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比较·探究《三顾茅庐》(北师大).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比较·探究《三顾茅庐》(北师大).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比较·探究《三顾茅庐》(北师大).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比较·探究《三顾茅庐》(北师大).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探究三顾茅庐教学设计巢湖市柘皋中学 葛庆国老师 教材分析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评”的能力;3. 研究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读、说说、写写、评评等方式感受刘备诚心诚意的求贤态度;2.分辨课文的详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2. 通过对本课的接触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难点】在听、说、读、写、评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布置预习任务。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今天我们的课文就是选择三国演义。教师直接板书“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二、课文导读: 1.一读,初步了解课文大声朗读。 导读题:刘备那一点吸引了孔明?打动了孔明的心? 2.学生朗读课文后,课件出示下列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正因为所以才、如果不是就不会”提示学生可以用上屏幕上出示的关联词,把自己的读后感表述的流畅、准确。当然,也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3.对学生的各种表述,教师不作点评,待学生充分表述个人的读后感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刚才的信息进行处理。 4.虽然大家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声音,看谁能够用一个词概括。(诚心诚意)培养学生现场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5.深入学习课文默读。 (1)诸葛亮作为当今大贤,人人都渴望得到这样的大贤。也就是说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肯定有不少的人诚心诚意的邀请过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没有出山。这就说明,刘备的诚心诚意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刘备的诚心到底有何不同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 (2)学生默读课文,课件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同时出示两个服务性的导读题: 刘备用了那些方法使诸葛亮相信自己是诚心诚意的?诸葛亮又是如何得知刘备的诚心诚意是可信的? 教师设计的这两个问题,很有特色。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上具有交叉点,而学生在展开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其思维又是多向、多维的,只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立体的认识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及其特点。 6.小组交流: 经过刚才充分的默读思考,每个学生都会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此时的小组交流,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但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下几点: (1)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不要围绕某个小问题争论不休; (2)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学会从同学的嘴里获取信息。 这是课堂立体结构的进一步拓展,也是由个体学习过渡到小集体学习,个体智慧在谋求集体智慧的主体发展。小组学习,可以达到求同的目的,但是,小组学习绝不是为求同而合作学习,而恰恰是利用他人的智慧和成果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促进个体发展。 7.全班交流: 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后,这里的全班交流,不能停留在前面两个层次上,否则就不能获得个体有效的发展。这里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点拨学生不太到位的模糊认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 (1)引导学生把自己表述的内容概括成一个词语,并在黑板上恰当的位置板书出来,做到说要到点;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原句,有感情的朗读好,做到读要到味。 8.整理板书: 引导学生整理板书。集体的智慧汇聚在一起,加以整理,自然形成立体的认识结果。 刘备的诚心: (1)轻叩柴门真心; (2)巧妙利用天气用心; (3)不达目的不罢休恒心; (4)斥责张飞齐心; (5)下拜谒见尊心。 诸葛亮的妙计: (1)利用书童作耳目观察; (2)故意回避试探; (3)聊天面试。 刘备懂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以自己的真心和诚心打动诸葛亮的心,诸葛亮也以自己的妙计考察了刘备的诚心。 9.学了三顾茅庐,将来你作了老总,去招聘人才,或者你是当今大贤,对你会有何帮助? 跳出语文,联系学生生活,活学活用。真正实践了把语文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和发展之路上。 三、课堂小结: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他怒斥张飞、三顾茅庐。还有半里路就早早下马步行,在房门外恭候多时,快步走进草堂和诸葛亮见面看来,刘备渴望得到诸葛亮这个贤才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这就叫“求贤若渴”。出示教师的对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给学生以文学的熏陶,知道一种新的读后感的写作形式。 刘备三顾茅庐喜得孔明如虎添翼创大业 诸葛卧龙出山幸会明主大展宏图扬美名四、课堂练习:小练笔:正因为刘备求贤若渴,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刘备二顾茅庐而不遇孔明时,他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留给诸葛亮。这封信,一般读三顾茅庐的人都忽略了。其实这封信也深深地打动了诸葛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