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航行》-习题集.docx_第1页
《宇宙航行》-习题集.docx_第2页
《宇宙航行》-习题集.docx_第3页
《宇宙航行》-习题集.docx_第4页
《宇宙航行》-习题集.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泛动课堂教学模式:助推翻转课堂,引领泛动学习宇宙航行习题集基础训练1第一宇宙速度的表达式是或。要使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它进入地面附近的轨道速度必须等于或小于km/s,要使卫星脱离地球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成为人造行星,必须使它的速度等于或大于km/s,要想使它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地方去,它的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km/s。2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而狭义相对论指出,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m=。3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并不说明经典力学失去了意义,它只说明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运动,不适用于运动;只适用于世界,不适用于世界。4试图发射一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设地球半径为6400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下列设想中可以实现的是()A环绕速度为9.7km/sB环绕速度为6.5km/sC周期为12hD周期为1h5有科学家推测,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永远与地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因此,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A这颗行星的轨道半径与地球相等B这颗行星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C这颗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与地球相同D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6天文学家发现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动周期,由此可推算出()A行星的质量B行星的半径C恒星的质量D恒星的半径72006年5月的天空是相当精彩的,行星们非常活跃,木星冲日、火星合月、木星合月等景观美不胜收。在太阳系中,木星是“八兄弟”中“最魁梧的巨人”,2006年5月4日23时,发生木星冲日现象。所谓的木星冲日是指地球、木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与太阳重逢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木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的现象,天文学上称“冲日”。冲日前后木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最明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6年5月4日,木星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B2006年5月4日,木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加速度C2007年5月4日,必将产生下一个“木星冲日”D下一个“木星冲日”必产生于2007年5月4日以后8宇宙中两个星球可以组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问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球心连线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双星间的距离在不断缓慢增加,设双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双星间的万有引力减小B双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增大C双星圆周运动的周期增大D双星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9则有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A和B,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和rB。如果,则()A卫星A的运动周期比卫星B的运动周期大B卫星A的线速度比卫星B的线速度大C卫星A的角速度比卫星B的角速度大D卫星A的加速度比卫星B的加速度大101995年5月10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箭双星”,将“风云1号”气象卫星和“实验5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离地面870km的轨道。“风云1号”可发送红外线气象遥感信息,为我国提供全球气象和空间环境监测资料。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为()A7.9km/sB11.2km/sC7.4km/sD3.1km/s【答案】1v=;v=;7.9;11.2;16.723低速;高速;宏观;微观4BC5AC6C7D8B9A10C提高训练1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它是近地圆轨道上人造卫星运行的速度C它是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D它是人造卫星发射时的最大速度2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B它的周期、高度、速度大小都是一定的C我们国家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必须定点在赤道上空3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利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经过两次太空“刹车”,“嫦娥”二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100千米的极月圆轨道上绕月飞行。相比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运行高度为200千米,运行周期127分钟),更接近月球表面,成像更清晰。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4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km/s,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这颗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A16km/sB32km/sC4km/sD2km/s5人造地球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B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C所有卫星的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D所有卫星的角速度都相同,与半径无关6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B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C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水平发射速度D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7一个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根据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为原来的2倍B根据公式F=m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C根据公式F=G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D根据F=和F=G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8由于阻力的原因,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逐渐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行速度变大B运行周期减小C需要的向心力变大D向心加速度减小9某人站在星球上以速度u1竖直上抛一物体,经t秒后物体落回手中,已知星球半径为R,现将此物沿星球表面平抛,要使其不在星球,则抛出的速度至少为。10一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16N,它在以5m/s2加速度上升的火箭中视重为9N,则此时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倍。(g取10m/s2)【答案】1BC2ABD3C4A5B6BCD7CD8ABD9103拓展训练1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1,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2,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T1与T2之比为()。ABC D2用m表示地球通信卫星(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的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通信卫星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是()A0BCD以上结果均不对3如图所示,有A、B两颗行星绕同一恒星O做圆周运动,运转方向相同,A行星的周期为T1,B行星的周期为T2,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第一次相遇即两行星相距最近,则()A经过时间t=T1+T2两行星将第二次相遇B经过时间两行星将第二次相遇C经过时间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D经过时间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4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是大小不等,线度从1m到10m的岩石、尘埃,类似于卫星,它们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从km延伸到km。已知环的外缘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14h,引力常数为,则土星的质量约为(估算时不考虑环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ABCD5火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P倍,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q倍,地球上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至少为,那么在火星上发射一颗火星卫星的速度至少是。6把地球看成是半径R=6400km的几何球体,设想一辆由火箭做动力的汽车沿赤道开行,并且汽车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可以是任意增加,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汽车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它受到的万有引力有无变化?;它对地球表面的压力如何变化?;如果汽车与地球表面之间突然没有相互作用了,此时汽车的速度达到km/h。7关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轨道上,质量大的卫星速度大B同一轨道上,质量大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大C离地面越近的卫星线速度越大D离地面越远的卫星线速度越大8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8km/s,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6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5倍,则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A4km/sB8km/sC16km/sD32km/s91975年11月26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太空正常运行3天,取得了珍贵的对地遥感资料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和空间遥感技术的国家。若此遥感探测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处绕地球转动,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探测卫星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1)遥感卫星的线速度;(2)遥感卫星的运转周期。10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且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1)求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如果要在这个星球上发射一颗贴近它表面运行的卫星,求该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答案】1D【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解得,由此可得:,题中已知,故。2BC【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又因为,所以地球对通信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的向心力,所以,。又因,所以有因而。3BD【解析】两行星同时绕一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轨道半径越小,其周期越小,角速度越大,运行越快。从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