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 绪 论教学目的: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型及方法论,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应用范畴,了解心理学的历史沿革,形成科学的心理观和心理学观,建立对心理学的整体认识。重点与难点:n 研究对象(多维度、多层次)n 方法学(三级方法论、研究取向、研究范式、研究方法)n 心理学的整合(综合观)n 心理学发展的趋势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导读法 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张春兴(台湾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科学就是不断地追问。在人类心灵追寻的道路上,人们不断地尝试对人类心理的问答。科学是对现实最好的一种诠释,它超越了经验的直观、浅表、狭隘和粗糙。(世界上的知识,就其来源来看,有天启知识(神谕宗教来源)、经验知识(自身体验感性、一般)和科学知识。科学的界定是从伽利略开始的(方法学的意义),以科学方法为中心来建立。)人类心理的追寻,就是对人自身的理解。人的心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人的心理会是这个样子?是从来就是这样的吗?人的头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使得这样不可思议的心理现象发生的?人心理活动的机制是什么?人为什么有能动性?人的心理究竟与动物的心理有什么不一样?人是受其本能控制还是受神还是受自己控制?今天我们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开始去解释人脑中的世界。1879年是个特殊的日子,德国Wundt在莱比锡大学的工作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从此以后心理学家就在不断地提升心理学的科学性和其应用价值。心理学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对心理有不同的界定。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1879年德国Wundt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心理现象的产生有两种根源:生理机制和社会文化。生物学和文化,是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界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就是在我们忽视人的社会交往时人类的心理的最一般的表现。为什么需要这种忽略,这是一种科学方法论。这种个体心理可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原型,或一种科学抽象。它的目的是对复杂问题的一种简化。在忽略社会这个人类最大的生活背景或参考系时,我们的确可以单从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角度对人的心理世界进行探索。说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理由就在这里。另外这里的人默认为中性人(无论男女,无论年龄,无论常态或变态)。认知 (动态的信息加工系统)情绪与动机(行为的动力系统)能力与人格(行为的调节系统)(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行为: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与活动构成。外显(行为)内隐(心理)的矛盾研究心理的可能性和可行性:S-O-R研究范式信息加工研究范式(黑箱技术、灰箱技术、开窗实验)(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多重理解:哲学与客观相对立,指主观世界,对客观的反映;动物心理学或进化心理学高级心理(人类的心理);精神分析与无意识相对,指有意识,是人类可觉知的、可调控的、理性的心理。认知心理学与注意有关联,指一种心理状态,是认知活动的调节、监督机制。2、意识的状态:3、意识的水平: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关系的层次上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反映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关系。有三个取向:心理学化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或团体中的个体心理(即社会或团体对个体心理、行为的作用微观)社会学化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或团体中的社会心理(以社会或团体对研究对象宏观)文化人类学化的社会心理学强调文化、人种等因素对个体或团体的作用。(跨学科研究)可参阅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编著的三维视角下的社会心理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第二节 如何研究心理学一、心理学要探索什么(What does psychology seek for ?)l 心理过程(Psyche Process):动态的过程(随时间展开信息加工过程)l 心理结构(Psyche Structure):静态的结构l 心理的脑结构(Psychic Brain Mechanism)(心理的物质基础)l 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Psychic Phenomenon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发展的、进化的视角)l 心理与环境(Psyche and Environment)(心理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环境塑造、影响心理(影响人格、能力等形成与发展,环境灾害心理,噪音、拥挤、私密性、个人空间、领域性交通事故等因素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心理积极作用于环境(环境认知、城市意象、空间指认、环境评估、人性化社区环境模式及设计等) 可参阅环境心理学 徐磊青 杨公侠 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二、心理学的研究类型(Research types)从分析处理的角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两大类,实验研究试图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描述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获取数据的方式来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包括观察法、个案研究、调查、实验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不可偏颇。 良好的心理学研究一般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理论框架(理论和假设)、标准化过程(混淆变量、控制组、单盲和双盲研究)、普遍性(取样代表性)、客观可观察(信度和效度)。理论,是组织和解释观察的系统方式,它包括一系列有关各种现象之间关系的命题。假设,是一种尝试的信念或有根据的推测,目的在于预测或解释两个或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指随情境和个体而变化的现象。变量分连续变量和类别变量两种。