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学习重点】: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诵读法 【学习课时】:1课时一、【预习导学】: 1、阅读练习册16了解作者:杜牧(803852),字 , 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著有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李白、杜甫为“大李杜”,杜牧与李商隐齐名,称“ ”。 2、朗读诗歌,读到琅琅上口为止,能背诵诗歌。 3、解释词语:山行: 远上: 寒山: 斜: 坐: 爱: 枫林晚: 霜叶: 红于: 二月花: 白云生处: 3、从朗读和品味想象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朗读背诵,感悟意境:三、【拓展延伸】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千古名句,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你能说说原因吗? 课题:天净沙秋思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默写天净沙秋思 2、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一、【预习导学 】: 1、阅读练习册18面了解作者:马致远:号 ,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 家、 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2、阅读练习册18面了解元曲知识: 3、试翻译这首小令: 【学习研讨】 1、朗读指导。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2、感受它的意境美 逐句感受:(1)、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渲染出秋天怎样的情调和意境?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给人什么感觉?与“枯藤老树昏鸦”明显不谐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朗读背诵,感受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拓展延伸】 课后第三题:(看问题,思考回答) 课题:秋词 【学习目标】: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 背诵默写全诗。【教学重点及难点】: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预习导学】: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一、阅读练习册2021面了解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 , 代诗人,著有 文集。 二、解释词语: 寂寥: 春朝: 排云: 碧霄: 【学习研讨】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1、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这首诗: 2、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的原因是什么? 4、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5、朗读感受: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情怀? 【拓展延伸】练习册22面博览斋(一)课题:采桑子重阳 【学习目标】:1、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词的主题。(学习重点)3、掌握词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学 】: 同学们,毛泽东可以说是中国二十世纪独领风骚的大诗人,他笔下的秋是可爱的,壮美的,表现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毛泽东的描写秋景的词作采桑子重阳。一、作者作品介绍(见课下注释) 毛泽东:(1893-1976)字 ,中国无产阶级 家、 家 、 家 。二、解释词语: 战地黄花: 寥廓: 【学习研讨】:(一)熟悉内容诵读法:1、教师范读全词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齐读(二)分析上片1、“人生易老天难老”是什么意思? 2、“黄花”就是菊花,作者为什么说“战地黄花分外香”呢,战地的黄花就真的跟别的地方的黄花不一样吗? (三)分析下片1、词中为何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2、“寥廓江天万里霜”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四)、毛主席的词一改悲秋的传统情调,把秋天写得非常可爱,充满赞美之情。这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和精神? 课题:登高 【学习目标】: 1、掌握全诗内容,体会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2、了解作者生平,以便理解诗情诗意。 3、积累欣赏经验【学习重难点】 1、体会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情诗意。【学习课时】:一课时【预习导学 】:一、 作者作品介绍: 杜甫:(712-770)字 , (朝代)诗人,客居长安时曾住在少陵,所以自称 世称 ,又曾以检校公部员外郎衔充任节度参谋,所以又称 。后世尊为 写作背景:阅读本课练习册21面了解背景资料。二、解释词语: 猿啸哀: 渚: 萧萧: 繁霜鬓: 潦倒: 浊酒: 三、试翻译诗句: 【学习研讨】 1、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样的秋天情调和氛围? 2、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3、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4、把颈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5、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6、概括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每一联都是对偶句,朗读背诵中体会对偶句的特点。【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资料,进一步理解诗歌: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 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此联已成为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百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议
- 2025年吴忠2024危险品运输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高品质农业种植协议
- 2025年苏州危险品考试
- 农村畜牧饲养托管协议
- 2025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合作协议书
- 公司出租房屋租赁合同
- 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之共同发起融资合同书
- 个人网络服务委托协议
- 教育培训课程开发与运营合同
-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 中国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届WMO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八年级地方晋级选拔赛模拟试题合集2套(AB卷)附答案
-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二次诊断试卷(含答案)
- 砖砌蓄水池施工方案72698
- 2025年河北承德中考试题及答案
- T-CCA 035-2024 现制现售饮品添加糖量及食品安全操作指南
- 创业创新大赛职教赛道
- 围手术期肺部感染预防
- 2025年春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育记录
- 2024版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