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120页。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2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能借助2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类推出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3初步感受100以内的数和人民币的换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某些简单问题。4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中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和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三、教学重点:理解个位和十位的位置值四、教学难点:理解个位和十位的位置值五、课前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等。六、课时安排:9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2课时 写数、读数 2课时 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2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有趣的数 1课时第一节:数数、数的组成(2课时)第1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与练习教学目标:1能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初步建立计数单位“一”和 “十”的直观表象。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0个十是一百。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用数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熟练地用计数单位“一”和“十”数出100以内的数,会正确地数出“翻坎数”。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板书设计: 数数 数的组成一根一根地数:二十、二十一、二十九、三十、三十一10根10根地数: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10个十是一百 二十八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一百是由10个十组成 五十五是由5个十和5个一组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复习20以内的数孩子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数,今天开始,我们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2出示单元主题图,揭示课题。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100以内的数?(根据学生汇报板书32米,45分, 68层,80千米)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一)教学例1(会数100以内的数,认识10个十是一百)1复习数20根小棒。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5根5根地数)小结: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用得最多的是一根一根地数和一捆一捆地数,也就是10根10根地数,(板书: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用这两种方法来研究怎样数比20更大的数。2学习数100以内的数(突出翻坎数和10个十是1个百)(1)提问:20以后怎样数呢?你是怎么知道20后面是21呢?(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21了。) (2)引导学生一根一根的数:20,21,22(3)提问:29后面是多少?39后面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29,9个一再加1个一就是10了,2个十和1个十合起来就是30了,39后面是40也是这个道理。) 学生先拿出2捆零9根小棒,再添加1根小棒,并把添加后的10根小棒捆起来加以体会29后面是30。(4)学生练习一根一根地从20数到50。提问:59后面是多少?69后面呢?79后面?89后面?99呢?(5)10根10根的数 提问:刚才小朋友是一根一根数的,如果我们10根10根的数,怎么数出20以后的数呢?(学生把小棒10根10根的捆好,再数。)(6)小结板书 提问: 数到一百时,数了多少个十?所以10个十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3数数比赛(巩固所得)(1)下面我们来比赛一下,数47、28,36根小棒。(2)你是怎么数的?为什么要这样数?(3)思考:4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28呢?36呢?(二)教学例2,探究数的组成1出示情景图,你知道小灰兔有多少吗? 说一说看,你是怎样数的?(先数出一排共有10只,10只10只地数,有2个十,剩下的一只一只的数,有8个一只,一共有28只小兔。) 思考: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数了2个10只和8个一只,所以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思考:小灰兔和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呢?(55只)提问:55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呢?(55是由5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思考: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这个数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学生数数,再汇报。)板书:一百是由10个十组成。三、巩固练习1课堂活动第1题 数小棒(1)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十数到一百,再从一百倒数到一十。(2)一根一根地数,从六十六数到八十八(3)数数接龙。(正数,倒数等)2练习一 第2题数翻坎数,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先拿出各数,再添加1根小棒并捆一捆,深化理解。3练习一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四、实践提高1数一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有多少。如:(课堂活动第2题)一本小字本有多少页;班上有多少名同学,多少名男、女同学2对口令:一生说数,一生摆小棒说组成。五、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说怎样数数等)。教学反思:第2课时:数的组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例3以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计数单位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提高对数概念的掌握水平。3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熟练数出100以内各数,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各数的组成。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三十二2个十和3个一组成二十三7个十是七十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数小棒。小朋友们请数出32根小棒。(生边说边摆小棒)你是怎么数的?2 回顾数的组成。你们能看着这些小棒说出3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二、合作探究例3。(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1观察凌乱的乒乓球图。 你能快速的就看出这里有多少个乒乓球么?(不能)想想办法!(如果每10个放在一起就好了)2.出示主题图,这些商品都是装在盒子里的,那你又能快速的看出它的数量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每盒10个,3盒就有30个,另外再加上两个,就有32个了,和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一样的,可以一十一十地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数出较多的商品。)