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北京客源地为例-旅游管理毕业论文_第1页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北京客源地为例-旅游管理毕业论文_第2页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北京客源地为例-旅游管理毕业论文_第3页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北京客源地为例-旅游管理毕业论文_第4页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北京客源地为例-旅游管理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 论计 论 文 文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 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 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院 系 部 人文社科学院旅游系 姓 名 孙倩影 院 系 部 人文社科学院旅游系 姓 名 孙倩影 班 级 旅 112 班 级 旅 112 专 业 旅游管理 专 业 旅游管理 指 导 教 师 李祗辉 指 导 教 师 李祗辉 教 师 职 称 副教授 教 师 职 称 副教授 2015 年 05 月 30 日 北京 密密 级级 公开公开 学学 号号 111315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学位论文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 论文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系本 人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 并已通过论文答辩 本人系作品的唯一作者 即著作权人 现本人同意将本作品收录于 北京石 油化工学院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本人承诺 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印刷 版论文的内容一致 如因不同而引起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完全同意本作品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目录检索 文摘浏览以及全文部分 浏览服务 公开级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允许读者在校园网上浏览并下载全文 注 本协议书对于 非公开学位论文 在保密期限过后同样适用 院系名称 人文社科学院 作者签名 孙倩影 学 号 111315 2015 年 06 月 22 日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I 摘 要 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如年龄 文化程度 职业 收入和偏好等 对其所获取的 感知映象 行为动机与决策 实际行为在目的地的时空分布格局有决定性意义 旅 游地高质量的风景资源 文化特征 设施水平及居民态度会促使旅游者产生旅游的 想法 背包旅游在国内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作为一种新兴的迅速发展 的自助旅游方式 其游客行为特征自主 灵活的特点 其出游动机具有多样性 九 寨沟作为比较成熟的生态旅游地 背包客这种群体在急剧增加 本文以北京作为客 源地 借九寨沟景区的风景地域特点 人文特征 基础设施等各方面 以前人文献 实际调查 问卷分析的方法 对背包客的旅游行为特征进行研究 借助对赴九寨沟 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的研究分析出背包客的旅游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关键词 旅游行为特征 自助游 背包客 九寨沟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II Abstract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s such as age culture level occupation income and preference etc perception of the acquired image behavior motiv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at the destination the actual behavior of tim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pattern has the decisive significance Tourism destination quality scenery resource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facilities level and residents attitude would lead to tourist generating ideas Pack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China started in the late 1990 s as a new rapid development way of self help touris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ourist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autonomous flexible their