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二十二、二十三路道路排水工程(修改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十七、二十二、二十三路道路排水工程(修改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十七、二十二、二十三路道路排水工程(修改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十七、二十二、二十三路道路排水工程(修改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十七、二十二、二十三路道路排水工程(修改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2009 KY 136 长春 朝阳经济开发区 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丙十六路、 丙十七路 、丙二十二路、丙二十三路、甲三路道 路 及 排水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改版) 吉林正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九年 十 一 月 编制单位:吉林正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工咨丙 10820060053 参加编制人员: 张广山 高级工程师 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 张首魁 工 程 师 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 李长平 高级工程师 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 张风贤 工 程 师 审核负责人: 许文涛 高级工程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 1 1.2 项目概况 . 1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5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5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6 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建设内容 . 7 3.1 区域概况 . 7 3.2 建设条件 . 10 3.3 建设内容 . 10 第四章 建设方案 . 13 4.1 项目的组成及设计依据 . 13 4.2 项 目设计方案 . 16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 . 28 5.1 环境条件现状调查 . 28 5.2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 28 5.3 污染治理措施 . 28 5.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29 第六章 节约能源 . 30 6.1 概述 . 30 6.2 编制依据 . 30 6.3 节能节水措施综述 . 30 第七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32 7 7.1 组织机构设置 . 32 7.2 人力资源配置 . 32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 . 33 第九章 工程招标 . 35 9.1 招投标管理的基本原则 . 35 9.2 招标依据 . 36 9.3 项目招标范围 . 36 第十章 投资估算 . 38 10.1 投资估算 . 38 10.2 总投资估算 . 39 第十一章 融资方案 . 44 11.1 融资组织形式选择 . 44 11.2 资金来源选择 . 44 11.3 项目分年投资使用计划 . 44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 46 12.1 编制依据及说明 . 46 12.2 维护费用 . 46 12.3 财务评价 . 47 12.4 财务评价结论 . 47 第十三章 社会评价 . 48 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9 8 附件: 长春市环境保护局文件 “关于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市政设施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长环建【 2010】 84 号 朝阳经济开发区规划道路土地办理情况说明 1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 项目名称 丙十六路、丙十七路、丙二十二路、丙二十三路、甲三路道路及排水工程。 1.1.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 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 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单位性质:国有企业 法人代表:李文烨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办投资 200215 号文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建设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吉政发 200110 号); 3、 长春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规划纲要; 4、 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 ; 5、 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规划 ; 6、 建设单位 委托编制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书; 7、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基础资料。 