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毕业论文存档日期: 存档编号: 江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论 文 题 目: 论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姓 名: 钱 佳 学 号: 3071157074 院 系: 京江学院 专业、年级、班组: 统计学 指 导 老 师: 王玲玲 略论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摘 要对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是其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贯穿其发展的始终。上世纪末巴林银行的倒闭和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的金融事件,使我们对存在其中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更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并最终促成了侧重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以三大支柱为核心的新资本协议的出台。随着锐不可当的金融自由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银行业的监管措施、监管力度和商业银行本身的信用风险管理很难再适应银行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信用风险环境,特别是对于负重前行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势在必行。本文拟以五个章节来阐述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利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技术,以合理的对策和措施来有效的改进和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以适应新资本协议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并迎接新资本协议带来的挑战。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新资本协议、Credit-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 Under the Basel ABSTRACTThe credit risk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s lying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 In the late last century, a series of financial events such as the bankruptcy of Bahrain Bank and Asian financial crisis makes us reflect on the managing Credit-Risk, develop and strength greatly the conception and technology , eventually bringing about the Basel Capital Accord II that focuses on the Credit-Risk of Management, involving Three-Pillar. With the reinforcemen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t is very hard for the supervision force of all countries bank industry and even managing Credit-Risk of commercial bank itself to adopt the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envirionment of Credit-Risk. It is definitely necessary for our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 struggling forward to elevate the ability to Credit-Risk management.Through six chapters, the thesis is going to abide by the framework of the Basil II, analyze the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our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 utilize the modern technoly of Credit-Risk measure model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Credit-Risk management by reasonable methods and measures, which enables us to adopt the new requires and trend of Credit-Risk managemen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Basel Capital Accord II, welcome the chanllenge from it.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Credit-risk、Basil 、Three-pillar目 录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1.1开篇案例:两份裁定书与一个亿51.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51.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6 1.4 研究在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7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2.1信用风险概述82.2信用风险管理及目标82.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9第三章 新资本协议框架以及新协议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3.1新资本协议产生背景和发展93.2新协议的核心:三大支柱103.3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113.4信用风险度量其他新技术概览13第四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方法及应用4.1风险价值VaR方法134.2 VaR方法分析及影响因素134.3 VaR方法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16第五章 有效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5.1信用风险管理原则205.2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215.3金融衍生品对进一步改进信用风险管理的深远意义225.4信用风险法制环境的建设23参考文献24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1.1开篇案例:两份裁定书与一个亿据报载: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数名离退休干部联名写信给南方周未,举报该院院长杨刚与人串通伪造了两份盖有法院印章的破产裁定书。