travel motivation has diversity jiuzhaigou as a more mature ecological tourist destination backpackers in this group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Taking Beijing as a group the scenery of jiuzhaigou scenic area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areas such as infrastructure previous literature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analysis the method of study of backpacker tourism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aid of backpacker tourism in jiuzhaigou valley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backpacker tourism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Tourist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Tours backpackers jiuzhaigou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III 目 录 前 言 1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二 研究背景 4 三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4 四 主要创新 4 一 基础概念及理论 5 一 旅游行为特征的概念 5 二 背包客及相关概念 6 二 赴九寨沟自助游调查分析 7 一 九寨沟情况介绍 7 二 调查研究设计 8 三 研究结果分析 8 三 结论与建议 13 结 语 15 参 考 文 献 16 致 谢 17 附录 1 调查问卷 18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1 前 言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助旅游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新形式 是指游客无须借助导游人员 完全按照自己选择的线路独立进行旅游的一种旅游形式 而背包客就是属于自助旅 游的一种方式 这种旅游自主性强 游客可以灵活确定旅游路线和各景点滞留时间 自主购买旅游产品 是较为成熟旅游者乐意采取的旅游方式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 日趋成熟 交通 住宿 餐饮等要素的完善和规范 加之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对价 格关注下降转而重视旅游体验过程 越来越多的游客更愿意选择自助旅游 生态旅 游的兴起和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自助旅游的发展 因为生态旅游满足了人类返 朴归真的愿望 以自然风光为主的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地成为生态旅游的首选地 也是背包客喜爱游玩的地区 背包客直译于英语单词 Backpacker 起初指的是那些背着大包旅行的人 随后 演化为那些低成本 高自主性的旅行者 在欧美背包客已经非常成熟和专业 进入 二十一世纪以后 逐渐在我国兴起 也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西方对背包客比较普遍的认识是以下几个特征 背包客旅行成本比较低 背包 客的旅行时间富有弹性 具备高度的自主性 背包客更加乐于长距离 长时间的旅行 体验 背包客的旅行过程中 更加喜欢与当地人进行交流沟通 更加注重体验当地文 化 背包旅游 backpackers travel backpacker tourism 是自助旅游按交通方 式分类 包括自驾车旅游 自行车旅游等 中的一种 指旅游者有明确意识 旅游 行程具有弹性变化的独自或者少数人一起以背包方式旅行的 一种非制度化 noninstitutionalized 的旅游形式 黄天翼 探索背包客心理及其探索的可能性 J 大学学术研究 2009 3 155 一 156 吕丽 Lv Li 宋保平 Song Baoping 王帅 Wang Shuai 王沛 Wang Pei 山岳型旅游地背包 客旅游动机研究 以陕西秦岭地区为例 Study on the Travelling Motivation of the Backpackers in Mountain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Case of Shaanxi Qingling J ValueEngineering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2 国外对于背包客旅游动机的深入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 Loker Murphy 1995 通过对澳大利亚 690 名背包者进行研究 将其 旅游动机划分为 社会交 往 刺激追求者 逃逸者 游憩者 多重目标实现者和自我发展者四大类 Ross 1997 从行为学角度将背包客 旅游动机归结为自我实现 情感关系 建立社会联系 和 权利欲望 控制环境 Desforges 2000 Elsrud 2001 Noy 2004 等 人通过对旅游动机的研究发现获得自我身份的确立是背包客重要的旅游动 机之 一 Loker Murphy et al 1996 Murphy 2001 Obenour 2004 的研究表 明社会交往动机也是背包客的重要旅游动机之一 孤独星球在 2005 年针对背包客 所做的调查 发现大多数旅行者认为重要的动机是 访问和了解异域文化 追 求冒险 探索非旅游者 