1.2 项目概况 1.2.1 建设 地点 2 本项目 建设 地 点 位于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 。 1.2.2 建设规模 道路 道路总长 4797.372 米,车行道沥青铺装面积 76543.48 m,人行步道铺装面积 13591 m。 其中: 丙十六路道路全 长 508.454 米,规划道路 红线 宽度为 17 米。车行道宽 16 米 ,两侧各 为 0.5 米宽的土路肩。车行道 沥青铺装面积 8028.8 m; 。 丙十七路 道路全长 1302.090m,规划道路 红线 宽度为 16m 车行道 。 沥青路面铺装面积: 21565.92m2。 丙二十二路道路全长 842.725m,规划道路宽度为 16m 车行道。沥青路面铺装面积: 11977.60 m2。 丙二十三路道路全长 841.569m,规划 车行道路 为 16m 宽 。沥青路面铺装面积: 12271.23 m2。 甲三路道路全长 1302.534m,规划道路宽度为 28m。车行道路宽 16m,两侧各为 6m 宽的人行步道。沥青路面铺装面积:22699.93m2;人行步道铺装面积: 13591 m2。 排水 本工程雨水管线总长为: D 400 567.7m D 500 1614.02m D 600 1428.04m, D 800 840m D 1000 870.5m 检查井 13 座 污水管线总长为: D 400 1110.24m D 500 1882.46m 3 D 600 1151m D 800 812.72m 检查井 14 座 雨水连接管: D 400 2133.2m 其中: 丙十六路: 雨水管线: D 400 249.7m, D 600 436.2m,检查井 13 座 污水管线: D 400 502.4m, 检查 井 14 座 丙十七路 : 雨水管线: D 600 477.84m, D 800 420m. D 1000 400m 污水管线: D 400 277.84m, D 600 m 580m, D 800 382.72m 雨水连接管: D 400 671.40m 丙 二十 二路: 雨水管线: D 400 126m, D 500 628.6m, D 600 156m 污水管线: D 400 138m, D 500 m 630.70m D 600 151m 雨水连接管: D 400 440m。 丙二十三路: 雨水管线: D 500 754.92m 污水管线: D 500 801.06m 雨水连接管: D 400 350m 甲三路 雨水管线: D 400 192m, D 500 230.5m, D 600 358m, D 800 420m, D1000 470.5m 污水管线: D 400 192m, D 500 m 450.7m, 4 D 600 420m, D 800 m 430m 雨水连接管: D 400 671.8m。 1.2.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2.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 投资 为 4680 万元。 1.2.3.2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 4680 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 解决 。 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春市的西南部,是 2002 年 11 月9日省政府批准成立的 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毗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和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 自成立以来, 聚集了一大批以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企业,形成了比较有规模的企业集群和鲜明的产业特色。 截止 2007 年末 ,开发区共有企业 185 户,其中,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 103 户,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 20 户。区内企业已生产冲压件、齿轮箱、模具、车身车架车桥、汽车内饰件、汽车电器、消声器、刹车系统等 13 大类 3500 余个品种,为国内外汽车厂家配套供货。同时,域外项目的引进和企业发展的外向度逐年提高,目前,开发区有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天津等地的外埠企业 16 户,与美国、德国、法国、瑞士、瑞典、 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合作企业 12 户,独资企业 3户,有 4 户企业的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国家。 2007 年,开发区完成总产值 38.4 亿元,全口径入库收入完成 3.37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9 亿元,招商引资完成内资 10 亿元,外资 768 万美元 。 通过对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为入驻区内的工业企业和将要入驻的工业企业提供优越的建设条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开发区发展建设,从而带动朝阳经济开发区乃至长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 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完善 城市路 网的需要 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春市建成区西南部, 距离中国一汽集团公司 2.5 公里,距一汽铁路运输专用线 1公里,距市中心12 公里,距长春火车站 17 公里。 