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坯图.dwg
毛坯图.dwg

小支架三维造型与数控自动编程仿真设计及加工工艺含UG三维及CAD图-独家.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4754307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3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2-04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150
积分
关 键 词:
支架 三维 造型 数控 自动 编程 仿真 设计 加工 工艺 UG CAD 独家
资源描述:
小支架三维造型与数控自动编程仿真设计及加工工艺含UG三维及CAD图-独家.zip,支架,三维,造型,数控,自动,编程,仿真,设计,加工,工艺,UG,CAD,独家
内容简介:
小支架三维造及数控自动编程设计摘摘 要要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铣削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工艺设计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本文主要讲述小支架零件的三维造型和数控车削、铣削加工自动编程,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确定该零件的加工工艺、刀具、切削用量,制定出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数控加工工序卡,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 ,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然后利用CAD 软件绘制出该零件的二维图,并对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关键词:关键词:三维造型;自动编程;工艺设计;加工工艺;切削用量AbstractAbstractThe programming of NC machine tools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common machine tools. This is because in the ordinary machine tool processing technology do not have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such as the working procedure of the step arrangement, to the knife point, change the knife point and the path to determine the problem, in the NC milling, all of these have become a fixed program content,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is characteristic, prompting the correct processing program. The requirement of rationality and reasonableness is very high, and there must be no mistake in the process design, otherwise the qualified parts can not be processed.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small support parts and the automatic programming of NC turning and mill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art drawings,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cutting tools and cutting parameters of the parts are determined, the machining process cards and NC machining process cards of the parts are worked out, and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processes are selected. Equipment (cutter, fixture, measuring tool, auxiliary tool), determine the cutting parameters and process size of each process, and then use CAD software to draw the two-dimensional diagram of the part, and the part of the NC programming.Key words: 3D modeling; automatic programming; process design; processing technology; cutting parameters目目 录录摘 要.IABSTRACT.II前 言.1第一章 设计内容总述.2第二章 零件三维造型设计及图样分析.32.1 零件图.32.2 零件三维造型设计.32.3 零件材料和结构分析.82.3.1 零件毛坯材料分析 .82.3.2 零件结构工艺分析 .92.4 装夹方案分析 .92.5 加工方法与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分析 .102.5.1 加工方法的确定 .102.4.2 加工工序选择原则 .112.4.3 确定加工方案 .112.6 选择数控加工刀具 .132.7 选择加工设备 .132.8 切削用量的选择 .142.9 计算切削用量 .142.10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62.11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16第三章 零件程序的编制.173.1 编程的分类 .173.2 程序的编制.173.2.1 数控车自动编程 .173.2.2 数控铣自动编程 .193.2.3 程序后处理 .24总 结.25致 谢.26参考文献.27前前 言言毕业设计,它是对我的一次锻炼,我认为数控机床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传感测量、机械制造、网络通信技术于一体,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的发展和运用,开创了制造业的新时代,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管理方式,使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引进了国外的数控系统与伺服系统的制造技术,我国制造业开始有了飞跃的发展,基本工业体系的建立也得到了保证,同时也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长久活力,与发达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基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大批产业工人和技能工人也发展起来了,数控专业就是为了适应现代制造业而诞生的新兴专业,作为一名数控专业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工人,就必须真正懂得数控与普通加工的差异,并掌握现代技术。数控加工与普通机床加工的差异,在于数控加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加工复杂形状的能力,生产准备周期短,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易于建立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特点。当然,数控加工在某些方面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数控机床价格昂贵,加工成本高,技术复杂,对工艺编程要求较高,加工中难以调整,维修困难等。毕业设计在我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对我几年学习的一次综合的全方位的考核,尤其是对专业知识的一次巩固和提高。同时毕业设计区别与课程设计的是侧重于与实际的相连。在设计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还要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它是走入工作岗位前的一次演练,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因此,要格外重视设计,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以后在工作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内容总述设计内容总述这次的设计课题是“小支架三维造型及数控自动编程设计”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内容:零件图、毛坯图、工艺卡、工艺过程卡、工序卡、自动编程、说明书、技术经济分析、主要参与资料以及后记。零件的工艺分析主要是对零件的图样,零件的装夹的加工顺序和走刀路线,刀具的选择,各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工艺卡片进行大致分析。而工艺过程分析,则是设计书中最复杂,内容最多的一个部分,其主要包括毛坯的选择,工艺路线的设计,加工设备的选择,以及各刀具路线的具体设计等等技术设计。毕业设计所涉及到的方面很多,而且内容也很多,在这次设计中,我们要综合运用到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制图、AutoCAD、UG 等所学过的课程知识中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平时在实习过程中的实践知识,独立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准确、全面、快速的完成设计任务的目的。在设计中,要对设计任务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绘制零件图纸、夹具图纸、装配图纸等,然后要对各种工艺文件进行规范,最后将各技术文件装订成册。第二章第二章 零件三维造型设计及图样分析零件三维造型设计及图样分析2.1 零件图零件图CAD 零件图图 2-1三维零件图 图 2-22.2 零件三维造型设计零件三维造型设计首先我们要打开 UG 软件建立新文件,文件名只能是英文和数字组成。建好新文件后,分别对零件进行三维造型设计。首先点击 UG 进入 UG 界面。如图 2-3 所示图 2-3 UG 界面点击新建右上角先创建一个模型,并输入文件名 biyesheji,记住,文件名不允许出现中文件了。我们暂且先命名为文,因为建成中文名以后 UG 就打不开这。在应用栏中点击模型按钮。如图 2-4 所示。图 2-4 新建模型点击草绘按钮,创建草图。如图 2-5 所示。图 2-5 进入草图按钮点击配置按钮画毛坯,按图约束,得到 2-6 图所示。