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制圖管制圖之用途: 1、決定製程所可能達到之目標或標準。2、用以當成達到目標之工具。3、可以於判斷是否已達到目標。故管制圖可將設計、製造、生產等三個階段之工作合為一體。且管制圖和一般統計圖不一樣,管制圖不僅可將數值以曲線表示,以觀察其變異之趨採取適當之措施。管制圖之原理:如果一個生產製程很穩定,則其結果將形成一固定形狀,稱為分配。若是製程中,只有隨機變異的存在,則其成品將形成一個很穩定的分配,而且是可以預測的;反之,若有非隨機變異的存在,則其成品將非常不穩定,且無法預測。隨機變異(Change Cause): 在管制下之變異 (Controlled Variation)。 穩定的 (Stable)。 無法避免之原因 (Unavoidable Cause)。預測時間大小 製程中固有之變異 (Inherent Variation)。非隨機變異(Assignable Cause): 不能管制之變異 (Uncontrolled Variation)。 不穩定的 (Unstable)。 可避免之原因 (Avoidable Cause)。無法預測時間大小 過多之變異 (Excess Variation)。管制圖與常態分配:當一分配為常態分配時,則其平均數()和標準差()特性如下:範圍良率不良率50.00%50.00%68.26%31.74%95.00%5.00%95.45%4.55%99.00%1.00%99.73%0.27%+1+2+3-1-3-268.26%95.45%99.73%所以,當製程上敘述其產品可達到6個的製程水準時,即代表其產品的生產水準為以為中心,前後3個的產品皆可達到其生產所規範的條件之內;簡單的說,也就是其A級品的良率可達上圖所標示之的99.73%。型I錯誤 ( Type I Error;) vs 型II錯誤 ( Type II Error;)1、型I錯誤 ():不該判錯者,卻判錯,稱為型I錯誤 ();又稱生產者冒險率 (Producers Risk)。2、型II錯誤 ():該判錯者,卻不判錯,稱為型II錯誤 ();又稱消費者者冒險率 (Consumers Risk)。判定製程判為不良品判為良品良品1-不良品檢定力1-型I錯誤 ()型II錯誤 ()因為這兩種錯誤皆會增加生產者的風險,所以生產時都應設法減少。但若為了降低型I錯誤而放寬管制界限,則會使發生型II錯誤的機會增加;反之,若是為了減少型II錯誤而縮小管制界限,則會使發生型I錯誤的機會增加。在無法同時降低型I和型II錯誤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兩種錯誤的機會總和變為最小。可利用經濟平衡點( Break Even Point;EP )求得。損失管制界限兩種錯誤總和管制界限的選擇:在管制圖的使用上往往會有兩種問題產生,一是雖製程尚在管制狀態,但因隨機問題而使測試結果落在管制界限外,進而浪費不必要的成本在改善這種不存在的問題;另一是製程已在管制狀態外,但因隨機問題使測試結果落在管制界限內,結果未即時處理而造成更大損失。故在決定管制界限時可依以下方法來決定:1、若確認所造成的成本很高(較為重要),則可考慮用較寬的管制界限,以降低發生的機率。2、若確認所造成的成本很高(較為重要),則可考慮用較窄的管制界限,以降低發生的機率。3、若、一樣重要,則可考慮用較寬的管制界限,降低發生的機率;但需同時增加抽樣樣本數,以降低發生的機率。4、按經驗法則,如生產上超出管制界限的情況很多時,則需採用較窄的管制界限。反之,則使用較寬的管制界限。管制圖之種類:依數據之性質來分:1、計量值管制圖: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 平均值與標準差管制圖 () 中位數與全距管制圖 ()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2、計數值管制圖: 不良率管制圖 () 不良數管制圖 () 缺點數管制圖 () 單位缺點數管制圖 ()依管制圖用途來分:1、管制用管制圖: 追查不正常原因。 迅速消除不正常原因。 預防其再次發生。2、解析用管制圖: 決定方針。 製程解析。 製程能力分析。 製程管制。管制圖之比較:優 點缺 點計量值管制圖1、用於製程管制,較靈敏,可調查事故發生之原因,並加以預測。2、能及時並正確的找出不良原因。在製造過程需時常抽樣並測定,較為麻煩而費時。計數值管制圖1、只在生產完成後,才抽樣進行檢測,將產品區分為良品及不良品。