京哈铁路、 102 国道、绕城高速公路等交通主干线均途经 该 区,是长春市交通资源最密集的区域 之一 。是 地区交通网络相联系的纽带。完善该区道路工程建设使城市对外交通更加便利、快捷,具有长远 发展 的战略意义。 2、项目的建设是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开放和发展的需要 建设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打造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长春市委、市政府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的双重机遇,推动朝阳经济开发区崛起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坚持走“工业支撑、项目拉动、多元推进、全面发展”的实际步骤;以坚持以工业项目建设为中心,以创造最优的项目建设条件和招商引资环境为重点,以建设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优势产业的规模效益,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和总体规模为目的,推动工业的快速复苏和崛起,促进长春市开放和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 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 丙十六路、 丙十七路 、丙二十二路、丙二十三路、甲三路 道路和排水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7 第三章 建设 条件 及建 设内容 3.1 区域概况 3.1.1 自然概况 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24018 127002, ,北纬 43005, 45015, 。长春市为吉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为 2057k ,市辖朝阳、南关、宽城、二道、绿园、双阳、净月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榆树、德惠、九台三个县级市及农安县。 2007年,全市共有 55 个街道办事处, 73 个镇, 39 个乡。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 351 个,农村村民委员会 1693 个。全市户籍总人口745.90 万人。其中农业人 口 为 406.2 万人,非农业人口为 339.70万人。 长春市居东北三省的中心,是未来东西走向的第三条“欧亚大陆桥”的交汇点。属世界著名的玉米生产带。 2007 年粮食产量达到 160 亿公斤,其中 72%为玉米。长春市的畜牧业也具有一定的潜力和生产能力,猪、牛、鹅、鸡已具有一定的饲养、加工和出口能力。长春还有“梅花鹿之乡”的美誉。 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技术、净月经济和汽车经济贸易等四个开发区分别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并都享受国家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各种政策。 长春又是一座“汽车城”、“电影城” 、“森林城”和“旅游城”,令人瞩目的是“科技文化城”。长春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光 8 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应用化学的摇篮。 长春市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集中。拥有长春应化所、光学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驰名中外的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 98 个,科研装备精良,人才资源丰富,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知识密集区。 长春市对外开放成果显著,已经同世界上 57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并与日本仙台、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的弗林特等 9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长春市已同美国的百事可乐、福特、克莱斯勒、日本的伊藤忠商株式会社、德国的大众、西门子 、英国的皮尔金顿、香港的嘉里、泰国的正大、马来西亚的金狮集团等一大批企业和大财团,合资或独资兴建了企业。全市已有外商投资企业近 2000 家,投资总额达到 40 多亿美元。 长春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07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3 亿元,比 2002 年增长近一倍,年均递增 13.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3695 美元,增加 1888 美元,年均递增 12.5%。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 280 亿元,增长 1.54 倍,年均递增 2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770 亿元,增长 1.3 倍,年均递增 1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350 亿元,增长 3.2 倍,年均递增 33.3。三次产业比重发生较大变化,由 12.4:45.6:42 调整到9.250.440.4 。 朝阳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春市西南部,被中国一汽集团公司、长春汽车产业园区、长春高新产业开发区包围,地理位置优越 3.1.2 气候、地质、地貌 1.