3用类似的数数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支钢笔和多少个月饼? (学生说一说,填一填,说一说。)比较:2支钢笔和2盒铅笔谁多谁少?为什么?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像这样包装商品的例子吗?看来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真广泛呀!3、 课堂活动第3题 先抽一个小组的学生来做示范,再全班进行游戏。四、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1题。我们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知道了10个10个地数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1)多媒体课件出示,引导观察。(2)思考:没有圈时能不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圈了后又能不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个泡泡,并说一说圈了多少个十,再说一说这些泡泡的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通告对比,体会用几个十几个一计数的优越性。2.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3课外作业练习一 第5题 小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数。四、课堂小结 思考: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教学反思:第二节:写数 读数(2课时)第1课时:写数 读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能借助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类推出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2知道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认识百位。3初步建立位置值的概念。4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中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和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能借助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类推出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感受位置值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数位上一个也没有要用0占位的规则。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板书设计: 写数 读数从右边起第1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写数和读数,都应该从高位开始。 数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占位。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操作活动,摆、拨、写13,复习数的认识。(1)摆13。请小朋友们摆出13根小棒。(先摆1捆小棒,再摆3根小棒)。说说看,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个十和3个一)(2)拨出13。你能将1捆零3根小棒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吗?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抽生展示,师在小棒图下面出现算珠图 思考:十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什么?个位上的3颗算珠表示什么?(十位上的一颗算珠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3颗算珠表示3个一) (3)写13.你能写出这个数吗,说一说这个数左边的数字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右边的数字呢?(这个数是13,左边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引导学生复习个位和十位,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2揭示课题:这些是我们在20以内数的认识中学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100以内的数的读写。板书课题(写数、读数)二、合作探究(一)教学例1,初步学习读数和写数1认 贴出2捆零3根小棒。 思考这是多少根小棒?(23)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3吗?(因为十位上的2颗算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的3颗算珠表示3个一,所以应该在十位上拨2颗算珠,个位上拨3颗算珠。)师在小棒图下面对应出现算珠图2写 尝试写数,用写13的方法把这个数写下来(数位上有几个算珠就写几)思考:左边的2表示什么?右边的3呢?3读 这个数怎么读,尝试读4比较13和23思考: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我们原来学习的13和现在学习的23,你有什么发现?预设一:这两幅图上的数都是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都表示几个十。预设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3,都表示3个一。预设三:这两个数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十位上的数字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相同。13中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23中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小结:这两个数都是两位数,十位上的数都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都表示几个一。两位数的表示方法和读写方法和我们原来学习的十几的方法是一样的。5读写练习。让学生读写33,43,53,63,73,83,93并分别说一说十位个位上的数又表示什么?6. 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3吗?7. 你能在线段图上表示23吗? (二)教学例2(进一步学习读数、写数和位置值)1依次出示例2的算珠图 (1)计数器显示34 思考: 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字该怎么写呢?个位上写几,十位呢?你会读吗?尝试着读一读吧!十位上是几,就读做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做几。 (2)计数器显示43 这个数呢,该怎么写?怎么读?比较黑板上的这两幅图34和43,有什么发现?(34和43一个表示3个十和4个一,另一个表示4个十和3个一,这两个数的数字相同而位置不同,所以数的大小也就不同。)(3)像这样的数你还能找出哪些?引导学生找出像45和54,67和76这些数字相同但大小不一样的数。(4)计数器显示40 这个数呢又该怎么写?怎么读呢?思考: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我们该怎样表示呢?(学生交流后在书上填数)2提问:10个十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拨一百,你认为该怎样拨?(10个一是一十,要在十位上拨1颗算珠;10个十是一百,就应该在百位上拨1颗算珠。)3.认识百位。从右边起第1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出示算珠图。该怎样写?怎样读呢?(抽生汇报,再写在书中)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比较:50和100的写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小结:数位上一个也没有,要用0占位。)4思考:怎样读写100以内各数?小结:写数和读数,都应该从高位开始。(板书)三、巩固练习1课堂活动。(1)示范,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写;或教师写一个数,学生读。(2)同桌游戏可一人说数的组成,一人写数,也可开展竞赛等。