正是靠这两份裁定书,杭州合成塑料厂和杭州皮鞋厂顺利地赖掉了6600万元(前者为5200万元,后者1400万元)工商银行贷款,连同利息,国家财政损失逾亿元。而且因为有了这两份裁定书,两家企业的债权人无法求偿。事实上,已破产的合成塑料厂并入了杭州包装工业公司,杭州皮鞋厂仍在“金松集团”旗下生产。(资料来源:南方周末)小小的两份破产裁定书,竟然导致一个亿的不良资产损失。正是与此雷同的大大小小的不胜枚举的信用风险案件,才使得我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进而造成了巨额的损失。本案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是银行缺乏产权约束,经营者不必承担资产损失责任,出于某种目的可以主动投怀送抱;另方面是权大于法,政治上的依附关系超越法律关系;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惯例,这类地方违法者不是谋私而是为“公”,往往将这类事件视为中央与地方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与磨擦,中央难以深究,地方不愿作追究,从而助长了这类事件的发生。但无论是何种原因,基本殊途同归,即国家承担重大经济损失。同时,通过这一小小案例也可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略见一斑。(只是一篇本科论文而已,不是写书的章节,这个案例可以放在后面的段落中做小例子,但不需要单列段落,建议自己看看可放到下面哪个段落里)1.1信用管理的含义2.1信用风险概述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就商业银行来说,所谓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而导致损失的潜在可能性,也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和履约能力变动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动所引起的损失可能性。可见,信用风险是伴随着信用活动而存在的,这是因为,信用活动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跨期性,即承诺先于履约,而正是这种跨期性,使信用活动天然具有信用风险。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驱使下,不守信用来无偿的占用、享受所有人财产,致使失信的激励,天然存在。显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无疑是其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风险。2.2信用风险管理及目标信用风险管理,就是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和监控,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其中心内容是由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衡量、分析等环节所组成,并通过计划、组织、指导、管制等过程,辅以各种科学方法和风险管理技术模型综合、合理地加以运用来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由于信用风险天然存在,无法完全消除,只能把它缩减到最小的程度,这就有必要积极主动地认识信用风险,管理和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因此,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就势在必行。那么,对信用风险管理应该以何为目标呢?对此问题,国际金融界不仅仅从存款人和市场监管者的角度,更从商业银行投资者的角度提出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五大目标:即要做到对风险的识别、衡量、监督、控制和调整收益。通过这五大目标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获得最高的收益。2.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 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 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适应巴塞尔协议新框架的需要。在金融业日益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 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 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由于发展中经济具有“追赶型经济”的特点, 其目标是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高级化, 背景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和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选择银行主导型而不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制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 银行融资仍将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 银行体系面临的风险将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构成要素。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 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进行内部管理的自主行为, 从全局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引发货币危机、股市暴跌和金融危机的需要。3.1新资本协议产生背景和发展1988年7月,针对世界上严重的债务危机,国际清算银行(BIS)的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资本协议,主要解决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问题。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随着商业银行盈利空间的不断扩张,市场风险与日俱增,“里森事件”仍能轻而易举的使资本充足率符合要求的巴林银行遭遇免破产的厄运,则足以说明,88年协议并不能提供有效的方法来确保资本要求与银行真实的风险状况相匹配,换句话说,它对风险的敏感程度不够。