气候 9 长春市属于 欧亚 大陆 东部中温带大陆 性 半湿润半干旱 气候区,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冬季盛行偏西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春季盛行西南风,风速季节变化明显。 降水量不分配不均,汛期( 6 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7。 年平均温 度 4.1 4.9 7月份平均气温 23 一月份平均气温 -17 春季平均风速 3.9m/s 年平均降水量 550 日照 2637h 2、 地质结构 该段地区分布的地层位第四系全新统冲击地层,按地基土的岩性以及工程地质特征分为 3个大层。现按钻探揭露的先后顺序分述如下: 1)层 种植土 : 黑色, 稍湿 , 软塑状,由粉质粘土组成,含植物根及小于 1mm 直径 的孔洞,厚度 0.6 1.1,各孔均有分布。土、石工程等级级,土、石工程类别为松土。 2)层粉 质粘土:黄褐色,可塑 ,稍湿,含铁锰质结核,厚度2.0 3.5 米,平均含水率 21.8%,孔隙比 0.756,压缩系数 0.483,属于中压缩性土。土、石工程等级为 级,土、石工程类别为普通土。 3)层 粉质粘土: 灰褐色 , 含有机质, 软塑 可塑 , 出露于丙 10 十七路钻孔底部。土、石工程等级为级,土、石工程类别为普通土。 3.1.3 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拟建地点 设 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 。 3.2 建设条件 1、路线所在区岩性类型简单,且分布均匀,单条街路地形起伏不大,地貌单一,数简单场地 2、本地区的标准冻结深度为 1.70m。 3.2.1 场地土质 拟建场地处于松辽盆地波状台地地形地貌单元,地势较平坦,起伏不大, 沿线主要为耕地。 3.2.2水文 拟建地点沿线地下水,属于第四纪孔隙潜水型,埋藏于第四纪粘性土层中,地下水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通过地下径流和地表蒸发进行排泄,场地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 6 9 月份为丰水期,水位幅度变化 1.5 米左右。根 据地区经验,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和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褐黄色粘性土渗透系数取K=0.48m/d,拟建场地为耕地,无地表水分布 。 3.3 建设内容 1、道路工程: 丙十六路道路全 长 508.454 米,规划道路宽度为 17 米。车 11 行道宽 16 米 ,两侧各为 0.5 米宽的土路肩。车行道 沥青铺装面积为 8028.8 m2。 丙十七路道路全长 1302.090m,规划道路宽度为 16m 车行道。沥青路面铺装面积: 21565.92m2。 丙二十二路道路全长 842.725m,规划道路宽度为 16m 车行道。沥青路面铺装面积: 11977.60 m2。 丙二十三路道路全长 841.569m,规划车行道路为 16m 宽。沥青路面铺装面积: 12271.23 m2。 甲三路道路全长 1302.534m,规划道路宽度为 28m。车行道路宽 16m,两侧各为 6m 宽的人行步道。沥青路面铺装面积:22699.93m2;人行步道铺装面积: 13591 m2。 2、排水工程: 本工程雨水管线总长为: D 400 567.7m D 500 1614.02m D 600 1428.04m, D 800 840m D 1000 870.5m 检查井 13 座 污水管线总长为: D 400 1110.24m D 500 1882.46m D 600 1151m D 800 812.72m 检查井 14 座 雨水连接管: D 400 2133.2m 其中: 丙十六路: 雨水管线: D 400 249.7m, D 600 436.2m,检查井 13 座 12 污水管线: D 400 502.4m, 检查机 14 座 丙十七路: 雨水管线: D 600 477.84m, D 800 420m. D 1000 400m 污水管线: D 400 277.84m, D 600 m 580m, D 800 382.72m 雨水连接管: D 400 671.40m 丙二十二路: 雨水管线: D 400 126m, D 500 628.6m, D 600 156m 污水管线: D 400 138m, D 500 m 630.70m D 600 151m 雨水连接管: D 400 440m。 丙二十三路: 雨水管线: D 500 754.92m 污水管线: D 500 801.06m 雨水连接管: D 400 350m 甲三路 雨水管线: D 400 192m, D 500 230.5m, D 600 358m, D 800 420m, D1000 470.5m 污水管线: D 400 192m, D 500 m 450.7m, D 600 420m, D 800 m 430m 雨水连接管: D 400 671.8m。 13 第 四 章 建设方案 4.1 项目的组成及设计依据 4.1.1 项目的组成 本项目是 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对 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的 丙十六路、 丙十七路 、丙二十二路、丙二十三路、甲三路 进行建设。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道路、 排水 。 