图 2-6 进入草图拉伸绘制好的图形,由图纸得对称拉伸 25,得到 2-7 图图 2-7 基准面在 X-Z 平面上绘制,如图 2-8 所示的草图图 2-8 草图操作接下来拉伸 24mm 的草图,布尔求和,得到如图 2-9 所示。图 2-9 拉伸求和后样图 接着又来拉伸 22mm 的草图,布尔求差,得到图 2-10 所示。图 2-10 钻孔后的样图绘制 20mm 的孔,得到图 2-11 所示。图 2-11拉伸并求差 20 整圆的草图,如图 2-12 所示图 2-12绘制圆弧草图,如图 2-13图 2-13拉伸并求差,如图 2-14 所示图 2-14倒角,如图 2-14 2-15 所示图 2-15图 2-16最终得到如下的三维造型,如图 2-17 所示图 2-172.3 零件材料和结构分析零件材料和结构分析2.3.1 零件零件毛坯材料分析毛坯材料分析毛坯的选择和拟定毛坯图是制定工艺规程的最初阶段工作之一,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毛坯的形状和特征(硬度,精度,金相组织等)对机械加工的难易,工序数量的多少有直接影响,因此,合理选择毛坯在生产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样毛坯的加工余量的确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能性有关。毛坯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型材 2、铸造 3、锻造 4、焊接 5、其他毛坯。根据零件的材料,所以我们组选采用型材加工的方式加工毛坯。本零件的材质为 45 钢棒料,生产方式为小批量生产,所以加工方式中的车削和铣削加工,它比较符合经济性。2.3.2 零件结构工艺分析零件结构工艺分析从该零件外观上看类似长方形的方块,主要由外圆柱面、槽、圆弧、孔等组成。如零件图所示,材料为 45 钢,毛坯大小为 74X60mm 的圆棒料,小批量生产,整个零件的上、下表面,外圆表面和需要加工的面,粗、精加工应分开进行,以保证精度的要求。需要加工的面有:1.240 -0.05mm 的外圆柱面;2.20H9mm 孔;3.20H9mm 孔到倒角端面的距离 250.05mm4.倒角 C2 和 C12.4 装夹方案分析装夹方案分析在确定装夹方案时,只需根据已选定的加工表面和定位基准确定工件的定位夹紧方式,并选择合适的夹具。 (1)专用夹具:一般在产品相对稳定、批量较大的生产中采用各种专用夹具,可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加工精度。除大批量生产之外,中小批量生产中也需要采用一些专用夹具,但在结构设计设计时要进行具体的技术经济分析;(2)组合夹具:组合夹具是一种模块化的夹具。标准的模块元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赖磨性,可组装成各种夹具。夹具用完可拆卸,清洗后可留、待组装新的夹具。由于使用组合夹具可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元件能重复多次使用并具有减少专用夹具数量等优点;(3)通用夹具:已经标准化的可加工一定范围内不同工件的夹具,称为通用夹具。其尺寸、结构已经规范化,而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这类夹具适应性强,可用于一定形状和尺寸范围内的各种工件,价格便宜。其缺点是夹具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也比较低,较难装夹。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选择装夹方法的要点:(1)尽可能的选择箱体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粗基准的选择要保证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使不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符合图纸的要求,且便于装夹;(2)铣床高速强力切削时,定位基准要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分布面积,以承受大的切削力且定位移动可靠;(3)夹具本身要以铣床工作台上的基准槽或基准孔来定位并安装到机床上,这可确保零件的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固定的尺寸关系,这是和普通机床的一个重要区别。经综合分析:该零件形状规则,由于零件的加工面比较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夹具,选用三爪卡盘和台虎钳装夹即可,如图组 2-18 所示:图组 2-182.5 加工方法与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分析加工方法与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分析2.5.1 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法的确定加工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技术经济性的好坏。对于本次所设计的手机造型零件,其加工方案是很多的,我们的已选方案是最为保险、最能保证其精度要求的,同时也是顾全经济性的一种合理的加工方案。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进给路线。进给路线不仅包括切削加工时的进给路线,还包括刀具到位、对刀、退刀和换刀等一系列过程的刀具运动线。确定进给路线时,要在保证被加工零件获得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力求计算容易,走刀路线短,空刀时间少。进给路线的确定与工件表面状况、要求的零件表面质量、机床进给机构的间隙、刀具耐用度以及零件轮廓形状等有关。