地区 接触当地人 和 放松或逃避 近二十年来 早已风靡欧美的背包旅行风潮正在我国不断发扬光大 随着我国 旅游市场不断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卓越了成就 这大大的有利于背包客的迅 速增长和崛起 国人出行的目的越来越多样化 从基本的放松身心 结交新友到开拓 潜力 挑战自我 于是 户外背包旅行就由此诞生了 各地的驴友俱乐部和驴友网络 论坛等众多驴友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比如磨房论坛 中国驴友论坛 bbs 8264 eom 西祠旅游 www xiei Net 等等 根据携程网最新的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 84 3 的出行者会选择自助游的方式 人们从这种原生态的旅行 中释放自己日积月累的生活压力 很多背包客表示他们自身从中受益匪浅 从旅行 中他们获得的能力正越来越多地作用于现实生活 激发自身更强大的生命力 当背包客理念流入中国之后 就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名词 驴友 这一名词在 西方是不存在的 也是找不到对应的原生词的 驴友 是背包客的中国化 本土 化产物 在中国 驴子吃苦耐劳 耐力出色 恰恰与背包客的特征相符合 驴友 二字一开始始于网络 逐步为大家所认可 它的内涵与欧美的背包客概念基本一致 同样追求以最少的钱走最多的路 去最美的地方获得最真实的人生体验 背包旅行不能简单地看作一种旅游 这种旅行已经深入影响到背包客的日常生 活 它可以被看作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态度和时代的产物 由于这三方面的意义延 伸 背包旅行经历可视作个体生活环境变量 对个体心理弹性产生了动态性的影响 石景秀 侯忠坤 成都背包客旅游动机性别差异研究 J 前言探究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3 旅游行为研究是指以旅游目的地环境映象为基础的旅游流主体的内在生理和 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 其行为不仅决策于对环境信息进行感应 评价 判断和选择 还取决于人的主观上 不同地域 不同阶层和年龄层次 不同知识结构 不同偏好 的观察和感觉 强调人的 感知 感应 perception 和认知 cognition 到 行为 对环境变化和分布规律的影响 而产 生旅游行为的旅游流三要素主要是两结点 旅 游目的地和客源地 和连接线路 所以旅游流 的研究包括客源地的特征与目的地 的资源特征及现状 旅游流流动特征 如交通方式 路途 花费以及与其他目的地 或结点的关系 等 盛蕾 2003 对背包旅游的内涵 类型 及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介绍了 国内著名背包旅游景点甘孜 阿坝等地的背包 客构成变化 中国户外探险旅游用 品销售情况 中国户外俱乐部组 织活动的情况等 朱旋 2005 结合背包客的消 费行为特征 人口统计特征和社会行为特征 从经济 生态和社会意义三方面阐述 了发展背包旅游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大意义 提出背包客是中国现实国情下 具有先导作用的旅游者 应当成为中国旅游目的地优 先开发的客源市场 张虹菲 等 2007 从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 以北京市为例 对国外 欧美 澳洲为主 背 包客旅游动机 满意度与过程行为进行了研究 盛蕾 背包旅游及其特征 J 社会科学家 2003 7 89 90 朱璇 背包旅游者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意义探究 J 旅游科学 第 19 卷第三 期 张虹菲 吴佳 李苗 基于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国外背包客动机 行为与满意度研究 以 北京市为例 J 旅游学刊 2007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4 二 研究背景 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由于其组织形式自由 参与性强 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仍不能满足多数背包客的需求 因此 随着人们外出旅行观念 的改变 背包旅游必将成为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发展的主要旅游方式 准确地把握该 类型旅游地背包客的旅游动机 对背包旅游市场的拓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意义 三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 文献综述 资料收集 利用图书馆目录 公开出版的参考书目 文献索引及电子数据库 互联网 相 关书籍 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和其他领域的相关资料 研读分析综合评述背包客的 旅游行为特征 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重点和研究方法 2 问卷调查 九寨沟对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调查 旅游动机指标 游客人口学特 征 游客对九寨沟景区的看法等相关问题 问卷采用 EXCEL 和 word 软件 四 主要创新 在查阅前人的关于赴九寨沟背包客的旅游行为特征研究时 很多研究都是针对 陕西山西 成都等地全国的调查研究 但没有从北京这一个基本点研究的 于是这 点即是本文创新之处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5 一 基础概念及理论 一 旅游行为特征的概念 1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者行为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行为的研究 