4.1.2 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4.1.2.1 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 2、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50162-92) ; 4、给排水标准图集( 2006 年版); 5、吉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 JLXD-SZ-2004) 、吉林省消耗定额基价表( JLXDJ-SZ-2006) 、吉林省建设工程材料预算价格( JLYJ-2006) ; 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建质【 2004】 16号; 7、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建标【 2000】 16 号; 8、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公告(第 218号) 2004; 9、其他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4.1.2.2 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 CJJ1-2008) ; 14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 3、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 。 15 4.1.2.3 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工程技术标准 序号 项 目 设计规范值 设计采用值 丙十六路 丙十七路 丙二十二路 丙二十三路 甲三路 1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2 设计车速 30-40 公里 /小时 40 公里 /小时 40公里 /小时 40 公里 /小时 40 公里 /小时 40 公里 /小时 3 车道数 双向 4车道 双向 4车道 双向 4车道 双向 4车道 双向 4 车道 4 路面荷载标准 Bzz-100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 规范要求 5 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6 道路结构设计年限 15年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7 停车视距 40米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同规范要求 8 一般圆曲线半径 300 500 9 最大纵坡度 6% 1.225% 1.603% 0.89% 0.995% 0.93% 10 最小纵坡度 0.3% 0.49% 0.325% 0.444% 0.304% 0.3% 11 竖曲线最小 长度 35米 36.766 米 60.156 米 69.343 米 78.44 米 87.722 米 16 2、排水部分技术标准 雨水流量公式为 Q=q f 暴雨强度公式: q=1600*(1+0.81gP)/(t+5)0.76; 设计排水重现期为 P=1 年 径流系数取 0.5-0.7(加权平均) t=t1+mt2,汇水延时 t1=10 分钟, m=2。 3、污水排水工程 污水管线水力计算参数:人口密度为 400 人 /公顷,综合污水定额为 208 升 /人 .日,污水设计流量按面积比流量计算,总变化系数 K=1.5。 公式为: Q=k q I f 其中: Q 污水设计流量( L/sec) K 污水总变化系数 Qi 面积比流量( L/sec.ha) f 服务面积( ha) 4.2 项目设计方案 4.2.1 道路部分 4.2.1.1 主要技术标准 根据本项目道路的地理位置和沿线地形情况,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以及平面、纵、横断面技术要求,确定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车速: 30-40km/h; (2)设计使用年限: 15 年; 17 (3)设计轴载: BZZ 100kN; (4)土基回弹模量: 27MPa; (5)道路最小纵坡度: 0.3% 0.49% (6)道路最大纵纵坡: 0.89% 1.603% 4.2.1.2 人行道 设计 丙十六路两侧设置人行道,人行道宽度 0.5 米; 甲三路 道路的两侧设置人行道 , 人行道宽度 6 米。 丙十七路、丙二十二路、丙二十三路无人行道。 4.2.1.3 路基设计 1、路基施工严格按照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执行。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达到下表要求,表中深度范围均为路槽底算起向下方向深度。 丙十六路、 丙十七路、丙二十二路、丙二十三路、甲三路路 基压实度见下表: 填挖类型 深度范围( cm) 压实度( %) 次干路 填方 0-80 95 80 93 挖方 0-30 95 2、 全 线 路 潮湿段,为保证土基的压实强度,车行道范围内采用 60cm 山皮石换填处理土基。 3、道路用地为耕地,需清除 30cm 表面种植土。 4、 路基填方边坡为 1: 1.5,挖方边坡为 1: 1。 18 5、 路基填方不得使用生活垃圾、有机土、淤泥、沼泽土、草皮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人行道土层压实度 93%。 4.2.1.4 路面结构设计 1、采用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系统 APDS2003 计算软件 ; 2、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 15 年; 3、计算荷载标准:双轮 组单轴载: BZZ-100。 LD=600Ne-0.2AcAsAb N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取 Ne=621 万次; Ac 道路等级系数,取 Ac=1.1; As 面层类型系数,取 As=1.0; Ab 基层类型系数,取 Ab=1.0。 设计 弯 沉值为 28.9( 1/100mm) 验收弯沉值为 23.9( 1/100mm) 土基回弹模量: 27Mpa 4、路面类型的选择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路面结构通常采用两种类型,即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沥青属于弹性材料对超载不敏感; 路面 铺筑完面层后,即可开放交通; 路面容易维修和养护; 路面行车舒适,噪音小。