进给路线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车削和铣削零件表面时,要正确选用切削方式。(2)进给路线尽量短,以减少加工时间。(3)进刀、退刀位置应选在零件不太重要的部位,并且使刀具沿零件的切线方向进刀、退刀,以避免产生刀痕。(4)先加工外轮廓,后加工内轮廓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形位公差等要求全面考虑。2.4.2 加工工序选择原则加工工序选择原则(1) 加工工序划分一般可按下类方法进行:刀具集中分序法 以加工部位分序法 以粗、精加工分序法 (2)在加工时,加工顺序的安排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和毛坯状况,以及定位夹紧的需要来考虑,重点是零件的刚性不被破坏。顺序一般应按下列原则进行: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于加紧,中间穿插有通用机床加工工序的也要综合考虑。先进行内形、内腔加工工序,后进行外形加工工序。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或同一把刀加工的工序最好连接进行,以减少重复定位次数,换刀次数与挪动压板次数。在同一次安装中进行的多道工序,应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小的工序。在数控机床上粗加工、精加工分别用一个加工程序控制。工件调头装夹由程序中的 M00 或 M01 指令控制程序暂停,装夹后按“循环启动”继续加工。2.4.3 确定加工确定加工方案方案零件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对这些尺寸仅仅根据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最终加工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正确的确定毛坯到最终成形的加工方案。该零件加工顺序为:工序一:备料,74x60mm 的圆棒料工序二:车端面、外圆、槽 工步 1:粗车端面、外圆轮廓 24mm,轴向留 0.1mm 径向留0.5mm 的精加工余量 工步 2:精加工端面、外圆轮廓 24mm 工步 3:切槽 22mm 宽 2mm工序三:铣 A 面 工步 1:粗铣 A 面,底部留 0.1mm 精加工余量 工步 2:精铣 A 面工序四:铣 B 面 工步 1:粗铣 B 面,底部留 0.1mm 精加工余量 工步 2:精铣 B 面工序五:铣 C、D 面 工步 1:粗铣 C、D 面,底部留 0.1mm 精加工余量 工步 2:精铣 C、D 面工序六:铣 E 面、钻孔、铣孔 工步 1:粗铣 E 面,底部留 0.1mm 精加工余量 工步 2:精铣 E 面 工步 3:钻孔 19mm 工步 4:铣孔 20H9工序七:去毛刺工序八:检验工序九:入库2.6 选择数控加工刀具选择数控加工刀具刀具寿命与切削用量有密切的关系。在制定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择合理的刀具寿命,而合理的刀具寿命则应根据优化的目标而定。一般分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和最低成本刀具寿命两种,前者根据单件工时最少的目标确定,后者根据工序成本最低的目标确定。选择刀具寿命时可考虑如下几点根据道具复杂程度、制造和磨刀成本来选择。复杂和精度高的刀具寿命应选的比单刃刀具高些。对于机夹可转位刀具,由于换到时间短,为了充分发挥其切削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刀具寿命可选的低些,一般取 15-30min 对于装刀、换刀和调刀比较复杂的多刀机床、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刀具,刀具寿命应选的高些,尤其保证刀具可靠性。表 2-1 数控加工刀具卡产品名称滑块零件图号1补偿值/mm备注刀具序号刀具号刀具名称刀柄型号直径/mm长度/mm1T1外圆车刀20x20实测2T21mm 宽外切槽刀20x20实测3T3ED16 立铣刀BT4016实测4T419mm 麻花钻BT4019实测编制审核批准共 1 页第 1 页2.7 选择加工设备选择加工设备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考虑加工的效率和加工的经济性,最理想的加工方式为铣削,考虑该零件为大量加工,故加工设备采用 FANUC_oit 数控车床,MVC850B 数控铣床 FANUC oim 系统。数控系统选择的是 FANUC 系统,其基本构成是由主板和 I/O 两个模块构成。主板模块包括主 CPU、内存、PMC 控制、伺服控制、主轴控制、内存卡I/F、LED 显示等;I/O 模块包括电源、I/O 接口、通信接口、MDI 控制、显示控制、手摇脉冲发生器控制和高速串行总线等。其中法兰克 oim 和 oit 系统立式数控铣床是大连机床集团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自行研制开发生产的新一代数控机床,该机床独特的高速直线滚动导轨副设计,该机床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汽车、模具、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箱体零件、壳体零件、盘形零件的加工。机床配有自动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手动喷枪及便携式手动操作装置(MPG) ,采用半封闭式防护罩。2.8 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切削用量即切削参数包括主轴转速、铣削深度与宽度、进给量、行距、残留高度、层高等。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削用量。