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万州区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 第卷 选择题(共30个题60分)下图中左图为旧版中国地图,将南海诸岛作为缩略图放在右下角。2013年后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则将南海诸岛全面展示出来。据此回答12题。 旧版中国地图 新版中国地图1.由旧版中国地图到新版中国地图的推出,主要目的是:a.扩大我国国土范围b.扩大海洋旅游宣传c.强调南海海洋权益d.提升公民地理素养2.新版中国地图与旧版相比:a.经纬度范围不同b.省级行政单位不同c.所临国家地区不同d.地图比例尺更单一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30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该乡镇企业可能是最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a.家具制造b.丝绸纺织c.奶酪生产d.甘蔗制糖4.关于该地区近30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b.m城市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c.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为网状分布d.n城市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读以下经纬网示意图,回答56题:5.某飞机沿图中a点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最近路线飞到e,其飞行的方向和所需时间分别是:a.由西南向东北,6小时 b.先向正北后向正南,9小时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9小时 d.先向正南后向正北,6小时6.图中a、b、c、d四点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是:位于东半球 位于非洲板块 位于南半球a.a b.b c.c d.d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b c d8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造成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因素b地形因素c环流因素d纬度因素我国东南部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物,下图为该地区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图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高度,虚线表示地下水(潜水)的埋藏深度,地下水埋藏深,容易引起海水入侵而使地下水水质变差。地下潜水与地表水一样由高出流向低处。读图完成9-10题。9.据图信息推断:a.图中地下水水质最好的是丁b.地下水从丙流向乙地c.乙地地下潜水水位最高d.甲地可能形成湿地。10.最有可能出现海水入侵的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世界区域地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关于甲乙两图中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的东南方向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相同c.两地河流均注入印度洋d.分别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12.关于甲乙图示区域的东部沿海:a.都濒临太平洋b.火山地震都多c.都是山区地貌d.都有寒流经过下图是大陆上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中灰色区域为河流。读图回答13-14题:13.右图中剖面图为沿左图中沿aa一线绘制而成,与相符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14.图中d、e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650米b.400米c.380米d.480米 下图为日本某城市功能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城而过,读图完成15-16题。15.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漂流出发地应设在:a.a区b.d区c.e区d.g区16.若该城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是:a.住宅区b.文化区c.工业区d.中心商务区下图为“某地l月份等温线分布图”,读后回答17-19题。17.造成图中等温线分布形势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差异b.纬度差异c.地形地貌d.洋流影响18.板块碰撞常常形成陆地上高大山脉。右图中甲山脉的成因是:a.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19.图中海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读下列两幅地形剖面图,(甲剖面线为55n,乙剖面线为2326s)。回答2021题。20.关于甲、乙两图,叙述正确的是a两图的水平比例尺均大于垂直比例尺 b垂直比例尺甲图大于乙图c水平比例尺甲图大于乙图 d相对来说,乙图更为详细21.下列关于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最多的是a海沿岸 bb海区水温高于c海区ca、d位于不同的大洋上 d山在山的西北方向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根据如图所示,完成2224题22图中乙、丙大洋分别是:a 太平洋、大西洋 b 大西洋、太平洋c 印度洋、大西洋 d 北冰洋、太平洋23.图中长城站距南极点约:a.2500千米b.2600千米c.2700千米d.2800千米24.关于图中甲地与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海到甲最短航线为向正西航行b甲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c两地的日出时间相同d两地的地方时相同读“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完成25-26题。25.图中反映出中国:a. 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b. 人口增长速度减缓c. 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d. 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26.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a. 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b. 人口增长为“现代型”模式c. 人口密度持续增大 d. 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丙丁下图为“某海域等深线图”,读图回答27-28题。27.图中甲乙海底地形分别是:a.大陆架、海沟b.大陆坡、海岭c.洋盆、大陆坡d.大陆架、大陆坡28.可能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海域是a甲、丁两地 b甲、丙两地c乙、丁两地 d乙、丙两地下图所示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读图回答2930题。29.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哪一幅示意图a幅 b幅 c幅 d幅30.上图中地图内容相对最详细的是:a幅 b幅 c幅 d幅第卷 综合题(共3个题40分)31.(14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说出图中ab线所示地形部位名称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4分)(2) 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2分)(3) 简述在地形影响下,图示聚落和道路的分布特点。(4分)(4) 一组老人在、两条徒步登山线路中选择了线登山,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并估算线路相对高度。(4分)32.(16分)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右图中地壳运动与左图所示日本大地震成因相符的是:(2分)a.a图b.b图c.c图d.d图(2)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4分)(3)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河流径流量虽较大,但水资源供应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是什么?(4分)(4)简述日本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6分)33.(10分)读下图,填注地理事物名称。(1)海峡a ;运河b 。(2分)(2)岛屿c ;山脉e 。(2分)(3)d国南临 海;f国南部是 海峡。(2分)(4)若将左图中的石油用油轮运往c国,请你设计航行路线(要求详细写出依次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等)(4分)文科地理参考答案15:cdbbb 610:baadd 1115:dccda 1620: ccaad 2125:abbcb 2630:cdbaa31.(1)山谷(2分);等高线弯曲,且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2分)(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较大(2分)(3)西北部平原区聚落数量多,密度大;道路线路长而密集(2分);东南部山区没有聚落分布;道路线路短而稀疏(2分)(4)线路经过等高线稀疏的地区,沿线坡度较缓,更省力(2分);相对高度为320480米。(2分)32.(1)a(2分)(2)因为太平洋沿岸处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2分);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2分)(3)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2分),工业与生活用谁需求量大。(2分)(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2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