采用经济学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的方法 对旅游行为的多方面进行了量化 标准化的研究 经济学的测算方法更是运用到旅 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决策中 Morley 1994 在需求经济理论和统计实验设计理论的 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刺激选择实验方法来研究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 Sirakaya 等 1996 提出了多指标目的地决策模型 指出吸引力 成本和时间 3 个要素是旅 游者决策的关键 2 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旅游者行为 道科西 Doxey 1975 提出了 刺激指数 模型 以评估旅游地的宾主关系 和相互作用 史密斯 1978 提出 7 种旅游者类型 研究旅游者类型 数量及对社 区影响的关系模型 巴特勒 Butler 1980 提出旅游的阶段发展模型 考察 参 与 开发 巩固 停止 衰退或复兴 他发现在巩固阶段 旅游者和旅游服务设 施数量的增多会引发永久性居民的不满和反对 以上的这三个模型一直作为旅游地 影响研究的经典收入各国旅游学科的教科书 20 世纪 80 年代的在该领域的研究归 入了一面新的旗帜下 旅游社会影响的细分法 Segmentation approach 学 者结合社会学及人口特征等进行研究 典型的文章包括 Milman Pizam 1988 Liu Var 1986 long 1990 Brougham Butler 1981 等 这些研究表 明 年龄大的居民较年轻的居民更易受到旅游的影响 那些从事旅游业工作并从中 获益的人对旅游颇有好感 靠近旅游区生活的人对旅游持消极态度 与旅游者日常 接触频繁的人也持此观点 3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旅游者行为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注重对旅游者心理体验的探讨与分析 最早始于 1935 德国 格里克斯曼 R Glucksmann 在其 一般旅游论 中分析了旅游的原因 对旅游 动机做了最初的分类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主要在旅游者动机 旅游者决策过程 旅游偏好 旅游知觉风险以及旅游满意度 Woodsid and Lysonski 1989 提出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6 旅游者自身特性与旅游营销变量作用下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在相关群体影响下的决 策行为 该模型结合了旅游者自身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手段 以及旅游者周围的相 关群体的口传作用 从心理学与地理学两个角度研究了旅游者决策模型 二 背包客及相关概念 背包客英文名为 Backpacker 是由 Backpacking 一词演变而来 泛指三五成 群或者单枪匹马四处游逛的人 也就是背着背包做长途自助旅行的人 现主要是以 那群好登山 徒步 探险等寻找刺激的人为主 目的在于通过游历认识世界 认识 自我 挑战极限等 背包客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种文化风格 背包客 有自己的喜好 有自己的个性 有自己的风格 与背包客一词广泛运用的还有其他类似的词 例如驴友 背包客 提倡的是花 最少的钱 走最远的路 看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 实施的手段是自助 是一种体验 这种体验是贯穿于旅行全程的 一开始的时候 只知道一个大致的目的地 需要自 己去寻找资料 计划线路 置办装备 估算行程时间 盘算着手里不多的钱 算计 明日又将花费几许等等 背包客出去旅行 不仅仅是去某个地方看风景 旅途本身 就是很重要的体验 从表 1 可以看出旅行团和背包客的区别 表 1 旅行团和背包客的差别 旅行团 背包客 由旅行团全程安排 有计划 省心 行程前期准备工作繁琐 导游陪同 减少在旅游目的地因语言 文化 及其他问题造成的麻烦 没有专业的指导 容易迷路 不安全 并且 浪费时间在寻路当中 团队订购减少门票及交通 住宿的费用 住宿及交通等的花费过多 时间安排紧张 不自由 时间安排灵活 根据个人喜好制定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7 二 赴九寨沟自助游调查分析 一 九寨沟情况介绍 1 九寨沟景点景区介绍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因周围有 9 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拥有大面积的茂密的原始 森林 林中夹生的箭竹和各种奇花异草 使举世闻名的大熊猫 金丝猴 白唇鹿等 珍稀动物乐于栖息在此 沟中地僻人稀 景物特异 富于原始自然风貌 有 童话 世界 之誉 有长海 剑岩 诺日朗 树正 扎如 黑海六大景区 以翠海 叠瀑 彩林 雪峰 藏情这五绝而驰名中外 九寨沟蓝天 白云 雪山 森林 尽融于瀑 河 滩 缀成一串串宛若从天而降的珍珠 篝火 烤羊 锅庄和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展现出藏羌人热情强悍的民族风情 九寨沟以神妙奇幻的翠海 飞瀑 彩林 雪峰 等无法尽览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成为全国唯一拥有 世界自然遗产 和 世界生物 圈保护区 两顶桂冠的圣地 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 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 山 森林 湖泊组合成神妙 奇幻 幽美的自然风光 显现 自然的美 美的自然 被誉为 童话世界九寨沟 的高峰 彩林 翠海 叠瀑和藏情被称为 五绝 因 