切削用量是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切削用量的因素包括:(1)机床 机床刚性、最大转速、进给速度等;(2)刀具 刀具长度、刃长、刀具刃口、刀具材料、刀具齿数、刀具直径(3)工件 毛坯材质、热处理性能等;(4)装夹方式 压板、台钳、托盘等;(5)冷却情况 油冷、水冷、气冷等。当进行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入程序中。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2.9 计算切削用量计算切削用量加工参数的确定取决于实际加工经验、工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工件的材料性质、刀具的种类及刀具形状、刀柄的刚性等诸多因素。(1)主轴转速(n)。硬质合金刀具材料切削钢件时,切削速度 v 取80220mmin,根据公式 n=1000vD 及加工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粗加工主轴转速在 4001000rmin 的范围内选取,精加工的主轴转速在8002000rmin 的范围内选取。(2)进给速度粗加工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在保证工件质量的前提下,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一般取 100200mmmin。当进行切槽、切断、车孔加工或采用高速钢刀具进行加工时,应选用较低的进给速度,一般在50100mmmin 的范围内选取。精加工的进给速度一般取粗加工进给速度的 12。刀具空行程的进给速度一般取 G00 速度,或在 G01 时选取 F1201500mmmin。(3)背吃刀量(aP)背吃刀量根据机床与刀具的刚性及加工精度来确定,粗加工的背吃刀量一般取 25mm(直径量),精加工的背吃刀量等于精加工余量,精加工余量一般取 0.20.5mm(直径量)。1. 粗车外轮廓粗车外轮廓 已知 ap=1.5mm由文献1P137 表 4-3 查得切削速度=120m/min, 计算主轴转速cv s=516.44 r/mindvc10001000 1203.1474XX取整数 500r/min由文献1P137 表 4-3 查得进给量 f=0.3/r;计算进给速度 F=Sf=5000.3=150/min.2. 精车外轮廓精车外轮廓已知 ap=0.25mm由文献1P137 表 4-3 查得切削速度= 80m/min, 计算主轴转速cvs=1061.6r/mindvc10001000803.1424XX取整数得 1100r/min由文献1P137 表 4-3 查得进给量 f=0.1/r计算进给速度 F=Sf=11000.1=110/min.3. 车槽车槽根据所选刀具取 ap=1mm由文献3查得切削速度= 40m/min, 计算主轴转速cvs=679.03 r/mindvc10001000403.1422XX取整数 650r/min文献3查得进给量 f=0.1 mm/r;计算进给速度 F=Sf=6500.1=65/min4. 铣床铣面铣床铣面已知 ap=1mm由文献1P137 表 4-3 查得切削速度= 70m/min, 计算主轴转速cvs=1393.3 r/mindvc10001000703.14 16XX取整数得 1400r/min由文献1P137 表 4-3 查得进给量 f=0.1/r计算进给速度 F=Sf=14000.1=140/min.5. 铣床钻孔铣床钻孔已知 ap=5mm由文献1P137 表 4-3 查得切削速度= 40m/min, 计算主轴转速cvs=670.5 r/mindvc10001000403.14 19XX取整数得 700r/min由文献1P137 表 4-3 查得进给量 f=0.1/r计算进给速度 F=Sf=7000.1=70/min.2.10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注释:具体请参见附表2.11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注释:具体请参见附表第三章第三章 零件程序的编制零件程序的编制3.1 编程的分类编程的分类数控编程方法可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1)手工编程是指主要由人工来完成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各个阶段的工作。当被加工零件形状不十分复杂和程序较短时,都可以采用手工编程的方法。(2)自动编程自动编程是指借助数控语言编程系统或图形编程系统,由计算机来自动生成零件加工程序的过程。编程人员只需根据加工对象及工艺要求,借助数控语言编程系统规定的数控编程语言或图形编程系统提供的图形菜单功能,对加工过程与要求进行较简便的描述,而由编程系统自动计算出加工运动轨迹,并输出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由于在计算机上可自动地绘出所编程序的图形及进给轨迹,所以能及时地检查程序是否有错,并进行修改,得到正确的程序。综合考虑,决定对于零件采用自动编程。3.2 程序的编制程序的编制3.2.1 数控车自动编程数控车自动编程(1)启动 NX6.0。点击UG NX6.0 的图标,进入 UG NX6.0 界面。(2)打开模型文件。在主菜单中选择【文件】/【打开】命令,在系统自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选择正确的路径和文件名,单击“OK”按钮,打开零件模型。(3)工作坐标系原点的确认。使用“视图”工具条上的“顶部” (俯视图)和“前视图” (主视图)按钮来观察和确认工作坐标系原点在毛坯的顶面正中位置上。如果工作坐标系原点不符合要求,可以对零件模型进行移动。(4)进入加工模块。使用快捷键(Ctrl+alt+m)进入 UG NX6.0 CAM 模块,系统自动弹出如图所示的“加工环境”对话框,进行加工环境的初始化设置,“turning(车) ” ,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进入加工模块。如图 3-1 所示。 