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缺点: 19 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没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长; 水稳性和温度稳定性不如水泥混凝土路面好。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 路面刚度大 ,强度高 ,板体性好 ,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扩散荷载能力; 水稳性和温度稳定性好,耐疲劳性强 ,使用寿命长; 对油及大多化学物质不敏感,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在正常设计、施工、养护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量和养护费用均比沥青路面小。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缺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是 一薄弱环节,一方面增加了施工难度,另一方面施工养护不当,易导致 积 泥,错台和断裂,同时接缝容易引起跳车,行驶条件不如沥青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完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需 1421 天的养生期,路面破损后修补不如沥青混凝土路面方便; 行车不如沥青路面舒适,噪音大,路面对车辆磨损也大; 综合上述比较,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结合区内现有道路的运行情况, 本设计采用 沥青混凝土 路面 。 5、路面 结构 设计: 丙十六路、丙十七路、丙二十二路、并二十三路、甲三路车行道结构(沥青路面): 4cm 细型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F)反击式 ; 7cm 细型密级配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F)反击式; 乳化沥青慢裂快凝型 120kg/100m2; 20 撒钉子石 1.5m3/100 m2; 20cm 石灰、粉煤灰、碎石( 6: 14: 80) 20cm 石灰、粉煤灰、碎石( 6: 14: 80) 20cm 石灰土( 12: 88) 总厚度: 71cm 设计参数表 材料名称 20抗压模量 ( Mpa) 15抗压模量 ( Mpa) 劈裂强度 ( Mpa) 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 AC-16F) 1000-1400 1600-2000 0.8-1.2 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 AC-25F) 800-1200 1000-1400 0.6-1.0 二灰碎石( 6: 14: 80) 1300-1700 0.5-0.8 二灰碎 石 ( 6: 14: 80) 1300-1700 0.5-0.8 石灰土 400-700 0.2-0.25 甲三路 人行 方砖 步道结构: 立缘石下卧处 理, 人行道加固处理,结构为: 6cm 彩色方砖; 3cm 水泥砂浆( 1: 3); 15cm 水泥石屑(水泥剂量 6%); 总厚度: 24cm。 6、路面用石料 路面用石料应选用玄武 岩或辉绿岩,其 石料 磨光值应大于42,压碎值应不大于 25%。所有面层石料要求采用大型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21 4.2.2 排水设计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严格保护城市水体环境,根据城市自然地形,确定合理的污水收集排放区域,并结合规划道路等要求布置排水系统,使之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下为排水系统布局的原则: a、符合地形趋势,顺坡排水; b、与街坊布局或规划相配合; c、经济合理,管网密度合适,排水路线最短; d、在流量和高程两个方面都能够顺利排除; e、汇水面积依据规 划进行划分; f、管道避免穿越不易通过的建(构)筑物。 4.2.2.1 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 合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统一收集并排放。在合流制排水系统设计中除考虑污水的收集外,雨季要考虑一定雨水截流倍数,使排水管道及截流干管截面增大。 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和雨水分别收集在独立的管渠中排放。分流制可克服合流制的一些缺点。在污水处理方面,分流制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项目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 4.2.2.2 污水管网 1、 管材选择 目前,用在排水管网中的管材有很多种,重力流比较常用的有钢筋混凝土管、双臂波纹( HDPE)管。详 见下表。 22 排水 管材比较表 表 4-9 钢筋混凝土管 HDPE 排水管 优点 1、耐久性好 2、价格低廉 3、利用了钢筋的强度和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及其刚度,因此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强度高 2、耐腐蚀性能好 3、摩阻系数小 4、施工安装方便 缺点 1、笨重,给施工增加一定难度 2、摩阻损失较大 1、抗老化性能较差,在日光(主要是紫外光)的照射下会迅速老化; 2、对温度的反应也十分敏感,温度增高时,其强度降低。但管材埋地,不会发生以上所述的情况 钢筋混凝土管需要混 凝土基础,而 HDPE 管正常情况不需要混凝土基础。经管材、基础、运费等方面比较,综合造价同等管径情况下两种管材价格基本接近。同时根据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使用技术文件规定管径 500mm 的混凝土排水管不得用于城区市政污水、雨水管道系统。