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注意: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注意: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反射。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人耳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4)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声速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结合公式,可以利用回声测量距离或者利用空气中的声速和金属物体的长度测量声音在这种金属中的传播速度。利用回声测距离时要特别注意,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往返的时间,因此用公式s=vt计算时,t应为题目所给时间的一半。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见课本P17图1.2-1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带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也跟着振动,这种振动又传给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便听到了声音。声音传入大脑的顺序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声音产生、声音达到一定的响度、有介质传播、人的听觉器官健全。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声方式叫骨传导。注意:正常的人听到别人的声音是通过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来传递的,听到自己的声音则主要是通过头骨来传递的。听自己说话的录音与直接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有所不同正是这个原因。双耳效应(立体声原理):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加上人的头部对声音有掩蔽作用,就会造成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从而能辨别声源位置的现象,就是双耳效应。一、填空1.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那些问题?请你写出一 个: 。2.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3.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朵的。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 _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二、选择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有关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D超声波不是声波2. 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4.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5.如图6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6.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三、声音的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声源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尖细;声源的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人们听到的声音越粗钝。不同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同,同一物体的振动频率也可以调节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851100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自然保护区为超声波。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就是响度。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人们感到声音就越大:声源的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就越小,人们感到的声音就越小响度除与振幅有关外,还跟耳朵与源的距离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发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越小。注意: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大小”是指响度,而声音“高低”一般是指音调。音色:声音的品质。音色反映了声音的特点,也叫音品。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注意: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依据就是音色。一、填空1.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2.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声音的 很小。3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_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4.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5.如图10所示,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的 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 不同。6.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产生的;鼓面的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7.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8.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 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的 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9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0.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 大;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 ,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造成的。二、选择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4.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调及响度5.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调节音量按钮时改变了声音的(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6.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7.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8.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9.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10.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人耳朵的11.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2) 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的大小12.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13.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14.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16.当喇叭里响起“我爱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歌声时,小红大声说:“是刘欢在演唱”她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的视野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速不同 D.音色不同17看电视时,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18.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速度超过346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D.声音唯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三、简答1.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范围信息,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并简述其合理性。四、实验1. (4分)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12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_。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不同等级的噪声会对人、动植物产生不同的危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一、填空1.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_处减弱噪声。2.噪声是由发声体 _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_(声源处或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_能转化为_ 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3.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 _的产生。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_ 产生的。二、选择1.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4.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6.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7.我们到学校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和反馈信息的过程,人类接受信息的一个最重要来源是声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B我们不能直接听到超声波C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D中考期间考场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一般在室内讲话声音相对室外洪亮,是因为回声加强了原声C“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中考期间,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对需要休息的考生来说也是噪声9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D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10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D放鞭炮时捂耳朵五、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利用这一点可以用超声波制成声呐来判断距离、确定方位;用B超可以诊断病情等。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声波所携带的能量可以产生很大的威力。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可以用来去污垢、打碎结石等。利用次声波能预报破坏性大的地震、海啸、台风,甚至可以探知几千米外的核武器实验和导弹发射。一、填空1.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3.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二、选择1.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 弱噪声D.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4.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学网络诈骗课件
- 社会情绪手工课件
- 抗菌技术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辅警铁骑岗位知识培训课件
- 交通银行2025铜仁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中国银行2025永州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宜昌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与快速制造
- 中国银行2025惠州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财政政策
- 固体物理(黄昆)第一章PPT
- 十经络养生法专家讲座
- 2023年重庆大学入学考试英语一本科
- 铁路公司招聘干部试题
- GB/T 1770-2008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 输血申请单规范PDCA
- 第17课-我是浙江人课件
- 税务尽职调查报告(参考)
- 初中七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
- 全屋定制家居整装安装师傅专业安装服务技巧培训指导手册
-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讲解(刘兴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