2练习二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抽生展示汇报。3练习二 第1题学生先独立练习读数,再抽生读一读。4练习二 第2题学生独立判断,抽生汇报。四、全课小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说说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教学反思:第2课时: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材P6P8练习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2进一步强化位置值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进一步强化位置值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板书设计: 写数 读数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数数:小朋友们,我们在前几节课学习了数10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读、写100以内的数,小朋友们学得好吗?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1)10个10个数,从10数到100,再从100数到10。(2)数数接龙。(3)翻书比赛:25页 38页 50页 79页 2数的组成(1)提问: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我说的数吗?(24、47、60、91、100)抽生边拨数,边读数,并说出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练习二 第3题学生先10个10个地圈,再说一说有多少个?并说出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数的读写(1)练习二 第5题28 36 41 52 60 75 83 99 100抽生读数,并说出数的组成。集体订正。(2)听数写数。(抽生写)25、38、80、93、100。4练习二 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抽生展示汇报。二、指导练习1练习 二 第7题 按规律填数。先独立填空,再集体订正。2练习二 第8题 看数画O,再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生汇报,你是在哪一位上画的,画了几颗,表示多少?3练习二 第9题。用小棒摆出33,再抽生说说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位、十位都是3,但是一个是表示3个一,另一个表示3个十。)哪些小棒表示3个十?哪些小棒表示3个一?像33这样两个数字都相同的数还有哪些?三、拓展练习 对口令:数的组成四、课堂小结提问: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反思:第三节:数的顺序 大小比较(2课时)第1课时 数的顺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例1以及相关的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2培养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经历对数的顺序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知道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数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难点:揭示数的排列规律,对数感的掌握。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数的顺序 大小比较小一些 小得多 多一些 多得多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数数接龙:(1)从28数到52。(2)从76数到93.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的顺序。(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一)教学例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表格。填表: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请你按数的顺序把9页例1的表格补充完整,看谁填得又对又快,开始。学生独立填空。再抽生展示交流。观察: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你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排列?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1)横着看。从左往右看,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1,反之多1。从第二排起,每一排上的数除了最后1个数以外,十位上的数都是相同的(2)竖着看。从上往下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反之减少。每一竖列个位上的数相同。每一竖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0(3)斜着看。有一斜行是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相同的数2思考:如果不看书上的表格,你知道39的左面是哪一个数吗?右面、上面和下面呢?(39的左面是38,右面是40,上面是29,下面是49。)3提问: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规律,不过在这个表格里还藏着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刚才我们在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你能发现哪些数小,哪些数大吗?(按顺序从1数到100时,越往后数数就越大;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4应用: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比如37和59谁大谁小?(59比37大,37比59小。)5.小结:在数数的时候,我们是先数37再数59,根据“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这个规律,37在59的前面,说明37比59小,59在37的后面,说明59比37大。(二)深入探究例1,培养学生数感1思考:48、27这些数都比50小,这些比50小的数都是一样大的吗?(不是。(从表格上来看,48离50比较近,而27离50比较远,所以48比50小一些,27比50小得多。)2小结: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但是这两个数又离得比较近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而如果这两个数离得比较远时,我们就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得多。(板书:小一些、小得多。)学生练习说一说比50小一些和小得多的数。3应用:刚才我们知道了怎样判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一些还是小得多,谁能说出比50多一些或多得多的数?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多一些、多得多。三、课堂活动“猜数游戏”先由教师做示范,再让同桌两个同学相互猜数。拓展: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说说生活中的例子。四、巩固练习1练习三 第1题学生独立根据顺序连线。抽生展示汇报。说说小熊在干什么?2练习三 第2题。理解“最接近”和“更接近”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练习三 第5题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再抽生汇报怎样选择的。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第2课时比较大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例2、例3以及相关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时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培养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突出多种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多向思维能力。3经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多种方法的结果的一致性。