所以本项目 DN300、 DN400 排水管采用双臂波纹( HDPE)管, DN600 管采用混凝土排水管。 1)丙十六路: 本次设计新建雨水、污水管线。根据道路横断布置,设置排水管线的平面位置。新建的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前进方向设计路中心线右侧 10.5 米处,新建的污水管线布置在道路前进方 向设计路中心线右侧 12.5 米处,详见排水平面图,每隔一定距离在道路两侧预留雨水、污水管线。 23 2) 丙十七路 : 本次设计新建雨水 、污水 管线。根据道路横断布置,设置排水管线的平面位置。新建的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前进方向设计路中心线左侧 10.5 米处, 新建的污水一支线布置在道路规划中心线左侧 12.5 米处,污水管二支线布置在道路规划中线左侧 13.5米处,详细位置见排水平面图,每隔一定距离在道路两侧预留雨水、 污水管线。 3) 丙二十二路: 本次设计新建雨水、污水管线。根据道路横断布置,设置排水管线的平面位置。新建雨水管线 K0+000 K0+380 段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右侧 距 边石 2.5 米处,新建污水管线 K0+000 K0+380段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右侧距边石 4.5 米处,新建雨水管线K0+420 K0+820 段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左侧 距 边石 2.5 米处, 新建污水管线 K0+420 K0+820段布置在道路中心线距左侧距边石4.5 米处,分别接入丙十七路、甲三路新建检查井中,详见排水平面图,每隔一定距离在道路两侧预留雨水、污水管线。路口设置预留过管道。 4) 丙二十三路: 本次设计新建雨水、污水管线。根据道路横断布置,设置排水管线的平面位置。新建 的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前进方向设计路中心线右侧 1米处,新建的污水一支线布置在道路右侧路肩外 3米处,详细位置见排水平面图,每隔一定距离在道路两侧预留雨水、 污水管线 5) 甲三路: 24 本次设计新建雨水、污水管线。根据道路横断布置,设置排水管线的平面位置。新建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中心线 左 侧 10 米处,新建污水管线 K0+000 K0+400 段布置在道路中心线 左 侧 12米处, K0+500 K0+820 段布置在道路中心线左侧 13 米处,每隔一定距离在道路两侧预留雨水、污水管线。 详细位置见排水平面图。据调查,路线终点处有一明渠,自北向 南流入 3.5 公里外的河中,本次排水设计雨污水出口为该既有明渠。 4.2.2.3 雨水部分: 雨水水力计算: 钢筋砼圆管道 粗糙系数 n=0.014 设计雨水流量 Q = q f 设计径流系数 =0.45 降雨强度 q=1600( 1+0.8lgp) /(t+5)0.76 P 设计降雨重现期 P=1 m 折减系数 m=2(暗管) 规划雨水干管最小管径采用 d400 。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管道的理设深度 1.5m 以下。本工程共敷设 d400 至 d1000 雨水管线总长度为 5320.26 m 。 1)丙十六路 经计算确定雨水管径: d400mm 管材为钢筋混凝土承插 II 级管 , i=0.0085。 600 d 800 管道采用 1.25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雨水连接管径: 4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 II 级管。 2)丙十七路 经计算确定雨水管径: d600-d1000mm 管材为钢筋混凝土 平口 25 I 级管, i=0.003 0.005。 d600m 管道采用 1.0m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 600 d 800 管道采用 1.25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 雨水连接管径: 4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 II 级管。 3)丙二十二路 经计算确定雨水管径: d600-d600mm 管材为钢筋混凝土承插I级管, i=3-2.5%。 d500mm管道采用 1.0m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d600m 管道采用 1.25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雨水连接管径: 4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 II 级管。 4)丙二十三路 经计算确定雨水管径: d500mm 管材为钢筋混凝土承插 II 级管, i=0.003。 d=500mm 管道采用 1.0m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d=600m 管道采用 1.25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雨水连接管径:4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 II 级管。 5)甲三路 经计算确定雨水管径: d500-1000mm, d500 管材 为钢筋混凝土承插 I 级管, i=0.003。 d600m 管道采用 1.0m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600 d 800 管道采用 1.25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 ,d=1000 采用 1.5m 圆形转砌雨水检查井。雨水连接管径: 4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 II 级管。 雨水设计参数 1)丙十七路 丙十七路 道路全长 1302.090 米, 雨水 一支 管线起点桩号为K0+300;终点接入 丙 十六 路 既有 雨水检查井: 管线全长: 317.84米, 设计管径为 600mm,设计坡度为 3。 