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二、【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三、【教学准备】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音频朗读四、教学方法朗读法五、教学课时共2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 1、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2、(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3、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1)学生自主学习(2)全班交流反馈(3)反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2.作者简介。3.听录音,配乐朗读课文。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5.指名朗读课文。(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为、应(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三)重点字词句赏析。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1、字、词正音: 曰:yu惠:hu 禽:qn梁:ling 2、字、词归纳:(1)重点字词。甚:很。惠:同“慧”,智慧。乃:就,于是。示:给看。曰:说。未:没有。3、重点句子翻译:(1)此是君家果。 “此”的意思是“这”;“君”的意思是“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句子的意思是“这是你家的水果”。(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的意思是“没有”。句子的意思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鸟”。(3)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有些字词义可以与学生熟知的成语熟语等相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4.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四)整体感知1.了解故事大意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板书:杨杨梅 反应快 会 听孔孔雀 会 说(“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 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五)细节探究1、学生反复研读人物的对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请揣摩两人说话的神情和语气。 (孔君平神态很随便,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2、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3、从文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灵敏、机智、反应很快。4、比较下面的两句话,看看那一句更好。 (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孔雀是夫子家禽。 第一句好,杨氏之子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有寓意孔雀不是你们家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水果。 5、教师总结: 孔君平将“杨梅”和“杨”姓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 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活跃了见面的场面,也显示出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六) 课堂表演让学生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然后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