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直尺板书设计:大小比较3843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先从十位比起,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用“小一些”、“小得多”、“大一些”、“大得多”说说生活中的实际实例。2谈话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了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也会应用100以内数的顺序中“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排列规律来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一)教学例2,初步学习比较大小1观察例2的情景图,你有什么发现?(1)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一(1)班38人,一(2)班41人。1班人数比2班人数少一些,2班人数比1班人数多一些。板书:38 41。(2)思考:要比较哪个班的人数多一些,你们都有些什么方法?2.借助数的顺序。通过数数,我们可以发现,38在41前面,41在38后面。3借助小棒比较大小(1)38根小棒是3捆零8根小棒,还不足4捆小棒,而41根小棒是4捆零1根小棒,所以直接比捆数就可以比较出两堆小棒的多少。 (2)追问:比较38和41的大小,应该比十位上的数还是比个位上的数?怎样比较?(38有3个十,41有4个十,3个十比4个十少,所以38小于41。) (3)小结: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可以直接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38十位上的“3”比41十位上的“4”小,所以38小于41。板书:38 414借助直尺比较大小学生在直尺上找到38和41。课件展示标出提问:在直尺上怎样比较38和41的大小呢?( 38在41的前面,所以38小于41。)小结:可以根据“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这个排列规律来比较两位数的大小。(0到38这一段距离比0到41这一段距离要短,所以38小于41。)小结:还可以通告在直尺上比较距离的长短比较出两位数的大小。看书上的小朋友和你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5讨论:从38小于41,23小于32,65大于56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在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先从十位开始比,十位上的数大(小),这个数就大(小)。6学生独立完成书上11页第3题。抽生汇报订正。(二)教学例3,会比较十位相同的两位数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 2223提问:十位上相同的两个数又该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呢?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怎样比出结果的?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22232比较45和43的大小学生先独立比较,再抽生汇报怎样比较的?3讨论:怎样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小结: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先从十位比起,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板书)三、巩固练习1练习三 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抽生说出其中部分题的比较方法。2练习三 第5题学生独立排列,抽生汇报时说说怎样排列的,?怎样才不会排错,或排漏掉数?引导学生先按十位上的数的大小进行排列,十位相同的数再比较个位上的数的大小。3练习三 第6、7、8题学生独立完成,抽生展示汇报,说说比较的方法。4练习三 第9题综合练习先练习用“少一些”、“多一些”说话,再比较大小。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说怎样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教学反思:第四节:整理与复习(课时)第1课时:整理知识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2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整体认知结构。3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整理所学知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 几十几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算珠图(包括数位)略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切入课题第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数数和数的组成、写数和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认识人民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部分一部分地对本单元所学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复习知识,巩固所学(一)数数、数的组成1数:我们先来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请同学们数出27根小棒。学生独立数小棒。2交流:你们是怎样数的?(先数出2个10根小棒,再数出7根。)3归纳:其他同学赞成吗?谁能归纳出我们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一十一十地数和一个一个地数结合起来数。)4思考:那么2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7是由2个十和7个一组成。)小结:一个数的十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十组成,一个数的个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514页 第1题。全班练习数数(二)写数读数1回顾数位 读数和写数都要用到数位,能说一说我们学习过哪些数位吗?(百位、十位和个位。)这些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呢?(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老师在黑板上贴上算珠图2.回顾写数 这幅算珠图上的算珠分别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呢?(十位上有2颗算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3颗算珠,表示3个一,合起来就是23。)那么23怎样写呢?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抽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对着算珠图的数位写出23,一边写一边要求学生说出先写十位上的2,再写个位上的3。3.回顾读数: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个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读的?抽一名学生来读数。并说出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4小结:我们在写数和读数时都有一个相同点(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对,我们都是先读写百位上的数,再读写十位上的数,最后读写个位上的数。三、课堂作业15页 第1-4题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提问: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反思:第2课时: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2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整体认知结构。3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整理所学知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教学难点:数的比较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 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先比十位,十位数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数大的数就大。