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导引细针抽吸在肺内病灶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江苏省宜兴市中医院 吕军浩 方旭俭 (214200)【摘要】目的 探讨CT导引细针抽吸在肺内病灶定性诊断中方法和优势。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个CT导引下肺穿刺抽吸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操作经验、评价临床效果、讨论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37个病例36例取得了细胞学结果,仅6例出现了轻微并发症,自制的栅栏条等经验总结对操作的成功有帮助。结论 CT导引细针抽吸是个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获取病理资料的方法,值得推广。【关键词】 CT 肺穿刺 诊断【英文摘要】 略肺结节的定性诊断在影像学里长期以来都是个难点,X线平片以及CT都是对影像的征象进行判读,而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歧异性及主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及病人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任何的重大医疗处置都希望尽可能以病理学为依据,而CT导引经皮穿刺细针抽吸则是种安全有效的获取病理资料的方法,目前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肺部的应用具有极高的价值。现将本院及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学习期间所做的37例CT导引肺穿刺病例资料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37例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178岁,平均48岁。病灶直径1.810cm,平均3.8cm。均为外周型孤立性病灶。距胸膜距离为08.5cm,平均3.2cm。穿刺针为日本八木公司19G穿刺专用针, 长15cm,带有刻度及定标。采用的CT扫描机为GE PROSPEED FII双排螺旋CT、均采用步进轴扫,层厚5mm。术前应仔细研究患者的CT片,选择最佳的穿刺体位,在大致的体表位置放好自制的栅栏条,扫描病灶后选取最佳进针层面,通过机架上的定位灯与选定的栅栏条的交叉点,确定体表进针点,用小号记号笔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进针,复查CT,确定针尖位于病灶,否则,调整角度重新进针,针尖到位后,取出针芯,换上50ml针筒,旋转穿刺针360度以上,然后轻轻提插穿刺针,造成组织内的切割破损,再用负压抽吸,抽取少量组织后,涂片送病检。必要时可再重复12次,以提高阳性率。术后复查CT确定是否有出血气胸等并发症。2 结果37例中有36例取得了细胞学结果(36/37).病理报告确定肺癌23例,结核5例,转移灶2例,6例仅见少量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经抗炎治疗后随访病灶大部消散,有1例病理报告取的上皮数太少无法诊断。本组发生出现并发症6例(6/37)。气胸5例,肺内出血并气胸1例,气胸都为肺压缩小于10少量气胸,出血也为针道及病灶边缘少量云絮状出血,均未做特殊处理,仅临床观察后自行恢复。3 讨论穿刺的成功与否确定体表的进针点的好坏有很大关系。我们用自制的栅栏条对体表定位帮助很大,方法是把金属回形夹拉直,用锤子轻轻把它原有的弧度敲平,用拉直的回形夹8根间隔58mm整齐的排列在1cm宽、20cm长的胶布上,然后把胶布的两头粘在一起,使拉直的回形夹被固定在两层胶布之间。金属回形夹的密度很适宜,在CT图像上既不形成伪影,又清晰可见。栅栏条的放置应与CT机架的定位灯垂直,这样可在体表形成多个交叉点供选择。体位及进针路径的选择。术前应仔细研究患者的CT或MR片,根据我们的经验,最佳的体位是病人舒服能坚持、还最好能让我们平行或垂直进针,因为这两个角度最容易控制,也最精确,其他角度只能粗略估计。当然也要考虑到进针深度尽可能浅、尽可能避开叶间胸膜、避开肺气肿严重处、避开容易误伤大血管的部位。所有因素权衡考虑,趋利避害。有文献建议在胸膜粘连处进针能减少气胸及出血的发生。病检取材的位置一般都建议在病灶的边缘,我们认为对肿瘤病灶而言,边缘的细胞生长活跃、形态典型,有利于病理诊断,而病灶中心则多为坏死组织,不利病理诊断,边缘作为取材点显然优于中心,但对脓肿和结核而言,在中心取材立即就能得到特征性的脓液及酐酪样坏死,我们曾碰到这样一个病人,病灶很大,CT征象很像恶性病灶,两次在外院穿刺(均为细针抽吸),穿刺点都在边缘,病理仅报少量上皮及炎性细胞,临床及患者都不能放心,怕没穿到肿瘤细胞,形成假阴性,第三次我们在病灶中心,抽得少量黄色脓液,诊断很快的明了了。