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数教案设计+2.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数教案设计+2.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数教案设计+2.doc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数教案设计+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数 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1) 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识 2) 自学课本第1617页的例题,尝试做教材“想想做做”第17题二教学课题。1,使学生认识整千数和一万,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学会读、写整千数,能计算整千数的加减,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2.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618页的认数。 教材分析: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教学整千数和一万的认识,第二道例题借助计算器教学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千数的含义,并整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教材通过图片使学生提高了学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填一填写一写,读一读等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整千数和一万认识。 学情分析: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认数中的整千数和一万的认识,学生对于数的认识已经经历了百以内、千以内等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在获得关于数的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认数方法和经验。同时,学生对认数工具方块、计数器、数位顺序表等已经熟悉了。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学习整千数和一万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整千数和一万,知道计数单位“万”,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 2,会读、写整千数,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重点:整千数和一万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千”与“万”的含义。 教学准备:在认真研读了教材后,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百度搜索中找到了我需要的图片和课件,收集到教学工具方块、计数器、数位顺序表等,这样就有利于进行教学了。 教学方法:1,教学整千数和一万时,我首先通过百度搜索呈现教材中的体育馆场景图,让学生猜一猜,像这样的体育馆大约可以做多少人?再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抛出问题:一万是多少呢?激起学生对“一万”的兴趣。然后通过方块图片从一千数到一万,直观感知几个一千是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初步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最后让学生通过说生活中的千和万,进一步感知整千数和一万的实际含义。 2,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时,首先认识“新的”计数器,使学生注意到计数器上多了个“万”,然后复习计数器表示的数,让学生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铺垫 。最后让学生交流合作,完成一万在计数器下的正确写法。 3,教学数位顺序表时,先让学生完成填空,再通过学生对数位顺序表“说”信息,加深了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 4,图片与问题相结合,小组讨论,独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教师的点拨起到了杠杆的作用。四教学过程。 1,教学第一个例题。1),.情景导入, (1),谈话:你们知道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主场地在什么地方举行吗?出示【百度图片】 /ylyw1/201004/W020100402631125150246.jpg (2),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说得好!如果这里坐满看比赛的观众,大约能坐多少人呢?(先学生猜想,后老师指出大约能坐一万人) (3),揭示课题:这一万是多少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数) 2),初步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1)出示课件:含有一千个小方块的10个大方块。 (2)师:指着1个大方块让学生想,每个大方块里含有多少个小方块?表示多少? (3)学生想:1个大方块是一千,两个是多少?3个、4个9个呢? (4)师问:9个大方块是九千,10个大方块呢?(同桌讨论) (5)师点拨:10个一千就是一万。 (6 ) 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思考:10个一千是多少?一万里有多少个一千?(7) 板书: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3)小结谈话:现在你们知道一万是多少了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万是多少? 2教学第二个例题。 1)认识用计数器表示的数。 (1)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计数器吗?它有什么用处?(课件出示计数器)看,它与我们以前用的计数器有什么区别?多了什么位?共有几个数位?你能从右往左的顺序读一读这几个数位吗?(2)想:如果在十位上拨上1个珠子,它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拨5个呢。如果在百位上拨上1个珠子,它又表示几个几?又是多少?拨7个呢?(3)再想:如果在千位上拨上3个珠子,它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拨5个珠子呢?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按数位写出这个数吗?(指名说,课件显示,学生评价,说说为什么这样写)(4)师点拨:珠子在哪位上就表示几个几,即,千位上如果有一个珠子,就表示3个千,是3000,在千位下写3,其他数位没有珠子用0写出来;如果千位上有5个珠子,就表示5个千,是5000,在千位下写5,其他数位下写0. 2)认识用计数器表示一万。(1)课件显示:千位上有9个珠子。(2)提问:如果再添一个珠子就是10个了,表示多少呢?指出:如果再添上一个珠子就是10个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3)追问: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一万呢?指导:千位上的10个珠子拨去,在万位上拨上一个珠子就行了。(课件演示计数器上的一万)(4) 让学生讨论;怎样在计数器下面正确写出10000?教师点拨:只要在万位下写1,其他数位下写0,就表示一万呢。 3)认识数位顺序表。(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数?什么数位?那么我们一共学了哪几个数位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数位顺序表。(2)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的数位顺序表,指名学生完善表中的括号,同时要求学生将教材第17页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3)让学生读读数位顺序表,指名说说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4)讨论: 个位在哪边?万位在那边?数位是怎样排序的?怎样读数位顺序表? 右起第一位是什么数位?第二、三、四、五位各是什么数位? 左起第一位是什么数位?第二、三、四、五位各是什么数位? 左边一栏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3,巩固深化, 运用提升。1), 课件出示 :(1) 问:每一段表示多少的数?已知的数是哪些?(2) 让学生独立完成未知的数,再读一读。(3) 小组讨论: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 2), 出示【百度图片】:/Article/Up_Files/2008-12/2008129132518617.gif(1) 课件出示:我们用肉眼能看见的星星大约有3000 颗。(2) 指名读出横线上的数。3), 出示【百度图片】/szyue50288/pic/item/acfccf2f110d187e1f3089ab.jpg (1)课件出示:月球上最高的山峰大约高9000 米。 (2)指名读出横线上的数。 4), 出示【百度图片】:/yzdq/dq/dqxw/200710/24/W020071024481653017764.jpg(1) 课件出示:南极洲的最厚冰层达 四千 米以上。(2) 指名写出横线上的数,集体订正5), 出示【百度图片】:/yzdq/yz/yzxw/200711/22/W020071122567082133808.jpg(1) 课件出示:太阳表面的温度接近 六千 摄氏度。(2) 指名写出横线上的数,集体订正。6), 解决实际问题。 (1) 出示【百度图片】:/UploadFiles/200812485017568.jpg(2)课件显示:这是女子一万米决赛。已经跑了8000米。还剩下多少米?(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的想法。(1) 课件显示: 下面是新苗书店四、五、六月图书的进货情况。四月五月六月儿童图书2000本3000本4000本成人图书3000本4000本3000本合 计算出每个月进书的合计数,填在表中。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第题要求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全班展示交流。 (3)第题让学生独立操作,展示交流。 8), 出示【百度图片】: /images/uploadphoto/photo/0242/484476.jpg(1)出示:小明家、冬冬家和少年宫都在太平路上。小明家离少年宫大约有3000米,冬冬家离少年宫大约有5000米。他们两家之间的路程大约有多少米?(2)让学生读题,分小组讨论解题方法。(3)学生独立解题,并说说解题思路。 4,全课小结: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4,课堂作业: 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第4题。 5,板书设计; 认 数 一万里有10个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五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新的课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这堂课我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与“数”有关联。教学中我利用百度搜索在学生面前呈现出美丽的图片,使学生既能欣赏到图片的美,又能结合图片感受到“数”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中始终关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