雨水二支管线起点桩号 26 为 K0+320,终点接入新建合流井(矩形三通转砌检查井);管 线全长 980 米,设计管径为 600mm-800mm,设计坡度为 7.5 。新建 169.09 米排水沟至既有明渠内。雨水连接管设计管径为 400mm钢筋混凝土 承插 II 级管,采用水泥砂浆接口、无基础,设计坡度为 1.0%。 2)丙二十二路 丙二十二路道路全长 842.725 米,雨水一支管线起点桩号为K0+365;终点接入丙十七路既有雨水检查井:管线全长: 358.6.米,设计管径为 500mm,设计坡度为 3。雨水二支管线起点桩号为 K0+810,终点接入甲三路新建排水检查井;管线全长 426 米,设计管径为 500mm-600mm, 设计坡度为 2.5-3。雨水连接管设计管径为 4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 II 级管,采用水泥砂浆接口、无基础,设计坡度为 1.0%。 3)丙二十三路 丙十七路道路全长 841.569 米,雨水一支管线起点桩号为K0+820;终点接入甲三路既有雨水检查井:管线全长: 418.73米,设计管径为 500mm,设计坡度为 3。雨水二支管线起点桩号为 K0+340,终点接入丙十七路新建排水检查井;管线全长: 336.19米,设计管径为 500mm,设计坡度为 3。雨水连接管设计管径为 4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 II 级管,采用水泥砂浆接口、无 基础,设计坡度为 1.0%。 4)甲三路 丙十七路道路全长 1302.534 米,雨水一支管线起点桩号为K0+190;终点接入甲三路既有雨水检查井:管线全长: 230.5 米, 27 设计管径为 500mm,设计坡度为 3。雨水二支管线起点桩号为K0+250,终点接入新建排水检查井(矩形三通转砌检查井,具体详见图集 02S515-45);管线全长 1090.5 米,设计管径为600mm-1000mm,设计坡度为 3。汇入新建井后,新建一条管线吐入新建边沟排入既有明渠内。雨水连接管设计管径为 4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 II 级管,采用水泥砂 浆接口、无基础,设计坡度为 1.0%。 28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 5.1 环境条件现状调查 本项目拟建地址位于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该区域内原地现状比较单一,无大型污染源,空气清新,环境条件较好。 5.2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对沿线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1、施工期间临时占地、原材料堆放将给当地的环境造成影响。 2、建成通车后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行驶车辆所产生的噪声、废气、尘埃等注入区域环境,使污染物总量增加,降低环境质量。 3、路面施工过程中,面层 用料 采用搅拌站拌和 ,在拌和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但对施工现场影响不大 。 因此,在本项目的前期工作中要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标准,对污染防治提出必要的防治措施,使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 5.3 污染治理措施 5.3.1 施工期污染治理 1、工程实施时对取土场位置应慎重选择,取土场尽量少占 29 或不占农田、林地。 2、在主要道路和主要路口施工时,应 加快 施工,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和环境的污染。 3、在 土方 开挖时,土方必须按顺序堆到沟槽两侧,施工机械和材料的堆放不要妨碍交通,防止环境污染。 4、施工期间应进行交叉作业,路基修 好一段,就应 铺 设一段道路,但不能超前施工。 5、施工机具的震动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生活有影响。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并对施工机械采取减震、隔音等措施,使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5.3.2 运营期污染防治 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抛洒或泄漏及震动等。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应进行植树绿化和排水设计,并通过施工期间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及养护维修,减少汽车震动产生的影响。 5.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经采取上述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可以与周围环 境长期协调发展。因此,项目建设从环保角度衡量是可行的。 30 第六章 节约能源 6.1 概述 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节能问题已愈显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消耗位居世界第二,而单位能源的产出率却很低,能源利用率低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我国能源短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能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面临的最普遍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节约能源已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