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_第1页
中科院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_第2页
中科院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_第3页
中科院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_第4页
中科院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 发言人:孙利民 研究员 传感器网络专委会 副主任 单 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 目录 物联网的概念及发展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感知中国 温家宝总理讲话( 2009年 8月 7日) 在考察中国科学院无锡高新微纳 传感网工程技术 研发中心时,对该中心的“ 感知中国 ”(又称“智慧中国”)的创新之举,做出高度评价。 智慧地球( IBM公司) IBM公司 2008年底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的,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 “物联网”。 “互联网 +物联网智慧的地球” 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物联网概念及发展 2005 1999 1998 MIT的 Kevin Ashton: 把 RFID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日常物品中形成一个“物联网” Auto-ID中心:物联网是成千上万的物品采用无线方式接入了 Internet的网络。 ITU报告:物联网是通过 RFID和智能计算等技术实现全世界设备互连的网络。 2008 IBM: 把传感器设备安装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普遍连接形成网络,即“物联网” 物联网是 由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这些物理设备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实现协同和互动,为人们提供智慧和集约的服务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物联网的架构 应用层 数据挖掘 计算决策 网络 /接入层 融合接入 信息存储 感知层 智能嵌入式 标识、感知 协同、互动 5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传感网(物联网) 现实空间的物物互联 传感网:物物互联、感知世界。 技术角度 “ 传感网 ”,从用户和产业角度 “ 物联网 ”。 移动网: 人人互联(网络中的客流) 传感网: 物物互联(网络中的物流) 互联网: 连接虚拟信息空间(信息挖掘与共享) 传感网: 连接现实物理世界(信息获取与感知) 美国 福布斯 杂志: 未来的传感网比现在的 Internet大得多 著名权威咨询机构 Forrester: 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与人的通信业务比例将达到 30: 1 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将是物物互联 移动网 互联网 物联网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物联网的特征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信息的海量化 接入设备的泛在化 感知处理的协同化 物物互联的智能化 个人隐私的易泄露 设备的小型微型化 。 关键技术 网络架构和存储模型 异构设备的无缝接入 系统资源的自治管理 信息处理和融合 隐私和安全 小型化、微型化 标准化 。 7 全面感知、无缝互联与协同、高度智能 物联网形成新的网络形态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8 目录 物联网的概念及发展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物联网发展 阶段 感知信息汇聚 反馈控制 执行器 物物相联 协同、互动 物 物物环 境( 天 气 状 况 、 交 通 流 量 、 电 力 负 载 情况 )协 同社 会 和 用 户 需 求( 人 , 用 户 需 求 , 群 体 行 为 , 社 会 需 求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无锡的物联网 四个传感网相关产业开发基地 五个园中园 六个应用示范 1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感知北京 ” 智慧市政 市政管理 市政设施的实时跟踪 井盖、路灯城市资产的状况跟踪; 城市垃圾管理 城市环境监测 常规的自然环境 城市噪声 无线频谱 11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感知北京 ”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 公共建筑物的节能 公共场所的温度在夏天不能低于 26度 智能家居的节能 冬天取暖 用电用水的措施 用户智能电表 实时记录用户的用电习惯 从被动到主动的用电 电力设备的安全 变电设备和传输设备的监控 故障发现和及时恢复 12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感知北京 ” 公共安全 公共交通的安全 地铁、轻轨 公交汽车 机场反入侵 公共场所的安全 高层建筑的安全 应急、防火 公共资源安全 水安全 危化品的运输安全 实时跟踪运输车辆 1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感知北京 ”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