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安一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b.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d.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2隋唐两代,洛阳与长安同为东西二京,但是洛阳日益成为水上粮食运输的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集散地,是保障唐朝都城物资供应的重要城市,成为全国漕运的中枢。洛阳的商业地位超过长安是因为a.京杭大运河的开凿b.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长安地区经济的衰落d.地处丝绸之路的起点3秦朝建立了完备的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从实质上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d.首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官吏4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a.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c.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d.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5中国古代的某类绘画不与中国画的三门之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笔、写意有所区分。它是中国绘画范围中山水、花鸟、人物画的交集。陈衡恪认为其创作须具备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以下画作与此吻合的是a. b. c. d .6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中指出:“但学风之提倡于上者,民之受之,犹在被动地位,不如濂洛关闽诸儒之自行集徒讲学,转足以正人心而维风化也,故宋末忠义之气,实胚胎于讲学诸儒。”据此判断,张亮采认为a.宋代儒学教育注重提升个人的素养b.私人讲学之风在宋代最盛行c.理学最初形成于宋代的私人讲学中d.民间讲学更易塑造忠义气节7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指出,“天地吾心,万物吾体,皆空理,无实事也”,这只能把读书人引向歧路,而终将贻害生民。这一主张 a.批判宋代学者不言事功的迂腐学风 b.剖析了宋明理学的思想本质c.揭示出宋明理学的虚伪和反动d.主张学者应该关注现实和社会8曾经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供职的美国人马士说,“直至1839年,使西方国家听从条件方可允许双方关系存在的是中国;1860年以后,把和中国共同来往的条件强加于中国的却是西方国家”,条约中的种种原则“曾在半个多世纪中成为支配中国对外关系的常规”。马士的言论a.反映出西方列强对华关系的不断发展b.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说明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d.体现出清朝政府的保守与落后9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份革命纲领的节录:“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一纲领a.模糊了中国革命发展中的两个阶段b.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c.提出了实现革命目标的具体步骤d.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10据统计,18581911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企业有953家;而19001911年就有650家,占到2/3强。就企业的经营性质而言,与官办、官商合办和中外合办比较,民间商办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创办资本上,都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现象的出现a.是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和经济侵略的结果 b.是戊戌变法等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推动的结果c.是官方经济政策和民间实业救国梦共同推动的结果 d.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极端不合理的状况11中共十二大后,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如果你作为一名记者要报道这一事件,下列最合适的标题是a.评“左”比右好 b.真理标准只有一个 c.扭住中心不放松d.敢与火箭争速度12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冯的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创造农协政权,推翻冯的统治;党到国民党军队中去,加紧培植革命的军事基础。这些决议出台的背景是a.中共八七会议的召开b.南方工农武装运动蓬勃发展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3著名学者阮炜教授认为,苏格拉底跟民主政权的关系甚为紧张,民主派有充分的理由惩罚他,甚至处死他。但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民众最初并非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仅判他有罪;只是在他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才在第二轮投票中判他死刑。材料反映出雅典a.形式上直接民主的弊端b.以法律维护民主派利益c.司法程序十分严格缜密d.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1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借助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军事工业迅速增强的优势,苏联的对外扩张咄咄逼人,在加紧同美国争霸的同时,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军事部署,陈兵中苏边境,对中国国家安全形成巨大的压力。苏联的对外扩张行动a.成为中苏关系长期恶化的根源b.为东欧国家的政治改革创造了条件c.客观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d.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发展15麦克马洪(18081893)元帅签署了一项公告:“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今天战斗结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该公告表明a.法兰西第二帝国已宣告灭亡b.巴黎公社曾在巴黎实行专制统治c.法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d.巴黎公社革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16在1984年启动的城市改革中,各地采取“先放权、再转轨、后简政”的办法,既促进了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转轨,又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各省把计委、经委、财办、农办等机构合并为计划经济委员会,走出了政府机构改革的路子。这反映出a.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b.中国改革的方向正在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c.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 d.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改革同步进行17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兴起,该学派认为,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应被看成是以这样的方式(优胜劣汰)进化的有机体,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据此可推断出这一观点a.违背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b.主张加强国家干预经济c.认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d.是罗斯福新政的理论基础18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的兴起和学术的发展,开创了具有基督教唯物主义色彩的中世纪文学艺术。一系列文化创新工作,推动着欧洲文明的重建。据此说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a.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推动者b.奠定了西方近代文化变革的基础c.强化了欧洲社会的宗教神权d.成为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先声191922年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出a.列宁高度重视诗歌的宣传功能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危害c.莫斯科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d.人们对新经济政策有不同看法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间接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b.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c.美国各州不能与他州或外国自行缔结盟约 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21霍布斯鲍姆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而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方面,同样也掀起了一个极为强大的发展浪潮。这一时期的“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奉行的经济理论a.是凯恩斯主义的继续发展 b.主张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c.与自由放任政策保持一致d.属于“新经济”的胜利22早在俄国革命之前,列宁一直坚持这样的设想:俄国应该按照马克思设想的先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列宁的这一设想 a.指出了俄国应该争取和平过渡 b.是迷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革命策略c.切合了俄国当时生产力的实际水平d.指明了俄国革命的发展方向23著名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人心目中总是存留着一个帝国,哪怕它已萎缩成一个影子。出于这种心态英国在明显处于最优越的地位上时,却拱手让出这一机会,错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这里的“良机”指a.加入“欧共体”b.第三次科技革命c.与德国合作d.