l 因果研究(Cause and Effect) (Craik and Tulving ,1975)l 相关研究(Correlation)l 个案研究(Case Study)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1、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2、 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Biolog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physiology)3、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4、 医学心理学 (medical psychology )5、 工程心理学 (engineering psychology)6、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7、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五、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范式,是科学界广泛用来了解经验领域的一种宽泛系统的理论假设。心理学缺乏统一的范式,但有学派思想或观点。心理学的观点和范式一样,包括理论假设、一致的比喻、认可的观察方法。(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objectivity)Computer simulation. Brain imaging. (二)Scientific attitude and method(三)Main methods and techniques1、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1) Application and limitations:A: Invalid control B: Failure to control for social morality, taboo2) Merits and deficitsMerits: direct observation on subjects behavior is helpful to collect first-hand data. Observing on natural conditions. Eliminate environment disturb, data are convincing.Deficits: difficulty to testify or justify because phenomena are difficult to repeat. Acquisition of singular, inaccurate results (multiple factors work). Easy to cause researchers to pick up what they are interested in or expect2、Measurement methodMeasurement instrument types: Intelligence Questionnaire, Aspiration Scale, Attitude Scale, and Personality ScaleRequest: Reliability, Validity.3、Experiment methodObservation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manipulate subjects activities, arouse some behavior voluntarily).Types: Lab Experiment Method, Field Experiment MethodMerits and deficitsMerits: control invariable, manipulate variable, accuracy and repetitions. Clearness of cause and result.Variable types: Independent Variable, Dependent Variable4、Case Study 第三节 Psychology History 一、Modern psychologys historical background1、Philosophical influences:1)Rationalism: Rene Descartes, reflex, body-mind, Dualism.2)Empiricism: Thomas Hobbs, John Locke, Hartley, E.B.de. Condillac, Hume, Geoge Beakeley.Associationism: James Mill, John Mill, Alexander BainNeoconnectionism (80s 20th)2、Experimental physiologys influences.Bell, Magendie Du.Bois ReymondH.Von. HelmholzsPaul BracaH. Jackson G.Gritch, E. Hitzig二、 Late 19thearly 20th occident psychology schoolsWilhelm Wundt, 1879.1、Structuralism. Wundt, E.B. TitchnerExperiment (sensation, image, emotion)Elemental analysis: Object retrospection method. Direct experiment.2、Functionalism -William James, John Deway, James AngellConsciousness flowApplicable research3、Behaviorism -John WatsonFeatures: Object to research about consciousness, advocate research about behavior. Object to uphold experiment.4、 Gestalt psychology: Max Wertheimer, Walfgang Kohler, Kurt KofkaObject to element analysis, emphasize psyche as a body or an organization.5、 Psychiatrics or psychoanalysis Sigmud FreudEmphasis on motive and unconsciousness. Clinic research三、Modern psychology s research orientation (Research Approach)Tendency to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1、Research on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Contents: Localization, Psychoimmunology, and Heredity in Behavior.Clinic methods: Ablatio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chemical, Neutro-imaging /Brain-imagingEx: Scoville and Milher, 1957, hippocampusOlds et al. 1950, pleasure center.2、Behaviorists research :Contents: Programmed Learning (Skinner); Behavior Therapy/ Behavior ImprovementBiological feedback.Ex: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3、Psychoanalysis (post-Fruedism)Anna Frued, Melanie Klein, Eric Erikson4、Cognitive psychology Piaget, BrunnerNeisser,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mputer metaphor/functional simulationCognitive neuroscience5、Humanitarism psychology Marslow, RogersFree will, Self-RealizationPhenomenological method四、Development of chinas psychology1. Ancient (Confucius etc.)2. Early transmission in china 3. Chinas psychology after 1949s 思考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心理学能整合吗?