2、對於整個品質狀況了解非常方便。無法尋找不良之真正原因,並及時改進。計量值管制圖: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所謂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就是平均管制圖 ()和全距管制圖 ()二者合併使用。平均管制圖就是管制平均值的變化,即分配集中趨勢的變化;全距管制圖則管制變異的程度,即分配散佈狀況。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可用以分組之計量數據,其取樣方式是依不同之機器、不同的操作員、不同的原料,一一分別選取樣本。儘量使組內變異小,組間變異大,這樣管制圖較具代表性。通常用於計算之樣品共分為25組,每組取25個Samples,再依公式計算其管制界限。其計算管制界限之公式分為下列兩種: 管制圖種類母體平均數()及標準差()未知時母體已均數()及標準差()未知時PS:表中各參數為查表得知。工廠內因母體平均數()及標準差()大多為未知,故常用未知之公式計算。原則上應先建立解析用管制圖,待確定管制界限後,再建立管制用管制圖。建立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步驟如下:1、建立解析用管制圖: 選定管制項目。 收集數據;並按生產之順序,排列數據。 數據分組。通常依時間順序或測定順序分組,並將其分為25組,每組取25個Samples最為適當。 依公式計算平均值及管制界限。 標示管制圖之管制界限並點上資料點。 檢討管制界限。 A、所有點均在管制界限內且隨機,可用作管制用管制圖。 B、如有點超出管制界限,應調查原因,並加以消除。然後剔除這些點後,重新計算管制界限。C、雖有點超出管制界限,但原因不明或查明後仍無法消除時,則無需剔除這些點。 D、重新計算管制界限後,仍有點超出新管制界限,則無需除去。 劃直方圖,將數據作為次數分配,看其是否為常態分配。如不為常態分配,則應用層別、合理分組等法,檢討原數據,直到數據呈常態分配,且解析用管制圖在管制狀態下才行。 與生產規範比較: A、如管制界限在生產規範內可做為用於管制用之管制圖。 B、如管制界限範圍較生產規範窄,但有一端超出生產規範此時應調整製程平均值,使管制界限兩端皆回到生產規範內。 C、如管制界限範圍較生產規範寬製程能力不足。可依測量數據分析變異較大之處,設法改善。若在無法改善情況下,則應檢討生產規範是否可放寬;若以上皆不可行時,則需進行全數檢查。 D、若無生產規範時,可直接將其用於管制用管制圖,以最後成品之品質特性是否可滿足成品規範來檢討。2、建立管制用管制圖: 記錄詳細事項。 作管制界限使用在解析時決定之管制界限。 點上資料點。 判定生產是否正常。 採取措施。 重新計算管制界限每隔一段時間,需重新計算管制界限看是否合理。平均值與標準差管制圖 ()平均值與標準差管制圖和大致相同,其最大的不同是每組內樣本數的大小。因當樣本數增加時,全距已無法代表其變異性,故需使用標準差以取代全距,這樣的結果較具有代表性。規定每組內樣本數在10個以下時,可用,若每組內樣本數超過10個(最好不要超過25個)時,則用。其管制判限公式如下:管制圖種類母體平均數()及標準差()未知時母體已均數()及標準差()未知時中位數與全距管制圖 ()和大致相同,是以中位數取代平均數。因為在計算時會有極值的影響,而以取代,則可免除樣本中極值的影響,且因若原分配為常態分配時,中位數的平均值和平均數的平均值相同。但由於分配的寬度較為寬,故對不正常變因的檢出能力較差。所以在實際使用上,仍多以進行管制。建立中位數與全距管制圖 ()步驟如下: 收集數據: 取代表性之數據2025組,每組樣本數35個(最好為奇數)。 計算管制界限:管制圖種類計 算 公 式 管制界限之檢討。 建立管制用管制圖。個別值與移動全距管制圖 ()在前述之管制圖皆無法使用或不需要使用時,則可利用個別值與移動全距管制圖 ()進行控制產品品質。其中,是將個別值加以分組,以求得其移動全距R m。例:測定值43504945514247404441移動全距Rmn=27146957435.1n=3756997746.8n=4769911778.0其中: Rm:移動全距、K:樣本組數、n:取用之測定個數。下列情況可考慮以 進行管制: 分析或測試一品質特性需較長時間。 樣品之價值非常高。 樣品製作耗時。 進行破壞性實驗。 所取樣本為一均勻之產品;如液體或氣體。 進行製程條件的管制;如溫度、壓力等。