其独有的原始景观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 人间仙境 近年交通设施的完善 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 自助旅游成为九寨沟旅游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而绝大多数 游客都乐意采取自助旅游形式 因此加强对九寨沟背包客的行为特征分析 为旅 行社和景区提出相关建议 尽可能满足背包客的需求 将有助于九寨沟旅游业的 进 一步发展 2 赴九寨沟游客流量统计 九寨沟景区的最佳承载量为 2 35 万人次 天 最大承载量为 4 1 万人次 天 如当天售票已达到 4 1 万张 景区将不再出售当日门票 各时段门票分配如下 7 00 8 00 时 网上销售分时门票 5000 张 现场销售分时门票 3000 张 8 00 9 00 时 网上售票分时门票 5000 张 现场销售分时门票 3000 张 9 00 10 00 时 网上售票分时门票 3000 张 现场销售分时门票 5000 张 10 00 11 00 时 网上售票分时门票 1000 张 现场销售分时门票 7000 张 罗永常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贵州民族研究 2003 02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8 11 00 点以后售票将按照当日游客实际进景区情况进行调整 四川九寨沟景区 2013 年接待游客已突破 200 万人次大关 累计接待游客达到 2005626 人次 2015 年 五一 小长假 九寨沟景区 3 天共接待游客 45398 人次 二 调查研究设计 1 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于 2015 年在北京的 2 家旅行社对背包客展开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 各层各种北京客源地的游客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20 份 由游客本人填写 并当 场收回 剔除漏填和答案一致的无效问卷 获得有效问卷 108 份 有效率为 90 2 问卷设计 问卷中设计了 17 项包含旅游动机指标 游客人口学特征 游客对九寨沟景区 的看法等相关问题 对相关选项进行选择 并且每项答案都是唯一的选择 要求游 客根据对其出游的影响程度在相应的指标项目下做出标记 核算出相应的百分比 三 研究结果分析 1 旅游者的感知 动机与决策行为等态度研究 1 影响旅游者态度的因素分析 年龄特征在年龄分布上 从 108 份有效问卷中可得出 表 2 25 44 岁的游客 占 49 1 而因为 24 岁以下的消费者多为学生或刚工作的低收入社会群占 21 3 且尚无积蓄 大部分除作短程旅行外 无力承担长途费用 相对而言 25 44 岁 者不乏事业成功人士 我国三资企业雇员也多为这个年龄段 他们经济条件好 社 会地位高 出游的目的在于求美 求休闲放松 而 45 64 岁者 因其子女在读中 学或大学 家庭花费大 经济紧张 旅游比例只有 20 4 小于全国水平 另因九 寨沟海拔高 年龄稍大者因惧怕晕车或高山反应而偏少 表 2 九寨沟游客年龄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9 旅游者文化程度特征 从 108 份有效问卷中得出 表 3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游客比重大 共占 78 7 他们构成消费的主体 且文化愈高 出游动机愈大 文 化程度越高 其出游的动机可能就不是以游览这么单纯的目的 而是变成了地理考 察或者是欣赏九寨沟藏族文化等目的出游 而只接受过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劳动 者社会地位较低 收入少 一般出游的动机比较简单 只是单纯的想放松或者看报 纸或者九寨沟景点非常著名才产生了出游的动机 表 3 九寨沟国内游客文化程度的分布 文化程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本科 研究生 人数 人 5 10 8 78 7 比重 4 6 9 3 7 4 72 2 6 5 旅游者收入特征 在 108 份有效问卷中 因有些游客是学生或认为收入多少属 于自己隐私不愿回答 月收入在 2001 5000 元之间比重最大 占 42 6 然后就 是 5000 10000 元之间的游客 占 31 5 从图 1 可知 九寨沟游客月均收入在 2000 元以上者占 78 7 这说明绝大数游客都是具备出游的基本收入条件的 只是多数 游客在选择作为背包客出游时首先考虑的是金钱问题 而收入较高水平的游客选择 背包客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以背包客游览时可以有充裕的时间 自由地欣赏风景和 文化 而在小于 2000 元以下的占 21 3 因为一些大学新生或者刚毕业的实习生 平均收入都在 2000 元左右 其从北京出游到九寨的距离较大 因此花销会较多 这部分人群出游的几率较小 但作为背包客这一种较省钱的出游方式 也不乏这些 年轻人对于九寨沟的好奇心而出游 年龄 24 25 44 45 64 65 人数 人 23 53 22 10 比重 21 3 49 1 20 4 9 26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10 图 1 九寨沟游客收入比例 2 旅游者出游前的行为态度研究 a 自助游客对九寨沟的感知环境 在九寨沟瑰丽景色中 游客感知最好的是独步天下的水景 与水景融为一体 的雪峰 彩林也是游客留恋忘返的重要景观 不少游客对浓郁的藏羌风情也十分着 迷 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 神奇的美丽传说以及九寨沟名声在外的品牌效应都对游 客的旅游感受产生着重要影响 绝大多数游客对九寨沟的旅游感知都非常良好 调 查中 89 4 的自助游客表示还会再来旅游 仅有 10 6 的自助游客表示不会再来 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已经多次来九寨沟的游客 b 自助游客的消费行为 总体上来讲 自助游客由于不容易得到门票和住宿优惠 所以其人均消费水平 