如何整合的?3如何理解心理学跨界学科的性质?4心理学规律具有哪些特点?这与心理学研究有什么关系?这些规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有什么不同?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怎样进行? 参考书目: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 上海教育出版社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认知心理学王甦 汪安圣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坎特威茨 华东师大出版社 课外阅读:对心理学的误解及澄清实证主义、现象学的研究思想心理学的常识水平与科学水平(心理学报 2004 2)心理学的研究范式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 人民出版社 作者 高峰强 2001)范式科学的发展论 库恩 信息加工论 第二章 心理的的哲学基础和生理学基础 教学目的:理解心理的实质,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功能、神经信息的传递、神经回路、大脑的结构及功能、条件反射学说、神经体液调节,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图、外周神经系统、低位中枢、大脑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脑电图、大脑研究的新技术、内分泌系统。重点与难点: 神经冲动 神经信息的传递 Brodmann的大脑功能分区 大脑功能的一侧化 反射及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的心物观和心身观及反映论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人脑中的秘密揭开七大宇宙之谜。 杜布.雷蒙&艾耶尔(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 第一节 心理的哲学基础 一、 两种对立的心理学观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各自的形态或发展阶段) 反映论非反映论 可知论不可知论 实践论形而上学 一元论二元论(笛卡儿的身心平行论或身心交感论)二、 马克思主义的心理观 论断: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证据:1、 从进化论看动物的心理发展的各个水平或阶段,与神经的进化水平有关2、 从儿童心理发展看不同年龄的心理水平,与儿童的神经发育有关3、 从临床医学、脑科学、神经心理学等的研究看,一定的异常心理或行为缺陷与一定的脑的结构、机能的病变有关注意:大脑的功能是一个信息分析、综合的过程;神经活动的过程与相应的心理过程不是两个过程,而是同一过程的不同层面的表现。不能将心理过程看作为对应的神经活动过程的“副现象”或“副产品”。(二)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1、客观现实塑造着、积极作用着人的神经系统,开发脑的机能和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狼孩、沙袋育儿法) 2、给心理提供了加工材料(荣格的集体潜意识) 3、客观现实的内涵:1) 自然化现实2) 社会化现实社会历史性: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决定着整个社会意识或社会心理和人们的基本交往方式,是心理的“社会进化水平”。(也即黑格尔所谓的“时代精神”)文化性:文化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心理学上的文化,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的对立与融合。西方文化的起源有基督教文化、古希腊哲学思想、古罗马的民主政治思想。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民族性:决定着民族心理。它与人种学、人类学等有关。与文化性有一定的关连。时代性:与一定的社会生产、社会思潮相联系,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标志或趋势,如“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时代”、“信息化时代”、“学习型社会”等。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的社会参照,为人们提出适应任务或发展任务。3)身体化现实:个体的身体是客观现实的一部分,是心理反映的对象,也是个体的自我意识的现实基础。存在身与心的交互作用。4)虚拟现实: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是一种信息化现实。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模式等。功能具有两面性。这种人造现实是对客观的社会现实的延伸,是对客观现实的摹写、反映,是对现实社会秩序、社会关系的在心理层次上的重建。亦即符号化或信息化的社会关系。虚拟现实并不能改变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在虚拟现实中人成为网络信息的加工者,他建构符号信息,与他人交流信息,其心理、行为仍然是社会化的,相对而言是缺少了客观现实中人际行为的监督这一参考系。 所谓数字化人格,这是一种的病态人格。可能是其真实的人格被现实所挤压而表现出的退缩性或萎缩性人格,其特征是以想象的方式对现实的知觉进行替代,以虚拟现实来否定现存的真实的社会现实。(三)主观心理的存在方式是映象或反映心理的信息本质或反映本质。心理过程的加工材料是对现实进行反映的映象,它并不是物质的存在,而是心物关系或S-R关系的存在。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认知过程加工的材料是表征,有表象表征、语义表征或命题表征。表征是符号化的,是外部客观刺激或信息在大脑中的存在形式。反映的类型:摹写反映(直接反映)结构式反映(理论化的知识、规律和经验等,表现出人类心理的概括性、抽象性、系统性)创造性反映(表现出人类的心理的主动性、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四)实践是心理发展的途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实践性质决定心理结构的差异,实践水平决定心理水平的差异。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进化 一、神经系统的进化1、神经系统的发生:原生动物 变形虫(单细胞动物)、水螅(多细胞动物)、 水母(多细胞动物)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环节动物)-(神经节) 链状神经系统(Chin Nervous System),昆虫(节肢动物)-神经索 节状神经系统(Knot Nervous System)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1)管状神经系统/背式神经系统(Tube Nervous System )2)神经组织是空心的。3) 为脑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形成了脑泡(五个脑泡),且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两栖动物分化了两个半球(前脑)4、 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1)出现了沟回,扩大了皮层的表面积。2)机能日益分化。3)形成了复杂的大脑。二、从低等动物(鱼)到高等动物的进化方向。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逐渐上升) 脑指数(EQ)(Encephaligation Quotient)用脑的实际大小与预期的脑的大小上午比值来表示,所谓预期大小指哺乳动物脑的大小的平均值,它考虑了脑重与体重的关系。