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片槐树叶》(语文版).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一片槐树叶》(语文版).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一片槐树叶》(语文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片槐树叶 教材分析 一片槐树叶是一首现代诗。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纪弦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于是他借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诗分为三节,有两条线索。两条线索同步并构成三块:伤感现在,回忆过去,期盼未来。全诗首尾呼应,情思贯通,一气呵成,构思完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教学目标1、诗歌的情感与主题;2、诗歌语言与艺术手法的赏析;3、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诗歌的情感与主题;2、诗歌的语言魅力。【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诵与欣赏 课前准备1.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简介作者:纪弦,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他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极有建树,他的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被誉为“诗坛上的常青树”。2. 写作背景:一片槐树叶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一次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映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的一根弦。于是诗人感情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思乡之情。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并找出本诗的意象是什么?意象是“一片槐树叶”(2)体会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本诗抒发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2.思考:为什么如此普通的一片槐树叶,在诗人心目中却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应呢?因为它来自祖国,寄托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爱。3.自学提纲(一)分小组朗读全诗,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节写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在“一片槐树叶”前加上非常繁复的修饰性词语?第一节写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在“一片槐树叶”前加上非常繁复的修饰性词语?繁复的修饰性词语,表达了诗人当时睹物生情而又极其复杂矛盾的心情。2、第二节写什么内容?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诗歌第二节写什么内容?写槐树叶的来历,回忆过去,揭示槐树叶的历史内涵。 “古老的诗集”象征什么?古老的中国文化;对故国的眷念之情;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不变的追求。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小小的槐树叶,如钥匙,开启了诗人对故乡的记忆,于是,思乡之情喷涌而出3、第三节写什么内容?这一节运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诗怎么写的?表达了诗人对将来 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四、文章脉络这首诗分为三节,有两条线索:时间线索和情感线索时间线索:现在过去将来情感线索:伤感回忆期盼本诗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诗歌采用了借物抒情,寄物抒情的写法。伤感现在睹物生情,由喜转忧回忆过去树叶来历,眷恋故国企盼将来重温旧梦,思归心切五、课文小结此诗借故乡的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全诗以发现槐树叶而起情,以企盼重回槐花季节而收尾,首尾呼应,情思贯通,构思完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长城谣一样,都使用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