教学过程:一、 基础练习,回顾所学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116页 7题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怎样写的。讨论:怎样写才不会漏掉数?216页 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每一道题的规律。317页 第9题思考: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排列的?小结规律:100以内数的排列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二、深化练习,培养数感117页 第10题(1)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分别写出3个个位上是5的两位数和3个十位上是5的两位数,并比一比哪个数最大,那个数最小。(2)抽学生回答,先说自己写的是哪几个数,再说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25,35,45和52,55,59)提问:在第1组数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45最大,25最小。)(3)思考:你是怎样比较的?(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4)思考:那么第2组数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呢?(59最大,52最小。)(5)思考:你又是怎么比较的?(先比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小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在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先从十位开始比,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2提问:39 、87 、90 你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来说一说这3个数的关系吗?根据学生汇报,小结怎样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来描述数字的关系。3.17页 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原来两人水果是同样多,现在如果从第一盘里拿一个给第二盘,数量上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那盘多,多几个,如果拿走2个、3个呢?二、实践拓展12题的小调查,自己在课后去做调查,然后全班汇报交流。三、课堂小结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反思:第五节:实践活动有趣的数(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18-1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有趣的实践活动,加深对生活中数的认识,提高对100以内数的掌握水平。2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3培养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个性。教学重点:加深对生活中数的认识,提高对100以内数的掌握水平,培养应用意识。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教学准备:豆子、花生、表格板书设计:有趣的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引导全班进行各种数数接龙游戏(一个一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二十二十数)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用这些数玩一些有趣的游戏。二、实践活动(一)抓豆子游戏,巩固学生的数感1小组为单位,每人抓一把豆子和花生,猜有多少粒?集体数。2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比较两个数。3小结、评价。(二)摸卡片摆数,复习数的大小1小组为单位,摸卡片,摆卡片,比大小。2小结方法:怎样摆才能获胜。(三)看表格填数1出示表格。2按要求填数。3观察表格中的规律。(四)调查校园里的数1全班讨论校园中什么地方有数2讨论调查方法3分小组调查4全班交流找到的校园里的数三、拓展 回家调查家里的数和生活中的数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二、位置一、教学内容:教材第21-26页:上和下、前和后、左和右二、教学目标:1. 会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并能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3.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在生活中的价值,深化积极学习的情感体验。三、教学重点: 会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并能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四、教学难点: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时间:3课时 上和下1课时 前和后1课时左和右1课时 第1课时:上和下教学内容:教材21页主题图、22页例1、课堂活动1、练习五第4题课时目标:1. 会辨认上、下方位,并能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3.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在生活中的价值,深化积极学习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会辨认上、下方位,并能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上和下羊在大熊猫的上面。羊的下面是大熊猫。大熊猫在羊的下面。大熊猫的上面是羊。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1)提问:这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十字路口。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汽车,警察,路标,两个小朋友在玩指南针.追问:你能用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生试着描述)(2)揭示课题:刚才有些小朋友说得很好,有些孩子呢描述得还不那么准确,没关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你们都能描述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描述位置关系,(板书课题:上和下)二、探索新知,认识上、下方位1. 交流楼上和楼下你能用“上和下”给大家介绍你家楼上和楼下的的邻居吗? (我家楼上住着我家楼下住着;住在我家楼上,住在我家楼下。)2. 区别上和下你是怎么样判断“上”和“下”的呢?(头顶的方向是上,脚踏的方向是下。)用手指一指你的上面、用手指一指你的下面。 小结:上和下是一对好朋友。有上就有下,有下就有上。3. 教学例1出示例1图:(1)提问:大熊猫也住楼房,看看这幅图,你能介绍一下大熊猫邻居分别是谁吗?思考:你是怎么去找大熊猫的上面是谁的呢?(先找到大熊猫在哪儿,然后找它的上面,就找到了羊。)小结:我们要找谁的上面是谁,就把他自己作为标准,然后去找他的上面。在这里,大熊猫就是标准。(2)提问:仔细观察,谁在大熊猫的上面?(板书:羊在大熊猫的上面)思考:羊在大熊猫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板书:大熊猫在羊的下面)思考:羊在大熊猫的上面,同样的意思,还可以怎么说?(板书:大熊猫的上面是羊)提问:大熊猫在羊的下面,同样的意思,还可以怎么说?(板书:羊的下面是大熊猫)把这四句话齐读一遍。同桌互说。小结:这四句话都是在说羊和大熊猫的上下关系。其中,两句话先说羊,另两句话先说大熊猫。另一方面,有两句话是谁在谁的哪里,另两句话是谁的哪里是谁。所以,任意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都可以用四句不同的话来说。(3)提问:谁在大熊猫的下面?(大象在大熊猫的下面)思考:还可以怎样表达大象和大熊猫的上下关系?提问:梅花鹿的上面是谁?(梅花鹿的上面是小兔)思考:还可以怎么样说梅花鹿和小兔的上下关系?(4)交流:用四种表达方法说一说猴子和斑马的上下关系。4. 