2、相对大小的变化(新皮层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Cortical Quotient)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人类皮层的生长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而且还表现为功能的增加(Kolb, Whishaw,1996) 第三节 神经元(Neutron)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一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由胞体(Cell body or Soma)、树突和轴突组成。树突 (Dendrites)较短,其作用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Axon)较长,其长度从十几微米到一米,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主干内有时分出许多侧枝,主干内包含许多平行排列的神经元纤维,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神经元按功能分为:内导(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Micro-Circuitry,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二) 神经胶质细胞(Gliab cell)作用: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支架,并修复神经元。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Myelin sheath)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行为分化的重要条件。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消除神经元过多的神经递质。二 神经冲动的传递(一)什么是神经冲动?(Nervous Impulse)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从比较静息状态转化微比较活跃的状态。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与神经元细胞膜的特性有关,也与细胞内外的化学物质有关(带电离子ion分布不同)。膜外( ),膜内( )。离子在细胞内外的出入时通过离子通道(Ion Channel)实现的。在一个条件下,它使用离子泵(Ion Pump)让一些离子通过,而不让另一些离子通过(细胞对离子的不同通透性)。动作电位(Active Potential):受到刺激时,钠离子代偿性回流,出现去极化。(一) 冲动的电传导(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神经纤维局部出现电位变化从膜内微为+、膜外为-,而其他部位仍是膜内为-,膜外为+,在细胞表面出现电位差,构成一个电回路,反复进行下去。神经冲动传导:全或无法则(All or Non Principle),不衰减,无疲性,双向传导性。三化学传导(不同神经元之间)1 突触(Synapse):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突触的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小泡)、突触间隙(200埃)、突触后成分(分子受体)2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借助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来完成。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化学递质:兴奋作用(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5-羟色胺;抑制作用:箭毒(Curare),甘氨酸,多巴胺(Dopamine)四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回路:反射弧(Reflex Arc) 神经回路的方式:发散式、聚合式、环式。 第四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一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周围神经系统由三部分构成: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脊神经发自脊椎,共31对。颈-8对,胸-12对,腰-5对,骶-5对,尾-1对。脑神经共12对。植物性神经(莱尔,德国)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作用。交感神经被看作是机体应对紧急情况的机构;副交感神经则相反,它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二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包括脊椎和脑,两者以椎体交叉的最下端和第一颈神经的椎上端为界)。(一) 脊髓:是中枢系统的低级部分,功能是A: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B: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等(二)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Brain Stem)1、延脑在脊髓上方,被侧覆盖者小脑,与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由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2、桥脑(Pons)在延脑的上方,它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在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它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它的形体较小,结果也简单。分为中央灰质、中脑四叠体、大脑脚(红核、黑质。红核损伤,出现舞蹈症)脑干的广大区域包含网状结构或网状系统。主要包括延髓的中央部位、桥脑的被盖核中脑部分。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上行系统核下行系统。上行网状结构也叫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又密切的关系。下行网状结构也叫下行激活系统,它对肌体紧张又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脑干控制的活动大致是反射性的,就是说脑干内的神经系统主要是周围的和自动的。(二) 间脑:在脑干上方,大脑两半球的下部,又两个鸡蛋形的神经核团,叫作丘脑。它的正下方有一个更小的组织,叫下丘,它们共同组成间脑。1、丘脑(Thalamus)后部有内、外侧膝状体。 2、下丘脑(Hypothalamus)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重要皮层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下丘脑对情绪也起重要作用。(四) 小脑:在脑干背面,分为两个半球。它的主要作用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活动。 (三) 边缘系统:在大脑内侧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这些结构包括扣带回、海马回、附近的大脑皮层(如额叶眶部、岛叶、颞跟、海马及齿状回)以及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内侧背盖等。边缘系统与本能活动有关,与记忆和情绪也有关系。 第五节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一 大脑分为两个半球,体积占中枢系统的一半以上,重量约占60%左右。大脑半球的表面布满沟或裂,沟或裂间隆起被称为回(Gyrus)。有三条大的沟或裂,即中央沟、外侧裂、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几个区域。