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醇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甲醇厂概况及发生泄漏事故可能性概述:2二、发生大量泄露事故应急处理通则3三、发生甲醇大量泄露事故应急处理5(一)适用范围5(二)甲醇属性515253、防护64、日常防护6(三)甲醇泄漏事故处置措施66、泄漏源控制7、泄漏物处理7四、发生大量工艺气泄露事故应急处理7(一)适用范围7(二)危险源基本情况81、各种混合气体的成分及爆炸极限:82、各种气体的属性:8(三)工艺气泄漏事故日常防护9(四)工艺气泄漏事故处置措施101102、泄漏源控制10(五)重大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救处置10五、应急救援组织专业组及人员名单11 一、甲醇项目概况及发生泄漏事故可能性概述:90万吨/年焦化系统富余的焦炉气资源,选择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建设以焦炉气为原料的10万吨/年甲醇生产装置,保证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长周期连续运行。其中有焦炉气气柜工序、焦炉气预处理及粗脱硫工序、焦炉气精脱硫工序、纯氧转化工序、压缩工序、甲醇合成工序、甲醇精馏工序、甲醇库、泡沫消防站、空分系统、锅炉给水站、外管道系统、变配电所、脱盐水站、循环水站、仪表空气站、消防水站、主控、化验楼、污水收集/事故池、火炬系统。而泄漏事故可能性是:1、甲醇罐区或储槽与阀门管道等的连接法兰面垫片失效,可能引起大量物料泄漏;甲醇罐区与储槽的进出口阀泄漏,可能引起大量物料泄漏。2、由于腐蚀、超温、超压等,导致罐区或管道破(爆)裂,引起大量物料泄漏。3、水煤气、转化气、合成气、弛放气等阀门管道的连接法兰面垫片失效,可能引起大量气体泄漏。 二、发生大量泄露事故应急处理通则1、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毒物泄漏后可能危及人身伤亡或伤害,并波及周边范围,本公司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采取相应紧急救援措施。2、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班长、工段长、调度、安环部逐级报警,要报清发生事故工段查明泄漏部位和泄漏原因。当班班长接到报警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职务最高者为临时总指挥,一方面组织人员向上风向进行撤离,一方面组织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包括停机、切换、关阀、切断进料、启动蒸汽、氮气保护设施等,甚至作出紧急停车处理,等待公司救援队伍的到来。 3、当班调度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向公司和相关部室领导汇报,并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当事故可能波及周边环境时,应立即将事故情况通报周边单位,同时发出警报,启动公司应急救援系统,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4、发生事故的工段,应组织力量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泄漏原因,凡能切断物料或采用其它处理措施可以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5、指挥部应根据事故发展情况迅速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事故情况。6、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方案措施立即展开救援,同时划出警戒线,指定专人警戒。如事态扩大,应请求社会支援。 7、各专业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在查明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建议,由指挥部下达,调度和工段执行。8、各专业队伍接到指挥部指令后,立即进入紧急状态,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控制事故。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及手段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环境监测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查明泄漏扩散情况,根据风向、风速,判断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对泄漏下风向区域进行监测,确定结果、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扩散区域内的人员撤离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2)治安组到达现场后,担负现场治安和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关注事态发展,如泄漏扩散危及周边区域,应同环境监测组和其它专业组一道迅速组织有关人员组织周边单位和群众安全转移,或采取临时的安全措施。(3)医疗救护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对伤员进行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医院抢救。如无伤员和中毒应做好应急准备。 (4)通讯保障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命令,认真做好各专业队伍的联系和抢险过程中的联系工作以及对外联络工作。(5)抢修抢险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6)消防队、救援人员应立即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和防护服, 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要确认现场有无中毒人员,如有则以最快速度将中毒者脱离现场,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抢救。9、若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指挥部应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1)在主管安全副总经理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保卫和发生事故工段等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2)在生产副总经理和厂长的指挥下,组成由设备、机修、电气修理和发生事故工段,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10、严格保护事故现场,抢救人员、为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设备时,应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以便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三、发生甲醇大量泄露事故应急处理(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甲醇罐区、甲醇合成和精馏装置、装车台泄漏的应急救援。(二)甲醇属性1、甲醇为易燃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甲醇对人体的伤害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可引起病变,同时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当人口服10ml时,就会双目失明,饮用30ml就可致命。吸入高浓度蒸汽能产生眩晕、昏迷、麻木等症状,蒸汽与液体都能严重损害眼睛和粘膜,也有人因甲醇溅洒在足部,甲醇浸湿了衣服及皮靴仍继续工作,数日后失明的案例。 2、甲醇爆炸极限: 636.5,引燃温度464,闪点:11,易溶于水。 3、防护 (1)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热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毒服。 (2)医务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针对毒物属性,认真迅速做好长期救护工作。 (3)如甲醇罐区泄漏,当班调度应第一时间通知中控,立即开启消防水喷淋。4、日常防护 生产或检修过程,应对设备进行置换吹扫。在可能接触毒物前,应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包括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三)甲醇泄漏事故处置措施、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穿戴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甲醇泄漏事故中心区应严禁一切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确定事故波及区域人员的撤离方向及有关措施。