图 3-1 创建刀具 图 3-2 加工环境(5)创建刀具在【插入】工具栏上单击【创建刀具】按钮,系统弹出如图 3-2 所示的“创建刀具”对话框,设置相对应的参数,如图 3-3 所示图 3-3同理创建外圆车槽刀(6)设置编程参数,生成车外圆轮廓 24mm 的刀具轨迹,并且模拟,如下图组 3-4 所示 图组 3-4同理设置相对应的参数,生成切外圆槽的刀具轨迹如下图组 3-5 所示 图组 3-53.2.2 数控铣自动编程数控铣自动编程(1)创建铣削刀具在【插入】工具栏上单击【创建刀具】按钮,系统弹出如图 3-6 所示的“创建刀具”对话框,图 3-6 创建刀具选择“类型”为“mill-contour” (轮廓铣) ,在“刀具子类型”下选择“MILL” (铣刀) ,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ED16” ,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系统弹出如图所示的“铣刀-5 参数”对话框,在“直径”文本框中输入“16” ,在“底圆角半径”文本框中输入“0” ,在“长度”文本框中输入“75” ,在“刀刃长度”文本框中输入“50” 。如图 3-7 所示。以同样方法创建其余刀具。图 3-7(2)创建几何体在操作导航器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系统弹出快捷菜单,在该快捷菜单中选择“几何视图”命令,在操作导航器中出现图标,用鼠标左键双击该图标,系统弹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的“安全设置选项”选择“自动” 、 “安全距离”文本框内输入“20” 。在“Mill orient”对话框中单击“CSYS 图 3-8 Mill Orient 图 3-9 铣削几何体对话框”按钮,系统弹出如图 3-8 所示的“CSYS”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的“参考”下拉列表框中选择“WCS”选项,使加工坐标系与工作坐标系重合。分别单击两个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在操作导航器中双击图标,系统弹出如图 3-9 所示的“铣削几何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单击“指定部件”按钮,系统弹出“部件几何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中“几何体”单选按钮,在“过滤方法”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体”选项,单击“全选”按钮,选择图形区所有可见的零件几何体模型,单击鼠标中键,返回“铣削几何体”对话框。(6)设置铣削编程参数单击【插入】工具栏上的【创建操作】图标, “创建操作”对话框,选择“类型”为“mlii-contour” ,选择“操作子类型”为“ZLEVEL-MILL” (型腔铣), “程序” 、 “刀具” 、 “几何体” 、 “方法”和名称分别设置为“PROGRAM” 、“ED50” 、 “WORKPIECE” 、 “MILL-ROUGH” 、 “KAICU” ,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将打开如图所示的“型腔铣”对话框。指定切屑区域在“型腔铣”对话框中单击【指定切削区域】图标,系统弹出“切削区域”对话框,选择切削区域,单击确定键,返回“型腔铣”对话框。如图 3-10 所示。图 3-10刀轨生成(1)切削模式。在“切削模式”下拉列表中选择“跟随周边” 。(2)歩距。在“歩距”下拉列表选择“%刀具平直” 。(3)平面直径百分比。在“平面直径百分比”文本输入框中输入“65” 。(4)全局每刀深度。在“全局每刀深度”文本输入框中输入“2” 。(5)切削参数。在“型腔铣”对话框中点击【切削参数】图标,系统弹出“切削参数”对话框, “策略”选项卡参数如图 3-11 所示,设置“切削方向”为“逆铣” 、 “切削顺序”为“深度优先” 、 “图样方向”为“向外” 、 “壁清理”为“自动” ,并选中“岛清理” , “余量”选项卡参数如图 3-12 所示,不使用“底部面和侧壁余量一致” ,部件侧面余量采用继承自 MILL-ROUGH 为“0” ,部件底部面余量采用“0.2” , “内公差”为“0.03” , “外公差”为“0.03” 。 图 3-11 策略图 图 3-12 余量图(5)非切削移动。在“型腔铣”对话框中单击【非切削移动】图标,系统弹出“非切削移动”对话框,倾斜角度设为“5” 。 .(6)进给和速度。在“型腔铣”对话框中单击【进给和速度】图标,系统弹出如图所示的“进给和速度”对话框,设置主轴速度(rpm)为“750” 、 “进给率”的“切削”为“70mmpm” ,在更多中设置“进刀”为“60mmpm” ,单击鼠标中键,返回“型腔铣”对话框。(7)在“型腔铣”对话框中指定了所有的参数后,单击对话框底部操作组的【生成】图标,生成如图 3-13 所示的型腔铣粗加工刀轨。 图 3-13 加工刀轨 图 3-14 加工效果图单击“型腔铣”对话框底部操作组的【确认】图标。系统弹出“刀轨可视化”对话框,选择“2D 动态” ,单击播放按钮,型腔铣粗加工效果如图 3-14 所示。确认刀轨正确后,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型腔铣操作的创建。同理设置参数加工其余部位,如下图所示铣 B 面,如图 3-15 所示 图 3-15铣 C、D 面,如图组 3-16 所示图组 3-16铣 E 面,如图 3-17 所示图 3-173.2.3 程序后处理程序后处理在操作导航器中选择要处理的程序,再单击加工【操作】工具栏上的【后处理】图标,系统弹出“后处理”对话框,如图 3-18 所示 图 3-18 后处理 图 3-19 程序在对话框的“后处理器”下选择“对应的后处理” ,在“输出文件”下设置好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在“单位”下拉菜单中选择“公制/部件” ,选中“列出输出”单选项,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在文件的存放目录下找到产生的 NC 程序文件,用记事本打开如图 3-19 所示的 NC 程序。