高于团队游客 自助游客有相当比例处于中高档收入阶层 在选择到九寨沟的交通 工具时有 46 2 的游客选择飞机 21 2 的游客选择自驾车 选择乘坐公共汽车的 只有 30 3 而计划在沟内的消费则主要集中在中下档次 计划消费 1000 元以下 的占 46 3 计划消费 1000 3000 元的占 46 9 计划消费 3000 元以上的仅占 6 8 说明人均消费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 尤其是中高档收入家庭 还有相当部 分消费处于低档水平 原因不是支付能力问题 而是旅游地存在不能激发其消费 欲望的情况 可能是由于旅游产品不够丰富 产品档次不清晰等所致 景区应加强 对自助游客需求的研究与分析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最大限度满足自助游客多样化 的旅游需求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11 图 2 自助游客对九寨沟的了解渠道 c 自助游客对九寨沟的了解渠道 自助游客对九寨沟的了解渠道呈现多样化特点 其中通过媒体广告了解的有 58 3 其中媒体广告包括了电视 网络和报纸等 旅行社占 35 2 说明了很多 旅行社对于九寨沟路线的宣传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但大多数游客还是通过 媒体了解的更多一些 说明九寨沟利用电视 报纸对自身宣传做得比较好 媒体网 络在现在生活工作中起到了直观重要的作用 因此还是希望九寨沟景区的分责人或 者社会政府更加加强媒体宣传尤其是新媒体 比如 微信 QQ 等方式 2 旅游者实际时空行为特征研究 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表现受制于当地的资源分布状况 配套设施情况 实际 旅游形象与感知映象间的差距反馈等 随旅游者的收入 职业 年龄和文化层次的 不同 他们有不同的活动规律和审美意识境界 因而其旅游行为有偏好方向和活动 强度上的差异 九寨沟游客对当地旅游资源评价认为自然景观的重要性远胜于文景 观 并占有 81 74 的比例 且多选择环形旅游线路和光顾尽可能多的景点 以九 沟为中心的川西北旅游区 等 而在时间消费上更具明显的特点 12 金劲 九寨沟风景区品牌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D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章小平 任佩瑜 邓贵平 九寨沟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初探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9 06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12 季节入游行为 由于九寨沟特殊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环境 游客活动主要分布在 夏秋季节 5 10 月 6 7 月份多暴雨 路途不好 不仅耽误时间增加消费 而 且欣赏美景的气候不佳 游人相对较少 而 11 月至次年 2 月因气候和交通条件限 制 人们不能进沟旅游 但大多数游客多会选择 五 一 十一 或在暑假携 带子女出游 其原因第一是国家法定假期所以时间充足其次是在于九寨沟离成都 440km 加之路途多滑坡 泥石流 汽车单程需两天左右 故去九寨沟多为六七日 游 表 4 游客赴九寨沟游览天数 邓明艳 四川外国背包旅游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 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 25 卷 第 3 期 天数 天 2 以下 3 6 7 10 11 以上 人数 人 1 53 42 12 比例 0 9 49 1 38 9 11 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13 三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北京客源市场赴九寨沟背包客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自制问卷对赴九寨沟 北京的背包客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研究了背包客主要的旅 游动机 结果表明 背包客的旅游动机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景区风景 闲暇时间 经济收入水平组成 从 17 项问卷调查来看 经济收入水平及旅游者感知 九寨 沟特殊景色是赴九寨沟背包客的主要旅游动机 通过对背包客不同旅游动机在不 同性别 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表明在 25 44 岁的收入较高 经 济水平较好 其次这些收入较高这的学历几乎都在本科 文化感知能力较高 并且 这些游客的消费能力较高 在调查分析中显示 在九寨沟计划消费在 1000 3000 元 的占 46 9 收入较高且文化层次较高的游客 会明显比收入较低的游客出游率大 但是大学校除外 许多大学选择背包旅游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收入水平 但大学生的 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 所以比较喜欢轻松自由的游览方式 本文从旅游动机 感知 决策等角度对背包客行为进行了研究 还存在许多不 足之处 但文章对背包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首先 九寨 沟风景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景区特色 其本身既有环境美山水风景优越 也有人文藏 族文化特色 这也是环境感知里 背包客最为看重的主要旅游动机之一 针对背包 客主要的旅游动机 当地旅游局或者旅行社可开发多样化 有针对性的背包旅游产 品 如不同等级的探险路线 不同类型的专业向导服务等 其次 由于背包客通常 好奇心强 求新求异的个性鲜明 