大脑半球表面为灰质,由六层细胞构成(分子层、外颗粒层、节细胞层、多形细胞层),内部为白质,内有胼胝体(Corpus Callosum)二 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布鲁德曼(Brodmann,1909)对大脑皮层进行分区1 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躯体感觉区。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1):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第17区),产生初级视觉,如对光线的觉察(Visual Area)2):听觉区(Auditory Area)位于颞横回处(第41、42区)。产生初级听觉。3):机体感觉区(Somato-sensory area),位于中央沟后面一个狭长的区域内(1、2、3区)。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息,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躯体、四肢在体感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打下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2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Motor Area),它的重要功能是发出运动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各部分的运动。运动区在与身体、四肢运动的关系也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同样,身体各部分在运动区的投射面积不取决于各部分的实际大小,而是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3 言语区:对于多数人而言,言语区(Speech Area)主要定位于大脑的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脑区组成。若损坏这些区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失语症。1)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有一个言语运动区,即(44、45区),称为布洛卡区(Brocas area),它通过临近的运动区控制说话时的舌头和颚的运动。这个区域受损就会发生运动性失语症。2)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有一个言语听觉中枢,它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称为威尔尼克区(Wernickes area),损伤这个区域将引起听觉性失语症。3)在顶枕叶交界处,还有言语视觉中枢,损伤这个区域将出现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病人看不懂文字材料,产生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用脑成像技术(Brain imaging)进行研究表明,单词的被动视觉引起大脑左半球枕叶的激活,生成动词(Verb generation)引起左半球额下回和颞中回的激活,听单词引起威尔尼克区的激活,而说单词引起了前额叶的激活。4 联合区(整合或联合功能)(Association Area)。联合区部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出发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从系统发生看,联合区是大脑皮层上发展较晚的一些脑区,它与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有密切关系,动物的进化水平越高,联合区在皮层上所占的面积就越大。联合区可分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运动联合区。1):感觉联合区:指与感觉临近的广大脑区,它们从感觉区接受大部分输入信息,并提供更高级水平的知觉组织。感觉联合区受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不识症”。(18、19区受损,引起视觉不识症,颞叶除颞横回以外的脑区都是颞叶的联合区,这个区域与人的记忆,特别是长时记忆有密切关系。)2):运动联合区:位于运动区的前方,又称前运动区,它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3):前额联合区:位于运动区和运动联合区前方。本区可能与动机的产生、行为程序的制定及维持稳定的注意有密切关系。与问题解决等高级认识功能有密切关系。与人格也有密切关系。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一)从结构上看: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颞叶的不对称性是和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球也是不平衡的。(KJolb, Whishaw,1996)(二)从功能上看:在正常情况下,两半球是协同活动的。胼胝体(Split-Brain ,Sperry,1974)两个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Gazzaniga,1967)。(三)两个半球的一侧化不是绝对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同样也起重要作用。在加工复杂程度不同的句子时,右半球与左半球经典的语言区对立的部分也得到激活,只是激活的强度低于左半球(Just, 1996)。四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系统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神经系统连接的高度准确性。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向它的靶生长,并以高度精确的方式选择正确的靶位。它离开某些细胞,而选择其他的细胞,与之形成永久的连接。(Kuffler,et.al. 1975;Shatz, 1992)细胞的精简(Elimination) 第六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一 定位说:(Localization theory)Franz Josef Gall/ Johann Copser. Phrenological Theory加尔将颅骨的外部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联系起来,提出27种官能(facult)。真正始于失语症临床研究。潘菲尔德用电刺激法发现,微弱电刺激能使病人回忆起童年的往事。它说明记忆可能定位于颞叶。另外杏仁核、海马与记忆有关,下丘脑与进食有关,支持了定位说。二 整体说:(Wholistic theory)拉什利(Spencer Lashley)用毁损技术用白鼠进行迷宫实验,发现大脑损伤后,动物习性形成出现很大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而与损伤的面积有很密切的关系。两条原理:均势(Equipotentiality)原理和总体活动(Mass Action)。按照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相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按照整体活动原理,大脑总是以总体发生作用,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正比,而与损伤的部分无关。三 机能系统说:鲁利亚(Luria ,1902-1977),认为脑损伤往往不是导致孤立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些综合症,即引起一系列过程的障碍。可见某些心理机能的障碍,除受脑损伤部位直接影响外,还受其他脑区的影响。鲁利亚还认为大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机能定位。