推行全面改革241961年,肯尼迪总统在国会演讲时指出,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的贸易赤字总额增加将近110亿美元,国外美元持有者把它们转换成黄金,数目如此巨大,将会导致我们近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流失。美国外贸赤字的增加a.是美国大量海外驻兵加剧美元流失的结果b.动摇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c.说明马歇尔计划给美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d.是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丧失的表现二、材料解析题:( 25题25分 26题 12分 27题 15分 28题15分)25(25分)关税与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一霍利法案,对进口商品提出高得异乎寻常的税率。此后,英国在1932年通过了进口税法,各国掀起了一场关税战和贸易战。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2/3。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 19501973年的24年间,国际贸易额从607亿美元增至5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10.3%。 镝自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材料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购买美国货”(buy american:限制其他国家货物进口)计划。这一计划的提出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争议,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则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据新华网、东方财富网整理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两国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实质性不同?并分析两种措施的各自利弊。(11分)26(12分)依据材料,回答问题。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请依据以上表格,找出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加以说明。(12分)27题 28题任意选一道作答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下面分别是秦朝、汉朝、唐朝、北宋的部分货币图。注:唐高祖于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钱,开元的意思是开辟新纪元。从此,中国钱币不再以“铢”“两”命名,开创了以“通宝”“元宝”命钱之新制,是货币品类新旧更替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和突破。材料二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规定中央、中国、交通3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以改变以往各家银行皆可呈准许发行货币的混乱局面,统一全国币制。此次币制改革是在英国经济顾问李滋罗斯协助下实行的。1948年8月,国民政府发布金圆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财政金融法规,规定发行20亿金圆券为本位币,限期以金圆券1比300万的比价兑换法币。此后,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像洪水决堤,迅速膨胀。到11月底已超过30亿元,12月超过80亿元,到1949年4月又超过1 900亿元,到5月18日金圆券发行总额已达到98 041亿元。短短9个月时间内,金圆券几乎成为废纸。摘编自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两朝货币的相同点(2分),并说明唐宋两朝在货币使用上出现的新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特点,(3分)并对这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6分)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明朝后期,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摘编自400年前的那场文明交流材料二利玛窦、徐光启等最初的西方科学传人就借用前人使用的“格致”一词来称呼它(指自然科学)。传教士利玛窦在几何原本序中首先使用:“夫儒者之学,亟致其知,致其知;当由明达物理耳。吾西陬国虽褊小,而其庠校所业格物穷理之法,视诸列邦为独备矣。”徐光启在介绍利玛窦时说,“顾惟先生之学,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 摘编自朱发建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从“格致”到“科学”的词义考辨(1)根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对待中国文明的做法(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材料中现象的社会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利玛窦当时宣传西学的主要特点,(2分)并对其作简要评析。(4分) 答题卡一、单选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二、材料解析题:( 25题25分 26题 12分 27题 15分 28题15分)25.(25分)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两国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实质性不同?并分析两种措施的各自利弊。(11分)26(12分)依据材料,回答问题请依据以上表格,找出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加以说明。(12分)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两朝货币的相同点(2分),并说明唐宋两朝在货币使用上出现的新变化。(4分)(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特点,(3分)并对这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6分)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1) 根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对待中国文明的做法(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材料中现象的社会背景。(6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利玛窦当时宣传西学的主要特点,(2分)并对其作简要评析。(4分) 答案一、单选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5 babcb 610 ddbac 1115 caacc 1620 ccbda 2124 acab 二、材料解析题:( 25题25分 26题 12分 27题 15分 28题15分)25.(25分)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两国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事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分)影响:造成全球贸易萎缩;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因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稳定了世界货币秩序,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关贸总协定成立,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6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实质性不同?并分析两种措施的各自利弊。(11分)不同:中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则是自由贸易;美国“购买美国货”计划实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4分)利弊:中国的战略有利于加强国际贸易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但开放战略也存在风险和挑战。(3分,意思相同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美国的计划可以减少外国商品在国内的竞争,促进本国经济复兴;但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不利于化解经济危机(或恶化国际关系)。(4分,意思相同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6(12分)依据材料,回答问题请依据以上表格,找出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加以说明。(12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参考答案:示例一:有利因素:民族资本家的努力。说明:一战期间,受“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身近代企业,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示例二:有利因素:各种实业团体的建立。说明: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有利于筹集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规范企业管理,从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示例三:不利因素:国内政局动荡。说明:袁世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急诊医学科急救技能应用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医老年医学老年失眠养生解决方案综合考卷答案及解析
- 全球与2025-2030中国乙丁酰脲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肿瘤学新药研究进展专项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合同协议参考格式范本
- 2025年公共卫生学术论文撰写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学影像工程影像质量评估试题答案及解析
- 1.4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 《环境设计工程计量与计价》课件-1.什么是装饰工程预算
- 2024年美团电商合作商户合同版
- 砒霜治疗白血病
- 艺术家品牌影响力构建-洞察分析
- 外墙翻新施工方案及报价表
- 电梯施工管理
- 《城市热力管道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编制说明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件】r
- 某银行装修工程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专题26 尺规作图(讲义)
- 部队理想信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