鉴于该协议的诸多先天不足,巴塞尔委员会认识到改进的必要性,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于1999年6月发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一个征求意见稿,后又于2001年6月,发布了经过两度修正的第三个意见稿,新协议从2005年在G10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从发展历程来看,巴塞尔协议经历了一个内容不断更新、方法不断改进、思想不断成熟的深化过程。88年协议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后,已将新协议的基本框架搭建就绪,特别是2001年推出的征求意见稿,更为直接的体现了对第一稿的充实与完善。新协议除保留最低资本要求的规定外,还提出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要求,从而共同构成了新协议的三大支柱。3.2新协议的核心:三大支柱以风险加权资本衡量表内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是新资本协议的重要内容。而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则是新协议的核心所在,要求资本监管更为准确的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从而提高银行的安全性和稳健性。3.2.1.最低资本要求 对新协议,巴塞尔委员会依然继承了旧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想,将资本要求视为最重要的支柱。当然,新协议的资本要求已经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范畴的拓展在当前金融格局下,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却在进一步加大。因此,新协议在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本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2.计量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新协议根据银行业错综复杂的状况,创新了一些计量风险和资本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旧协议相关内容过于僵化、有失公允的问题,而且使新协议更具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对于信用风险的计量,主要是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IRB(包括基础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3.2.2监管部门的监管检查对于监管检查,新协议不仅强化了金融监管当局的职责,而且提出了较为详尽的配套措施。有具体目标又有行为规范和措施的监管当局就特别重要,因为根据新协议,监管当局必须担当起三大职责:(1)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状况,即监管当局必须确保该条件自始至终得以满足,因为对最低标准和资格条件的检查是第二支柱下的有机组成部分。(2)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体系。新协议鼓励银行使用基于内部信用评级的风险计量方法。 (3)加快制度化进程。根据新协议,商业银行除了遵照新协议的规定,还必须向监管当局提交完备的资产分类制度安排、内部风险评估制度安排等,从而使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方法得到有力的制度保证。3.2.3市场约束市场约束具有强化资本监管,帮助监管当局提高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健的潜在性作用。新协议更多的是从公众公司的角度来看待并对待银行,强调以市场的力量来约束银行,将市场看作是一股强大的推动银行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并全面控制经营风险的外在力量,具有内部改善经营、外部加强监管所发挥不了的作用。作为公众公司的银行只有象其它公众公司一样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顺了委托代理关系、确立了内部制衡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建立风险资产与其良性匹配关系,从而在接受市场约束的同时赢得市场。此处将你第二章的内容整合后放在这里1.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1.3的内容很多是重复的,建议整理,该合并的合并,我用蓝色标出的只是其中的一例,其余你自己仔细琢磨)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存有各种历史性的顽疾和问题,但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已开始逐步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监管也逐步加强和完善。尽管风险管理初见成效,但相比较国际先进银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1.2.1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而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目前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只能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1.2.2风险计量方法落后,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新资本协议规定了内部评级法必须达到九个方面的最低标准,但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差距: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的细分;评级体系仍实行一逾两呆四级分类法和五级分类法,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级以定性分析为主,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1.2.3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特别是信用管理经验匮乏,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息资料尚未实现资源共享。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贷后的监督检查不足,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潜在风险增大。1.2.4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尚未建立。在实际司法过程中,保护借款人或保证人正常生活,而忽视银行债权法律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信用风险防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要从法律上对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给予必要的保障。1.