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茶事悠悠_第1页
拓展阅读:茶事悠悠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事悠悠喝茶的人,如今越来越多。喝出了遍地茶馆,喝出了无数茶叶店,喝出了茶叶一条街,还喝出了个茶叶节。茶还成了名贵收藏品。在茶上发大财的人,就更是不计其数。至于茶叶的种类,茶叶的炮制方法,茶叶的包装形式,制茶的高超技艺,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在“茶”字上显出的智慧,今人早就超过“茶圣”陆羽。这不能不说是茶文化的幸运。那么,茶客喝茶的感觉如何呢?别人的感觉,我无从得知。依我多年喝茶的体会,喝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养心求趣。就是说,通过喝茶,陶冶宁静的心性,提升生活的品位,使身心都能得到舒畅。在略显浮躁的今天,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我觉得会大有益处,起码会让自己静下心来,经过思索应对事物。这不是蛮好吗?若想达到这个目的,喝茶的方式得讲究。喝茶不外乎细喝和粗喝两种,亦可称之文喝和武喝,或曰雅喝和俗喝。比如,北京的老舍茶馆,起步时期街头摆摊儿,粗瓷大碗一字排开,见色不见形的茶水,来往客人掏五分钱,站在摊旁扬脖喝下,解了渴润了肠胃,继续赶路或游玩。这就属于粗喝。后来老舍茶馆进了楼,八仙桌雕花椅,提梁壶小盖碗,干鲜果品小点心,看着玩艺儿品茶,从容之中有种享受。这就属于细喝。两种方式感觉自然不同:前者爽,后者温。两者相比无所谓优劣,只是随着生活安定,更多的人还是欣赏文喝。这也正是茶馆多的缘故,茶事比往年兴盛的原因。喝茶的最佳环境,我以为,用四个字即可概括:幽(静)、清(爽)、畅(快)、随(意)。在茶馆听说书唱戏,在茶馆大摆龙门阵,到了晚年都不太喜欢了,更钟情于布置幽雅,音乐悠远,茶食自取,慢腾腾地跟友人聊天儿,这样的茶馆似乎更合性情。倘若是个人平日喝茶,自然无须那么讲究,不过,有两点不可以马虎,除了适度的冲茶水温,还有就是茶叶和茶具。茶叶质量的好坏,对喝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不过多地说了。至于茶具,还是要依茶选器,以求最佳喝茶效果。我有四套茶具:一是功夫茶茶具,一是玻璃茶具,一是陶瓷茶具,一是麦饭石茶具。经常用的是后三种。喝绿茶用玻璃茶具,喝别的茶用陶瓷茶具,泡出来的茶味儿,自然就完全不同。尤其是在观感上,给人的印象各异,像茶叶展形的过程,就有个直观与否的问题。比如龙井茶是慢性子,放在玻璃杯中赏玩,如同观赏金鱼游动,就会获得闲适的情趣。如果放在陶瓷器皿中,就不会有观赏的机会,岂不是怠慢了名茶。再比如乌龙茶是急性子,见高温水立马膨胀,倘若用玻璃杯冲泡,看见这情景心里会发堵,岂不是破坏喝茶的心情。喝茶,更多时候是自己喝,有时候跟友人一起喝。自己喝好办,坐在桌子前喝,躺在沙发上喝,都无所谓,只要自己愉悦就好。跟朋友喝茶则不同,一是要学会克制,二是要学会宽容。比如吸烟的人就要少吸或不吸,比如讨厌烟味儿的人就要忍耐着点儿,不然这茶是绝对喝不好的,闹得别别扭扭皱皱巴巴,最后恐怕连茶都会变了味儿。为了喝茶就得改改性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喝茶可以磨性情,改变人的某些习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终究不是个会喝茶的人,更不懂得茶道茶礼,最多算是脱离粗喝阶段,不过有一点自认为可取,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