所以旅行社或者驴友网可以加强个性方面的广告 宣传 对于活动项目的策划要注重新奇性或者新颖性 通过了解背包客旅游行为特 征在性别 收入 学历上的差异 有助于提高市场开发的针对性 吸引更多不同层 次的游客参与到背包旅游中 经初步调查 九寨沟游客普遍反映交通 通讯等社会设施的障碍 认为其实际 状况远没感知的良好 从而降低了预期达到的旅游体验 所以 必须积极从客观方 面提高潜在游客的心理感知 并迎合其偏好 提供良好的欣赏意境 在旅游者实际时空行为特征研究中提到了季节入游行为 每年的 十一 和 五 一 这种小长假是游客到九寨沟旅游的高峰时期 而后在媒体报道中提到过 2014 年 十一 长假期间 媒体报道了许多关于九寨沟人多导致交通拥堵 进而造成了 景区的破坏的报道 由于景区缺乏游客日流量的把控 其次是景区没有制定好良好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14 的交通梳理模式和管理制度 导致了游客的滞留 进而导致了对景区景点的环境污 染或直接损坏了景区吸引物 因此除了建立风景区美好的外在形象及宣传外 还要 以良好的视觉 行为形象即高品位资源和高水平的旅游服务来吸引游客 然而决 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因素中 其所处的区位条件有时比自身的质量水平更为重要 故同时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 迎合旅游者的偏好与动机 定位目标市场 确定潜在游客对旅游地的感知 并 使旅游地与目标市场游客追求的利益相匹配 通过研究市场对象的心理和行为动 机特点 运用市场宣传 提供优惠政策 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以及创办独特的旅游 活动来增强和刺激游客的旅游动机并积极促使他们将动机转化为实际行动 邓明艳 四川外国背包旅游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 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 25 卷 第 3 期 许建军 自助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行为特征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位论文 15 结 语 本文意在对北京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的研究 通过对北京游客的问卷 调查 了解不同层次的游客对背包旅游的潜在需求和特征 在对于一些不受任何外 部条件限制完全倾向性的游客选择上 背包客旅行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 而本人所研究还仅限于个人的理论阶段 在实际当中可能会产生许多不能预料的问 题 具体的情况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由于本人技术能力和研究时间所限 研究 问题还不够全面 不能通过实际对比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但仍然希望对背包客或者 旅游社提供一定的帮助 赴九寨沟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北京客源地为例 16 参 考 文 献 1 黄天翼 探索背包客心理及其探索的可能性 J 大学学术研究 2009 3 155 一 156 2 朱璇 背包旅游者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意义探究 J 旅游科学 第 19 卷第 三期 3 石景秀 侯忠坤 成都背包客旅游动机性别差异研究 J 前言探究 4 聂献忠 张捷 吕菽菲 汤家法 九寨沟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初步研究及其意义 J 自然科学报 第 13 卷 第 3 期 1998 年 7 月 5 吕丽 Lv Li 宋保平 Song Baoping 王帅 Wang Shuai 王沛 Wang Pei 山岳型旅游地背 包客旅游动机研究 以陕西秦岭地区为例 Study on the Travelling Motivation of the Backpackers in Mountain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Case of Shaanxi Qingling J ValueEngineering 6 盛蕾 背包旅游及其特征 J 社会科学家 2003 7 89 90 7 张虹菲 吴佳 李苗 基于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国外背包客动机 行为与满意度研究 以 北京市为例 J 旅游学刊 2007 8 邓明艳 四川外国背包旅游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 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 25 卷 第 3 期 9 章小平 任佩瑜 邓贵平 九寨沟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初探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 科版 2009 06 10 陈未 外国背包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D 11 许建军 自助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行为特征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 12 罗永常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贵州民族研究 2003 02 13 金劲 九寨沟风景区品牌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D 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