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国有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绝大多数国外商业银行同样面临的经营风险,更面临着一些特有的风险。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3.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权力责任制度的缺陷,是指目前贷款权力的分布完全根据行政级别而不是根据风险管理能力来划分;而激励约束制度的缺陷则表现在激励不足、约束过度时银行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约束不足时则会选择铤而走险。 1.3.2.银行风险的内部评级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普遍采用“打分法”,即通过选取一定的财务指标和其他定性指标,通过专家判断或其他方法设定每一指标的权重,由评级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打分表对每一个指标分别打分,再根据总分确定其信用级别。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但这一评级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评级过程中缺少对未来偿债能力的预测;缺乏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指标和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行业分析和研究明显不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滞后等。 1.3.3.社会经济环境有待加强,外部作用加剧商业银行风险。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力不大,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信用中介行业发展滞后、已有信用数据库小、覆盖面窄,无法对市场主题的信用级别做出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估。1.4研究在新巴塞尔协议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发生过大的银行业危机,但是中国银行业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随着中国的入世承诺逐步兑现,中国银行业融入全球竞争的步伐加快,提高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的水平,成为中国银行业当务之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人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并且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这项政策的实施将会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化已接近最后关键步骤-取消贷款利率上浮限制、扩大或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区间,以及逐渐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将逐渐面对变数加剧的市场和日益扩展的潜在客户群,加强对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的计量和控制对商业银行业至关重要。我国传统监管方法过于注重对银行的合规性监管而忽视银行的风险监管。风险监管是一种积极的监管方法,侧重引导商业银行树立防范风险的观念,帮助增强其防范风险的能力。因此中国监管当局应逐步由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考虑到新协议的侧重对象是十国集团国家的“国际活跃银行”,但巴塞尔委员会同时提出,新资本协议的各项基本原则也普遍适用于全世界不同类型的所有银行。由于新协议可通过相关参数的调整,对有精确的风险计量银行给予资本优惠,风险管理能力越强的银行,可以选择的余地将会越大。目前,许多国际先进银行已经基本构建了符合新协议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如花旗等银行已经实施了IBR法。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与新协议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如果我国银行业不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将在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位置。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整章内容同第一章合并,做第一章的第一部分,概念介绍部分,此外你也看看所谓的“新资本协议下的”也就是第三章的部分内容,是不是也需要作为概念介绍放在第一章)第三章 新资本协议框架以及新协议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该章的内容很多是不需要的,本文中用的着的模型你可以多加介绍,用不着的一笔带过就可以,这一章应该是定量分析的章节但你定量的部分描述太少,建议部分概念放第一章,部分介绍模型的内容同下一章合并,把本文你用的模型直接定大标题“3.1模型简介”,然后将此章的相关部分内容放进去,不相关的删)3.3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根据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要求,在对信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客观的数量化,从而进行准确科学的控制,有着重大意义。虽然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如6C法和信用评分法也曾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近年来,由于商业银行贷款利润持续下降和表外业务风险不断上升,促使银行不得不寻求更为经济适用的方法来度量和控制信用风险。建模技术和建模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金融理论的发展和新的信用工具的创新,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涌现出一批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逐步替代传统模型而发挥着更大的作用。3.3.1.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Metrics由J.P.摩根公司1997年首次开发,是世界上第一个评估银行信用风险的组合模型,不仅适用于所有的信贷资产,而且适用于金融衍生品如期货和期权等。其核心思想是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运用VaR方法,计算贷款资产或贷款组合以及非交易资产的违约概率,进行估价和风险测量。在基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计算出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率,最终计算出该贷款或贷款组合的VaR值,从而判定其风险状况,即当借款人信用级别发生变化时银行如何应对。