計算管制界限:管制圖種類計 算 公 式計數值管制圖:不良率管制圖 ():不良率是不良品個數和檢查樣本數的比例,可以小數或者百分率來表示,兩個僅在計算管制界限上有所差異。在產品無法直接測定其特性值時,可以計算良品和不良品的數目,以不良率表示其品質。或有時雖可測定其特性值,但僅以Go、No Go或是合格、不合格來表示時,皆可以來進行管制。不良率管制圖 ()可適用時機如下: 僅能以不良品表示的品質特性。 需將產品大量分為合格品及不合格品時。 產品僅以Go、No Go來表示;或自動挑選機區分合格品、不合格品時。 只有研究製程中有多少廢品時。 所取樣本的大小可以一樣,也可以不一樣。建立不良率管制圖 ()的步驟: 選擇管制項目,收集過去檢查數n及不良品數d的數據20組以上。 合理分組。此處需注意各組樣本大小,如果p管制圖的樣本數n太小時,可能會發生抽不到不良品,結果管制圖上p=0的點太多,以至誤判為產品為100%的良品,無法得知整體製程的狀況,因而發生誤判。故需以不良率來決定 本數大小。例卻使每組樣本內含有15個不良品,並假設=4%時,則:,且=4%,所以為佳。 計算各組不良率p及管制界限。管制界限的計算如下(此處的平均不良率為小數): A.各組樣本大小n相等時: 中心線: 管制界限: B.各組樣本大小ni不相等時 (各組相差大於20%): 中心線: 管制界限: ni為任一組樣本數 ( i=1、2)C.各組樣本大小ni不相等時 (各組相差小於20%): 中心線: 管制界限:(以平均樣本數來計算上下限) 若平均不良率為百分率時,則將上述公式中的改為再計算管制界限即可。 PS:若有發生管制下限小於0時,則以0代替之。 標示管制圖之管制界限並點上資料點。 持續觀察並每隔一段時間,重新計算管制界限看是否合理。不良數管制圖 (;)不良數管制圖 (),又稱為,利用此種管制圖時,其各組樣本大小(n)需相同,故在可利用的範圍上大受限制。通常使用時,樣本數總是較多,如n=50、100或200以上,或是4的情況下。由於pn管制圖可直接使用不良數做圖,較省下一個步驟(不需計算不良率),但需注意其各組樣本大小(n)需相同。其管制界限則是將的公式乘上樣本數n即可:中心線: 管制界限: 缺點數管制圖 ()有些產品雖有缺點,但不會因為此少數的缺點,則使其產品成為廢品,只有會因為缺點數的多少來影響品質的高低而以。而在此類的管制,通常使用缺點數管制圖 ()。缺點數管制圖 ()的樣本,應取一定之長度、面積、或一定數量之產品。也就是說,是以每單位數量內缺點發生的次數來管制。例如:每一平方公尺上塑膠片的瑕疵點數、每一公尺電線的漏電位置數等。不良率管制圖()是用於缺點已造成產品本身不堪使用之程度;缺點數管制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客服安全实操测试题库
- 2025年儿童安全防护测试题集
- 鼻部疾病精准遗传诊断-洞察及研究
- 果菜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优化策略研究-洞察及研究
- 知识付费培训采购课件
- 2025年港口集团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工业网络标准化-洞察及研究
- 知识付费培训公司课件
- 钻石的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感应微电子器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申批备案
- 再回首二部合唱简谱金巍
- 广西南宁市三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
- 2025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的真题卷(附答案)
- 项目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与安全评估刘连珂
- 道路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知识培训
- 幼儿教育幼儿园安全知识教育试题
- AI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 哮喘患儿自我管理指导
- 证券行业智能化投资组合管理方案
- 银行员工消保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