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 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 最终战胜了敌人 但是 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 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造成生产下降 社会不稳定 怎样评价这个政策 列宁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 面对这一局面 列宁怎样调整政策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 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 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1924年 列宁逝世以后 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 领导 斯大林的探索 第2课苏联的崛起 1 苏联 ussr 的成立 一 理想与成就 沙俄 1547年 1917年 苏俄 1917年 1922年 苏联 1922年 1991年 2 理想 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强国 3 路线 4 计划 社会主义工业化 优先重工业 和农业集体化 五年计划 一五 1928 1932 二五 1933 1937 三五 1938 1942 二战中断 5 成就 1937年 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落后农业国 一流的工业强国 6 精神 高昂的建设精神斯达汉若夫运动 一五 计划提早完成 苏联建设的成就 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一五计划在水电方面以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为标志 它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 这项工程是苏联人民最熟知和最热爱的工程 也是苏联人民的骄傲和光荣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一五 计划所取得的成绩 石油开采居世界第二位 钢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煤的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苏联建设的成就 二五 计划提早完成 苏联的工业总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农业集体化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苏联宣传画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精神 高昂 豪情万丈 1 斯达汉诺夫以冲天的热情工作6小时 采煤102吨 超过定额13倍 2 甜菜种植员玛丽以每英亩21吨的产量创出了新的记录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保尔说的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会因碌碌无为 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人卑劣 生活庸俗而愧疚 这样 在临终的时候 他就能说 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 国内经济 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 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 三 斯大林模式 1 背景 2 标志 3 特点 高度集中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肃反运动因基洛夫被杀 在苏联开展大规模的大清洗运动 1934年 肃反运动中严重扩大化错误 第一 民主和法制匮乏 个人崇拜盛行第二 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比例失调 第三 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 经济发展粗放 效益低 浪费能源 第五 片面强调产量 造成产品品种少 质量差 材料 1929年斯大林50寿辰 真理报 发表大批报道 斯大林是活着的列宁苏联城市 工厂 街道 山峰均用斯大林命名斯大林是党和国家的化身 是真理的代表一些成绩归功于斯大林 5 弊 三 斯大林模式 1940年与1913年相比 苏联重工业增长14 5倍 轻工业只增长3 9倍 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 4 利 使苏联跻身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探索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三年内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巩固了政权 恢复了国民经济 苏联建立 政权扩展 两个五年计划 农业集体化通过新宪法 斯大林模式形成 一战 苏联的工业化与英国的工业化相比 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 触类旁通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建成的 沙皇俄国并没有现代的生产机器 当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垮台时 那里既没有多少工业品 也很少粮食 同时 也没有熟练工人 农民还过着中世纪的生活 斯大林时代 1920和1921两个饥荒的年头夺去了成百万的生命 一度曾是肥沃的伏尔加河流域的乡村 即使当时有学校 也没有一个农民的儿童能够上学 斯大林我们不得不鞭策我们的国家 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 并因为落后而面临灭亡的危险 否则我们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中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 斯大林通过这些文字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苏联经济发展的底子薄 可以说跟新中国建国初期一样 都是一穷二白的形势 斯大林这个人的性格很坚强 而且他还具有高度的警惕性 材料 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a 列宁的思路 好在哪里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 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b 后来苏联的模式 也被称为什么 c 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斯大林模式 d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中国应该从苏联 斯大林模式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