运用该模型能够及时科学地进行各类信贷业务的风险计量,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3.3.2麦肯锡模型即McKinsey公司于1998年提出Credit Porffolio View方法。麦肯锡模型在CreditMetrics模型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变化。该模型可以看成是对CreditMetrics的补充,但克服了后者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3.3.3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CSFP(Credit Suisse Financial Products)公司公开其CreditRisk方法是在1997年。这是一个违约模型(DM),它不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视为一笔贷款的VaR的一部分,而只看作是市场风险。主要考虑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分段,通过计量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得出各段损失分布,加总得到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它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将每一笔贷款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它贷款。3.3.4KMV模型KMV模型主要在于估计借款人违约的概率。它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借款人资产的市场价值、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帐面价值,估计出借款人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其负债计算出它的违约实施点(借款人1年以下短期债务的价值加上未清偿长期债务帐面价值的一半),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企业的预期违约率。3.4信用风险度量其他新技术概览3.4.1信用衍生产品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信用衍生产品逐渐成为金融界关注的对象。简单地说,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被从标的金融工具中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分离开来。3.4.2利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收取一种类似于贷款者资产看跌期权的并且出售者可以得到的报酬。具体来说,银行发放贷款时,其风险等价于出售该贷款企业资产看跌期权的风险,因此银行会寻求买入该企业资产的看跌期权来对冲这一风险。其最早运用是美国中西部的农业贷款。为保证偿还贷款,小麦农场主被要求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购买看跌期权,以这一期权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如果小麦价格下降,那么小麦农场主偿还全部贷款的可能性下降,从而贷款的市场价值随之下降,但同时,小麦看跌期权的市场价格上升,从而抵消了贷款市场价值的下降。 3.4.3违约期权违约期权是在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期权购买者,从而对银行予以一定的补偿。银行可以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购买一个违约期权,与该笔贷款的面值相对应。当贷款违约发生时,期权出售者向银行支付违约贷款面值,如果贷款按照贷款协议得以清偿,那么违约期权就自动终止。因此,银行的最大损失就是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购买违约期权所支付的价格。3.4.4信用联系票据信用联系票据CLN(Credit-linked Notes)指同货币市场票据相联系的一种信用衍生品,其购买者提供信用保护。一旦标的资产出现违约,购买者就要承担违约所造成的损失。CLN发行者则相当于受保护的购买者,他向购买者支付一定的利率。如果违约情况未发生,他还有义务在CLN到期时归还全部本金;如果违约情况发生,则只须支付信用资产的残留价值。第四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方法及应用这一章本是我最期待的一章,可看下来,真是有种你在编书的感觉,除了输入介绍了一些模型以外,你的模型应用到底在哪里呢?我希望你是具体结合某个银行的数据然后结合你的模型处理分析,从而才有后面你第五章的对策,结论,但你的案例“案 例5年期固定利率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贷款总额为100(百万美元),借款企业信用等级为BBB级 “就像是书上的计算习题,这是不行的这一章应该是先介绍模型,然后结合实例搜集数据,然后应用模型处理数据,再然后就是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为后续章节服务,建议好好修改,写得具体点第四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方法及应用4.1.风险价值VaR方法4.1.1概念 VaR(Value at Risk)按字面解释就是“风险价值”,其含义指:在市场正常波动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的最大可能损失。更为确切的是指,在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价值在未来特定时期内的最大可能损失。4.1.2特点 可以用来简单明了表示市场风险的大小,单位是美元或其他货币,没有任何技术色彩,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投资者和管理者都可以通过VAR值对金融风险进行评判; 可以事前计算风险,不像以往风险管理的方法都是在事后衡量风险大小; 不仅能计算单个金融工具的风险。还能计算由多个金融工具组成的投资组合风险,这是传统金融风险管理所不能做到的。 4.2.VaR方法分析及影响因素4.2.1VaR的表示公式用公式表示为:P(PtVAR)=a 字母含义如下: P资产价值损失小于可能损失上限的概率。 P某一金融资产在一定持有期t的价值损失额。 VAR给定置信水平a下的在险价值,即可能的损失上限。 a给定的置信水平 VAR从统计的意义上讲,本身是个数字,是指面临“正常”的市场波动时“处于风险状态的价值”。即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和一定的持有期限内,预期的最大损失量(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相对值)。例如,某一投资公司持有的证券组合在未来24小时内,置信度为95%,在证券市场正常波动的情况下,VAR值为520万元,其含义是指,该公司的证券组合在一天内(24小时),由于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最大损失超过520万元的概率为5%,平均20个交易日才可能出现一次这种情况。或者说有95%的把握判断该投资公司在下一个交易日内的损失在520万元以内。