总总 结结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熟练,也强化了我在学校所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对于数控加工技术的运用有了更加深刻认识和了解,对于典型零件的加工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本文介绍了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过程。对零件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制定了零件的加工工艺内容,选择了零件毛坯和设备,确定了定位基准与夹具,对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案、切削用量的选择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编制了工艺卡、工序卡和刀具卡片,采用软件绘制了图形和自动编写程序。并数铣加工出零件,进行质量分析。设计过程中使我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讲行了更进一步的巩固,其中涉及的机械制造领域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扩展了我的知识面,学到了一些设计思路,同时零件的加工使我对数控编程和加工操作都更加的熟练。在整个过程中,深感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不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老师精心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次的毕业设计巩固了我所学到各科专业知识,不仅是对自己来所学的考核,也是在工作之前对自身的一次全面性的检测,这也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致致 谢谢本次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精心指导。从选题到零件图的设计及其零件的工艺分析到零件加工完成的全过程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他以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经验,解决了我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感谢我所有的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几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让我掌握了本项专业的要领。本次毕业论文使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它大大的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让我能更好的把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对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平台。因为我缺少设计经验,在设计说明书中有漏洞也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以使我对自己的不足得到及时的发现并修改,也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再次出现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赵长旭. 数控加工工艺.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2 江洪. UG NX6 基础教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3 王甫茂. 机械制造基础.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4 吕思科. 机械制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5 艾兴.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6 章富安.对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思考.中国机械工程,19997 顾京.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8 张德红.数控铣削加工技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20099 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10 何华妹、林智敏.中文版 UG NX6 产品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入门一点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 任务书2015年 12 月 20 日毕业设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支架三维造型与数控自动编程仿真设计及加工工艺含UG三维及CAD图-独家.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754307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