换机间、计费、监控等 核心层业务特点:极高的安全性、大颗粒 故障影响:全网 汇聚层业务:汇接区至局所业务(基站、营业厅、大客户等) 汇聚层业务特点:高安全性、大颗粒 故障影响:汇接区 接入层业务:汇接区至基站、营业厅、大客户等 接入层业务特点:种类多、小颗粒 故障影响:小区 核心层 汇聚层 接入层 不同的网络负责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网络分别组网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结构化安全 核心层 业务分担:多系统 无极连接:网状网 异地容灾:相同业务节点安排在不同地点 扩展子架: 1+1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结构化安全 核心层 业务分担:大颗粒由波分承载, TDM电路由 SDH承载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结构化安全 核心层 无极连接:面向未来的网络结构,全栅格网状网 现阶段的意义再于指导光缆网络建设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结构化安全 核心层 异地容灾:相同业务节点安排在不同地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安全需要,如计费业务 XX 1市 XX 2市 计费系统 1 计费系统 2 传输 传输 干线传输系统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结构化安全 核心层 扩展子架:采用不同板卡实现 1+1网络结构,保证业务上下安全需要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结构化安全 汇聚层 业务分担:双平面 无极连接:网状网 扩展子架:双归属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结构化安全 汇聚层 业务分担:采用双平面分担方式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结构化安全 汇聚层 无极连接:采用大栅格网状网结构 有利于提高网络安全,指导光缆网络建设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结构化安全 汇聚层 扩展子架:双归属 10G SDH系统 与扩展子架 1+1方式相比,更具安全性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结构化安全 接入层 2.5G/10G 155/622M 155/622M 155/622M 方案一:单节点结构 缺点:单点失效、经常性拆环 方案二:双节点单侧结构 缺点:经常性拆环 方案三:双节点双侧结构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2.5G/10G 2.5G/10G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路径安全 核心层 核心层光缆:多路径、多竖井、多 ODF,单独成缆,严禁非核心层设备组网使用 ODF1 ODF3 东 西 ODF1 ODF3 东 西 局所 1 局所 2 ODF2 ODF2 中 中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路径安全 汇聚层 汇聚层光缆:双路由、双竖井、双 ODF,单独成缆,严禁非汇聚层设备组网使用 ODF1 ODF2 东 西 汇聚机房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路径安全 接入层 汇聚节点 区域 1 区域 2 区域 3 区域 4 最佳结构 努力实现 汇聚节点 汇聚节点 尽力避免 汇聚节点 汇聚节点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路径安全 接入层 西方向 东方向 XX基站 XX基站 西方向 东方向 西方向 东方向 XX基站 努力实现 架空 架空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路径安全 接入层 星型与链型的选择 环型与环型的选择 成环意义不大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节点安全 核心局所电源 不同平面设备安装在不同楼层? 列头柜 二平面 一平面 列头柜 二平面 一平面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节点安全 普通机房电源 开关电源 一次下电 二次下电 2G/3G基站设备供电 传输设备供电 电池 基站是点,传输是面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节点安全 单板成环 汇聚层 接入层 汇聚层 接入层 SDH 2.5/10GG SDH 2.5/10GG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节点安全 时钟 局所内需要同步的设备尽可能直接从 BTIS上引接。 传输设备 BTIS 设备 GPS 一级干线 二级干线 其他运营商 交换设备 数据设备 其他设备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维护安全 1、做好工程验收及原始记录工作。 2、保证各种资料和数据的准确完整。 3、制定传输设备维护作业计划,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种设备维护测试。 4、定期开展技术、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和维护经验交流。 特别是哑资源维护:管道、光缆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设备等级越高越好? 容量配置越大越好? 设备端口越丰富越好? 传输网的储备性 适度超前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传输网的演进性 网络逐步演进,各个阶段有所重叠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新技术 新建 扩容 升级 大规模改扩建 扩容 升级 传输网的演进步骤 一个较大规模的建设周期在三年左右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传输网的先进性 先进好? 成熟好? 成本低好? 