5%的几率反映了金融资产管理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可根据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和承受能力来确定。4.2.2VAR的计算系数由上述定义出发,要确定一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的VAR值或建立VAR的模型,必须首先确定以下三个系数:一是持有期间的长短;二是置信区间的大小;三是观察期间。 4.2.2.1持有期。持有期t,即确定计算在哪一段时间内的持有资产的最大损失值,也就是明确风险管理者关心资产在一天内一周内还是一个月内的风险价值。持有期的选择应依据所持有资产的特点来确定比如对于一些流动性很强的交易头寸往往需以每日为周期计算风险收益和VaR值,如G30小组在1993年的衍生产品的实践和规则中就建议对场外OTC衍生工具以每日为周期计算其VaR,而对一些期限较长的头寸如养老基金和其他投资基金则可以以每月为周期。 从银行总体的风险管理看持有期长短的选择取决于资产组合调整的频度及进行相应头寸清算的可能速率。巴塞尔委员会在这方面采取了比较保守和稳健的姿态,要求银行以两周即10个营业日为持有期限。 4.2.2.2置信水平。一般来说对置信区间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机构对风险的不同偏好。选择较大的置信水平意味着其对风险比较厌恶,希望能得到把握性较大的预测结果,希望模型对于极端事件的预测准确性较高。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不同,选择的置信区间也各不相同。比如J.P. Morgan与美洲银行选择95,花旗银行选择95.4,大通曼哈顿选择97.5,Bankers Trust选择99。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的巴塞尔委员会则要求采用99的置信区间,这与其稳健的风格是一致的。 4.2.2.3第三个系数是观察期间(Observation Period)。观察期间是对给定持有期限的回报的波动性和关联性考察的整体时间长度,是整个数据选取的时间范围,有时又称数据窗口(Data Window)。例如选择对某资产组合在未来6个月,或是1年的观察期间内,考察其每周回报率的波动性(风险) 。这种选择要在历史数据的可能性和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危险之间进行权衡。为克服商业循环等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历史数据越长越好,但是时间越长,收购兼并等市场结构性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历史数据因而越难以反映现实和未来的情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目前要求的观察期间为1年。 综上所述,VaR实质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经过某段持有期资产价值损失的单边临界值,在实际应用时它体现为作为临界点的金额数目。4.2.3VAR模型的优点其一,多状态模型,能更精确地计量信用风险的变化和损失值。其二,率先提出资产组合信用风险的度量框架 4.2.4VaR模型应用注意问题尽管VaR模型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数据问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量分析、利用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时要有足够的历史数据,如果数据库整体上不能满足风险计量的数据要求,则很难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数据的有效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且由于市场的发展不成熟,使一些数据不具有代表性,而市场炒作、消息面的引导等原因,使数据非正常变化较大, 缺乏可信性。 2 在其原理和统计估计方法上存在一定缺陷。 VaR对金融资产或投资组合的风险计算方法是依据过去的收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来预测其价格的波动性和相关性, 从而估计可能的最大损失。所以单纯依据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客观概率, 只关注风险的统计特征, 并不是系统的风险管理的全部。因为概率不能反映经济主体本身对于面临的风险的意愿或态度,它不能决定经济主体在面临一定量的风险时愿意承受和应该规避的风险的份额。 3在应用Var模型时隐含了前提假设。 即金融资产组合的未来走势与过去相似,但金融市场的一些突发事件表明,有时未来的变化与过去没有太多的联系,因此VaR方法并不能全面地度量金融资产的市场风险,必须结合敏感性分析,压力测试等方法进行分析。 4VaR主要使用于正常市场条件下对市场风险的测量。 如果市场出现极端情况,历史数据变得稀少,资产价格的关联性被切断,或是因为金融市场不够规范,金融市场的风险来自人为因素、市场外因素的情况下,这时便无法测量此时的市场风险。 4.3.VaR方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VAR方法不仅可以测量金融风险,而且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业绩评价、信息披露以及银行监管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43.1VAR在单项贷款的应用1、预测借款人信用等级的变动,得出信用等级转移概率矩阵( Transition Matrix )假定借款人一年后有8种可能的信用状态,即从AAA级到D级(违约),则一年后借款人由初始信用等级转移到各种可能等级的概率称为信用等级转移概率,转移概率1。2、贷款估值 贷款的理论市价随信用等级变化而变化,若信用等级下降,贷款剩余现金流量的信用风险价差(违约风险升水)就会上升,贷款价值(未来各期现金流折现值之和)下降;若信用升级,则信用价差下降,贷款价值上升。贷款在一年之后的现值(价值)公式: = + +R为固定年利息,F是贷款金额,n是贷款剩余年限,ri为第i年远期零息票国库券利率(无风险利率),si为特定信用等级贷款的i年度信用风险价差。 折现率=1+无风险利率+信用风险价差3、得出贷款价值的实际分布 将各等级下的年末贷款价值与转移概率结合,即得到贷款价值在年末非正态的实际分布。4、计算贷款的VAR值 首先,求贷款未来价值的均值和方差: E贷款未来价值=ViPi =然后,求VAR值,它等于一定的置信度上,年末可能的贷款价值与贷款预期价值间的差距,即贷款的价值损失。假设贷款价值服从正态分布,则置信度为95的VAR值为165;置信度为99的VAR值为233。若基于贷款价值的实际分布,可利用转移概率矩阵和对应的贷款价值表近似计算不同置信度下的VAR值。贷款VAR值=贷款均值给定置信度水平上年末可能的贷款价值 以下是中国工商银行贷款利率表假设一家信用等级为BBB级的企业需要办理一笔100万元的一年贷款,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计算出这次贷款的信用风险。1)借款企业信用等级的转移概率 资料来源:标准普尔公司提供的借款人一年期信用等级转移概率矩阵BBB级借款人在下一个年度的信用级别有8种可能状态,其中保持BBB级的概率为8693,违约概率为018,另外3种状态为升级,3种状态为降级。 一年期信用等级转换矩阵资料来源:Introduction to CreditMetricsTM, J. P.摩根2)对一年后各种可能的信用等级状态下的贷款市值估价 P=6.4+6.4/(1+ri+si)+6.4/(1+r2+s2)+6.4/(1+r3+s3)+106.4/(1+r4+s4)r为财政零息票债券的无风险利率(也称远期零息票利率,可从国库券收益曲线中得到) s是每年的信用价差,它是一定信用等级、不同期限的(零息票)贷款信用风险报酬率,这些数据可从公司债券市场相应的债券利率与国债市场相应的国债利率之差中获得。