由于细针抽吸为细胞学检查,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因此多点、多次取材有利于提高阳性率。针尖位置的判定。针尖的CT图像远端一般都会有条状的伪影,出现伪影的地方一般可以认定为针尖。如果我们穿刺不熟练或者我们的穿刺路径需要在人体长轴偏斜的话,针的长度可能分布在24层(或者更多)的图像里,每幅图像所出现的针的远端显然不可能都是针尖,寻找针尖的伪影是可靠的便捷的方法。负压抽吸。我们用50ml的无菌针筒,在不漏气的情况下,一般用2030ml的负压在腺癌、鳞癌等富血供病灶内都能抽出一些血性液体了。在本组的5例结核中,用4050ml的负压仍然在针筒内看不到取材,我们让4050ml负压保持3060秒,并进行轻轻提插,虽然针筒内仍然看不到东西,但拔针后,在针管内我们都得到了少许浅黄色糊状物。在抽吸之前,多次旋转针尖、轻轻提插,甚至把针芯的卡位舌去掉,用针芯旋转切割,尽可能造成组织的破损、脱落,这样可以增加组织细胞的吸出。相对而言,恶性病灶由于血供丰富,质地相对较脆,抽取一些血性液体也容易些,结核及一些良性病灶的抽吸相对费力些。能否据此对病灶性质进行初步的判定,有待更多的病例证实。并发症。细针抽吸相对粗针及活检枪的组织损伤小,并发症也少而轻些。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本组的发生率为13.5%(5/37),而且肺的压缩率均在10以下,无须特殊处理。肺出血仅一例,并合并有少量气胸,也仅作临床观察,未经特殊处理而自愈。文献报道1 、2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与以下因素有关:(1)病灶与胸膜的距离,距离越远,穿刺所造成的损伤越大,并发症的几率也越大。(2)穿刺的次数越多,出现的机会也越大。(3)COPD伴肺气肿、肺纤维化者,气胸发生率明显上升。(4)患者的配合程度,穿刺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咳嗽、深呼吸的情况,容易导致肺出血、气胸的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误伤大血管,有时会形成很严重的后果,必须杜绝,这要求术前选择好进针路径,操作时控制好进针的深度及角度。另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是严重的胸膜反应,文献3认为是由于患者对穿刺的恐惧,以及穿刺针刺激胸膜后,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而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术前作好思想工作,避免恐惧感,尽量不在空腹状态下穿刺有助减少严重胸膜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了应及时给与吸氧、皮下注射0.5ml肾上腺素。所以在穿刺场所应备有常规的急救药品。其他的并发症如引起肿瘤的扩散、穿刺道的种植转移,目前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本组也未见发生。综上所述,CT导引经皮肺穿刺细针抽吸是个安全,有效的获取病理资料的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参考文献】1 Nashed Z,Klein JS,Zarka MA.Special techn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历年中招实验考试真题及答案
- 延乔中学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难点解析试题(含答案解析)
- 翻译服务合作协议5篇
- 陕西二建安全b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综合训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广东省建筑b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金沙二中招生考试题目及答案
- 胖东来收银管理制度
- 等保测评项目技术方案
-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分享PPT
-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25.3(2)-解直角三角形-课件-课件PPT
- 公出单(标准模版)
- 广告及宣传用品设计申请单
- LY/T 2988-2018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
- 南航广州a320机队非正常程序流程扩展版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数学)课件
- Python基础课件(共282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