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诗桃花源诗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附于桃花源记之后的一首五言诗,诗与记珠联璧合,又相互独立,并无重复之感。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从现实社会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难出发,结合传说中的情形,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作品原文桃花源诗嬴氏乱天纪1,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2,伊人亦云逝3。往迹浸复湮4,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5,日入从所憩6。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7;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8。荒路暧交通9,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10,衣裳无新制11。童孺纵行歌12,班白欢游诣13。草荣识节和14,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15,四时自成岁16。怡然有余乐17,于何劳智慧18?奇踪隐五百19,一朝敞神界20。淳薄既异源21,旋复还幽蔽21。借问游方士23,焉测尘嚣外24。愿言蹑清风25,高举寻吾契26。1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 嬴(yng)氏:这里指秦始皇嬴政。2. 黄绮:汉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此指商山四皓。3. 伊人:指桃源山中人。云:句中助词,无义。逝:离去,即逃至山中。4. 往迹:人或车马行进所留下的踪迹。湮(yn):埋没。5. 相命:互相传令,此指互相招呼。肆:致力。6. 从:相随。所憩:休息的处所。7. 菽(sh):豆类。稷(j):谷类。艺:种植。8. 靡(m):没有。9. 暧(i):遮蔽。10. 俎(z)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11. 衣裳(chng):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12. 童孺(r):儿童。13. 班白:指须发花白。班,通“斑”。诣(y):玩耍。14. 节和:节令和顺。15. 纪历:纪年、纪月、纪日的历书。16. 成岁:成为一年。17. 余乐:不尽之乐。18. 于何:为什么,干什么。19. 五百:五百年。从秦始皇到晋太元中的五百多年。20. 神界:神奇的界域。21. 淳:淳厚,指桃源山中的人情风尚。薄:浮薄,指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22. 旋:很快。幽蔽:深暗。23. 游方士:游于方外之士。24. 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25. 蹑(ni):踩。26. 契(q):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123白话译文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知慧?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2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事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2作品鉴赏整体赏析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诗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叙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相同。但诗中具体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暗示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致,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中间十八句为第二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农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照应,两句意思大体一致。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最后写那里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最后八句为第三段,诗人发表议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一朝敞神界”是说桃花源被渔人发现,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遂迷,不复得路”。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处处志之”,那么怎么会再也找不着呢?其实这个问题在桃花源诗里已经作了回答,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如果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就不能独立存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花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确实有许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理想的生活。但显然不能据此而把这个理想与桃花源等同起来,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拨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具体、详细。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都是描写同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但并不让人觉得重复。记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描写具体,富于小说色彩;诗的语言比较质朴,记述桃源社会的情形更加详细。记是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处处写渔人所见,作者的心情、态度隐藏在文本之后,而诗则由诗人直接叙述桃源的历史状态,并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愿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显示桃花源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义。有人认为桃花源诗赞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种消极、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儿科护理师初级实操技能考核指南与样题
- 志愿服务干部培养激励措施
- 2025年乡镇统战工作职业发展前景与招聘面试预测题深度解读
- 商业综合体施工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 2025年IT行业软件开发工程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及解析
- 青少年心理辅导计划
- 2025年中级口才艺术训练考试模拟题集及答题技巧分析
- 2025年乡镇林业站招聘考试指南与模拟题答案
- 2025年CIA考试重点难点解析与模拟题训练
- 2025年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品类管理》教材正文
-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分享
- 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与施工监控系统方案
- 法律检索教学课程设计
- 12D401-3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
- DL∕ T 799.1-2010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写作素材:人物篇(墨子)
- 3种不锈钢多辊冷轧机的使用比较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数学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