假定借款人在第一年中的信用等级从BBB级上升到A级,根据公式可得这笔贷款第一年结束时的现值或市值P=108.66各信用等级对应的折现率(风险价差)()一年二年三年四年第一年末不同信用等级下的贷款市值与相应的转移概率 第一年结束时的信用等级市值金额(百万美元)转移概率AAA109.370.02AA109.190.33A108.665.95BBB107.5586.93BB102.025.36B98.101.17CCC83.640.12违约51.130.183、计算VAR值贷款未来价值均值=107.09贷款未来价值标准差=2.99假定贷款市值服从正态分布 99%置信度下,VAR=2.33= 6.97 95%置信度下,VAR=1.65 = 4.93在实际分布情况下 99%置信度下,VAR=107.09 98.10= 8.99 95%置信度下,VAR= 107.09 102.02= 5.07第五章 有效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本章我没细看,因为这章的内容应该和你的模型结果有关,而不是空洞的随便剪切剪切,应该是结合你自己的实例去分析,因此这章的内容也许有的应该保留,万一同你的数据结果刚好相反的话,是应该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所以等你上一章修改好后我再细看)5.1信用风险管理原则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的都是在满足监管机构、存款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稳健经营要求的前提下,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力争股东利益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六大原则:5.1.1依法合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规定,合规稳健经营是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5.1.2收益匹配:通过主动地控制,收益平衡和损失,每类业务活动都应获得至少与其承担风险相匹配的收益。5.1.3相对收益:风险管理相对孤立于业务发展,有独立的机构、人员,以独立的视角,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识别、度量和控制。5.1.4严格问责: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清晰权责。5.1.5一致协调:确保风险管理的目标与业务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并保持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和控制策略。5.1.6充分披露:银行负有按照监管要求,向监管机构提供风险信息或向社会公众披露的责任。5.2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正处于转型之中,变化很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国银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太多程式化的做法,没有历史的限制,可以站在其他国家的肩上开始。但相较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大的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及技术仍然较落后,为有效改进信用风险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5.2.1银行要明白企业债务增长的原因并提高资产质量 鉴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商业银行要明白企业债务增长的原因,审慎做出信贷决策,积极寻求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拓展资本增加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盈利水平,提高内部融资能力,进而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及资产质量。 5.2.2引入世界性银行的先进模型及内部评级方法 量化的信贷风险衡量管理技术的历史并不长,而且在不断地快速改进,发达国家国际性银行在这方面投入较多,开发出一些好的模型,也积累了丰富的内部评级经验,有一套比较先进且成熟的评级方法,引入这些模型技术、经验及内部评级方法,可减少这方面的投入也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5.2.3吸收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建立有效的内部组织结构 吸收优秀的专业人才,成立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专业团队,建立符合商业银行自身要求的资产风险分类标准,来合理地识别风险。对该团队结构要做优化调整,通过定期培训,促使其知识体系及时获得更新,从而确保内部评级体系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建立有效的组织框架,保证内部评级工作的顺利进行。 5.2.4踏实积累客户数据,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对新旧客户数据都要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进行收集和整理,要不断加大银行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验证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简述钢结构试卷及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在2025年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实践报告
- 工程钻孔团队分工方案(3篇)
- 工程现场临时设施方案(3篇)
- 2025合作协议框架范本
- 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工程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报告
- 2025【合同范本】上海市租赁合同
- 工程样板展示区方案(3篇)
- 工程薪酬方案的设计(3篇)
-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 儿科护理学课件-人卫版完整全套配套教材
-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共24张课件
- 近代中国交通交通运输业变迁课件
- 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及健康问卷调查
- 进出口合同范文箱单发票中英文格式
- 汽车维修高级工技师理论考核试题库与答案
-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21张PPT)
- DB33_T 2273-2020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高清正版)
- 画法几何授课计划-供参考
-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