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并根据事故情况和进展,确定事故波及区域人员的撤离方向及有关措施。应急处理时要服从统一指挥,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泄漏源控制迅速采取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措施。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堵漏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应引入事故池。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减少气体向周围扩散程度。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收容(集):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木屑、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并收集到密闭容器中。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法规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事故池后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四、发生大量工艺气泄露事故应急处理(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工艺气的泄漏应急情况的处理。(二)危险源基本情况1、各种混合气体的成分及爆炸极限:水煤气的主要成分(V%)是O 47.68%、H2 34.10% 、CO2 17.38%、CH4 0.1164%、H2S 0.2750%。其爆炸极限为8.2-89.5%。转化气的主要成分是O 18.48%、H2 71.56% 、CO2 6.31%、CH4 0.69%、N2 2.96%。其爆炸极限为7.7-94.3%。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O 29.02%、H2 66.90% 、CO2 3.49%、CH4 0.1315%、H2S 0%。其爆炸极限为5.36-76.9%。弛放气的主要成分是O 11.40%、H2 72.15% 、CO2 4.40%、CH4 2.23%、H2S 0%。其爆炸极限为5.3-78.3%。2、各种气体的属性:在本流程中气化炉所产生的粗水煤气中,当硫化氢在煤气中含量达到工段最高允许浓度(10mg/m3)时,一氧化碳在煤气中的含量已远远超过了其工段最高允许浓度,本工序中水煤气的毒性是以一氧化碳为主。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即使接触时间短,也可发生轻度中毒,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很高时,经几次深呼吸后会迅速发生昏迷、大小便失禁、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以至呼吸麻痹。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0.02%时,2-3小时即会出现症状;浓度达到0.08%时,2小时即可昏迷。如果浓度更高,危险性更大。工段空气中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为级。同时一氧化碳和氢气都为易燃易爆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都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各个时期的煤气由于一氧化碳与氢气含量的不同,起爆炸极限也稍有差别,但总体来看,煤气的爆炸极限较宽,爆炸下限基本都是在10%以下,因此,易燃易爆是煤气的主要危险特性。氨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液氨及高浓度氨可致使眼灼伤;液氨可致使皮肤灼伤。低浓度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硫磺引燃温度为232,粉尘爆炸下限为35mg/m3。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汽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混合物。空分装置中的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氢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升高,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氮为无色、无臭气体。在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氮含量约为78.93%。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觉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并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当吸入高浓度氮气,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液碱是一种腐蚀性较强的碱性液体,皮肤或眼睛直接接触可造成灼伤。对铝、锌、锡等金属具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三)工艺气泄漏事故日常防护 1、当班岗位操作工发现泄漏应立即报告工段,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热源。 2、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毒服。 3、生产或检修过程,应对管道和设备进行置换吹扫。在可能接触毒物前,应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包括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自主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四)工艺气泄漏事故处置措施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安全防护措施:(1)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穿戴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2)工艺气泄漏事故中心区应严禁一切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和事故进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方向及有关措施。(3)应急处理时要服从统一指挥,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2、泄漏源控制(1)迅速采取关闭阀门、停止作业、火炬放空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措施。(2)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堵漏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设备管道法兰等的堵漏措施见附表8:)(五)重大急性中毒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丁基钠黄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教育科技品牌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医疗心理服务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
- 教育4.0以创新引领未来教育模式
- 教育数据与校园安全管理优化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与城市社会治理协同报告
- Chloranocryl-Dicryl-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徽师范大学《产品摄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医学免疫学研究进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某镇“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思路
- 2025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课件十:主要负责人安全公开课
- 加气站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2024版
- 高一日语开班宣讲课件
- 粮食行业技能竞赛粮油保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成绩证明模板(共2页)
- 冰毯机的使用与护理
- (完整版)BrownBear绘本附配音
- 核心筒超高层单元式幕墙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 尾矿库闭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