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西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1.说文解字对“龙”字的释义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龙是一种文化图腾 b龙的变化象征皇权的消长c龙兼具灵性和力量 d龙与农耕文明密切关联2. 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c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4. 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写道:“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所说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a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b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到庭作证d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5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于西方之所以富强之源,茫乎未有闻焉,正所谓:无盐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之步。”最能佐证梁启超观点的史实是 a绞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投身洋务运动,成为中兴名臣 c力主加强海防,创立近代海军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6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社会 a废止缠足,封建束缚破除 b女子入学,近代教育普及 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7. 追求的是人性的高贵,不深迷于一事一物的得失,本质上把人看成非功利性的存在者,它的人是有着宇宙性视界并展现着史诗般尺度的人,是大写的人。这反映了a墨家学派的诉求 b阳明心学的主旨 c智者学派的主张 d启蒙运动的追求8.西方文明史谈到:“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十八世纪科学的进步 b反映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生c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都是可认识的 d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9 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 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19652008年一些国家国内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单位:%)年份196519801990200020052008中国1009085817272日本9088909087美国9591919091英国847881798080印度979594888481a扩大内需发展经济是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b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加强了各国之间经济的依存度c经济危机导致发达国家国外市场逐渐萎缩d旧国际经济秩序造成发展中国家内需比重下降11.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逐步成为主流,现实主义流派关注社会问题,再现社会风貌,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下列文学艺术作品属于法国现实主义流派的有:苹果车约翰.克里斯朵夫人间喜剧播种者自由引导人民a. b. c. d. 12.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a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第卷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主要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操作技能及个人素养的训练,是贵族子弟必须具备的。“乐”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意思是说: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的情感,使人们潜移默化。“射”指射箭,“御”指驾车,“书”指写字,“数”指算术。 西周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摘自中国教育史材料二 学界一般把建于公元前124年的太学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太学成为官僚体系的附属机构,这种权力本位教育以所谓“学而优则仕”,使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成为依附于政治的组织形式。摘编自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材料三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早在1717年,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就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明文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为它的公民提供免费教育。普鲁士还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国王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同时保证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韩爱红民族精神给了德国什么?(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教育有何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教育的确立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国重视教育的措施。结合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比较古代中国和近代德国在教育发展上的不同。(13分)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因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映在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自由缺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到震惊。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不发达世界中前殖民地各民族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远没有获得经济独立。因此,他们是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太注意苏联人缺乏个人自由这一点,因为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摘编自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评材料中关于五年计划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5.(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1942年5月22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编抗战家书根据材料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6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3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何?(6分)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bccabdadaada二、材料解析题13.(1)特点:注重个人内心陶冶和外部约束的结合;注重实用技术和礼仪教育的结合;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6分)(2)影响:太学成为中国高考教育的发端;使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培养方向。(6分)(3)措施:实施义务教育;推行强制教育;提供免费教育;建立现代大学;确保教育的独立性。(5分)不同:教育对象上,古代中国面对的主要是贵族,而近代德国却是全民。培养方向上,古代中国主要是培养官僚,近代德国却是培养实际有用的人才。教育与政府的关系上,古代中国的教育被政府控制,近代德国政府不得干涉教育及学术活动。(8分,任答两个方面即可)14.答案略。评分标准:根据相关要求,可从观点、论述内容、整体评价等三部分,采取评分与采分点评分两者结合的办法,即从论述与思维层次两个方面计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按等次计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