他把脑分为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一) 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第一机能系统并不对某个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但却提高了各种活动的背景。(二)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它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分析与综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第二机能系统由许多脑区组成,如视觉区、听觉区、一般躯体区等。又可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等不同等级。其中一级区是外界刺激的直接投射区(17区是视觉的直接投射区,41、42区是听觉直接投射区,第1、2、3区是躯体感觉的直接投射区)。1、一级区。一级区具有高度的特异化功能,它对刺激的个别特性做出反应;2、二级区。是对信息进行综合的脑区,它位于一级区的附近(如18、19区是视觉的二级区)。它对一级区加工过的信息进行综合,从而反映刺激物的整体特性;3、三级区。位于枕叶、顶叶和颞叶的交界处,是视觉、听觉、躯体感觉的重叠区。它的基本作用是实现对信息的空间整合和时间整合,反映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三)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1、其中一级区是皮层运动区,位于前中央回以内,是运动的直接投射区。由大脑发出的各种指令,通过这个区域直接调节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反应。2、二级区又称前运动区,位于运动区的前方。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对运动的组织,制定运动的程序。3、三级区位于额叶的前面,主要作用是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四 模板说(Module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Fodor ,1983)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Module)组成。这些模块复杂而又巧妙地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沈政,1997)五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一)条件反射学说与两种信号系统学说(二)高级神经活动暂时性联系学说(是假说,已过时)(三)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条件性抑制和非条件性抑制(四)基本活动:集中和扩散正诱导与负诱导、同时性诱导和继时性诱导(五)大脑的功能:分析与综合(是一个相互作用、不断交替的动态过程)动力定型六脑科学的新技术(一)脑成像技术(Brain imaging technology)1、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r tomography, CT)2、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功能磁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3、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tron emmision topography ,PET)4、高分辨率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 ,EEG)5、高分辨率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MEG)包括以下设备:超导量子干涉仪(Superconduucter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SQUID)磁屏蔽室梯度仪(Gradiometer)6、内源信号光学成像(Intrinsic signal optical imaging)(二)功能磁共振成像术1、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2、fMRI原理1)BOLD效应(BOLD: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血氧水平)由以下几种成像技术组成基于血氧水平的大脑活动成像(磁共振成像,fMRI)微观水活动性成像(弥散/灌注成像Diffusion/Perfusion成像)微血管血液动力学(脑血流和血容量)成像2)EPI(Echo-planar Imaging 回波平面成像)技术3)fMRI认知成像方法 第七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内分泌系统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它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很大影响,它决定1)身体的发育;2)一般的新陈代谢;3)心理的发展;4)第二性征的发展;5)情绪行为;6)有机体的化学合成。一 内分泌的分类及机能。(一) 甲状腺(Thyroid gland):能促进机体代谢机能,增进机体发育过程。(甲状腺素)(二) 副甲状腺(Parathyroid gland):分泌副甲状腺素,对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三) 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钠离子及水分正常含量)、甲状腺素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兴奋交感神经)。(四) 脑垂体(Pituitary gland)(主腺)前叶分泌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皮质激素、生乳素;中叶分泌黑素细胞扩张素;后叶分泌血管加压素、子宫收缩素、抗利尿素。(五) 性腺(Sex gland):性激素。二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称为神经体液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总体上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但与神经系统的直接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不同。由于内分泌腺中脑垂体的特殊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的活动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终止不定期劳动合同的规定与操作流程
- 项目立项案例题目及答案
- 叉车考试科目一的题目及答案
- 物体打击试题及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Grammar 分层作业(含答案)
- 营销策划岗位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
- 物流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型钢租赁合同
- 物流的试题及答案
- 砍树 栽树劳务合同范本
- 避免车祸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音乐课简谱教学课件
- 2025年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答辩备考试题及答案(50题)
- 剖析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洞察与改革路径探究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示教育
- erp权限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