探究什么情况下用“上和下”思考:可不可以用上下来说两个同学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那什么情况才能用上下呢? 小结:只有竖立起来的才可以用上下,比如楼房、书架 提问:看看我们教室后面的书柜,它是竖立起来的吗?你能说说放本子的格子和放试卷的格子的上下关系吗?三、课堂活动1. 课堂活动12. 练习五第1题 提问:足球的上面是什么体育用品?还可以怎样说?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用品说一说它们的上下关系。3. 口令游戏:把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上面;把铅笔放在数学书的下面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上和下,你收获了什么?教学反思第2课时:前和后教学内容:教材22页例2、说一说、课堂活动2、练习五第2题课时目标:1. 会辨认前、后方位,并能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3.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在生活中的价值,深化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会辨认前、后方位,并能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认识方向(面向)前后(背向)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孩子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反义词的游戏,你们会玩吗?(前对后,左对右,上对下)刚才我们对的这些词都是表示方向的词叫方向词。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认识前、后两个方向(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新课教学,认识前后1、找生活中的前后(1)你知道你的前面和后面在哪里吗?(学生可能出现:用手指出这是我的前面,这是我的后面;我的前面有XX,我的后面有XX)追问:你是怎么找前面和后面的呢?(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学生可能说到“眼睛”、“脸”、“背”这些关键词。)(2)小结:孩子们真会思考。当我们站正的时候,眼睛看到的方向,或者说脸、胸、膝盖、脚尖对着的方向,就是我们的前面(用手指一下);我们的后脑勺、背、脚后跟对着的方向就是我们的后面。(板书“面向”和“背向”)(3)、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前面和后面?(请两名学生边指边介绍)(4)、找不同方位的前和后。师和学生站成同一个方向,侧身站,你能指指老师的前面和后面吗?(抽生指)(5)、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不一样?小结:当我们沿不同方向站的时候,我们的前面和后面就会发生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我们面向着的方向就是我们的前面,背向着的方向就是我们的后面。2、找图中的前和后(1)看图(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红星小学的同学们也排着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你都获得了什么信息?(生自由交流)(2)独立完成 你们能帮图中的小朋友们找到位置吗?(能)请轻轻的打开书第22页,仔细读一读,再填空。(3)交流: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答案?师:你还能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们的位置吗?(再抽生介绍其余学生的位置)三、课堂活动,进一步认识前后1、介绍自己的座位(1)向全班介绍 孩子们,刚才我们找到了前和后两个方向。那谁能用前面或后面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呢?(抽生介绍自己的位置,学生可能说出自己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师:他说得对吗?为什么?(2)同桌互相自己的位置。2、排队游戏(1)排队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位置(2)变换位置后,再请小朋友介绍 现在他们的位置变了,谁还能介绍一下他们的位置呢?你想介绍谁都可以。思考:为什么都是XX,怎么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儿又在后面呢?(3)小小调度员请一个学生当排队调度员,按前后任意调整他们的位置,你想请XX站在XX的前面,后面,都可以。听到命令的小队员们就要赶快调整自己的位置,其余的小朋友判断他们的位置站对没有?(抽两三生调整队伍)3、找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些什么呢?五、巩固练习1、P25、2题2、游戏:猜猜我是谁?(5分钟猜3组)师:孩子们能用前后准确的描述位置,可真厉害,老师很高兴,决定奖励大家一起来玩个小游戏。想玩吗?(想)师:游戏的名字叫“猜猜我是谁?”,大家要仔细听哟,看谁最快把我找到。师:我是一年级()班小朋友的一员,在我的前面有(1组1),我可能是?在我的前面还有1组2。小结:在你的前面和后面有可能是1个,2个,3个人,不一定只有一个人,猜的时候一定要猜完。(慢慢缩小范围,感知在我的前面不止一个人,如果说的是最后一排的同学,那就从第一排开始说,学生一次次的在范围内猜)五、课堂小结小朋友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辨认自己的前后方向呢?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前后方向的知识,比如用前和后来找自己的位置,比如算连加连减时,我们会先算前面的,在算后面的,排队时后边的小朋友只要能看准前面一个小朋友的后脑勺,那就会让我们的队伍更整齐。教学反思:第3课时:左和右教学内容:教材23页例3、说一说、课堂活动3、练习五第1、3、4、5、6题课时目标:1. 会辨认左、右方位,并能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3.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在生活中的价值,深化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会辨认左、右方位,并能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左和右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我们学习了位置中的上和下、前和后:你能用上、下说一句话吗?前、后呢?你能用四句话来说xx和xx的前后位置关系吗? 生活中,除了常用的上和下、前和后,我们还需要用到“左和右”来描述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和右)二、探索新知,认识左右1. 认识左、右 学生和老师一起举起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智慧教育美妆品牌的市场策略与方向
- 医疗科技的创新之路基于设计思维的实践与探索
- 全球教育趋势与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
- 从学生心理角度看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 商业培训中的互动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
- 抖音商户直播样品签收确认制度
- 抖音商户直播停留时长优化方案执行制度
- 公交优先战略下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智能交通设施布局分析报告
- CDK9-IN-38-生命科学试剂-MCE
- 浙江省温州市各学校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云南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 车子刮擦协议书
- 诗歌鉴赏|苏轼《鹤叹》注释+赏析+试题
- JT-T 329-2025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2024年质量工程师备考常见问答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管道运输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安庆市桐城经开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JJF 2244-2025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审查规范
- 警犬基地人员管理制度
- 2025年甘肃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ICU感控管理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