企业发展策略决定了技术的选择 目录 一、传输专业的发展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四、传送网建设方案举例 按目标要求建设现在、用现在建设保障未来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1、业务发展趋势 2、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3、建设方案的选择 4、投资收入比 传输网建设步骤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业务需求分析 传输系统现状 利旧 扩容 新建 机房、电源、光缆 插槽位置、配套 业务需求分析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TDM电路、 IP电路、发展趋势 业务特征: 地点:局所名称、楼层位置 数量:近期、中期、远期 需求地点与数量: 业务类别: 自有业务:局间、基站 非自有业务:集团客户 业务需求统计表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序号 电路区段 A 端业务机房A 端业务设备A 端接口类型A 端业务配线架Z 端业务机房Z 端业务设备Z 端接口类型Z 端业务配线架带宽 电路数量 备注1 XX 至 XX 电路 XX 综合楼 X 楼 XX 机房 NE80 光口 XX 综合楼 X 楼 XX 机房 NE80 光口 GE 42345678局间中继电路需求统计表序号 基站名称 行政区归属 经度 纬度 载频配置 带宽 电路数量 电路归属 备注12345678基站电路需求统计表传输系统建设的依据 业务承载系统现状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是否同一局向,是否同种业务,是否需要分担,现有系统容量 核心层: 业务归属局所、拟用汇聚环系统容量 汇聚层: 接入层: 业务接入节点,拟接入环系统容量 确定承载系统是否满足本期工程需求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利旧、扩容、新建的选择 分层结构 系统名称 设备等级 利用率 备注波分系统 40*10G 75%2.5G 60%10G 70%波分系统 40*10G 75%2.5G 60%10G 70%155M 60%622M 70%SDH 系统接入层传输系统利用率统计表核心层SDH 系统汇聚层SDH 系统系统利用率达到规定数量时应考虑新建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同步的概念 同步是指数字通信网中所有设备间的同步。是使数字通信网中所有数字设备工作在一个相同的平均速率上。没有同步就没有数字通信。 时钟同步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2M帧结构 10 0 1 1 0 1 1 0 0 0 0 X X X1 1 X X X X X a b c d a b c dF15F0F1F2 F15F0TS31TS17TS16TS15TS1TS01 帧 32 时 隙 1 2 5 s同 步 时 隙 信 令 时 隙话 路 时 隙帧 同 步 码 组复 帧 同步 码 组1 时 隙 8 位 码 3 . 9 1 sF0帧F1 5帧第 n 路 信令 第 n 15 路信令偶 帧奇 帧 A1A2X1X2X3X4X5X6X7X8A1: 帧 对 局 告 警 用 A2: 复 帧 对 局 告 警 用 1 : 留 给 国 际 用 , 暂 定 为 1 X : 传 数 据 用1 复 帧 16 子 帧 2 m s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时钟同步网结构 同步方式: 全同步 全准同步 混合同步 同步方法: 主从同步法 互同步法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时钟同步网结构示意图 一级时钟 PRC:一级汇接局所 二级时钟 LPR:二级汇接局所 三级时钟 BTIS: 普通局所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本地城域传送网同步系统结构举例 BTIS BTIS SDH SDH SDH SDH SDH SDH 主用 备用 传输系统 对于传输系统,凡与BTIS相连的称为外接时钟,其他称为线路侧时钟。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网管系统 有效避免 ECC风暴发生 将单个子网 ECC通达数量控制在 80以下,阻断子网间的互通光口。并建议将网元接入 ECC划分作为网络验收的基本项之一。 DCN ECC子网五 ECC子网四 ECC子网三 ECC子网二 网管 ECC子网一 目录 一、传输专业的发展 二、传输网建设原则 三、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四、传送网建设方案举例 核心层设计要点 四、传输网建设方案举例 1、是否需要业务分担? 2、分担方式: TDM的 2M/155M电路宜在 相同等级 SDH系统承载; IP化的 GE/2.5G/10G电路宜在 相同等级 波分系统上承载;采用光纤直连方式。 传输系统承载:电路调度灵活、维护方便 光纤直连承载:网络结构复杂、不利于电路调度 WDM/OTN/SDH/PTN 传输系统承载 光纤直连承载 设备专业: 由传输设备专业设计人员负责。 核心层设计要点 四、传输网建设方案举例 3、机房:传输主设备、配套设备安装、同列异列选择 4、电源:容量、端子 4、走线:走线架、光纤槽 5、业务节点位置:是否同层?连接方式? 6、纤芯资源:纤芯、距离 7、系统结构:近期环型、 3 5个节点 核心层设计要点 四、传输网建设方案举例 1、努力实现网状网的光缆结构。 2、新建核心层光缆芯数采用 96芯为宜。 线路专业: A局 D局 C局 B局 由传输设备专业接出光缆建设区段、芯数需求。 汇聚层设计要点 四、传输网建设方案举例 1、业务承载:单局所、多局所 2、机房:新增设备安装位置 3、电源:容量、端子 4、走线:走线架、光纤槽 5、业务节点位置:是否同层?连接方式? 6、纤芯资源:纤芯、距离 7、系统结构:近期环型、 3 5个节点,本地网与城域网独立设置,每个汇聚环接入基站数量 80 100个为宜。 设备专业: 由传输设备专业设计人员负责。 汇聚层设计要点 四、传输网建设方案举例 1、城域网与本地网汇聚层分别建设。 2、城域网汇聚层传输系统近期宜采用裸光缆直接方式,不宜由波分系统承载。 3、本地网 SDH/PTN传输系统宜采用波分系统承载。 4、只有单局所的地市需要在局所内形成双节点结构,避免单节点失效。 5、三个局所以下的地市不宜设置汇聚层调度环。 汇聚层设计要点 四、传输网建设方案举例 SDH/PTN 单局所传输系统结构 A局 A局 B局 多局所传输系统结构 SDH/PTN 汇聚层设计要点 四、传输网建设方案举例 1、市内汇聚层光缆努力实现网状网的光缆结构。 2、市到县汇聚层光缆努力实现大栅格光缆网络结构。 线路专业: 城域网汇聚层光缆 市到县汇聚层光缆 由传输设备专业接出光缆建设区段、芯数需求。 接入层设计要点 四、传输网建设方案举例 1、对于宏基站环型优于链型、链型优于星型 2、室内分布基站以链型为主,环型为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华辰集团零售部绩效考核方案优化研究
- 地铁上盖混凝土楼板结构地铁振动响应特性和传播规律研究
- 学生外出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 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
- 产后妈妈健康管理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预防火灾小学生课件
- 预防学生欺凌班会课件
- 预防儿童残疾课件
- 生理卫生健康课件
-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试卷(附答案)
- 尾矿工安全培训
-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中国工商银行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研发项目工时管理制度
- 浮选药剂安全管理制度
- 会阴水肿硫酸镁湿敷专题报告
- 技术异化的解放路径-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2025年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
- T/CGMA 033002-2020压缩空气站节能设计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