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学而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高三生物 3.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复习试题1、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直接参与,还需要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人体调节能力的时候,内环境稳态就处于失调状态。答案:b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a细胞内酶活性相对稳定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c内环境中激素含量相对稳定d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选项a中的细胞内酶活性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结果。内环境各种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分别属于稳态的一部分,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3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bc d解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血液中的co2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反应,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液中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答案:c4、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约为h2co3的20倍,如果hco/h2co315,立即发生酸中毒。此实例说明无机盐能够()a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调节细胞的phc组成细胞的结构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答案:b解析hco的主要作用是参与体内ph的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5列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解析本题以不同的实例来说明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改变过大,也会使这种稳态受到破坏。人屏住呼吸时,与外界环境不发生气体交换,从而使co2大量积累在血浆中,刺激吸吸中枢,进而使呼吸加快,但不是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答案:c6体温过低和过高对人体都有影响,主要是影响()a汗液的蒸发 b热量的散失c酶的活性 d身体的活动解析体温的维持是为了保证酶的活性,从而使机体正常代谢得以维持。答案:c7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c从加入盐酸或naoh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解析a、b两项描述的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naoh后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液很接近。答案:d8在等量的下列液体中加入等量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后,ph变化最大的是()a自来水 b肝匀浆c马铃薯匀浆 d鸡蛋清稀释液答案:a9、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并进行舱外太空行走,舱外宇航服重达120公斤,造价3000万,其目的之一是为了能够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这种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中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_,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浆中的ph将略有_,这是因为_。(2)ph的条件不满足细胞新陈代谢要求时,酶促反应受严重影响,已知某酶x能将二糖分解成具还原性的单糖,设计一个实验探索酶x与ph的关系。实验器材:酶x、二糖、某种试剂,hcl溶液、naoh溶液、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等。上述材料中某试剂应为:_。试管步骤试管a试管b试管c试管d试管e将2ml二糖溶液分别注入五支试管中,并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酸碱溶液加2ml强酸加2ml弱酸_?_加2ml弱碱加2ml强碱向五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x溶液_?_,观察并记录步骤中c试管内应加入:_。步骤中应加入:_。本实验中的观察指标:_。答案(1)缓冲物质下降氧气供应不足,无氧呼吸产生乳酸(2)斐林试剂2ml蒸馏水向五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用5065的水浴加热约2 min试剂变为砖红色的时间长短或砖红色的深浅程度10血浆渗透压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血浆中白蛋白的浓度b血浆中cl浓度c血浆中蛋白质的分子质量d血浆中na浓度解析渗透压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与溶质的分子量大小无关。答案:c1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答案:d解析要全面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涵义。正常机体的内环境中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这离不开机体调节及器官、系统的协调。稳态概念包括3个方面:机体调节作用;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内环境相对稳定。a选项中仅涉及ph相对稳定的原因,b选项恒定不变是错误的,c选项调节机制及协调活动的基础均是不全面的。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b尽管外界环境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c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无限的解析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答案:d13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答案:c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大都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解析蔗糖存在于植物细胞,消化液不属于体液,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答案:b15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不会有明显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平衡有一定的关系解析中暑是气温过高,人体内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升高,内环境代谢紊乱,与体液调节有关。答案:c16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_(用图中标号表示)。(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_(用图中标号表示)。(3)人体的组成细胞,其主要的生活环境是_和_。和相比,中含量明显较少的成分主要是_。(4)人体内环境通过_调节、_调节和_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多功能沙发生产线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江苏特种作业实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行测真题模拟题及答案
- 三类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老人护理知识题库大全及答案解析
- 制造商授权声明与售后服务条例
-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指导手册
- 2026年建设工程造价(暂列金额计价)自测试题及答案
- 2026年建设工程造价(用量计算书编制)考试题及解析
- 2026年建设工程造价(文化馆项目概算)自测试题及答案
- 疫苗管理冷链课件
- 办公室信息安全课件
- 2025年福建司炉证考试题库
- 管理层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 小学生电力科普小讲座
- 医院感染进修总结汇报
- 口腔病历汇报展示
- 2025至2031年中国冷冻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决定论视域下道德责任相容论的深度剖析与辩护
- 工贸作业票管理办法
- 幼儿园儿童行为观察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